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练习试题.doc_第1页
物理练习试题.doc_第2页
物理练习试题.doc_第3页
物理练习试题.doc_第4页
物理练习试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 声现象章练习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B、人说话是靠舌头振动发声的 C、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人耳就能听到声音 D、一切发声物体都在振动2.如图甲所示,敲响的音叉接触水面能溅起水花,说明声音是由于物体的_产生的;如图乙,鱼儿能听见拍手声,说明_可以传播声音二、声音的传播3.(山东)科学工作者通过从海面上向海底垂直发射的声波,能够准确地测出海底某处的深度;我们利用这种方法(填“能”或“不能”)用来测量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4.如图A13所示,将一只通电的小电铃放在连通于抽气机的玻璃罩内,请回答下列问题:(1)用抽气机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将会发现 。(2)如果把空气又逐渐地通人玻璃罩内,将会发现 。 (3)此实验说明了 。三、声音的速度5.声音的传播速度( )A.只和声源有关 B.只和物质有关 C.只和温度有关 D.和物质、温度有关6.(攀枝花市2006年)声音在下列介质中传播速度最慢的是( ) A空气 B海水 C大地 D铁7.关于声音的传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钢铁中的声速小于在水中的声速 B在水中的声速小于在空气中的声速C在空气中声速随气温的升高而增大D声音传播不一定需要介质,真空中也能传播声音四、人耳感知声音的过程8.声波传入人耳的顺序是: 五、骨传声9.德国音乐家贝多芬晚年失聪,他用一根木棒来听取钢琴的演奏,他把棒的一端触在钢琴上,另一端咬在牙齿中间,当琴弦发出声音时,振动就经_传至内耳。六、响度、音调和音色10.某同学先后对同一鼓面轻敲和重击各一次,两次发出声音的( )A、音调不同 B、频率不同 C、响度不同 D、音色不同11.(大连市)新年联欢会上,小王在演出前调节二胡弦的松紧程度,他是在调(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振幅12.(盐城市)在欣赏民族音乐时,之所以能将二胡、笛子等乐器的声音区分开,是依据声音的( ) A响度 B.音调 C.频率 D.音色13. 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铁路工人用铁锤敲打车轮,根据发声的响度判断车轮是否完好 B在城市道路两旁植树,可以减弱噪声 C敲鼓时用力大小不同,鼓声的音调不同 D演奏员拧紧或放松琴弦,可以改变乐器发声的音色14.远处传来美妙动听的钢琴声,它是由钢琴的钢丝 发出的寻声而去,其 不变,但 越来越大,琴声是通过 传入人耳的在15的空气中,琴声的传播速度是 。16.(2007成都市) 图1所示的实验,目的是探究声音的高低由什么因素决定。下列关于该实验的现象和结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锯条振动越快B锯条振动越快,听到的声音越大C锯条振动越快,听到的声音越高D声音的高低由锯条振动的次数决定17.男低音独唱时由女高音轻声伴唱,下面对两人声音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男声”音调低,响度小;“女声”音调高,响度大B.“男声”音调高,响度大;“女声”音调低,响度小C.“男声”音调低,响度大;“女声”音调高,响度小D.“男声”音调高,响度小;“女声”音调低,响度大七、超声波和次声波19.经超声波探伤仪检测,刚竣工的三峡大坝坝体无一结构性裂缝,创造了人类水利建筑史上的奇迹探伤仪发出的超声波无法为人耳所听觉,原因是超声波的( )A速度太快 B响度太小 C频率太高 D频率太低八、乐音和噪声20.图B11中的甲和乙是两种声音的波形图,从图形可知:图 是音乐的波形九、控制和减弱噪声21.(绵阳市2006年)下面关于控制噪声的措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摩托车的消声器是防止噪声进入耳朵 B、城市道路旁的隔声板是防止噪声产生 C、道路旁植树是阻断噪声的传播 D、工厂用的防声耳罩是防止噪声的产生十、声音与信息和能量22.列举两个实例,说明声音能传递信息:(1) (2) 23.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喇叭的前方,当喇叭中发出较强的声音时,可以看到烛焰在 ,这说明:声波具有 。24.如图所示,当敲响右边的音叉时,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_(填“会”或“不会”)振动,靠在左边音叉的小球能弹起.这说明_,这是由于_ 将右边音叉的振动传给了左边音叉的缘故.十一、科学探究方法之一:控制变量法25.