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物相生-高原上的符号语言...doc_第1页
物物相生-高原上的符号语言...doc_第2页
物物相生-高原上的符号语言...doc_第3页
物物相生-高原上的符号语言...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物物相生 高原上的符号语言在未去西藏前,就曾被西藏的文化和地域特色所吸引,期待多年后,在今年的八月四日抵达拉萨,终于踏上西藏这块浓郁的、独特的土地,感受到一种异样与平静.在半个月的行程中,感知西藏是在人造物的过程中,自然而然的生发,万物处处相生,留下的印迹是高原独有的语言,并深深的烙印在记忆里。提及西藏印象就会产生一系列符号影像,如宗教和民居建筑,装饰图案及服装,无论从梯形的建筑外形到窗户的造型呼应,还是图形符号化的文化传递,还是氆氇映射着自然的色彩,这些无不代表着西藏本土的语言,这种语言在不断的传递中成为人们精神中最为重要的符号象征。宗教与民族的相生西藏文化的发展一直伴随着宗教的发展。藏族的宗教起初是苯教,是自然崇拜的结果,也是藏族文化的根基。人们对自然环境的理解形成原始的敬畏和虔诚。约公元前后,佛教传入中国,后分别由印度和中国汉族地区传入中国西藏,公元七世纪,松赞干布建立吐蕃王朝,随后文成公主和尺尊公主携带佛像入藏,在拉萨建大昭寺(图1)、小昭寺以供奉佛像,佛教正式传入西藏。图1 大昭寺入口及内景,在藏民族生活中,宗教信仰是生活重要的一部分,宫殿、寺庙是他们虔敬信仰的重要空间,及时在民居中的居室装饰处处都能感受到几何纹、象形纹、字形纹的宗教图腾,也正是这一符号让信仰者对神的圣意产生敬畏之心。建筑已成为藏族人宗教信仰的物质载体,这也是藏族人对自然不同程度的认识与诠释,使人在社会中明晰人应该从属于自然并归属于自然的生活方式。建筑构造中的自然精神梁思成说“建筑之始,产生于实际需要,受制于自然物理,非着意创制形成,更无所谓派别。其结构之系统及形成之派别,乃其材料环境所形成”。藏族居住地属是典型的高山地带,页岩、粉粘土分布。这些自然条件为修筑提供了天然材质,形成外以石或泥砌墙,内以木构架为主体的建筑。墙是整个建筑的主承重体,墙体基座厚,随高度的增加而变薄;内侧与地面垂直,外侧稍向内倾斜。这样,除了减小石材对基座承载的强大压力,也易于房屋的坚固和稳定。室内的横梁竖柱主要用于楼层,营建结构与汉族相仿。用圆木作梁柱,梁架上搭板分层,柱间隔板为墙。楼顶多为平顶,顶层及地面以藏区特有阿嘎土加水拍打,建后平整、光滑、坚实、不渗水,这是西藏传统造屋的构造方法。图2 藏族建筑平面布局“口”字形、“凹”字形或“回”字形,立面为梯形。在建筑立面上为与墙体协调,门窗结构为方形其外型也迎合墙体的侧倾,使整个建筑造形统一在“”图形中(图2),不仅在视觉上进行形态的统一,同时向上收缩更能显现建筑的宏伟,并与自然山势的融合。同一个区域里,重要的建筑通常建在相对地势较高的山顶,最为典型就布达拉宫、江孜宗山(图3)、乃东雍布拉康(图4)。还有依傍坡台而建,分级筑室,随地势的增高而增高。远观上上下下,参差不齐,前不蔽后,使屋顶照楼晒台可充分接受日照。图3江孜的宗山 图4雍布拉康雍布拉康传为西藏最早的建筑,也是西藏历史上的第一座宫殿。相传是苯教徒于公元前2世纪为第一代藏王聂赤赞普建造,后为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在山南的夏宫。五世达赖时该为黄教寺院。藏族建筑轮廓线条整齐均直,棱角分明突显,墙体厚重,这些形式感都是依于石材的内部(质地)和外部(形态)构造,在无形中所形成的。