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秧机的使用与维护保养.doc_第1页
插秧机的使用与维护保养.doc_第2页
插秧机的使用与维护保养.doc_第3页
插秧机的使用与维护保养.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插秧机的使用与维护保养一、手扶插秧机的安装与启动中间标杆和预备苗盘架安装方法。将中心标杆直接组合固定在机器的前端。然后组装预备苗盘架。1:将弹簧以正确的方向装配在导杆上。随后将导杆固定在苗盘支架上;2:将苗盘架前辊轮固定好,松开导杆上的支架固定板,将两只后辊轮装配在支架导杆上。再把苗盘架放在支架导杆上,固定好支架固定板,装好最后两个前辊轮,苗盘架就装配好了。用手操作一下,检查装配是否到位。启动机器前,检查机油和燃油是否充足。将燃油开关放在开的位置。将变速杆放在中立,启动开关旋转到运转位置,如果是夜间请放在照明位置。然后轻轻拉出节气门手柄。主离合器与插秧机离合器搬到“切断”位置,油压手柄处于“下降”位置。并将油门手柄向内侧调节到1/2的处。拉动反冲式启动器,启动发动机,将风门推回。抬升机器,将变速杆拨到行走或插秧档,缓慢地连接主离合器,机器就可行走。往大田行走时,为了防止颠簸,可以将变速杆放在插秧档,缓慢转移机器。二、作业方法首先要求田块相对平坦,耕深在13-15厘米之间,最适宜的水深在20 厘米左右,如果水过深,插秧时会冲倒先插好的临近苗,水过浅或没水,秧爪可能会带回秧苗。秧苗要求播种均匀,苗的高度要求12-18厘米,小苗长到3叶,中苗至少3.5叶时才能插秧。同时要求盘根比较紧密,不容易松散,且土层的厚度为2.5厘米左右。同时,苗盘水份不能太大,适合的苗盘用手摁下秧块土层时会有水渍。基本上土层的含水率在30%-40%之间。取苗的时,一定要用取苗板,以免伤害到秧苗。进入田块时,要从田块的一个角进入,最好留出两个机器的宽度,以方便拐弯。油压手柄要放在“下降”位置,将机器下降。2、作业方法装秧苗之前,变速杆要放到中立位置,油压手柄拨到下降,启动发动机,将主离合器和插植离合器连接,使苗箱移动到导轨的最左边或最右边,熄火后拔出秧苗延伸板。用取苗板来装载秧苗。秧苗应装送到导轨的前沿位置,既不能留有空隙,又不能压在导轨上。预备苗支架上可再放入几盘秧苗,以便于及时供给。如果秧块过于干燥,可适当洒一点水使其变得潮湿,方便秧块容易下滑。装好秧苗后,启动机器,将变速手柄拨到插秧位置,连接插秧离合器,这时苗箱开始移动。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插秧机设有划印器和侧对行器,这是为了保持行距一致而设定的。侧对行器有两个位置,一个是行距33厘米,一个是30厘米,可根据作业要求搬到合适的位置,我们这里种的是粳稻,一般用30厘米就可以了。展开划印器,同时,对准邻接秧苗或田埂展开侧对行器。最后,缓慢连接主离合器开始进行插秧。机器首次作业时,可以先试插一段距离,检查一下秧苗插秧深度及取苗量是否合乎要求,然后再正式插秧。这里,取苗量一般按照粳稻每穴3-5 株进行。秧苗插入的深度为2.6厘米,株距在12厘米(字幕-杂交稻株距为20厘米),行距是固定的,为30厘米。田间作业时,应考虑插秧作业顺序,尽量减少人工插秧的面积。根据插秧作业田块的大小、形状有所不同,所以在作业前,一定要策划好作业的路线,然后有效的完成插秧作业。无论是四角形田块还是异形的田块,最好四个角都留出两个机器的位置方便拐弯,最后只要确保田里每行都满幅插秧就可以了。如果秧苗插得不直,可随时握住手把使机器左右移动达到目的。(字幕-不能握住离合器,否则会使机器拐弯。)插秧时,操作人员一定要走猫步,不能叉开腿走路,否则会导致机器不平衡,影响插秧效果。