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 记叙文(文学作品)阅读训练4.doc_第1页
中考语文 记叙文(文学作品)阅读训练4.doc_第2页
中考语文 记叙文(文学作品)阅读训练4.doc_第3页
中考语文 记叙文(文学作品)阅读训练4.doc_第4页
中考语文 记叙文(文学作品)阅读训练4.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考语文记叙文(文学作品)阅读训练4(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10题。一个七美元的梦(美)玛丽卢克杜勒(1)“求购:小提琴,无力出高价。有意出售者请打电话给”(2)为什么我偏偏注意到这则广告呢?连我自己也不清楚。我乎时很少看这类广告的。(3)我把报纸摊在膝上,闭上双眼:往事便一幕幕浮现在眼前:那时全家人备尝艰辛,靠种地勉强度日。我也曾想要一把小提琴,可家里买不起。(4)我的两个孪生姐姐爱上了音乐。哈丽特安妮学弹祖母留下的那台竖式钢琴,而苏姗娜学拉父亲的那把小提琴。由于她们不断地练习,没多久,简单的曲调就变成了悦耳、动听的旋律。陶醉在音乐中的小弟弟禁不住随着节奏跳起舞来,父亲轻轻地哼着,母亲也吹起口哨来,而我只是注意听着。(5)我的手臂渐渐长长了,也试着学拉苏姗娜的那把小提琴。我喜欢那绷紧的琴弓拉过琴弦发出的柔美圆润的声音。“我多么希望能有一把琴啊!”但我清楚这是不可能的。(6)一天晚上,我的两个孪生姐姐在学校乐队演出时,我紧紧闭上双眼,好把当时的情景深深印在脑海中。“总有一天,我也要坐在那儿。”我默默地发誓。(7)那一年年景不好,收成不像我们所盼望的那么好。尽管岁月如此艰难,可我还是急不可待地问道:“爸爸,我可以有一把自己的小提琴吗?”“你用苏姗娜的那把不行吗?”父亲问。“我也想加入乐队,可我们俩不能同时用一把琴呀?”父亲的表情显得很难过。那天晚上,以及随后的许多夜晚,我都听到他在全家人晚间祈祷时向上帝祷告:“上帝啊,玛丽卢想要一把自己的琴。”(8)一天晚上,全家都围坐在桌旁,我和姐姐们复习功课,母亲做针线活,父亲在给他大俄亥俄州哥伦布城的朋友乔治芬科尔写信。父亲曾说,芬科尔先生是一位优秀的小提琴家。父亲边写边把信的部分内容念给母亲听。几个星期之后我才发现信中小一行字他没念:“请留心帮我三女儿寻觅一把小提琴好吗?我付不起高价,可她喜欢音乐,我们希望她能有自己喜欢的乐器。”(9)过了几个星期,父亲收到哥伦布城的回信。于是我们全家驱车前往哥伦布城的爱丽斯姑姑家。到姑姑家后,父亲打了个电话,我在旁边听着。他挂上电话后问我:“玛丽卢,你想和我一起去看望芬科尔先生吗?”“当然想。”我回答道。(10)父亲把车开进一个居民区,停靠在一座古老而漂亮的楼房前的车道边上。我们按响了门铃。开门的是一位比我父亲年纪大些的高个儿先生。“请进!”他和父亲亲切地握手,两人马上攀谈起来。“玛丽卢,我早就听说过你的一些情况。你父亲为你准备了一件礼物,定会叫你大吃一惊。”说完,芬科尔先生把我们领进客厅,拿出一个箱子,打开后拿出一把小提琴,便开始拉了起来。乐曲忽而高亢嘹亮,忽而又似瀑布飞泻。“哦,要是能像他那样拉该多好啊!”我心想。(11)奏完一曲,他转过身来对父亲说:“卡尔,这是在一家当铺里找到的,才花了七美元,是把好琴。这下玛丽卢可以用它演奏优美的乐曲了吧。”说完他把琴交给了我。(12)看到父亲眼里的泪水,我终于明白了一切。我有了自己的琴了!我轻轻抚摸着琴。这把琴是用一种金光灿灿的棕色木料制成的,在阳光的映照下显得那么温暖。“多漂亮啊!”我激动得气都透不过来了。(13)我们回到爱丽思姑姑家,一进门,所有人的目光一齐投向我,看到父亲向母亲挤眼,我才恍然大悟,原来只有我还蒙在鼓里,我明白我和父亲的愿望已经得到了实现。(14)我带着小提琴到学校上第一堂课的那天,当时那种万分激动的心情谁也无法想象。随后几个月里,我天天坚持练琴,感觉抵在额下的那温暖的琴木就像我身体的一部分,(15)加入学校乐队的时候,我激动得浑身发抖。身着白色队服,我俨然像个女王,坐在小提琴组的第三排。(16)首次公演是学校演出的小歌剧,当时我的心狂跳不已。