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教学质量抽测试题 沪科版.doc_第1页
学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教学质量抽测试题 沪科版.doc_第2页
学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教学质量抽测试题 沪科版.doc_第3页
学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教学质量抽测试题 沪科版.doc_第4页
学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教学质量抽测试题 沪科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质量抽测八年级物理试题注意事项:1. 本试题分第1卷和第ii卷两部分。第1卷共3页 ,满分为38分;第ii卷共5页 ,满分为62分。本试题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2.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学校填写在试卷的密封线内。3. 考试期间,一律不得使用计算器。4. 书写要工整,答题格式要规范,不要乱涂乱画,务必保持卷面整洁。第卷(选择题 共38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3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用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的要求,请将正确的答案选填在下面的答题表格中。)1.“人的天职在于勇敢探索真理。”这句话是下列那位科学家说的( )a. 哥白尼 b. 牛顿 c. 爱因斯坦 d. 伽利略2.“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是唐代诗人李白早发白帝城中的诗句。图(1)描绘了诗中描写的意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以高山为参照物,舟中的人是静止的b. 以小舟为参照物,舟中的人是运动的c. 以高山为参照物,小舟是运动的d. 以小舟为参照物,高山静止的 图(1)3. 学习长度测量后,小明和几个同学亲自测量了“身高、一只铅笔的长度、一枚一角硬币的厚度和某教学楼每层楼高”,下面记录结果与生活实际相符的是( )a. 小明同学的身高可能是165cm b. 一支铅笔的长度约是1.8mm c. 一枚一角硬币的厚度约为2.4nm d. 某教学楼每层楼高约为3200m4. 人的步行速度大约是( )a. 0.015 m/s0.05m/s b. 1 m/s1.5 m/s c. 11. m/s 1 22.2 m/s d. 250 m/s5. 在操场上上体育课,体育教师发出的口令,近处的学生听到了,而远处的学生没有听清楚。其原因是( ) a. 老师发出的声音音色不好 b. 远处学生听到的声音响度小c. 老师发出的声音频率较低 d. 远处学生听到的声音振动幅度大6. 一种新型保险柜安装有声纹锁,只有主人说出事先设定的暗语才能打开,别人即使说出暗语也打不开锁。这种声纹锁辨别主人声音的依据是( ) a. 音调 b. 音色 c. 响度 d. 声速7. 控制噪声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下面一些关于控制噪声的措施所能起到的作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摩托车安装消声器是为了在人耳处减弱噪声b. 在城市中禁鸣汽车喇叭是为了阻断噪声的传播c. 体育馆、剧院的内墙要用吸引材料装饰是为了防止噪声产生d. 在飞机旁工作的人员要佩带有耳罩的头盔是为了在人耳处减弱噪声几种动物的听觉频率范围/hz蝙蝠1 000 120 000海豚150 150 000猫6 0 65 000大象1 20 0008. 地震时会产生次声波。次声波可以在远离地震中心的地方被有些动物接收到,并有所反应。表中是几种动物的听觉频率范围,其中在远离地震中心的地方能感觉到地震的是( ) a. 蝙蝠 b. 海豚c. 猫d. 大象9. 在某音乐会上,男低音放声独唱,女高音轻声伴唱。下列关于两人声音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低,响度大 b. 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低,响度小c. 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高,响度大 d. 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高,响度小10. 成语“坐井观天”蕴含的物理知识是( ) a. 光速极大 b. 光的反射 c. 光的折射 d. 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11. 小明用奶奶的老花镜片正对着太阳时,可在距镜片50cm处得到一个最亮、最小的小圆点。若小明想通过此镜片看清微雕作品上较小的图案,则作品到镜片的距离应满足( )a. 小于50 cm b. 大于50cm c. 大于80cm d. 大于50cm 而小于80cm12. 一个物体的质量大约是6g,如图(2)所示,这个物体可能是( )a.一枚邮票 b.一只绵羊 c.一枚1元硬币 d.一只大象图(2)13. 对于同种物质而言,关于密度的公式“=m/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与m成正比 b.与m、v没有关系,是个恒定值c.与v成反比 d.