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亚鲁文化的发掘、传承和保护杨正兴(亚鲁王工作室)亚鲁王文化是苗族文化的核心,但现代文明的不断推进和发展,使之从核心不断让位,走向边缘化。根据本人在亚鲁王工作中的田野访谈、经历、感受,试谈亚鲁王的发掘、传承、保护三个方面的工作。一、 亚鲁文化的发掘1、发掘亚鲁文化的基础了解亚鲁文化与歌师的关系掌握亚鲁王文化,主要是歌师群体,对亚鲁王文化的搜集、整理,就要走进歌师群,对个别或群体歌师作访谈,来了解亚鲁王文化的内涵,歌师是亚鲁王文化的来源。亚鲁王文化和歌师群体,是一对对应的关系。了解亚鲁王文化与歌师的关系是发掘亚鲁王文化的基础。2、发掘亚鲁文化的关键歌师普查亚鲁王文化掌握在歌师心里,歌师普查是发掘亚鲁王文化的关键。一定范围的歌师,他就掌握该范围的亚鲁王文化,要发掘该范围的亚鲁王文化,就要掌握该范围的歌师数,了解每一位歌师掌握的文化情况,哪些歌师掌握的内容最多,最具代表性,就确定该范围的重点歌师有哪几个,具体的村寨、人名、地名是什么,做好登记,建立档案,确定哪些歌师为抢救录音对象。3、发掘亚鲁文化的内容访谈,录音,翻译、整理作为局外人,如果不通过一系列的田野访谈,是无法了解亚鲁王的,自然就谈不上发掘了,因此,访谈是发掘亚鲁王文化的内容之一;亚鲁王文化的发掘,要根据需要对重点歌师作全程的录音,并建立录音数据库,已备需要使用。录音是发掘亚鲁王文化的内容之二。亚鲁王文化,需做进一步的翻译、整理,比如苗族英雄史诗亚鲁王需要翻译、整理,最后出版,才体现其价值。4、发掘亚鲁文化的保障政府主导、主管部门领导 任何文化的发掘,如果离开组织,其效果是缓慢甚至停滞不前的。过去,有人搜集、整理亚鲁王文化,均失败了,现在有县委政府主导、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各界人士的参与,给亚鲁王文化的搜集、整理提供了平台、物质的支持和思想指导,对发掘亚鲁王文化提供了很好的环境,这将是发掘亚鲁王文化走向广阔道路的保障。二、 亚鲁文化的传承、亚鲁文化传承的有利分析1、民间需求。目前,苗族民间对亚鲁王文化乃有需求。屡见举行“治病”仪式。笔者生活在麻山腹地,对亚鲁王的“治病”仪式感受很深,这里分两个阶段来说明。第一个阶段是在90年代之前,那时候,周围的邻居家里人畜生病,都先举行“治病”仪式,实在不好了才拿到医院“治疗”,地理的庄稼生得不好,也要举行“治病”仪式;我自己的家里也是这样。90年代之后,我初中毕业,由于接触外界的文化,受到的影响较大,虽然我不曾生活在文革,但文革对麻山苗族亚鲁王文化的否定在我的心里已生了根,我自己也认为我们老祖宗留下来的举行“治病”仪式的确是迷信。和我一样具有初中以上在外面闯荡的麻山苗族人,很少有人肯定自己的文化。现在,麻山苗族人对“治病”仪式虽没有90年代前那样庄严、圣神的崇拜,但任然普遍的用亚鲁王时代传下来的“治病”仪式治疗,只是人生病了,家里一面请寨上的褒牧举行“治病”仪式,一面让病人吃草药或送医院。2009年放假回家,我的堂嫂生病,堂哥请二伯到家里来举行“治病”仪式,我的二伯是东郎,也是褒牧,是亚鲁王英雄史诗第一章第1节的唱诵人杨再华,在方圆十里的麻山村寨,有人生病了常请他去举行“治病”仪式,要是有人过世,就请他去主持葬礼,唱诵亚鲁王,在我们的周围,他是个德高望重的歌师。举行“治病”仪式后,堂哥让我用摩托车带堂嫂去医院,他说一样一点,什么都用,病好就好了。在麻山苗族人的集居地,每举行葬礼仪式,都唱诵亚鲁王,但在有些麻山苗族人迁徙居住地,如果苗族人少,又找不到东郎的;或者,即使有东郎,但周围的人都用汉族的道士先生情况的,有些麻山苗族移民用汉族的道士先生。我的表哥韦广云在紫云自治县的宗地乡农村信用社工作,表嫂刘小梅是宗地街上的汉族,他们的家安在宗地,二舅韦金德于2006年5月过世,举行的葬礼有两个方面,一是用汉族的道士先生,二是用麻山苗族唱诵的亚鲁王,两种仪式并用。另外,在紫云自治县宗地乡财政所任所长的堂舅韦国祥,堂舅妈陈小情是宗地乡德昭村猫寨组的苗族,在宗地居住,2011年3月,堂外公韦定荣过世时举行两种葬礼,即麻山苗族歌师唱诵的亚鲁王和汉族的道士先生。两种仪式并用时,在场面上,通常是唱诵史诗让位于道士先生。在笔者熟悉的范围,目前还没有完全用汉族的道士先生来举行葬礼的麻山苗族人。2、代表性传承人。对入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入选省级、国家级的都设有相对应的代表性传承人和传承经费。苗族英雄史诗亚鲁王目前有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并有传承经费,一方面是鼓励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传承活动,另一方面通过这个传承的亮点带动民间自发的传承活动。