礼堂里_(一个空座位都没有,形容人多)。我们乐队成员轻轻给乐器调试音调的时候,观众席里还嘁嘁喳喳说个不停。当舞台聚光灯射向我们时,台下立刻变得_(连乌鸦麻雀的声音都没有,形容非常安静)。父亲和母亲也都看着他们的小女儿,唇边挂着自豪的微笑。他们的小女儿怀抱着她那把珍爱的琴,让全世界的人都来赞赏它。(17)岁月似乎过得更快了,两个姐姐双双毕业后,我便坐上了首席小提琴手的座位。(18)两年后,我也完成了学业,把珍爱的小提琴放回到琴箱里,步入了成年人的世界。先是接受护士培训,然后是结婚。在医院工作的几年里先后生育了四个女儿。(19)以后的许多年里,我们每次搬家,我都带着这把琴。每次打开行李布置居室时,我都要小心地把琴存放好,忙里偷闲时,想着我仍然多么珍爱它,且对自己许愿,不久以后还要用这把琴演奏几支曲子。(20)我的几个孩子没有一个喜欢小提琴的。后来,她们相继结了婚,离开了家。(21)现在我面前摆着这张登着求购广告的报纸。我极力不再去回首往事,而把这则引起我对童年回忆的广告又看了一遍,放下报纸,心想:“一定得把我的琴找出来。”(22)我在壁橱深处找出了琴箱,打开盖,把安卧在那玫瑰色丝绒衬里中的小提琴拿出来,我手指轻轻抚摸着金色的琴木,令人惊喜的是琴弦仍然完好无损。我调试了一下琴弦,紧了紧弓,又往干巴巴的马尾弓上涂抹了点松香。(23)接着,小提琴又重新奏出了那些铭记在我心中的最心爱的曲子。也不知拉了多久。我想起了父亲,在我孩提时他竭力满足我的一切愿望和要求,而我都不知是否感谢他。(24)最后,我把小提琴重新放回箱子,拿起报纸,走到电话旁,拨通了那个号码。(25)当天晚些时候,一辆旧轿车停靠在我家的车道旁。敲门的是一个三十来岁的先生。“我一直祈祷着会有答复我登在报纸上的那则广告。我的女儿太希望有一把小提琴了。”他边说,边查看我的那把琴,“要多少钱?”(26)我知道,不管哪家乐器商店都会出笔好价钱。可此时,我听到自己的声音回答说:“七美元。”“真的吗?”他这一问,倒使我更多地想起了父亲。“七美元。”我又说了一遍,接着道:“希望你的小女儿也会像我过去那样喜欢它。”(27)他走后我随即关上门,从窗帘缝里看到他妻子和孩子们正等候在车子里。突然车门打开,一个小姑娘迎着他双手托着的琴箱跑过来。(28)她紧紧抱住琴箱,接着双膝跪在地上,“咔嗒”一声打开箱子。她轻轻抚摸着红彤彤的夕阳辉映下的那把琴,转过身,一下子搂住了面带微笑的父亲。1根据(16)段的语境,按括号中的提示,在横线上写出两个相应的成语。答:a_,b_。2仿照第(10)段画浪线的句子,以“忽而,忽而又似”为形式造一个句子。3本文的记叙顺序是_,记叙线索是_。4本文主要写了_这样两件事,其中详写的是_,略写的是_,这样安排的好处是_5“我”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家庭?当“我”急不可待地向父亲表达想要一把小提琴的心愿时,父亲的表情为什么显得很难过?答:_6第(12)段中,作者写道:“看到父亲眼里的泪水,我终于明白了一切”,你认为“父亲眼里的泪水”表达了父亲当时怎样的心情?答:_7文中写“我”在得到小提琴后多次用到“激动”、“珍爱”,作者主要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表现“我”的这种情感的?答:_8文中两次提到求购小提琴的广告,这两则广告在结构上所起的作用分别是什么?答:_9第(26)段中“不管哪家乐器商店都会出笔好价钱”的一把小提琴,“我”为什么只卖“七美元”?答:_10一把七美元的小提琴圆了两个小女孩的梦。文章题目是“一个七美元的梦”,对这个“梦”你是怎样理解的?答:_(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3题。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一会儿翅膀碰着波浪,一会儿箭一般地直冲向乌云,它叫喊着,就在这鸟儿勇敢的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欢乐。在这叫喊声里充满着对暴风雨的渴望!