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编号材料长度(cm)横截面积(mm2)A铜600.76B铜600.89C铜601.02D铜800.76E铜F铜1000.76G钢801.02H尼龙801.02I尼龙1001.02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下表所列9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借来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为 、 、 的琴弦进行实验(2)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是 、 、 的琴弦进行实验(3)表中有的材料规格还没有填全,为了验证猜想 三,必须知道该项内容:请在表中填上所缺数据(4) 随着实验的进行,小华又觉得琴弦音调的高低,可能还与琴弦的松紧程度有关,为了验证这一猜想,必须进行的操作是: 。十二、科学探究方法之二:转换法26.如图所示,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发现小球被多次弹开这样做是为了( )A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 B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C把声音的振动时间延迟D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声音的传播十三、科学探究方法之二:归纳法27.小明想比较几种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可利用的器材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在本实验中适合作声源的是_;小明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他设想了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最佳的是_。A、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距离处,比较所听见声音的响度。B、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通过实验得到的现象如表格所示,则待测材料隔声性能由好到差的顺序为_。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距离较长长短响度较响较响弱十四、与声速有关的简单计算:28.(2007年莆田市)物理学史上著名的实验之一是1827年在日内瓦湖进行的第一次测定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如图所示,实验时两只船相距14000m,在一只船上实验员往水里放一个可以发声的钟,当他敲钟的时候,船上的火药同时发光;在另一只船上,实验员往水里放一个收音器,该实验员看到火药发光后lOs接收到水下的响声(1)求当时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光的传播时间忽略不计);(2)实验结果在实际中有什么应用?(写出一个) “29.某人对着一口枯井大叫一声,经过0.2s后听到了回声,问这口枯井约有多深? 第四章 光现象单元同步达标测试试卷班级_ 姓名_ 得分_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发生日偏食的时候,阳光透过树叶间的空隙,照在地面上的亮斑的形状是() A圆形的 B与树叶间的空隙的形状相同 C月牙形的 D无规则的各种形状2目前光污染越来越严重,其中白色污染是最普遍的一类光污染。建筑物的玻璃幕墙、釉面砖墙、磨光大理石等都能造成白色污染,形成白色污染的主要原因是()A光沿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 C光的色散 D光的折射3夜晚,当汽车发出的光照射到自行车尾灯上时,司机看到尾灯反射的光,就能及时避让。图2中有关自行车尾灯的光路图正确的是()4一个运动员穿的衣服的后面贴着“108”号,在他背对平面镜时,则他在镜中像的衣服上的号码为 () A180 B108 C801 D8105如图所示,在p点有一发光物体,则在水下观察者的眼里(A处),该物体的像位于 () Ap点的上方 Bp点的下方 Cp点 Dp点的左下方6下列事例中,属于紫外线应用的是()A夜视仪 B遥控器C验钞机 D全自动感应水龙头7把一根竹筷斜插入水中,在左侧斜上方看到的现象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8汽车夜间行驶时,一般车内不开灯,这是因为 ()A要节约用电 B车内开灯形成漫反射,光线刺眼,影响司机开车 C车内开灯,司机前面的玻璃会反射车内物体的像,妨碍司机开车 D车内开灯,光射到车外后视镜上,反射到司机眼中,妨碍司机开车9如图所示,一束光线斜射入盛水的容器中,在容器底部形成一个光斑打开阀门K,容器里的水逐渐流出的过程中,光斑将()A向左移动 B向右移动C先向左移动再向右移动 D仍在原来位置10下列叙述中的“影”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A立竿见“影” B毕业合“影”C. 