乳腺影像诊断质量控制PPT课件.ppt_第1页
乳腺影像诊断质量控制PPT课件.ppt_第2页
乳腺影像诊断质量控制PPT课件.ppt_第3页
乳腺影像诊断质量控制PPT课件.ppt_第4页
乳腺影像诊断质量控制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乳腺影像诊断质量控制 2 质量控制所包含的内容 乳腺机的质控摄片质控诊断质控与随访结果监测 3 乳腺X线摄影摄片质量的评估 4 内容 一 二 三 四 五 5 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预后良好 活检和额外检查产生的费用 异常检查结果造成的患者身体和心理的负面影响 质量控制是保障乳腺癌筛查效果的核心 6 1 放射医师诊断 阅片分析报告质控2 技师摄片 摆位压迫投照胶片质控3 物理师机器性能保障 分辨率对比度剂量质控 乳腺X线摄影 teamwork 7 乳腺组织是否充分地呈现是否所有的乳腺组织完全被摄入片内腺体组织是否被其他组织重叠遮挡影像清晰度和对比度如何 诊断医师关注的摄片质量内容 8 摄片质量评估内容 噪声伪影 曝光 对比度 影像标记 压迫 摆位 锐利度 9 腺体深度 乳头至胸肌或片子边缘的连线 胸肌是否显示 是否所有的内侧腺体都被包括在片内 是否所有的外侧腺体都被包括在片内 乳头是否在轮廓线上 是否有皮肤皱褶 腺体组织是否充分地显现 标准体位摄片摆位质量评估 10 胸大肌下缘达乳头线水平胸大肌有一定宽度乳头在轮廓线上乳房下皱襞展开没有皮肤皱褶双侧应当对称 MLO位片的评估标准 11 MLO位摄片标准 乳头至胸大肌连线与胸大肌线尽量垂直 12 确定胸大肌角度 向上向外牵拉乳房 展开乳房下方皮肤皱襞 正确定位乳房中心 13 不标准MLO位摄片病例 14 投照不全致肿块未摄入 原未摄入肿块 乳头未在轮廓线上 15 胸大肌未摄入 乳头不在轮廓线上 16 乳房下垂 下皱襞未展开 17 管球角度与病人的腋中线上胸大肌角度一致 30度 70度 普通体型者45度 高而廋的患者角度大 矮而胖者小于45度 乳房组织全部置于栅板边缘前方 上臂置于滤线栅的边缘上 乳房向前方拉使组织与胸壁垂直 乳房下皱襞和腋窝没有皮肤皱褶重叠 如何实现MLO位的摆位 18 尽可能多的内侧及外侧组织理想情况下胸大肌可见于20 的CC位片乳后线不应少于MLO位所见乳后线1CM压迫充分没有运动没有皮肤皱襞及肩膀重叠影双侧对称乳头在轮廓线上 CC位片的评估标准 19 CC位的摄片标准 20 若A B 1cm 可以认为轴位片腺体组织基本投照完全 A 8 8cm B 8 5cm 21 双脚分开站立 头偏向一侧受检侧手臂自然下垂 对侧手臂向前握住机器扶手 曝光时屏住呼吸 但不需吸气 影像接收器置于乳房下皱襞稍上的位置 内侧及外侧乳房置于片内 乳头置于轮廓线上 如何实现CC位的摆位 22 托起乳房确定摄影平台高度 下方手掌向前提上方手掌稳定乳房 注意一定要提乳房内侧组织 确定乳房中心位置 一只手放在患者肩部 轻轻下压 但不要向外推 否则会漏过乳房外侧重要组织 23 腺体充分展开 减少组织重叠腺体厚度降低 辐射剂量减少与胶片距离缩短 减少几何模糊腺体被固定 避免投照时运动产生的模糊压迫不足会使微小钙化被遗漏压迫不足会形成假性结节 造成误诊 影响清晰度的投照因素 压迫 24 左侧腺体压迫不足 25 MLO位与CC位有一定的盲区 CC位和MLO位是所有乳腺摄影经常采用的常规体位 这两个体位可满足绝大部分的临床诊断和乳腺筛查 93 但是 这两种体位不能形成正交 也就是说 这两个体位不在垂直的两个轴相上 对肿块的定位不利 且对致密型腺体显示也存在局限性 26 盲区 即乳腺摄影体位中未能显示的乳腺部分 固有盲区 患者配合良好仍压迫不到者 是因压迫设备为非完全适形设计造成 具有普遍性 随机盲区 患者客观或主观原因配合欠佳而压迫不到者为随机盲区 具有特殊性 27 28 其他辅助投照体位 1 2 3 4 29 其他辅助投照体位 续 5 6 7 8 30 其他辅助投照体位 续 9 10 11 12 31 乳腺x线补充摄影的应用 32 夸大头尾位 XCCL 能显示大部分腋尾的乳腺外侧部分的病变 摄影方法与CC位一样 但要将受检者侧转至乳腺外侧进入照射野为止 同时注意不要使肩部进入照射野 可采用球管向外侧旋转5 33 