在这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愤怒的力量、热情的火焰和胜利的信心。1海燕是一首著名的散文诗。列宁非常喜欢这首诗,并曾在文中引用过其中的句子“_!”“海燕象征着_。2选段从_、_、_三个方面描写海燕,表现了海燕的英勇无畏的气概。3好的语言标准有:a明确;b朴素:c简洁;d形象;e音乐性等。海燕的语言铿锵有力,充满革命激情,有着极强的音乐性。请揣摩下面三个句子,看它们分别体现了哪条标准,并将字母序号填在句后括号内。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我爱我母亲,特别是她勤劳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忆的。(回忆我的母亲) ( )单是周围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原文修改前无“一带”一词)就有无限趣味。(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 )“看见猹了,你便刺。运畜生很伶俐,倒向你奔来,反从胯下窜了。他的皮毛是油一般的滑”(故乡) (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5题。玫瑰树根地下同地上一样,有生命,有一群懂得爱和憎的生物。那里有黢(q,黑)黑的蠕虫,黑色绳索似的植物根,颤动的亚麻纤维似的地下水的细流。据说还有别的:身体比晚香玉高不了多少的土地神,满脸胡子,弯腰曲背。有一天,细流遇到玫瑰树根,说了下面的一番话:“树根邻居,像你这么丑的,我从来没见过呢。谁见了你都会说,准是一头猴子把它的长尾巴插在地里,扔下不管,径自走了。看来你想模仿蜒蚓,但是没有学会它优美圆润的动作,只学会了喝我的蓝色汁液。我一碰上你,就被你喝掉一半。丑八怪,你说,你这是干什么?”卑贱的树根说:“不错,细流兄弟,在你眼里我当然没有模样。长期和泥土接触,使我浑身灰褐;过度劳累,使我变了形,正如变形的工人胳臂一样。我也是工人,我替我身体见到阳光的延伸部分干活。我从你那里吸取了汁液,就是输送给她的,让她新鲜娇艳;你离开以后,我就到远处去导觅维持生命的汁液。细流兄弟,总有一天,你会到太阳照耀的地方。那时候,你去看看我在日光下的部分是多么美丽。”细流并不相信,但是出于谨慎,没有作声,暗忖道,等着瞧吧。当他颤动的身躯逐渐长大,到了亮光下时,他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寻找树根说的延伸部分。天啊!他看到了什么呀。到处是一派明媚的春光,树根扎下去的地方,一株玫瑰把土地装点得分外美丽。沉甸甸的花朵挂在枝条上,在空气中散发着甜香和一种幽秘的魅力。成渠的流水沉思地流过鲜花盛开的草地:“天哪,想不到丑陋的树根竟然延伸出美丽!”1读第三段,若将加点的“据说”两字删去,与原句的表达效果有何不同?答:_2后来当他看到美丽的玫瑰树,闻到甜香的玫瑰花味时,他发出这样的感慨:(用选文原句回答,并工整地书写在田字格内)3下面的说法与这篇短文所抒发的情感相符的一项是( )a细流在故事中充当了一个反面角色,人们在对树根表示敬意的同时,对细流充满了厌恶之情。b树根有那样的顽强精神,应该到地面上来,更充分地显示它存在的价值。c这些枯黄笨拙的树根,在这黑暗和腐朽的环境中,支持着地面上的生命之美,那正是他们的骄傲。d树根为树枝为花朵供应了充足的水分,固然可敬,但也实在太可惜了他的一生。4这篇文章揭示的主题是什么?答:_5细流与树根的对话写得生动形象,充满情趣。请续拟一段流水与鲜花的对话。(不超过30个字)流水说:鲜花说:(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5题。我的父亲丰子恺,平日作画,喜欢从人民的日常生活中取材。记得抗战前在故乡时,他曾画过一个人牵着几只羊,每只羊的颈上都系着一根绳子。画好了挂在墙上,正好被帮我家挑水的青年农民看到了。他笑着说:“牵羊的时候,不论几只,只要用一根绳子系住带头的那一只,其余的都跟上来了”,父亲听了恍然大悟,同时想起了杜处士的故事。他重画了一张之后就把那故事讲给我们听。