与m成正比,与v成反比,且是个恒定值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最符合题目的要求,全选对得3分,对而不全得2分,不选或错选得0分,请将正确的答案选填在下面的答题表格中。)1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伽利略是经典力学和实验物理学的先驱b. 如图(3)所示,东巴文“晒干”,已含有太阳致使地表水分蒸发的科学思索。c.牛顿是伟大的物理学家,他给人类留下宝贵的财富,他曾经获得了两次诺贝尔奖金。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冲击了经典的时空观。图(3) 图(4)15. 如图(4)所示,将一个正在发声的音叉移近悬挂的泡沫塑料小球,当两者接触时,可观察到小球被音叉反复弹开的现象,如果音叉不发声就观察不到此现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小球被弹起反映了发声的音叉正在振动b. 发声停止,振动停止c. 发声的物体不一定在振动 d. 利用小球的振动把音叉的振动放大化,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称为间接转换法。16.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在长度测量中,错误完全可以避免,同样误差也完全可以避免b. 超声波的用途非常广泛,例如b超就是利用超声波观察母体中的胎儿,如图(5)所示c. 雨后的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如图(6)所示.d. 海市蜃楼是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如图(7)所示。图(5) 图(6) 图(7)1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如图(8)所示,泥团被捏成小鸭子,物体的形状变了,质量也变了。b.人们常说“铁比木头重”,这句话实际上是指铁的密度比木块的密度大c.如图(9)所示,冰化成了水,其质量没有变,但是密度也没有变d.如图(10)所示,一辆正在公路上运动着洒水的车,其位置变了,其质量也变了 将泥团捏成小鸭子 冰块融化成水 正在洒水的车图(8) 图(9) 图(10)选择题答题表格:12345678910111231314151617第卷(非选择题 共62分)得分评卷人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2分。)18. 如图(11)所示,在商场里,妈妈和3岁的小东正乘自动电梯下楼。小东拉着妈妈的手说:“妈妈,我们跑下去吧!”妈妈说:“小东,这样很危险,下楼时要拉着妈妈的手,站着不动。”他们在下楼(运动),可为什么妈妈会说下楼时要站着不动(静止)呢?这里的“运动”是以 参照物来说的,“静止”是以 参照物来说的,这充分证明了“运动”和“静止”的 . 图(11)19. 如图(12)所示,小红学习了长度测量后,她用尺子对一本书的厚度进行测量,图中的 的读数方法是正确的(选填“a”、“b”或“c”);所用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是 ;所测书的厚度是 .20. 我们把正在发光的物体成为光源, 是光源(选填“月亮”或“发光的电灯”);多亏了有 (选 图(12)填“漫反射”或“镜面反射”),我们才能从不同方向看到不发光的物体,光的这种反射 光的反射定律(选填“符合”或“不符合)。21. 给下列的物体加上合适的单位:一张纸的厚度约为70 ;一辆在高速公路上正常行驶的小轿车速度是90 ;黄金的密度是19.3103 .得分评卷人四、作图题(共4分)22.(1)请你在图(13)中画出反射光线,并且标出反射角的度数。(2)请你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图(14)中画出ab的像。(3)如图(15)所示的是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时入射光线的光路情况。请你在图中画出该入射光的折射光线的大概位置。(4)在图(16)中画出一条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的折射光线。图(13) 图(14) 图(15) 图(16)得分评卷人五、实验与探究题:(共38分)23.(8分)学校将召开运动会,为此,楠楠正在进行100m赛跑的赛前训练如图(17)所示,很多同学在旁边观看,楠楠同学从静止开始跑,前一段路程速度确实有明显的变化,最后冲刺阶段,她的速度也有明显的变化,同学们确实能看出来。一旁观看的同学开始议论:楠楠同学在跑中间一段(约在30m70m之间)路程时,其速度几乎没变;有的同学怎认为在这段路程中,楠楠的速度变化了。 图(17)(1)针对上述情况,小军同学提出一个科学且易于探究的问题: (2)小军和同组的同学经过:猜想假设,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等过程,得到了如下表所示的实验数据:路程(s)30m45m45m70m时间(t)2.5s4s平均速度(v)(3)在上述空格中填上所对应的平均速度。(4)楠楠做的直线运动,由上面的两个平均速度值可知:楠楠做 的是 (选填“匀速直线运动”或“变速直线运动”).24.(8分)小丽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水平台上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如图(18)所示 图(18)在此实验中: (1)小丽选择玻璃板代替镜子进行实验的目的是: 。(2)刻度尺的作用是: 。(3)选取两端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 。