湖光倒“影” D形“影”不离11如图所示,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30角,则: ()A入射角是30 B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60C反射角是60 D入射角增大5,反射角增大1012如图所示,一盛水容器置于水平桌面上,一束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这时反射角为a,折射角为r,若光线传播方向不变,把容器右侧稍微垫高,待水面重新平静后,测出反射角为a,折射角为r,那么 () Aaa,ra,rr Da=a,rr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4分)13某水池中水深为1.5m,池边的路灯高出水面5m路灯在水中的倒影是由光的_形成的,倒影到水面的距离是_m。14绿色植物的叶子反射的光是 色光雨后天空出现美丽的彩虹是光的 现象不同色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填“相同”或“不同”)的15观察拍摄于水边的风景照片时,总会发现倒影部分比景物本身 (亮或暗)一些,这是光从空气射到水面上时,只有一部分光经过光的 (填“反射”或“折射”)进入了水中的缘故。16人站在竖起的穿衣镜前5米处,若人以0.5米/秒的速度向镜移动6秒后,人与镜中的像距离为_米,此时像的大小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7小颖是一位摄影爱好者,她用古诗中描述光学现象的诗句为其作品配词,并联系物理知识作了注解,如“潭清疑水浅”说的是光的 现象;“池水映明月”说的是光的 现象,“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诗句中,诗人观察到的落日并非太阳的实际位置,而是光线经过不均匀大气时发生 的而成的像18美国科学家发明了一种特殊的隐形物质,在空气中沿 传播的光,射到该物质表面上时会顺着衣服“流走”,从而无法让光在其表面发生 ,让旁人看不到它。19如图所示,小明将一枚硬币放在碗的底部,眼睛在A处恰好看不到它 (1)小明看不到硬币,这是因为光在均匀介质中沿 传播; (2)将平面镜放到碗边适当的位置,小明在A处通过平面镜看到了硬币的虚像,这是利用了光的 现象; (3)沿碗壁缓缓向碗中加水,小明在A处也能看到硬币的虚像,这是利用了光的_现象三、作图题(每小题3分,共12分)20按下列要求作图:(1)如图甲所示,AO为入射光线,ON为法线。请画出入射光线AO的反射光线。(2)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乙中画出物体AB所成的像(3)如图丙所示,请画出光从空气射入玻璃再从玻璃到空气的光路图甲 乙 丙三、探究与实验题(共18分)21(12分)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直尺与玻璃板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1)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 环境中进行(填“较明亮”或“较黑暗”);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 ,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2)点燃A蜡烛,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 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 ;进一步观察A、B两支蜡烛在直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 ,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 22(6分)如图所示的漫画,看起来不深的水池却发生了危险现象,为什么?答:光现象单元综合检测题一、选择题 1.关于光的传播,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光在玻璃中不是沿直线传播的 B. 光只有在空气中才沿直线传播C. 光在任何情况下都沿直线传播 D.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2.一只鸟在平静的湖面上飞翔, 有时我们看到好像鸟在水中游动, 有时看到鸟的阴影在水面上移动,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前者是鸟的影, 后者是鸟的像 B.前者是鸟的像, 后者是鸟的影C.前者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后者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D.二者都是鸟的像, 形成原理一样3.下列现象中,对关于紫外线应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人民币的防伪利用了紫外线的荧光作用B.适当照射太阳光可以促使人体合成维生素DC.经常在太阳光下晒晒衣物,可以起到杀菌消毒作用D.电视机的遥控器可以发出不同的紫外线,来实现对电视机的遥控4.“十一”黄金周, 小明来到青山环抱、绿树簇拥的碧流河水库, 站在拦河坝上, 俯视清澈平静的水面, 看到 “鸟儿在水中飞翔, 鱼儿在白云中穿游. 青山倒立在水中” 小明看到的景物中, 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A.鸟 B.鱼 C.白云 D.青山5.在太阳光下我们能看到鲜艳的黄色的花是因为:( )A.花能发出黄色的光 B.