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菏泽市高三历史1月份阶段考试试题 岳麓版.doc_第1页
山东省菏泽市高三历史1月份阶段考试试题 岳麓版.doc_第2页
山东省菏泽市高三历史1月份阶段考试试题 岳麓版.doc_第3页
山东省菏泽市高三历史1月份阶段考试试题 岳麓版.doc_第4页
山东省菏泽市高三历史1月份阶段考试试题 岳麓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菏泽一中阶段性教学效果检测(2013年1月)历史试题第i卷选择题(共32题,共64分)1. 据考古发现,在战国中晚期的墓葬中,河北兴隆县一次出土铁范87件,大多为农具范。河南新郑韩国铸铁作坊遗址出土陶范300余件,其中农具范占60%以上,出土铁农具200多 件,占全部铁器的63.5%。这些考古资料说明( ) a.铁器已开始用于农业生产 b.铁犁牛耕成为古代主要农耕方式 c.铁农具的使用己很普遍d.铁农具制作技术臻于成熟【答案】c【解析】考点:农业生产工具的进步。很多错选了abd。从出土的铁农具数量或比例看,c项的“普遍”比a项的“开始”更准确。出土物为铁范,与铁犁牛耕无关,故b项错误。题干涉及的只是铁范的数量,无法判断其技术水平,故d项错误2. 宋元时期,话本、杂剧的出现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其流行主要是适应了下列哪一社会 阶层的需要( )a.官僚b.市民c.皇族d.农民【答案】b【解析】考点:宋元时期的文学。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宋元时期话本、杂剧是在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壮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3. 直接民主是古希腊时期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特色之一。与这一特色形成有关的是() a.苏格拉底的民主思想 b.雅典人擅长会议辩论c.斯巴达的民主传统d.雅典是小国寡民的城邦【答案】d【解析】考点:雅典民主政治。小国寡民的城邦,公民少,便于集中是直接民主的可能条件。c项与史实不符;b项应出现在民主基础上;a项苏格拉底提倡智者独裁反对民主制。4.15世纪时焚蒂冈一个图书管理员说:过去稀有而索价上百金币的书籍,现在只要二十金 币,不论古今,罕有人类发明之重要堪与媲美。这里说的发明是指( ) a.造纸技术b.雕版印刷c.活字印刷d.装订书籍【答案】c【解析】考点:印刷术。从材料可以得出结论:原来书籍的价格高,现在价格便宜了很多,原因在于印刷的成本降低和效率的提高。因此答案为c。5.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18世纪末叶,欧洲人对中国的钦 佩开始消逝欧洲人开始对中国的自然资源比对中国的文化更感兴趣。欧洲人对中国 的态度发生转变的根本原因是( )a.新航路的开辟b.欧洲国家的殖民扩张c.工业革命的开展d.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加深【答案】c【解析】考点:工业革命。18世纪以前,欧洲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感兴趣,他们认为中国的民本思想符合他们反对专制的要求;工业革命后,对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的需求使得他们对中国的态度发生了根本的转变。6. 历史学家杰弗里*巴勒克拉大认为:现在世界上某个地区发生的事件不再可能像过去 那样对其他地区不发生影响,20世纪的历史名副其实是全世界的历史。他对世界历史 的解释反映了( )a.进化史观b.整体史观c.文明史观d.现代化史观【答案】b【解析】考点:史观问题。常考的史观主要有唯物史观、全球化史观、文明史观、社会史观、近代化史观等。全球化史观是站在全球的立场上分析问题的史观;唯物史观强调的是历史发展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现代化史观站在生产力发展的角度,从经济的角度思考为主;文明史观强调文明是多元的,相互包容学习的。7. 之所以说人类在19世纪三四十年代进入了蒸汽时代,其主要理由不成立的一项是()a.纺织、釆矿、造纸等工业部门都釆用蒸汽机作动力b.蒸汽机在欧洲和北美被广泛釆用,蒸汽机使用的空间范围扩大c.蒸汽机保证了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厂的转变d.包括火车、轮船和汽车等交通工具在内的新发明先后出现【答案】d【解析】考点: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带来了交通工具的巨大地变革,火车、轮船等先后出现,但是汽车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物,学生应该分清。因此d错误。其他各项都正确。8. 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人物。近年来,对其评价争议颇多。某课题小组收集到如 下材料,最有价值的材料是()a.长篇历史小说李鸿章b.文革中出版李鸿章反动言论c.关于李鸿章的史学论著d.部分李鸿章奏折、书信的影印件【答案】d【解析】考点:史料问题。历史研究分第一手史料和二手史料,第一手史料是直接真实反应历史面貌的信息,如遗迹遗物等,史研究历史最有力的证据。材料中部分李鸿章奏折、书信的影印件就属于这一类。二手史料如回忆录、后人的记载等,需要考据佐证。9. 