夸大头尾位 34 解决了偏外侧病灶触诊阳性 常规头尾位未显显示或显示不完全的难题 35 定点压迫位S S M 有助于鉴别密集组织区域的模糊或不明确的发现物 定点压迫后兴趣区厚度减小 提高组织的分离程度 对比度和分辨率 点压摄影通常结合小焦点放大摄影 36 操作要点 可触及肿块时 以其为中心进行压迫 未触及肿块时 病变的定位取决于原始片 测量需从上下或内外方向上测量乳头至病变垂直距离 测量病变到皮肤表面的距离 将三种测量值转换成标记来确定病变的具体位置 然后将中心的定点压迫装置放在病变上方 37 S S M 点压放大位 致密型腺体内微钙化簇显示不清 良恶性待鉴别 致密型腺体内局部结构紊乱 疑似病灶 腋下肿物触趁阳性 常规斜位未显示或显示不全 乳房触诊阴性 腋下肿物触诊阳性 38 图一 局部定点压迫 使感兴区的组织有更大的分离 图二 病变的定位取决于原始片从乳头到病变的距离 图三 在内外方向上 病变到乳头正后方画线的距离 图四 在压迫前要先量病变到皮肤的距离 39 侧位 ML 和 LM 内外侧位 ML 外内侧位 LM 40 内外侧位 ML 将摄影平台与水平面呈90 角 被检侧手外展90 置于摄影平台顶部 向前向内牵拉乳腺组织和胸大肌 向上向外托起乳腺固定于摄影平台 进行压迫 向下牵拉腹部组织打开乳腺下皱褶 41 外内侧位 LM 将摄影平台与水平面呈90 角 其上缘高度调节到胸骨切迹高度 受检者胸骨紧贴摄影平台外缘 托起乳腺固定 边向前上方拉伸边进行压迫 牵拉腹部组织打开乳腺下皱褶 42 LM ML 侧位 解决了病灶靠近乳房上胸壁或下褶皱处 活动度小 位置相对固定 常规投照挤压不到所造成遗漏 43 内外侧位 ML 和外内侧位 LM 44 乳沟位 CV 可增加显示乳腺后内深部病变 受检者头转向对侧 将双乳腺放在托盘上 确记向前牵拉双乳的所有内侧组织 以便于乳沟成像 且要手动曝光技术 45 乳沟位 46 人工乳腺成像 ID 人工乳腺成像 ID 因含有植入物 应采用手动模式曝光 植入物相对于胸壁向后向上移位 轻轻牵拉乳腺组织向前放置影像接触器上 同时加压固定 47 人工乳腺成像 48 RM0 双倾位 男性乳房 女性小乳房和腺体脂肪组织匮乏 常规投照压迫困难双倾位 摄影即球管头侧向受检乳房的对侧偏转15一25 患者冠状面向受检乳房对侧旋转20一30 使乳房的横截面尽可能顺应胸大肌的走行 嘱受检者胸肌松弛 实施压迫 49 诊断质控随访和结果监测 50 ACRBIRADS ACR多个委员会与国家癌症中心 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 美国食品与药物监管局 美国医学会 美国外科医生学会及美国病理医生学会合作的成果 51 ACRBIRADS 质控手段乳腺报告标准化诊断结果的监测 52 乳腺筛查 乳腺临床检查 CBE 乳腺X线检查 CC MLO如有疑问再召回进一步检查 53 乳腺评估 没有一种或者一组检查可以肯定地排除一个女性患乳腺癌的可能性 经常要陈述乳腺X线摄影对于致密性乳腺的准确性降低 单用X线检查仅显示48 乳腺癌 联合超声 97 乳腺癌可以显示 54 乳腺影像专用术语 55 报告系统 56 随访和结果监测 1 真阳性 TP BI RADS 0 4 5 组织学证实为乳腺癌2 真阴性 TN BI RADS 1 2 3 没有组织学确诊为乳腺癌3 假阴性 FN BI RADS 1 2 3 组织学证实为乳腺癌4 假阳性 FP BI RADS 0 4 5 没有组织学确诊为乳腺癌或者组织学诊断为良性5 阳性预测值 PPV 真阳性 阳性检查数 57 6 敏感性 真阳性TP TP 假阴性FN 7 特异性 真阴性TN TN 假阳性FP 8 乳腺癌检出率 每1000个 正确检出乳腺癌患者数9 异常诊断率 阳性检查数 总检查数阳性检查数包括 BI RADS 0 4 5 58 乳腺机的质控 59 机器性能保障质控基本内容 60 一些常规进行的检测项目 放射线輸出功率评估 SNR与CNR评估 探测器重影测试 选择性测试 61 62 探测器平面范围校正 每周 使用4cm增益校正伪影 根据屏幕上的指示说明 63 DetectorFlat FieldCalibration Weekly Use4cmgai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