他说从前有个杜处士,珍藏着一幅“斗牛圈”,是唐朝名画京戴嵩的作品。有一天他把画拿出来挂在门上晒,一个过路的牧童看到了,说“画错了!画错了!”杜处士听了心里想,一个乡下小儿竟敢批评起名画家来了,这还了得,便很不以为然地问错在哪里。那牧童说,两牛相斗,牛最用力的是两只角,尾巴总是紧紧地夹在两股中间的;画上的两只牛,尾巴都翘了起来,这不是画错了吗?父亲在结束故事时感慨地说:“看来要画好画,不能光凭想象,必须仔细观察事物,还应该多向各种各样的人请教。”父亲说到做到。有一次为了画一幅背纤图,他事先特地到河河边去进行实地观察,发现来往货船走在最前面向纤夫大多是倒走的,经过了解,才知道倒走能够掌握航船的动向,可以随时通知其他的纤夫改变纤法。他便按观察所得画了这幅背纤图。1用“”在文中画出能表现这篇文章中心意思的句子。答:_2文中记了三件事,根据记叙要素的知识,你认为第一件事的结果是什么?选出正确的答案。a父亲听了恍然大悟,同时想起了杜处士的故事。b父亲画的画被青年农民看到。c父亲想起了杜处士的故事,把那故事讲给我们听。d父亲接受了青年农民的意见,重画了一张。【答】( )3第二件事和第三件事之间有一个过渡句,找出来,写在下面。答:过渡句是_4用简要的语言概括第二件事和第三件事的内容。第二件事:_第三件事:_5丰子恺先生对子女说“应该多向各种各样的人请教”,这句话强调了什么?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的理解。答:_(五)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3题。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烧。1写出领起、句的一个字:_2写出语段中表明“变化之速、寒威之烈”的一个句子:_3语段中处处洋溢着作者什么样的豪情?答:_(六)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3题。听人事背地里谈论,孔乙己原来也读过书,但终于没有逃学,又不会营生;于是愈过愈穷,弄到将要讨饭了。幸而写得一笔好字,便替人家抄抄书,换一碗饭吃。可惜他又有一样坏脾气,便是好喝懒做。坐不到几天,便连人和书籍纸张笔砚,一齐失踪。如是几次,叫他抄书的人也没有了。孔乙己没有法,便免不了偶然做些偷窃的事。但他在我们店里,品行却比别人都好,就是从不拖欠;虽然间或没有现钱,暂时记在粉板上,但不出一月,定然还清,从粉板上拭去了孔乙己的名字。1从记叙的顺序来看,这个语段在全文的结构中应该属于_2 语段介绍了孔乙己的_、营生手段、_、好品行四个方面的情况。也同时介绍了孔乙己有一种好品行,就是:_,但是,他的某种性格注定了这种好品行是不能长久保持下去的,这种性格是:_3长大后,要想不成为孔乙己式的人物,从现在起,我们应该怎样去面对学习和生活?答:_(七)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5题。每逢山溪水涨,他就守候在溪边,把他的学生一个一个背过小溪。惊悸的浊浪,滑溜溜的卵石,使他名声远播,某报撰文颂曰:人桥!不久,他被提升为文教办主任。接替他的,是一个娇小的姑娘。姑娘没有勇气涉过小溪,更谈不上背孩子渡水,于是一到雨天黄昏,对岸就排着一支家长的队伍,一律裤腿高挽。姑娘开始了奔波。她给文教办写信,向教育局长报告,跟乡长争吵,掏出自己的工资带头集资不久,小溪上架起了一座钢筋水泥结构的桥。孩子们可以顺顺畅畅上学了。姑娘至今还在山村小学,教着四年级的50名学生。1请你给短文拟一个标题。答:_2短文中两个人物做的同一件事是什么?各自采用了什么方法解决问题?答:_3文中的两个人物,你最喜欢谁?为什么?4删掉短文末段行不行?为什么?答:_5短文蕴含着作者对某些社会现象所持的态度,请你举文中的一例加以说明。答:_(八)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5题。我没有为父亲流过一滴泪,尽管我眼角常常有泪。我曾为素不相识的孤苦老人掉过泪,曾为寒风中大声叫卖的辛苦小贩掉过泪,我认为他们太可怜,太辛苦了。