下面是上海外白渡桥通行交通工具变化表(据上海研究资料)()该表反映了当时上海交通工具的种类增加 (通工具日益近代化公共交通 有一定的发展 汽车制造业有了很大发展a.bc. d【答案】a【解析】考点:近代交通的发展。从表格可以很明显的看出,交通工具明显增多并且交通工具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近代中国主要是以轻工业为主,汽车制造业并未发展起来。10. 位俄国学者指出:“美国思想体系的传统任何时候都不会转变为僵死的教条,而是在每 一新的历史阶段为回答时代的呼唤而获得新生。20世纪30年代初,美国回答时代的呼 唤而获得新生的举措是()a.积极发展知识经济b.实行自由放任政策c.大力拓展世界市场d.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答案】d【解析】考点:美国经济体制改革。20世纪30年代主要是罗斯福新政,对经济体制进行了调整,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来解决经济危机的问题。故选d。a项是20世纪90年代产生的;b项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后的产生的主要经济思想;c项不属于经济政策或思想。11. 民国二年,某地农村百姓家的春联是:帝德乾坤大;皇恩雨露深。该春联反映的历史 问题是()a.袁世凯称帝,资产阶级反对,农民却拥护b.清末噺政注意改善民生,农民很怀念c.辛亥革命反封建不彻底,封建思想依然存在d.清朝皇室自愿交出全部财产分给农民【答案】c【解析】考点:本题考查辛亥革命的影响。从材料看,尽管民国已经建立一年有余,但农村依然停留在帝制观念之中。故选c。其它各项均不正确。 12. 统计表明:在世界贸易组织144个成员中,有90%以上的成员属于不同形式的区域经济组 织。为适应世界发展潮流,中国和东盟做出了在10年内建立“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 战略决策。这表明当代世界市场()a.国际贸易形式多样化b.商品结构复杂化c.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d.市场竞争激烈化【答案】c【解析】考点:区域集团化趋势。从材料可以看出,当今世界的绝大多数国家都是属于这个或者那个区域集团的成员,中国也正在和东盟成立经济自由贸易区,反映了当今世界的区域集团化趋势。13. 近代一些大国先后崛起,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与下列标题先声夺人称大国、手 伸五大洲、亚洲诸国的梦魇、后发制人称霸世界所指国家对应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法国,俄国,英国,德国 b.西班牙、葡萄牙,英国,日本,美国 c.英国,俄国,美国,德国 d.西班牙、葡萄牙,英国,德国,美国【答案】b【解析】考点: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新航路开辟后首先称霸的是西班牙、葡萄牙;英国在18世纪成为头号殖民帝国,故说是“手伸五大洲”; “亚洲诸国的梦魇”容易判断是日本;美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崛起,逐渐称霸世界,故“后发制人称霸世界”的是美国。14. 中国近代经济史1的5w27是一部专论清末民初中国经济史的学术专著,该书在论 述中国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同时,也阐述了“近代中国的产业革命精神。这种中国特色 的产业革命精神主要在于追求()a.实业救国 b.发展资本主义c.民族富强 d.实现民主政治【答案】a【解析】考点:实业救国。中国近代民族危机严重,特别是马关条约签订以来,中国各个阶层掀起了救亡运动的高潮。资产阶级实业家掀起了实业救国思潮,主张兴办产业,挽救民族危亡。15. 口的一个特征是对土地、银行、对外贸易和重工业实行国有化,另一个特征是 强行征用士兵和城市居民所必需的剩余农产品。口处最合适的应是()a.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苏俄新经济政策c.中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d.中国人民公社化运动【答案】a【解析】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由题干中的“国有化”和“强行征收供养士兵和城市居民所必需的剩余农产品”可知,这一政策要求实行国有制和余粮收集制,这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之一,故正确答案为a项。16. 为保证全国工业复兴法的实施,罗斯福政府以印第安人崇拜的神鸟蓝鹰为标记,发 动了人尽其职的蓝鹰运动,凡遵守该法的企业悬挂蓝鹰标志。下列有关蓝鹰运动 表述准确的是()a.构成了全国工业复兴法的核心b.有利于企业的规范经营c.用国有化的形式调整资本主义企业d.强化了社会保障有利于民生【答案】 b【解析】考点:罗斯福新政。a项构成了全国工业复兴法的核心的是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b项有利于企业的规范经营是正确的;c项说法错误,罗斯福新政并非实行国有化,d蓝鹰运动也不是有关社会保障方面的。17. 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百分之九十的分散的个体的农业经济和手工经济,是可能和必须谨 慎地、逐步地而又积极地引导它们向着现代化和集体化的方向发展的,任其自流的观点 是错误的。基于这种认识,新中国领导集体实行()a.新经济政策b.人民公社化c.