花能反射太阳光中的黄色光C.花能发出白色的光 D.花能吸收太阳光中的黄色光6.下列现象中, 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A.看到水中的鱼B.影子C.太阳落在地平线下还能看见 D.看到水中的云7. “君到姑苏见, 人家尽枕河”, 站在岸边的人通过平静的水面能看到 “姑苏人家” 在水中的倒影, 该 “倒影” 是( )A. 光的反射所成的虚像B. 光的折射所成的虚像C. 光的反射所成的实像D. 光的折射所成的实像8. 如下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9. 如图所示,对下列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错误的是( )(A ) (b) (c) (d)A.图(a)中漫反射的光线尽管杂乱无章,但每条光线仍然遵循光的反射定律B.图(b)中木工师傅观察木板是否平整,是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特点C.图(c)所示炎热夏天公路上的海市蜃楼景象,是由光的反射现象造成的D.图(d)所示是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色散后的色光排列情况10. 如图所示, OA是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的一条反射光线, 若OA与水面的夹角为600, 关于入射角、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600, 600C. =300, 300二、填空题11我们都知道,闪电和雷声是同时发生的,但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才听到雷声。其中原因是_。12如图所示:灯罩可使灯泡射向上方的光向下方照射,这里就用了光的_,地面上出现了桌子的影子,这是由于光的_形成的。13如图,用步枪进行瞄准练习时,当眼睛看到瞄准点、准星尖和标尺缺口这三者重合时,就认为三者在同一条直线上,即可以射中目标。这说明_。14.如图所示,许多建筑采用玻璃进行外墙装璜,这在美化城市的同时却造成了光污染,造成这种污染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阳光在玻璃表面发生了 反射。15放映电影的银幕常用粗糙的白布做成,其优点在于:一是利用_使剧场中各处的观众均能看到画面;二是白布能反射_,使观众能看到色彩正常的画面。16一束光射到平面镜上,入射角是30,则反射角是_度,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是_度;如果这束光垂直射到平面镜上,这时入射角是_度。17.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回想我们的实验过程,我们是选用了 作为平面镜,这样做的目的是便于确定像的 和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18检查视力时,可以通过平面镜间接看视力表,若视力表与平面镜相距3m,则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平面镜之间的距离为_m,镜中的像与视力表本身的大小_。19天空是蓝色的,这是因为大气对阳光中波长较短的色光散射的较多。傍晚的太阳颜色发红,这是因为傍晚的阳光要穿过厚厚的_,_色光和紫光大部分都散射掉了,剩下_和橙光透过大气射入我们的眼睛。三、作图题20如下图所示,S是平面镜前一个发光点,SO是射向镜面的一条入射光线,请在图中画出SO的反射光线及S在镜中所成的像S 的位置。21如下图是一束从空气斜射向玻璃的光线,入射角为600。请在图中标出入射角的位置,并画出折射光线(大致方向)。22.如下图所示,两面平面镜互相垂直,一束光线斜射到平面镜上,请在图中完成光路图。图8四、实验探究题23.如图8所示为研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其中O点为入射点,ON为法线,面板上每一格对应的角度均为10。实验时,当入射光线为AO时,反射光线为OB;当入射光线为CO时反射光线为OD;当入射光线为EO时,反射光线为OF。请你完成以下表格的填写。实验序号入射光线入射角反射角1AO502CO403EO20分析上述数据,我们可以得出初步结论:_。图924.某同学在探究平面镜特点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直尺的上面,再取两段等长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放在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用眼睛进行观察,如图9所示,在此实验中:(1)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物与像 的关系;(2)两段等长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与像 的关系;(3)移去蜡烛B,并在其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 接收到蜡烛A的火焰的像(填“能”或“不能”),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像;(4)从实验中得出的结论是: _。