而面对父亲,这个为生活日夜奔波,对工作倾尽心血,为我不辞辛劳的人,我何尝有过一丝感动?友情也许会褪色,誓言也许被遗忘,但亲情将永存人间。“血浓于水,根叶相连。”朝朝暮暮,春去秋来,我的每一点进步,都是父亲心血的结晶,而我成长路上的每一次跌摔,都会毫不留情地在父亲那宽阔的额头上留下一道永远抹不去的印迹。父亲用他那有力的臂膀为我撑起了自由的天空,父亲用他那坚实的步伐为我踏平了前进路上的荆棘。而岁月,却使父亲那高大的身躯日渐沉重,却令父亲那自信的容颜日渐苍老。细细品味生活中每一个细小的片断,我第一次觉得父亲是那么的值得赞颂。我第一次为我平凡的父亲流泪了。亲情无价,父爱无价!父亲想用他那粗糙的双手为女儿挽住星,挽住月,但他却不能够;父亲想给女儿舒适、快乐、温馨,但他却不能够。他只能用那双手,默默地做他力所能及的事。为你的父亲流一滴泪吧!这泪中有理解,有关怀,更有无限的感激;为你的父亲流一滴泪吧!这滴晶莹的泪诠释着昔日对父亲的体谅,体现着今日对父亲的赞美,昭示着明天对父亲的报答;为你的父亲流一滴泪吧!让这泪化作(a处)让这泪化作(b处)让这泪化作一腔祝福,在人生旅途上陪伴那个最关怀你的人父亲!1结合语境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荆棘:_力所能及:_2画浪线的语句所用的表达方式是:_和_。3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_4联系上下文的意思,展开联想,在文中(a)、(b)两处补写出恰当的句子。a处:_b处:_5读了这篇短文后,你可能会有不少感触。在此,你不妨敞开心扉,向自己的父亲说几句真心话。(假如父亲已经去世,你也不妨对九泉下的父亲说一说。40字左右。)答案:(一)1、a座无虚席;b鸦雀无声。 2、大海忽而温和平静,忽而又似万马奔腾。 3、倒叙;一把小提琴(或:“我”对小提琴的珍爱之情。) 4、父亲以七美元买琴圆了“我”的梦,“我”又以七美元卖琴圆了另一个小女孩的梦;父亲以七美元买琴买琴圆了“我”的梦;“我”以七美元卖琴圆了另一个小女孩的梦;重点突出(或:中心突出,突出主题。)。5、生活在一个充满音乐氛围但又生活拮据的家庭。父亲表情很难过,是因为经济拮据的现实不能让他满足女儿的心愿,但他又希望能够满足,这表现出他的矛盾心情。 6、对朋友无私帮助的感激之情,为满足女儿愿望后的喜悦心情。 7、心理描写、动作描写(细节描写)、语言描写。 8、第一次出现引起下文的回忆,第二次出现呼应开头。 9、当年“我”以七美元的价格买到这把琴,得到别人的无私帮助,今天“我”也愿意以同样的方式帮助别人。 10、这个“梦”既是指“我”及另一个小女孩渴望得到一把小提琴的心愿,也是“我们”周围的人帮助“我们”实现梦想的一种心愿,同时也是“我”希望人与人之间的这种爱心永远传递下去的心愿。(二)1、“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海燕象征着英勇善战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 2、形象(身姿)、颜色、动作、声音(任答3个方面即可得分)。藐视恶劣环境,渴望暴风雨到来。 3、 b;a;d。(三)1、“据说”是指后面一句话的来源,在这里是一种传说,具有不确任性,与后面神话传说里的土地神搭配恰当;去掉后,就成了肯定语气,不符合客观实际,也体现不出原文用语的准确性。 2、天哪,想不到丑陋的树根竟然延伸出美丽。(回答正确给1分,书写2分)。 3、c这些枯黄笨拙的树根,在这黑暗和腐朽的环境中,支持着地面上的生命之美,那正是他们的骄傲。 4、通过细流和树根的对话以及细流最后的醒悟,揭示了像树根一样甘愿付出、默默奉献的人的高尚和伟大。 5、只要符合情景,表达准确,均可得分。超过字数酌情扣分。(四)1、要画好画,不能光凭想象,必须仔细观察事物,还应该多向各种各样的人请教。(全部划对给满分。三个要点“不能”“必须”“应该”) 2、d。 3、父亲说到做到。 4、第二件事:父亲讲杜处士画斗牛的故事,教育我们画画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