社会主义改造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答案】 c【解析】考点:三大改造。从材料“分散的个体的农业经济和手工经济”、“ 引导它们向着现代化和集体化的方向发展”等信息可以看出这是关于对农业和手工业的改造的,农业和手工业通过改造,生产资料由私有转变成了公有。18.1946年9月19日,丘吉尔在苏黎士大学发表的题为欧洲的悲剧的演说中指出:摧 毁了纳粹政权之时我向欧洲提出的建议可以概括为一句话:联合起来!欧洲国家 为此进行最初的实践是()a.建立北约b.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 c.组建欧洲联盟 d.成立欧共体 【答案】 b【解析】考点:欧洲一体化进程。在二战结束后,欧洲联合提上了议事日程。1952年成立的欧洲煤钢共同体是一体化进程的开端。北约不属于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内容;欧盟是在20世纪90年代成立;欧共体是在1967年成立。19.美国新闻记者约翰里德在其采访录震撼世界的十天一书中真实记录了“亲眼所见的 一段剧变的历史”。其中有“反对政府”、“反对战争”、“要和平”、“要面包”、“要土地”、“分娩之前的阵痛,正在生育出一个新的世界”等内容。此书反映的是() a.巴黎公社b.俄国十月革命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d.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答案】 b【解析】考点: 十月革命。从书籍震撼世界的十天可以联系到十月革命。或根据材料“反对政府”、“反对战争”、“要和平”、“要面包”、“要土地”、“分娩之前的阵痛,正在生育出一个新的世界”等内容,这是十月革命前的俄国社会危机。20.尼克松曾感叹:“我有幸在北京逗留了一个星期,这也是改变世界的一个星期。”他所说 的“改变世界”当指()a.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苏联被国际社会孤立b.中美关系走向缓和,标志着冷战时代的终结c.中美发表上海联合公报,进而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对比d.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从而改变了国际政治格局【答案】 c【解析】考点:中美关系。此题反映的是尼克松访华的历史。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发表上海联合公报,中美关系缓和化。中美的接近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ab项本身说法错误;d项材料未涉及。21.下图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三次建交高潮。与这三次高潮成因相对应的选项是()a、中苏建交尼克松访华两极格局的崩溃b、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上海合作组织成立c、不结盟运动兴起中国重返联合国中国加入wtod、国家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改造帝国主义对我国的封锁与包围国家陷入了严重的社会动荡【答案】 a【解析】考点:中国的外交。中国建国后经历了三次建交的高潮:第一次是新中国成立后,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一次是在中美关系正常化以后;另一次则是在20世纪90年代两极格局结束以后。22.春秋战国时诸子百家各自提出挽救时弊的主张:墨子主张国家应节俭;孟子强调划定土地疆 界;商鞅主张开阡陌。对于以上三位学者的主张,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立论相同,都站在维护统治者利益的立场b.立论不同,但都是以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作考虑c.立论相同,都是基于维护农民利益的立场d.立论不同,但都成为当时统治阶段的治国方略【答案】 b【解析】考点: 战国百家思想。墨子提倡节用,在节俭的同时更注重增收,并把此法看做是治国安邦的必要措施。;孟子强调划定土地经界,给农民一块属于自己的土地,如此便可提高农民的耕作动机,达到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商鞅变法主张开垦荒地,制定阡陌,承认土地私有制,鼓励农民生产。三者都是以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作为考虑,只是各有不同的论点及做法。故选b。a项维护小生产者的利益;c项维护地主的利益;d项本身说法错误。23.史料是研究历史和编纂史书所用的资料,它包括文字史料、口述史料和非文字史料等。下列关 于史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对同一个史料,人们可能会做出多种解释b.史料是得出历史结论的重要依据c.在三种史料类型中文字史料的价值最髙d.对同一事件的记载,不同的史料可能完全不同【答案】 c【解析】考点: 史料问题。历史研究分第一手史料和二手史料,第一手史料是直接真实反应历史面貌的信息,如遗迹遗物等,是史研究历史最有力的证据。二手史料如回忆录、后人的记载等,需要考据佐证。24.战国时期,在治国方略上主张1礼仪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 的著名思想家是()a.孟子b.韩非子 c.墨子 d.荀子【答案】 d【解析】考点:荀子思想。