2011年6月6日,亚鲁王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陈兴华来到亚鲁王工作室,笔者问他如何开展传承活动时,他说“:在他周围的某个村设个传承点,招收有唱诵需求的学员,这个点的学员出师后,又到别的村设点开展传承活动。”在设点开展传承活动时,我建议考虑一些有兴趣的中小学生参加学习。代表性传承人在传承活动中发挥积极的作用。亚鲁王文化传承中存在的诸问题。1、麻山苗族人对亚鲁文化的认识。对苗族文化的认识,50岁以上的麻山苗族人是肯定的,对亚鲁王的“治病”仪式几乎都用,大多数人对史诗亚鲁王有浓厚的兴趣。但文革之后,就是50岁之后的麻山苗族人,受文革的影响很大,很多人把自己的文化看着是封建迷信,虽然还用自己的文化,但去学习的人为数不多了。因此,唱诵亚鲁王的东郎和举行“治病”仪式的褒牧严重的老龄化。2、没有年轻的传承人;笔者参加2010年和2011年的亚鲁王歌师普查工作。目前没有发现紫云自治县有30岁以下学习亚鲁王和学习史诗亚鲁王“治病”仪式的人,主要原因是受打工的影响。到歌师生活的村寨作调查时,我都问是否有年轻人学习唱诵史诗亚鲁王的,老歌师们都说:“没有,外出打工了。即使来家过年过节,也没人爱学。”苗族英雄史诗亚鲁王的传承情况分析从参加2010年1月紫云自治县委、政府组织的歌师普查来看,这次普查主要是针对苗族聚居的6个乡镇进行的,每个乡镇我都参与,我是苗族,对这六个乡镇的歌师的基本情况了解,普查到的歌师数,我都掌握。苗族英雄史诗亚鲁王的传承情况分析如下:1、在苗族居住的6个乡镇中,受外来文化影响越大,歌师数量越少,唱述的内容断层越大;2、在同一乡镇、同一行政村中,受外来文化影响越大的行政村,歌师数量越少,唱述的内容断层越大;3、唱述苗族英雄史诗亚鲁王的歌师严重老龄化;4、女歌师太少。 在紫云普查到的六个乡镇中,至今只发现几个女歌师,然而,在这些女歌师中,只有杨二妹是唱述亚鲁王史诗的东郎,其余的女歌师只具有作褒牧的水平。5、有少量的异姓之间交叉传承,但都是以亲戚关系为主传承。 有异姓交叉传承,但要不就是舅舅传给外孙或岳父传给女婿,都有一定的血缘关系。6、以家族传承为主,一般是长辈传给晚辈或者兄长传给弟弟,有庞大的传承群体。、如何开展亚鲁文化的传承活动根据亚鲁文化在传承中的问题和当前的优势,开展亚鲁文化的传承活动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发挥代表性传承人的作用。代表性传承人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扎扎实实地开展传承活动;一是做好宣传、鼓动的工作。只有做好这两方面的工作,代表性传承人才发挥积极的作用,达到传承的效果和目的。反之,如果代表性传承人不开展传承活动,不做好宣传学习的工作,这样则失去代表性传承人的意义,对传承活动起不到积极的作用。故开展亚鲁文化的传承活动,代表性传承人要发挥积极的作用。2、鼓励民间开展自发性的传承活动。2011年3月10日,我到紫云自治县宗地乡山脚村做歌师普查时,了解到平寨组的韦小羊和盖角组的杨小桥拜盖角组的杨再华为师学习亚鲁文化,我抓住这个机会,分别向二位解释亚鲁文化是我们苗族的文化,要认真的学习,传承我们苗族的文化;二位已记住史诗亚鲁王的大部分内容,学会部分亚鲁文化的“治病”仪式,我鼓励他们到葬礼上去唱诵,大胆的用亚鲁文化给人治病。2011年3月28日,我到宗地乡的坝绒村做歌师普查,在喜徃组我了解韦小卫和韦小权二人正月间向他们的伯伯韦老保学唱亚鲁王,二位借助现代的录音手段,将伯伯教的史诗先录在手机上,然后反复播放,反复记下来,目前也掌握了不少的内容。我找到亚鲁文化的传承人韦老保,和他沟通,告诉他亚鲁文化是我们的苗族文化,要教给下一代,要教全面,直到教会。同时,鼓励韦小权和韦小卫要认真学习,一定要学会。此外,在普查工作时,每和歌师交流,我都主动要求老歌师们要招收学员,学习亚鲁文化。适当的时候,鼓励一些年轻人学习史诗。亚鲁文化在麻山苗族社区里还广泛运用,单靠代表性传承人,一是做不了那么多的传承工作,另一方面不能满足民间的需要,三是达不到传承的目的。所以,我们要不失时机,鼓励民间开展自发性的传承活动。3、鼓励达到传承水平的传承人,到民间主持葬礼或举行“治病”仪式。当我问苗族英雄史诗亚鲁文王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陈兴华在开展传承活动中有多少人出时,陈兴华说:“很遗憾,向我学习唱诵亚鲁王史诗的人有七八个,有两个记忆力较好,基本记住史诗的内容,我就让他们和我到葬礼上去唱,可是两个扛起刀后却唱不起来,这样已试了两三次,但不敢在葬礼上唱诵。