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莱芜市高庄中心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5课 夏、商、西周的兴亡教案 鲁教版.doc_第1页
山东省莱芜市高庄中心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5课 夏、商、西周的兴亡教案 鲁教版.doc_第2页
山东省莱芜市高庄中心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5课 夏、商、西周的兴亡教案 鲁教版.doc_第3页
山东省莱芜市高庄中心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5课 夏、商、西周的兴亡教案 鲁教版.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莱芜市高庄中心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5课夏、商、西周的兴亡 鲁教版第 3 周 1 课时 总第 5课时 课 题 第5课夏、商、西周的兴亡课 型新授课备课组主备教师教学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解决问题方法等)1、知识与技能 了解从“禅让制”到外为王位世袭制的演变;掌握夏商西周更替的相关知识;归纳三朝兴亡的共同原因;理解西周分封制与继承法。 2、方法与技能 课前准备,课堂质疑讨论的方式学习本课知识,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事件、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念 认识到我国是历史悠久、举世闻名的文明古国之一,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树立努力学习成为祖国栋梁的伟大抱负;认识到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历史的伟大进步。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重点难点重点:夏商西周的兴衰;国家机器的实质;世袭制与禅让制;分封制与继承法。难点:从禅让制到世袭制的演变;对国家机器的理解。对本课历史文献资料的搜集难度极大。 教学方法五步尝试教学法教 学 过 程一、尝试导入、引定目标前面我们学习了氏族社会时期的河姆渡、半坡社会文化,哪位同学还记得氏族社会特征是什么?(同学回答:财产公有和社会平等)同学们想一下,如果我们想了解原始社会开始瓦解的状况,从那个遗址中可以得到可信的资料呢?(大汶口遗址中陪葬品的悬殊)引导过渡:大禹之前的社会,没有阶级,没有剥削,财产公有。夏朝建立,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大变局,社会的组织形态,由氏族、部落或部落联盟,演进到了国家。从此,我国进入奴隶社会,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二、尝试预检、引导发现(一)、填空题1.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禹死后,-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的第二代国王。从此,-制代替-制,公天下变成了- 。2.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制。(二)、选择题: 1、在中国 古代历史中,朝代更替是人们共知的客观事实。从某种意义 上一部中国古代史, 就是 一部朝代兴亡史。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a清朝 b夏朝 c唐朝 d商朝2、夏朝是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其主要原因是a产生了奴隶主和奴隶阶级 b国家机构初具规模,成为阶级压迫的工 具c国王居住在宽大、宏伟 的宫殿里d国王暴虐无道,统治黑暗 3、在西周时期,既赋予诸侯相关权利,又要求诸侯履行相关义务的制度是( )a郡县制 b分封制 c礼乐制 d中央集权制4、 下列内容中,标志着我国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是( )a.禹传位给伯益 b.禹传子家天下c.舜传位给禹 d.启打败有扈氏5、商朝被后世称为殷朝,下列事件中, 与此有关的是( )a.商汤伐夏b.牧野之战c.盘庚迁都d.武王伐纣6、常言道:“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当年姜尚等待的贤明君主是( )a.黄帝b.夏启c.商汤d.周文王7、“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说明这句话正确的历史事件是( )a.国人暴动 b.世袭制代替禅让制c.实行分封制 d. 盘庚迁都8、暴君亡国,明君兴政。参照这一 标准,下列四人中,与其他三人明显不同的一位是( )a.商汤 b.商纣 c.周文王 d.周武王9、下列各项制度属于西周的是( ) 世袭制 等级制 分封制 禅让制a. b. c. d.10、下列国王中,生性残暴并最终导致国家灭亡的有( )夏桀商纣周厉王周幽王a b c d11、 西周的众多诸侯,是通过什么产生的()a奴隶制b世袭制 c分封制d禅让制三、尝试探究、引导解惑1、由氏族、部落或部落联盟发展到国家,是社会的进步还是倒退?说说你的想法。(是进步。因为原始社会虽然没有贫富贵贱的区别,但那是建立在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的基础之上,人们生活水平极低,生活质量很差,文化的发展极慢。而在奴隶制国家中,奴隶主役使众多奴隶从事生产,才使农业和手工业之间的分工成为可能,为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为文化的发展繁荣创造了必要的条件。)2、辩论: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发现奴隶制度是一个非常野蛮、残酷的制度,奴隶在社会上没有任何的权力和自由。而恩格斯却说:“采用奴隶制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你的意见如何?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进步还是退步?(正方:进步; 反方:退步)(学生思考辩论略。通过辩论的形式使学生最终达到“释疑解惑”的作用,学生学习的兴趣陡然上升.并且引导学生知道虽然奴隶制很残酷,但是采用奴隶制,生产力提高了,是社会的进步。) 