从材料可以看出,这位思想家主张名礼仪以教化,还主张起法正以治之,即主张礼法并施,属于荀子思想。25.下列物证,可直接用于研究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是()a. 同盟会员证b. “红军借谷证” c. “大跃进”邮票 d. “公私合营”照片【答案】 b【解析】考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时间。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在1919年五四运动开始,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基本结束。属于这一段历史的史料可以拿来利用。abcd四项只有b项是属于这一时期的史料。26.西方文明史载:“大约在1祐01789年,西欧智力和文化的历史经历了中世纪以来最 重大的变化。”其“重大的变化”主要包括()文艺复兴运动兴起近代科学的诞生与发展启蒙运动兴起浪漫主义文学兴起与发展a.b.c. d. 【答案】 c【解析】考点:27.20世纪50年代,中国农村流传着一首歌谣:天上多少星,小孩数不清;全民盖土炉,神仙 数不清。材料所述现象产生的影响是() a.加快了工业化步伐 b.提高了生产效率 c.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 d.破坏了国民经济【答案】 d【解析】考点:大跃进。材料反映的是20 世纪50 年代全民大炼钢铁的壮观场景,解题时还要注意影响这一核心关键词, a、 b 说法错误,大炼钢铁破坏了生产关系,阻碍了工业化的步伐,小土炉的效率是很低的。c 项不是影响。因此,d项为正确答案。28.下列图中五条曲线反映了1840w56年间我国五种经济形态的发展变化情况,其中表述不正 确的是()a.经济形态在中国近代虽然逐渐解体但始终占据主导地位b.经济形态对近代中国起到了“破坏”和“建设”双重作用c.经济形态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d.经济形态最能反映近代中国发展的主流【答案】 d【解析】考点:近现代中国的经济成分。属于自然经济,属于洋务经济,属于外资经济,属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属于官僚资本主义经济。这几中经济成分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29.苏格拉底认为:“未经检讨反省的生命是没有生存价值的生命”,“有思想力的人是认识万物 的尺度”。据此判断正确的说法是()a.苏格拉底代表了古希腊智者学派的思想b.苏格拉底完全否认了智者学派的主张c.为“人是万物的尺度”的主张注入了理性精神d.这种认识阻碍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答案】 c【解析】考点:苏格拉底与智者学派的思想。本题主要考查苏格拉底与智者学派的异同,智者学派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虽然把人置于了世界和社会的中心,但导致了极端个人主义,易使社会混乱,苏格拉底针对智者学派的观点出现的问题,提出有思想力(知识、美德)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其中有与智者学派一致的观点。但更多强调了人的理性。a、b、d三项不符合史实。 30.1438年,发表于德意志地区的皇帝西基斯蒙改革敕令中说:“服从已死亡,正义遭践踏, 正当秩序荡然无存。上帝垂示为善,奈何人已悉随己愿而未服从。”造成此情形的主要原 因是()a.智者运动主张以人为世界的中心 b.文艺复兴昌导人性解放和现世幸福c.宗教改革主张信仰自由因信称义 d.启蒙运动高举理性主义旗帜反对君主专制【答案】 b【解析】考点:文艺复兴。从时间1438年和材料“人已悉随己愿而未服从”可以看出造成该情形的主要原因是文艺复兴。31.“要寻求一种结合的形式,使它能够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防御和保护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 富。”从上述材料可以看出启蒙思想家思考的问题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时期相比,突出强 调了()a.批判神权统治 b.鼓吹人性解放 c.倡导思想自由 d.构建民权政府【答案】 d【解析】考点: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启蒙运动同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运动最大的区别在于构建资本主义政治体制。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 d32.法国的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在论孔子中写道:“没有任何立法者比孔夫子曾对世界宣布了 更有用的真理。”在伏尔泰和一大批思想家的推动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被写入法兰 西共和国宪法。这从本质上说明()a.法国启蒙思想家和孔子思想一脉相承b.中国传统儒家思想对法国大革命产生了根本性影响c.法国大革命时期中法之间文化交流频繁d.启蒙思想家借用孔子宣传资产阶级思想【答案】 d【解析】考点:启蒙思想。本题可用排除法。启蒙思想是资产阶级的思想,而孔子思想是封建思想,二者有根本区别,另外 18 世纪的中国已闭关自守,中法不存在频繁的文化交流,排除 abc 即可。