物理:第一章 声现象自主训练题1(苏科版八年级)1. 晚上小吴在家中正欣赏着音箱里传出来的交响乐,忽然停电了他将蜡烛点亮后放在音箱前面过了一会儿通电了,交响乐又响起来了仔细观察,发现当音箱音量突然变大时,烛焰摇曳得更明显(1)烛焰没有受到风的影响,进一步探究,发现蜡烛越靠近音箱,烛焰摇曳得越明显,由此可确定烛焰的摇曳是受 的影响所致(2)上述现象中,除了有与响度有关的声知识外,相关的声的知识还有(写出两例): ; 空气(15)340海水(25)1 531空气(25)346铜(棒)3 750软木500大理石3 810煤油(25)1 324铅(棒)5 000蒸馏水(25)1 497铁(棒)5 2002. 根据以下数据,你能从中获得什么信息?(写三条) 几种物质的声速(ms)你获得的信息:(1) (2) (3) 3. 请你设想一下,假如声音传播速度变为01 ms,我们的生活会有哪些变化?(请写出3个合理的场景)(1) (2) (3) 4. 超声波在科学技术、生产生活和医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请你说出两个应用的实例:(1) (2) 5. 如图所示,四个相同的玻璃瓶里装水,水面高度不同,用嘴贴着瓶口吹气,如果能分别吹出“dou(1)“ruai(2)”“mi(3)fa(4)四个音阶,则与这四个音阶相对应的瓶子的序号是 、 、 、 .6. 生活中常常有这样的感受和经历:当你吃饼干或者硬而脆的食物时,如果用手捂紧自己的双耳,自己会听到很大的咀嚼声,这说明 能够传声;但是你身旁的同学却往往听不到明显的声音,这又是为什么呢?请从物理学的角度提出一个合理的猜想: 7. 楚天金报消息:4月15日清晨,湖北十堰市竹山县一单位在搞宣传活动时,伴随着激扬的音乐声,飞翔的l5只珍稀红嘴相思鸟纷纷落地而亡!关于珍稀红嘴相总鸟为何会集体自杀,请提出你的猜想: 8. 如图(a)所示,伍实同学用示波器、钢锯条和台钳研究声音的响度他将钢锯条的下端夹紧在台钳上,上端用手扳动一下,使钢锯条振动发声实验中,他进行了两次实验,第一次锯条发出的声音响,第二次锯条发出的声音轻,他同时观察到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幅度分别如图(b)、(c)所示,则他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图(d)、(e)是两种声音的波形图,从图形可知:图 是乐音的波形,请提出一种控制噪声的方法: 。9. 汽车的废气离开引擎时压力很大,如果让它直接排出去,将会产生令人难以忍受的噪音,因此需要安装消音器如图是汽车消音器的剖面图,它里面排列有许多网眼的金属隔音盘当汽车废气从排气管进入消音器,经过隔音盘从排气管排出后,废气产生的声音就很小其消音的原理是 10. 关于声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回声的速度小于原声的传播速度 B. 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C. 物体振动得越快,声音的传播速度越大 D声音的传播速度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无关11. 运动会的百米赛跑,终点计时员应选择如下的哪种方式开始计时 ( )A. 听到枪声时 B. 听到发令员的哨声时C. 看到运动员起跑时 D看到发令枪冒烟时12. 石工在操场边匀速上、下挥动手中的铁锤打石头,每秒钟打击一次,某同学在教室窗口观察,他发现每当工人的手臂向上举到最高点时,才听到铁锤敲击石头发出的响声当工人停止打石头之后,他又听到了两次响声,如果空气中的声速是340 ms,则教室到操场边的距离是 ( )A. 170m B. 340m C510m D. 680m13. 医生用听诊器听病人的心、肺发出的声音进行诊病听诊器能 ( )A. 改变发声体振动的频率,使声音的单调变高B. 改变发生体振动的振幅,使声音的响度增大C减少声音的分散,使传入入耳的声音响度增大D缩短医生与声源的距离,使传入入耳的声音的音调交高14. 生活在海边的渔民,经常看见这样的情景:风和日丽,平静的海面上出现一把一把小小的降落伞水母,它们在近海处悠闲自得地升降、漂游忽然水母像接到什么命令似的,纷纷离开海岸,游向大海不一会儿,狂风呼啸,波涛汹涌,风暴来临了就画线部分,以下解释合理的是 ( )A. 水母接收到了次声波 B水母接收到了电磁波C. 水母感受到了温度的突然变化 D水母感受到了地磁场的变化15. 有下列两则信息,如图l和如图2所示根据上述两则信息,可以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人凭听觉能发现飞行的蜜蜂和飞行的蝴蝶B狗凭听觉能发现飞行的蜜蜂和飞行的蝴蝶C. 猫凭听觉能发现飞行的蝴蝶,不能发现飞行的蜜蜂D人凭听觉能发现飞行的蜜蜂,不能发现飞行的蝴蝶16. 大雪过后,小明户外观雪时发现一个现象,雪景中非常静谧,他试着唱歌,声音也不像平时那么响(1)请帮助小明根据雪很疏松的特点,分析其原因(2)这一现象给我们什么启示?声音的分贝数3040 dB 超过50 dB 70 dB以上90 dB以上 人的感觉理想的安静环境影响睡眠和休患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影响听力,并引起多种疾病17. 在一些城市的繁华街道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种装置(如图所示),请问它是什么装置?下面表格中列出了一些声音的分贝数和人的感觉,结合表中内容,在图中你看出了什么问题?应该采取哪些具体措施?