人们虽无意创建,但有意借助自然物,如原封不动的表露石、土、木原素材的肌理效果和本来面目,形成无所不是自然的产物。无论从什么角度去观察,都会发现从整个形体到局部的一土一石无不呈现出朴素的格调。建筑内部空间的构造在日常生活中,藏族人广泛运用丰富的装饰手法,善于把宗教文化融于装饰造型中,装饰物品不但为藏族装饰艺术的发展积淀了丰富的养料,并形成独特风格的形式语言。藏族建筑内部空间的陈设是最能反映其装饰的厚重。藏族城镇住宅大多为一楼一底,其中有主室、卧室、客室、经堂、厨房、贮藏室、穿堂、阳台、走廊、内天井等。在居住空间布局中通常有以火塘(锅庄)为中心,四周是藏桌、壁柜、藏床或壁架等。主室中一般为固定式的壁厨或壁架,用以放置衣、食及器物等。壁厨和壁架的体积较大,依墙而立,通常占据一面墙体。居室中不用床铺和椅凳。通常都是靠窗沿墙直角环绕摆放卡垫,在拐角处安放藏桌,供家人或客人坐卧两用。卡垫床由箱体和坐垫组成,一般坐高为0.4米,宽约1米,长度通常依照空间的大小来设定。卡垫床(图5)下部分是木质的箱体,上为毛纱或棉纱制成的坐垫,编织精密结实、图案色泽艳丽,其质地软而结实,隔潮保暖性能良好。经堂是一家最为重要的空间,它是藏族人与神交流的空间。在经堂和卧室中都设有壁架与壁橱、佛龛,以便放置日常生活中的餐具、炊具、和颂经礼佛的经书、法器等。图5帕拉庄园寺庙室内空间布局中心为经堂,通常经堂多为密闭式院落,在经堂中央升起天井,用以采光。屋顶常采用汉式的歇山顶,底层用棱柱,托着上面粗大的替木。在墙体上方,多用棕红色的饰带,上面缀上鎏金淤铜镜等装饰物。房檐四周竖有镀金金幢,正面房顶中间是金法轮,两侧是护法兽,具有浓厚宗教色彩的装饰,寺院显得富丽堂皇,这些是西藏佛教文化的特有的标志。符号图形的象征藏族装饰图形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通过世代传承得以延续发展,显示出强烈的民族性和地域性特点。这些图形已成为民族的符号象征。在建筑上的彩绘、雕刻,家具陈设或珠宝上的镶嵌,还有穿戴的服饰上,到处都有的吉祥纹图案的出现。1、几何纹几何纹主要有一些方、圆、三角等基本形,最为常见的是万字纹、狗鼻回旋纹、回纹、卐字纹(图6)、水波纹及长城纹等。形式上单独存在,或复合构成。从而再派生出更为复杂多样的图形。 图6卐字纹2、植物纹在藏族装饰图形中常见的植物纹有卷草纹、缠枝藤纹、牡丹纹、菊花纹、梅花纹、莲花纹等。常装饰于佛龛、壁柜、藏柜柜门面,箱体表面,藏床藏椅正面、侧面围子等。3、动物纹藏族的动物纹可分为三类,一为本土的动物图案,如耗牛、猕猴、鹿纹、羊、龟等,猕猴和耗牛的形象为出早期藏族祖先的化身,信仰中对图腾的崇拜;二为汉文化影响的动物形象,如龙、凤、蝙蝠、麒麟、鹤等;三为佛教的图案,如象纹、狮纹、虎纹、金翅鸟、鼠等。4、文字图案文字图案常用“回”“福”、“寿”“万”字纹等。回字纹通常装饰在藏桌束腰、牙子、腿足处,或佛龛、壁龛、藏柜边框部位。“福”、“寿”字纹意为无病而终;“长寿”字,意为长寿、延年,寓意生命长久无限。5、佛教图案藏传佛教中有八种器物,白海螺、宝伞、吉祥结、金轮、金鱼、莲花、胜利幢、宝瓶,称为藏八宝(吉祥八宝),藏语称“扎西达杰”,意为吉祥八象征。随着历史的发展,藏八宝演变成图案成为吉祥意义的符号语言。常常在藏族建筑物上,家具陈设中的器具上,穿戴的服饰上。吉祥八宝就成为西藏重要的象征性装饰符号。佛教思想文化是藏族装饰图案最核心层的文化内涵。如雍仲纹、祥麟法轮、火焰宝到各种佛尊图形及六字真言等。这些装饰纹样代表了藏族独特的文化形态。藏族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是十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