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荣成市高中高二语文 永不磨灭的屈原主题单元设计.doc_第1页
山东省荣成市高中高二语文 永不磨灭的屈原主题单元设计.doc_第2页
山东省荣成市高中高二语文 永不磨灭的屈原主题单元设计.doc_第3页
山东省荣成市高中高二语文 永不磨灭的屈原主题单元设计.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荣成市高中2012-2013学年高二语文 永不磨灭的屈原主题单元设计主题单元标题永不磨灭的屈原作者姓名吕俊文所属单位山东省荣成市第二中学联系地址山东省荣成市第二中学语文组联系电子邮箱w邮政编码264309学科领域 (在内打 表示主属学科,打+ 表示相关学科) 思想品德 音乐 化学 信息技术 劳动与技术 语文 美术 生物 科学 数学 外语 历史 社区服务 体育 物理 地理 社会实践 其他(请列出):适用年级高二所需时间课上3课时+课下4课时主题学习概述(简述单元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单元的组成情况,解释专题的划分和专题之间的关系,主要的学习方式和预期的学习成果,字数300-500)在中国漫长的文化历史中,屈原这个名字早已变成了一座伟大的丰碑,使人仰视。屈原的伟大,在于他用超出常人的浪漫才情熔炼出来的经典作品,更在于他那不惜用生命去捍卫的尊严和忠贞。 “永不磨灭的屈原”这一主题单元的文本材料由鲁人版第三册的司马迁的屈原列传和第五册屈原自己的作品离骚组成,可分为三个专题:专题一是司马迁笔下的屈原。司马迁在史记中为屈原所作的传记,以悲悯的笔触叙述了屈原跌宕起伏的悲剧人生,向读者展示了一个他自己眼中的屈原形象;专题二是屈原的自画像。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可跟诗经并驾齐驱,一向被看成是浪漫主义的典型代表,屈原在文中寄寓了自己的高洁志向和情怀,更为读者展现了一个自画像式的屈原形象;专题三是我心中的屈原。学生可以通过诗词诵读、文字摘抄、发表观点等形式,加深对屈原的了解,并最终通过文字形式表现出来,发表在班级博客上,完成本单元成果展示。 通过对本主题单元的探讨,试图将司马迁笔下的屈原形象和屈原在自己作品中所展示的形象进行有机的融合,让学生感受到一个更加全面的屈原,形成评论性文字并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实现成果共享。主题学习目标(描述该主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知识与技能:1.积累梳理重点文言词语、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了解“楚辞”的特点及“移情说”。2.了解屈原的生平事迹,学习屈原的爱国精神和志洁行廉、刚正不阿的高尚品德。3.学习用历史的眼光和现代观念辩证地评价历史人物,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过程与方法:1.通过搜索网络平台、查阅图书资料等方式,了解屈原生活的时代背景、与屈原有关的诗歌以及后人对屈原的评论性文字。2.播放课文朗读录音,引导学生通过有感情地诵读,体会诗歌的节奏和韵律,把握屈原内心的情感。3.通过合作探究,交流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刻画屈原所用的手法,并体会其寄寓在屈原身上的情感。4.通过练笔式的创作在班级博客上展示研究成果,提高写作水平和信息素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理解屈原热爱祖国、忧国忧民的情怀,感悟屈原的忧患意识。2.在探究中培养合作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对应课标普通高中语文课行标准阅读与鉴赏9: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新闻与传记4阅读古今中外的人物传记、回忆录等作品,能把握基本事实,了解传主的人生轨迹,从中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并形成有一定深度的思考和判断。诗歌与散文2:阅读古今中外优秀的诗歌、散文作品,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诗文的思想内容,并给予恰当的评价。诗歌与散文3:借助工具书和有关资料,读懂不太艰深的古代诗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古代诗文名篇。学习古代诗词格律基础知识,了解相关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丰富文化积累,为形成传统文化的底蕴打下扎实基础。表达与交流2:能考虑不同的目的要求,以负责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表达真情实感,培植科学理性精神。 阅读与鉴赏8: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主题单元问题设计1.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如何塑造屈原这一人物形象?2.屈原在离骚中运用什么手法表现自己的品质?3.你心中的屈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专题划分专题1:司马迁笔下的屈原 (1课时)专题2:屈原的自画像 (1课时)专题3:我心中的屈原 (1课时)专题一司马迁笔下的屈原所需课时课上1课时+课下2课时专题一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在屈原列传中,司马迁以惺惺相惜的悲悯情怀、用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形式,给读者展现了屈原坎坷跌宕的一生。里面除了屈原的经历,还涉及到其代表作离骚的文学艺术成就及其创作缘由。它既可以帮助我们全面地了解屈原,也有助于专题2中离骚的学习。本专题主要在疏通文本的基础上,通过分组讨论的形式,探讨司马迁以什么样的方式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屈原形象,并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交流。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该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1.阅读文本,积累重点的文言实虚词、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2.了解屈原的生平事迹,学习屈原的爱国精神和志洁行廉、刚正不阿的高尚品德。3.学习本文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作方法,并体会作者所寄寓在屈原身上的情感。4.学习司马迁的语言描写、个性化的矛盾冲突等塑造人物的手法。本专题问题设计 1.屈原的一生经历了哪些跌宕起伏?简要概述。2.面对接二连三的政治打击,屈原如何应对?体现了怎样的精神?3.在屈原身上寄寓了司马迁怎样的情感?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信息化资源多媒体设备,课件。常规资源鲁人版第三册屈原列传教学支撑环境多媒体教室其 他学习活动设计(针对该专题所选择的活动形式及过程)课下:用1节课的时间,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本大意,积累必要的文言知识。 用1节课的时间,借助网络平台搜集与屈原相关的背景知识、诗词以及相关的评论性文字,为专题3积累素材活动1:走进屈原课堂:1.根据文本内容,用简短的文字(字数越少越好)归纳概括屈原的人生轨迹。 学生主动交流,其他人进行补充。大屏幕介绍屈原,点拨文学常识。活动2:司马迁塑造屈原这一形象的手法将下列问题进行分配,小组讨论。(每组确定一个问题,再自选一个)1. 离骚所在的第三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2. 穿插一大篇怀王受骗,以致最终客死于秦的史实,对塑造屈原形象有何作用?3.一般情况下,在展示史实时不会掺入史官自身的情感,即不会有议论性或抒情性的文字,但是屈原列传例外了,这说明了什么?4.屈原与渔父的对话表现了其怎样的精神?5.传记的通常表达方式是客观记述,而司马迁为屈原作传却融入了大量议论,为什么?活动3:在讨论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