第ii卷非选择题(共3题,共36分)33.(15分)文化传统与科学精神、人文精神的融合,对于促进社会变革和社会进步有积极 的作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主题一:春秋战国时期的大变革打破贵族的垄断、在思想界呈现出“以民本思潮等为代表的私学文化”(中华文化史 冯天瑜等著),成为春秋战国时期的亮点。(1)列举春秋战国时期“私学文化”中“民本思潮”的表i并分析这一时期“私学文化” 得以产生、发展的社会根源。(5分)主题二 :欧洲向近代社会的迈进马丁 路德提出在信仰上“惟独圣经”,破除教皇、修士等阶层的特权;他提出“惟独 信心”,告诉人们个人灵魂的救赎不靠教会的活动来实现;他的诸多作品中最重要的一部是 圣经的德译本,这无疑会使任何识字的德国人都有可能亲自学习圣经,这项工作在 宗教改革上具有重大的意义,也是德国语言史和文学史上重要的里程碑。新教徒对教育和白 话的重视也助长了地方语言的广泛使用。以语言作为根本的民族意识逐渐形成,现代民族主 义国家也应运而生。(2)结合材料及所学内容,归纳马丁路德宗教改革所产生的历史影响。(6分)(3)路德被称为“异端”,根据所学知识指出其异端思想的矛头所向及原因(4分)【答案】(1)表现:孔子“仁者爱人”(“以德治民”),孟子“民贵君轻”(“政在得民”)。社会根源:土地私有制确立,小农经济形成;宗法分封制解体,“士”阶层活跃;学术下移,私学兴办。(2)打击了欧洲天主教的神权统治,为确立宗教信仰的自由原则奠定了基础;摆脱思想禁锢, 促进了思想解放;促进德意志民族语言、文学的发展;增强了欧洲民族意识,促进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2 分);带有人文主义色彩,在重新认识人类自己方面功不可没。(3)矛头所向:罗马天主教会。原因:天主教会垄断西欧的文化教育,束缚人们的思想。天主教会是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障碍。【解析】考点: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宗教改革。第(1)题,解答本题应在理解“民本”含义的基础上,对应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的有关思想。我国传统的民本观念是相对于君本、官本而言的,其原意是指中国古代的明君、贤臣为维护和巩固其统治而提出的一种统治观,其基本思想主要表现为重民、贵民、安民等。(2)马丁路德宗教改革所产生的影响可以结合教材相关内容从不同的方面作答。(3)此题比较简单。马丁路德进行宗教改革,矛头自然指向天主教会,原因即在于天主教会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这是根本原因。34.统计数字是一个时代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依据。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2分)材料一 19b-1985年中国农业总产值平均增长率(1)根据表中的相关数据,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b-1985年期间两次农业总产值增长高峰 出现的时间并分析原因。(4分)材料二 1952年、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成分比较表,椐此回答下列问题(2)读材料二分析1952年到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成分变化的主要原因和意义。(4分) 材料三 1978、1979年我国工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成分比重表()(3)材料三中的其它经济类型工业应该是什么类型工业,与1956年相比1997年的 经济成分有何变化?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答案】(1)19631965年,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最高,原因是国家调整了农业政策,政变了大跃进给农业带来的困难局面。(4分)19811985年,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大幅度提高,原因是国家在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4分)(2)主要原因: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标志意义: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经济基础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或我国进入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或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在中国基本确立)(3)外资或中外合资。改革开放的进行,致力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解析】考点:建国后的国民经济发展。(1)可从表格数据中直接读出两次农业总产值增长高峰。第一次是因为60年代,尤其是经历三年经济困难后,国家注意对经济政策的调整。第二次是因为80年代,正值是改革开放的初期,国家首先在农村进行经济体制改革。(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