油门手柄可逐步增大来增加作业的速度。如需要转弯时,降低发动机的转速,切断插秧离合器手柄,收回划印器,握住旋转方向的侧离合器转弯。注意:应留下一个机器的宽度后再转弯。待旋转结束后,连接插秧离合器手柄,打开划印器,继续作业。(字幕-如果划印器划的线看不清楚可直接用侧对行器)当秧苗到达秧苗补给位置前就必须补给秧苗了。补给方法是将主离合器和插秧离合器都放在切断位置,把预备秧苗支架拉向身体方向,调到补给方便的位置。将预备秧苗缓慢的放入苗箱,注意,一定要对准剩余的秧苗,不能有空隙,同时也不能重叠在一起,补给秧苗结束后将预备秧苗支架向前推回。继续作业。基本上每亩需要18盘秧苗。插秧作业结束后清除苗箱的剩余秧苗时,将压苗器向上固定后再清除秧苗。三、手扶插秧机的调整1、取苗量的调节手扶插秧机的取苗量调节可分为,纵向取苗量调节和横向取苗次数调节。纵向取苗量,主要是指秧针切秧块的高度范围。其调节范围是8-17毫米,标准为11毫米。如果取苗量过大或过小,通过苗移送辊上端的螺母来调节。螺杆往上调,也就是螺母往下调,取苗量变大,反之则相反。横向取苗量,是指苗箱由一端移到另外一端时插植臂运动的次数。它的调节有三个档位,20、24、26。通常,根据苗的大小调节,大苗应放到20的档位,中苗24,小苗26。这里我们把它放到24的位置。调节时,一定要与苗移送拨叉组合相对应。2、株距调节在齿轮箱右侧株距变速手柄,共有六档调节,从外向内分别是:12、14、16一种和17、19、21一种(字幕所有数据均指厘米)。当变速杆处于插秧一档时对应的株距分别是12、14、16,用于栽插粳稻;当变速杆处于插秧二档时,对应的株距分别是17、19、21。用于栽插杂交稻。出厂时穴距为中间档,也就是14或19。若想改变插秧密度,可调整变速档。调节方法为:变速杆在中立位置,主离合器、插秧离合器接合,插植臂慢速运转。推或拉株距手柄,调节到所要的位置,然后加大油门,使插植臂高速运转,确认株距无掉档现象即可。3、插秧深度调节插秧深度可通过改变插深调节手柄的位置来选择4个档位;还可以通过换装浮板后部安装板的孔位,选择6个档位,插上面的孔,插深变浅;插下面的孔,插深变深。在调节安装板孔的位置时,要注意保证三个浮板安装孔的位置一致。插秧深度可按照农艺要求而定,一般情况下不漂不倒,越浅越好。这里我们用的中苗,插秧的标准深度可为5毫米1厘米,插深调节手柄每移动1个档位,插秧深度就会改变6毫米左右。插秧机在使用一段时间后,有的部位会因为运转频繁,会出现松动、磨损等情况,从而影响栽插的质量。所以,需要及时对插秧机进行正确的调整,使其更好的工作。先来看拉线部分的调整。4、拉线的调整需要调整的主要有以下几个部分:转向拉线的调整(灰色):当插秧机转向不灵或原地打转的时候,可以调节转向拉线。调整拉线上的调整螺杆,使转向手柄的间隙调整为1毫米即可。左右转向拉线的调整方法一致。主离合器拉线的调整(黄色):当插秧机行走无力或主皮带磨损时,可以调整主离合器拉线。调节拉线上的调整螺母,使主离合器手柄连接到“切断”字位置时动力开始传递或插植臂开始运转,此位置为最佳状态。插秧离合器拉线的调整(绿色):当插植部不能正常结合与分离时,调整插秧离合器拉线,通过调整拉线上的螺母,在主离合器连接时,使插秧离合器手柄在“切断”位置时插植臂开始运转,此位置为最佳状态。油压离合器拉线的调整方法(蓝色):当机器上升下降不灵敏时,应检查油压离合器拉线。先把油门开到最大,切断主离合器和插秧离合器,调整油压离合器上的调节螺母使手柄在“上”的位置时,机器3-4秒钟能升起来,0-2秒钟下降,升起来以后一定要“固定”。此位置为最佳状态。倘若线太紧,则上升快,下降慢;线太松,则会上升慢,下降快。5、插植系统的调整检查秧针和推秧器是否变形,如果变形,要用螺丝刀将秧针向上撬或向下压,调整到秧针和推秧器之间的间隙达到0.7-2mm为止。