(4)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 (选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25.(8分)张华同学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19)所示.实验过程中保持凸透镜的位置 (选填“不变”或“可以变”),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前应首先调节蜡烛的焰心、凸透镜的光心和光屏的中心在同一直线,并且三者 (选填“在同一高度”或“不在同一高度”) 图(19)(2)改变蜡烛的位置,使其位于20cm刻度线左边,再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呈现清晰的 像; 利用此原理制成的(选填“照相机”或“放大镜”)。(3)改变蜡烛的位置,使其位于35cm处,再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呈现清晰的 像;(4)改变蜡烛的位置,使其位于30cm处,再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呈现清晰的 像;(5)人眼的晶状体相当于一个 (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远处的物体在人眼的视网膜上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如果中学生不会正确的利用眼睛,会近视,远处的物体成像会落在视网膜前,为了矫正视力,眼睛近视的人应该佩戴利用 (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制成的眼睛。26.(6分)“快与慢”是众人所知的事情,我们把视线聚焦到:运动员百米赛跑的过程中,观众和裁判是怎么判断的谁快谁慢呢?(1)在运动员百米赛跑的过程中,观众是怎么判断谁快? .(2)在运动员百米赛跑到终点,裁判是怎么判断谁慢? .(3)男子1000m和女子800m他们运动的路程和所用时间肯定都不一样,我们还能否判断谁快谁慢吗?怎样判断?27.(8分)在 “探究物质的密度”实验中使用的天平,砝码盒中配备的砝码有100g、50g、20g、10g、5g等。请你完成下列问题。(1)如图(20)调节天平时应将 移至零刻度处,然后调节 使 天平横梁平衡。(2)小王同学进行了下列实验操作:a.将烧杯中盐水的一部分倒入量筒,测出这部分盐水的体积v;b.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c.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m2;以上操作的正确顺序是: (填字母代号)。(3)小王测量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时;估计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在150g左右。试加砝码时,应用镊子取100g、50g砝码各1个放入右盘中,若指针右偏,则应取下 g砝码,试加其它砝码,最后调节游码,使天平平衡。(4)图(21)是小王同学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的情况。他的错误是 。(5)图(22)是小王同学正确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 g,然后她又正确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m2=120g;(6)图(23)是小王同学倒出盐水的体积 cm3;则盐水的密度是 . 图(20) 图(21) 图(22) 图(23)得分评卷人六、计算与简答题(8分)28.(4分)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约为340m/s,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听到距你1km处产生的雷声?为什么下雨时,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如果除不尽请保留三位有效数字)29.(4分)如图(24)所示,一位男孩面对一座峭壁发出喊声,一会儿听到了回声。他从腕上的电子表看到,从他发出喊声到听到回声经历了0.5s的时间,峭壁离男孩站立之地约有多远(v=340 m/s)?老师在教室内讲课的时候有回声吗?如果有,此时的回声起到什么作用? 图(24)物理参考答案一和二选择题答案:共38分。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acabbbddadacbabdabdbcdbd三、每空1分,共12分。18.地面(合理即得分) 自动扶梯 相对性19.b 1 mm 2.45cm 20.发光的电灯 漫反射 符合 21.m km/h kg/m3四、作图题(每小题1分,共4分)22. (1) (2) (3) (4)五、23(8分,每问2分)(1)楠楠同学在中间一段路程时,其速度是否变化?(只有唯一答案,否则不得分)(2)6 0m/s (2分) 6.250m/s(2分)(如果没有单位错,不得分)(3)变速直线运动(2分)24.(8分,每问2分)(1)便于找到像的位置 (2)测像距和物距(答不全得1分)(3)便于比较像和物的大小关系(合理即可得分)(4)不能25.(8分,每空1分) 不变 (1)在同一高度 (2)倒立的、缩小的实(答全得分,否则分) 照相机 ()倒立的放大的实(答全得分,否则得分)()倒立的等大实(答全得分,否则得分)()凸透镜 凹透镜2.(分)()在运动员通过相同的时间,谁跑的路程长,谁就快。(合理即得分)()在运动员通过相同的路程,谁用的时间长,谁就慢。(合理即得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