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邹平县魏桥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 3.9《故乡》教案(2)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山东省邹平县魏桥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 3.9《故乡》教案(2)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故乡(二)课题故乡(二)本学期总第 课时本单元第 课时日期一、教学目标:1.分析人物杨二嫂,理解课文通过人物形象的对比来突出中心思想的方法。2. 理解课文中“我”的人物形象;理解课文重点语句的深层含义。3.理解课文的主题思想。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 理解课文通过人物形象的对比来突出中心思想的方法。难点:理解课文重点语句的深层含义。理解课文的主题思想。三、教学过程一、导入:与上节课内容衔接。二、重点研讨人物形象(外貌、对话、动作描写):1、杨二嫂(朗读39自然段52自然段)小说对杨二嫂的描写,先闻其声,再见其人。外貌描写 对话描写 动作描写她的说话和动作表现了她尖嘴利舌,贪小泼辣的小市民习性和日趋贫困的生活。杨二嫂是当时社会既被侮辱、被损害,而又深受私有观念支配的村镇小私有者形象的代表,她的形象塑造有两个意义:一是用她的自私刻薄来衬托闰土的纯朴善良;二是用她的变化来说明城镇小市民的贫困化,从另一侧面反映了农村经济的破败,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弊病。2、“我”的人物形象:(心理描写。主要采用内心独白,直抒胸臆的方法。)作品中的“我”是一个要求进步的知识分子形象。故乡萧索的景色显示了当时农村的凋敝,衬托了“我”的悲凉心情。现实的故乡与记忆中的故乡距离太大,“我”非常失望,从而抒发了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无比憎恨的感情。闰土的巨大变化,与“我”的思想隔阂刺痛了“我”的心,思想上引起极大震动、悲哀、愤慨。哀其不幸,寄予无限同情。杨二嫂的变化,“我”感到讨厌。离别故乡时复杂的思想感情,更使我们认识到我热切要求推翻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革命精神,并能认识到改造旧社会实现新生活的艰苦性、复杂性,表现了“我”对革命任务艰巨性的深刻认识和实现理想的信心、决心。小说最后闪光的一笔,一扫全篇沉闷的气氛,反映积极谋求社会变革的进取精神,鼓舞人们为新社会的出现而斗争的信心,同时把小说的主题思想升华到一个新的高度。(二)重点语句赏析讲读第三段,离开故乡:这一段主要写“我”离别故乡时的怅惘情绪和对未来的希望。(1)“我”这次是永别了熟识的老屋,而且远离了熟识的故乡,到异地去谋生。离开时“我”的心情是怎样的?有没有依依不舍的情感?(学生齐读8688自然段)(2)为什么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三、探究质疑,交流展示理解课文环境描写的作用:问题:这篇小说实际上写了两个故乡:一是记忆中的故乡,一是现实目睹的故乡。记忆中的故乡,色彩鲜明,是一幅“神奇的图画”,现实的故乡又是一幅怎样的图景?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最后一段又再现了记忆中的故乡的美丽画面,这又说明了什么?四、课堂小结:小说着重刻画了一个受尽旧社会摧残剥削的劳苦农民闰土的形象,通过闰土悲惨遭遇的描述,生动地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旧中国农村日益破败的面貌,深刻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