(答出一条即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用耳朵看东西 蝙蝠为什么能在黑暗中飞翔自如呢?难道它们有猫头鹰一般的眼睛? 科学家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在房间里布上铁丝网,有的网孔比蝙蝠展开翅膀还要小,必须收起翅膀才能过去,再把蝙蝠的双眼蒙住,让它在这些网孔中飞翔,再用录像机摄录它的飞行情况它们竟能飞行自如,穿来穿去,捕捉昆虫 把蝙蝠的眼睛和耳朵敞开,用棉花团把它的嘴堵住,叫它不能发声放入实验室后,蝙蝠又成了“瞎子”,碰网落地这说明,蝙蝠是用嘴和耳来辨别方向、识别障碍的 蝙蝠飞行时,我们听不到它的叫声研究人员拿来测声仪表,发现蝙蝠的嘴能发出人耳听不到的声波,这种声波的频率在20 000 Hz以上蝙蝠和许多动物能够听到我们管它叫超声波 其实,用耳朵“看”东西的还有海洋里的哺乳动物海豚请回答:(1)蝙蝠飞行时,我们为什么听不到它的叫声?(2)海豚性情温顺,对人类十分友好,有的海豚还会主动游到浅水滩和儿童玩耍,如图所示,它们在水下会发出“吱吱”尖叫,然后判断附近物体的大小、形状和位置你知道海豚是怎样进行判断的吗?谈谈你的看法(3)一个盲人拄着拐杖在路上行走,一不小心碰到路边的垃圾桶上一位医生为这个盲人配上探路仪,经过一段时间训练指导,这个盲人就能巧妙地避开路上的障碍物请你说说医生为盲人配的探路仪的原理 空气(0) 331 冰 3 230 空气(15) 340 铜 3 750 煤油(25) 1 324 铝 5 000 水(常温) 1 500 铁 5 20018. 我们知道: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阅读下表中一些介质中的声速,回答问题:一些介质中的声速v(ms-1)(1)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有什么规律?(写出两条)(2)在长为884 m的金属管的一敲击一下,在另一端先后听到两个声音,两声相隔243 S声音在金属管中的传播速度是多大?该金属管可能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此时气温约为l5)19. 如图所示,汽车匀速直线运动行至A点时鸣笛声音经正前方440 m处峭壁反射,25 S后汽车在B处听到回声求汽车行驶的速度(声=340 ms)20. 因施工需要一台大型推土机在夜间以4 ms的速度沿公路MN驶往工地P点是公路旁边居民住宅区位置,此时推土机所在位置E点与P点间距800 m,且两点间连线(PE)与公路MN成300角假设推土机产生的噪音在500 m的范围内会对居民休息产生较大影响,判断推土机过境时对该住宅区是否会产生影响,影响时间为多少分钟?21. 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有人建议利用以下的几个实验现象(1)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钟罩内的空气抽走一些以后,铃声明显减小(2)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3)吹笛子时,手指按住不同的孔便会发出不同的声音(4)在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支细小的笔,把钟敲响后,用纸在笔尖上迅速拖过,可以在纸上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细线 你认为,能说明声音产生条件的实验现象是哪一个或哪几个?其他现象虽不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条件,但是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22. 大军和小欣在鱼缸边玩耍,鱼儿被吓跑了(如图所示)小欣认为是他们的动作吓跑了鱼儿,大军却提出是他们发出的声音惊走了鱼儿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帮助他们作出判断23. 提出问题:物体发出的声音是怎样传人我们的耳朵的?猜想或假设: 设计并进行实验:拔下注射器的活塞,把正在发声的音乐芯片放在大的注射器中,插入活塞并将其压到底部,排出注射器中的空气用橡皮帽塞住针头插孔,向外拉活塞,看看能否听到音乐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声音可以在 中传播,但不能在 中传播24. 已知空气可以传播声音,请设计一个简易实验,证明固体也能够传播声音请写出实验所需要的器材、实验步骤以及实验分析与结论要求设计的实验具有可行性,要符合安全原则控制条件编 号琴弦的材料琴弦的长度cm琴弦的横截面积mm2A铜200.3B钢200.7C尼龙丝300.5D铜400.5E尼龙丝400.525. 小兰在观察提琴、吉他、二胡等乐器的弦振动时,猜想:即使在弦张紧程度相同的条件下,弦发声的音调高低可能还与弦的粗细、长短及弦的材料有关于是她想通过实验来探究一下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下表是她在实验时控制的琴弦条件:(1)如果小兰想探究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的材料的关系,你认为她应该选用表中编号为 的琴弦(只需要填字母代号)(2)探究过程通常采用下列一些步骤:实验研究;分析归纳;提出问题(或猜想);得出结论等你认为小兰要完成本探究的全过程,所采取步骤的合理顺序应该是 (只填写数字代号)(3)在上述探究过程中,总要控制某些因素,使它们保持不变,进而寻找出另外一些因素的关系,这种研究方法叫做“控制变量法”请你再写出一个初中物理中用到这种方法的实验名称: .