四、尝试练习、引导提升1、商汤攻夏和武王伐纣为什么会取得胜利?2、简答西周分封制的原因、内容和作用。五、尝试自结、引导拓展利用歌谣来小结:夏朝开国是夏禹,早期国家已建立。 商汤灭夏建商朝,盘庚迁殷到殷商。王位传给儿子启,禅让从此变世袭。 有名暴君是纣王,武王伐纣灭掉商。夏朝经历470年,暴君夏桀被商取。随 堂 检 测一、选择题1题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中国历史上出现的最早的国家距今已有( c )a.2000年左右 b.3000年左右 c.4000年左右 d.5000年左右2、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她的第一个王朝是(a)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3、下列反映西周历史的电影场景,明显不符合史实的是( b)a周王使用青铜器祭祀 b奴隶使用铁农具劳动生产c王宫中摆放着一玉器 d都城镐京商业繁荣4、左传中记载:在一个重要的仪式上,司空(官名)冉季代表周天子向周武王之弟康叔分赐疆土,司徒(官名)陶叔代表周天子向康叔分赐平民、奴隶。这一仪式反映出西周实行的制度是( d)a禅让制 b世袭制 c奴隶制 d分封制5、国家建立后面临的严峻现实,就是如何管理广大地区,巩固统治。西周时期,国王实行了一种新的制度,这种制度是(d )a禅让制 b奴隶制 c世袭制 d分封制6、夏朝的建立时间和建立者分别是( b )a.公元前2700年;禹 b.公元前2070年;禹c.公元前2007年;启 d.公元前2070年;启7、“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孔子周游列国”,与“诸侯”“列国”的产生相关的制度是(c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8、第一届全运会于2009年10月在山东省举行,“和谐齐鲁风,精彩全运情”等是本届全运会的宣传口号。那么,用齐鲁代表山东应追溯于古代的什么制度?(b )a禅让制 b分封制 c世袭制 d郡县制9、史书记载,西周建立后“封建亲戚,以蕃屏周”“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这反映出西周实行的政治制度是( c)a世袭制 b郡县制 c分封制 d宗法制10、如右图,镐京与曲阜的关系是(a )a王都与封国都邑b均为封国都邑c王都与郡府d均为郡府11、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她的第一个王朝的建立者是(d)a秦始皇 b齐桓公 c启 d禹12、“退避三舍”、“纸上谈兵”等成语故事均出自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间发生的著名战役。诸侯国出现源于西周的(d )a世袭制 b奴隶制 c禅让制 d分封制13、制度创新是政治文明的体现。下列制度创建于西周时期的是(a )a分封制 b郡县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度14、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是以禹建立夏朝为标志的。那是因为夏朝( b )a进行了变法b组建了政府和军队,并制订了法律c实行了分封制d产生了封建制度15、“公天下”变为“家天下”反映了我国古代的一项政治制度的出现。这一制度是( a )a王位世袭制 b.分封制 c. 郡县制 d. 科举制16、“公天下”变成“家天下”,并由此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的是( b )a周武王 b大禹 c商汤 d嬴政17、下列哪个王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a )a. 夏朝 b. 商朝 c. 秦朝 d. 汉朝18、夏朝建立于( a )a公元前2070年 b公元前1600年c公元前1046年 d公元前221年19、制作年代标尺是历史学习的有效方法之一,它能将复杂的历史较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政权更迭时制作的年代标尺,其中处应该是( b )a.夏朝 b西周 c商朝 d东周20、春秋时期,诸侯争霸。诸侯国的出现源于西周实行的( b )a. 禅让制b. 分封制c. 世袭制d. 郡县制21、西周为了巩固统治,实行“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的政治制度。这种制度是 ( c )a. 禅让制 b. 世袭制 c. 分封制 d. 郡县制22、 左传曰:“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这一史料反映西周的社会制度是( c )a禅让制 b王位世袭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23、西周诸侯的产生方式是( c )奴隶制 b. 世袭制 c. 分封制 d. 禅让制24、(左传):“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其中的“封建”是指西周时期实行 ( b )禅让制 b分封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25、山西简称“晋”。下列选项与“晋”的来历相关的是( b )a. 大禹治水 b. 西周分封c. 晋楚争霸 d. 商鞅变法26、西周礼乐制度的确立,为中华文明的长期延续打下了根基。下列关于西周礼乐制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d )a礼乐制度规范了人们的身份地位b孔子非常推崇西周的礼乐制度c礼乐制度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d郡县制、宗法制和礼乐制构成了西周的礼乐文明27、西周时期出现的许多诸侯国,它是通过哪一方式产生的( c )a世袭制 b禅让制 c分封制 d争霸战争二、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今大道即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 礼记礼运篇 请回答: 这种“天下为家”的局面是从何人开始的?有什么表现? “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反映的实质是什么? “家天下”与“公天下”相比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为什么?参考答案启、世袭制代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