目前,能主持葬礼,已出师的只有三人。”同样,我在山脚村了解杨再华的徒弟韦小羊时,他说:“内容我基本记得了,杨再华带我到打饶村小关组去唱诵亚鲁王时,我扛起刀却唱不出来。”麻山苗族民间对亚鲁文化的需要是多方面的,我们在开展传承活动时,对达到传承水平的传承人我们要鼓励他们,大胆的在民间主持葬礼,唱诵亚鲁王,用亚鲁文化给病人举行“治病”仪式。当我们传承的文化得到社会肯定和运用时,这样的文化才不会中断,对社会和传承人本身来说才有价值,传承才会久远。所以,对每个具有传承水平的人,要把他们放在民间需要的坏境中去,才实现传承的意义,达到传承的目的。4、利用好政府的扶持政策、各社会团体的支持。一个民族的文化是这个民族的精神支柱,是这个民族的精神食粮,中华文化有几千年的历史,是世界文化之林。民族文化是构成中华文化的元素之一,麻山苗族亚鲁文化有其深厚的底蕴和较高的价值,是构成中华精神之一。当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各级政府采取积极的抢救和保护措施。2009年,由紫云自治县申报的苗族英雄史诗亚鲁王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为亚鲁王的发掘、传承、保护、申报等工作,县委、政府成立了专门的亚鲁王工作领导小组,县委书记辛卫华任组长。由省级推荐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的苗族英雄史诗亚鲁王于2010年5月6日国家文化部公示入选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2010年10月12日,紫云自治县县委政府成功举办了亚鲁王文化旅游节暨格凸攀岩挑战赛,期间举行亚鲁王文化论坛。省文化厅、国家文化部、中国民协等一直关注亚鲁文化的发掘、搜集、整理等工作,给予经济和精神等的鼓励。我们要利用好政府的扶持政策和各社会团体给予的支持开展好传承活动。比如,在开展亚鲁王文化旅游节的时候,引导部分积极性较高的歌师参与,鼓励正在学亚鲁文化和有学习亚鲁王文化积极性的青年参加活动,提高他们学习亚鲁王文化的积极性,创造一定的良好的自发性的传承坏境和氛围打下基础。同时,要在一定的时间和场合,向歌师和有传承需求或者麻山苗族民众正面引导,让他们了解,亚鲁文化不是封建迷信,而是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和各社会团体支持的麻山苗族文化,以此提高他们传承的自信心和积极性。三、 亚鲁文化的保护对亚鲁文化的保护,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民间的传统保护传统保护,其实就是民间的相互传教,歌师之间的相互学习或者招收徒弟,也就是代代相传,又在民间不断的使用,这是传统的,是行之有效的保护方法之一。、利用现代技术手段,通过全程的录音、录像进行保护。对亚鲁文化全程的录音、录像,这是对亚鲁文化保护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二。录音能够再现亚鲁文化以声音为载体的内容,达到保护的效果;录像可以对亚鲁文化的背景进行还原,这样则达到保护的目的。、在合理开发利用中保护目前,亚鲁文化成为紫云文化的标杆,是文化紫云的基石。亚鲁文化是麻山苗族人的精神反映,千百年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建设银行2025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秋招群面案例总结模板
- 工商银行2025双鸭山市秋招英文面试题库及高分回答
- 2025年3D打印技术的产业革命
- 2025年3D打印的快速原型制作技术
- 工商银行2025泉州市秋招笔试EPI能力测试题专练及答案
- 交通银行2025衡水市结构化面试15问及话术
- 邮储银行2025玉林市半结构化面试15问及话术
- 建设银行2025临汾市秋招笔试创新题型专练及答案
- 农业银行2025信阳市金融科技岗笔试题及答案
- 文化创意设计产业园入园合同5篇
- (完整版)人教版小学英语单词表(带音标)
- 女生青春期生理健康教育课件
- 2024年全球高级持续性威胁(APT)研究报告
- 休学创业申请书
- 人工智能导论-第2版-全套课件
- 颈椎病课件完整版
- 炸鸡汉堡加盟合同范例
- 工商银行-(招聘笔试题)
- 八年级物理上册课程纲要
- 学校食堂食品定点采购制度
- 《楼梯的故事》话剧剧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