音 名中央C1D2E3F4G5A6B7Ci唱名(C调)DoReMiFaSolLaSiD0 7频率Hz264297330352396440528弦 长26. 王伟同学研究了均匀拉紧的琴弦发音频率与弦长的关系,并记录了实测的数据(如下表所示)请你根据记录表格中的有关数据,分析并估算出他有意留出的空格中应该填写的数据(要求写出估算的过程)材 料衣服锡箔纸泡 沫方案A:响度较 响较 响弱方案8:距离较 长长短27. 小明想比较几种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可利用的器材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在本实验中适合作声源的是 小明将声源放人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他设想了下边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最佳的是 .A. 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距离处,比较所听见声音的响度B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 通过实验得到的现象如下表所示,则待测材料隔声性能由好到差的顺序为 光学练习试题(无答案)班级_ _、座号_、姓名_1.光线垂直入射在水平放置的平面镜上,反射角是.如果入射光线不变,把镜面旋转40角,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间的夹角是.2一条小河,水深5 m,一只小鸟在距离河面10 m高处自由飞行,我们在河水中看到小鸟的“倒影”,这其实是小鸟的_像,它是由_形成的,像和小鸟之间的距离是_m。当小鸟向下俯冲向水面时,像的大小将 (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3. 如图1所示,将一束太阳光投射到玻璃三棱镜上,在镜后侧光屏上的AB范围内观察到了不同颜色的光,这个现象说明白光是由 混合而成的,A处应是光,B处应是光.4.为了防止森林火灾,在森林里不允许随地丢弃透明的饮料瓶.这是由于雨水进入饮料瓶后对光的作用相当于一个镜,它对太阳光有作用,可能导致森林火灾.5如图2所示,鱼缸中只有一条小鱼,而眼睛从A点可以观察到两条,一条鱼的位置变浅,另一条鱼变大。前者是由于_形成的_像(填实或虚);后者是由于鱼缸的_侧部分(填左或右)等效凸透镜而形成的_像.图56.视觉的产生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在眼球内部,各种器官和组织组成了眼球的折光系统,整个折光系统相当于一个镜.若来自远方物体的光经眼球折光系统折射后成像情况如图所示,根据该图,这个人患了(填“近视”或“远视”)症,可配戴装有镜的眼镜加以矫正.图3图2图17.投影仪是根据凸透镜成(选填“正立”或“倒立”)、(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的原理制成的,要使银幕的像大些,就应该使幻灯机离银幕些,同时要使幻灯片离镜头些.图68.下列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的现象是()A.日食和月食 B.影的形成 C.小孔成像D.发生雷电时,先看到闪电,然后才能听到雷鸣声9光学实验课时,图1所示小叶用激光灯对着光滑的大理石地面照射,无意中发现对面粗糙的墙壁上会出现一个明亮的光斑,而光滑地面上的光斑很暗,对此现象解释较合理的是( )A地面吸收了所有的光B墙壁对光发生漫反射C地面对光发生漫反射D墙壁对光发生镜面反射10.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烛焰的像(如图所示),为使光屏上清晰的像变大些,下列调节方法可行的是()A.将蜡烛适当远离透镜,光屏适当靠近透镜 B.将蜡烛适当靠近透镜,光屏适当远离透镜C.将透镜不动,将蜡烛、光屏都适当远离透镜 D.将透镜适当靠近光屏11、完成图8凸透镜的光路图12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9中画出物体AB所成的像。13如图10所示,画出入射光线由空气进入水中的折射光线。14光与镜面成45角射在平面镜上,如图11所示,请画出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大小。 图10图8 图9图11 15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1)如右甲图所示,小明在桌面上竖一块 (填“平面镜”或“薄玻璃板”),这样做是为了便于找到_;平面玻璃板成像的原因是 。(2)放置平面玻璃板时要保持与水平桌面上的白纸 ;实验中选择两根完全一样的蜡烛A和C ,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关系。甲(2)点燃蜡烛A,在寻找蜡烛A像的位置时,小明应该在_(选填“A”或“B”)这一侧观察,移动蜡烛C,使它与蜡烛A的像_。这里用到了 的研究方法。如果将点燃的蜡烛A远离玻璃板,则像将玻璃板.像的大小 (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