检查秧针和取苗口的间隙是否一致。秧针如果不在取苗口中间,则容易使秧针变形,加剧橡胶导板的磨损,影响插秧质量。其调整方法为:松开插植曲柄锁销上的螺母,敲松曲柄锁销,松开摇杆上的螺母,调整插植臂,如果调整不了,松开摇杆上的螺母,增减垫片。如秧针需要向里移动,就减少垫片,如秧针需要向外移动,则增加垫片。秧针移动到合适位置时将各螺母锁紧。是用取苗卡规,检查四个插植臂上的秧针,相对与导航是否在同一水平线上。如果不在,将会影响每穴取秧量的控制,调整方法为:先调整左侧插植臂。将纵向取秧手柄放在标准档上,松开该调节档位板上的螺栓。移动调节档位板,让导轨上下移动到秧针与卡规上的最长刻度线对齐即可。再调整右侧插植臂。调整导轨右侧的调节螺母,让导轨上下移动,使秧针与卡规上的最长刻度线对齐即可。最后调整位于内侧的两个插植臂。将摇杆上的锁紧螺母松开,用锤子轻敲摇杆。插植臂上下移动,使秧针和卡规上的最长刻度线对齐即可。检查苗箱与秧针的侧间隙,当苗箱移动到最“左”或“右”端时,四个秧针不能与苗箱取苗口侧边相摩擦。如发生摩擦,则容易使秧针变形,影响插秧质量。调整时,可松开苗箱两端苗箱支持臂的紧固螺母,轻轻敲击苗箱支持臂,使其到位即可,最后拧紧螺母。插植系统又可以回复正常了。6、皮带调整:机器用以段时间后,皮带可能会松掉,标准的皮带应在侧面同一水平线上。按下皮带,下降幅度10-15毫米之间为最好,如果松了,要把发动机向前推动来张紧皮带,反之相反。7、机体平衡的调整:如插秧机左右两侧不平衡时,则插好的秧苗左右两侧插深会不一致。只要调整后机盖下面的仿形调节螺栓即可。8、插植部驱动链的张紧调整:启动机器后,如听到中间的机体支架组合内有咔哒咔哒的响声,说明插植部驱动链条松了,应及时调紧。可以稍微拧开固定螺栓,将张紧板向下调整到没有响声为止。五、维护与保养1、发动机机油的更换:打开前机盖,旋开机油尺,松开放油螺栓,在热机状态下将机油排放干净。排放完毕后,上紧放油螺栓,加注新机油,机油加到机油尺上、下刻度线中间位置,每天必须检查发动机机油油量。第一次20小时更换,以后每隔50小时更换。2、齿轮箱油的更换:必须运转热机下才能放油。旋开注油塞,松开检油螺栓,松开放油螺栓放出齿轮油。排放干净后,拧紧放油螺栓。把机器放平后,再在注油口处加入干净的齿轮油,直到螺栓口处出油为止。基本为3.5升。齿轮油可每个作业期更换一次。3、驱动链轮箱的加油:把机体前端提高,松开侧浮板支架,取出油封,注入300ml齿轮油,装好油封,正确固定好侧浮板支架。(字幕-两侧驱动链轮箱加油方法相同。)4、插植部传动箱的加油:打开三个注油塞,每个注油口加注1:1混合的黄油和机油约0.2L,每3-5天加入一次。5、侧支架和每个插植臂同样也要加入0.2升1:1混合的黄油和机油。每天加入一次。6、摇动曲柄销需要注入黄油,四个摇动曲柄销的加油方法一致。7、新机器凡是有黄色标识的地方就要抹上黄油,尤其注意的是:a、导轨滑块处b、棘轮处c、上导轨处d、油压阀臂运转部e、主浮板支架连接处及油压仿形f、各黄色标识处8、每天每天作业结束后应将插秧机用水清洗干净,以利于第二天作业。9、每天应该检查是否有螺栓松动或丢掉的,如有应当及时补充,防止影响其他部件的使用。插秧机长期存放,除日常保养外,还应进行以下保养:1、发动机在中速运转状态下,用水清洗,应完全清除污物。清洗后不要立即停止运转,而要继续转2-3分钟。(字幕-注意以免水进入空气滤清器内)2、打开前机盖,关闭燃油滤清器,松开油管放油,排放完毕后安装好油管,松开汽化器的放油螺栓,应完全放出汽化器内的汽油,以免汽化器内氧化、生锈和堵塞。3、为了防止汽缸内壁和气门生锈,打开火花塞,往火化塞孔注入新机油20m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