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邹平双语学校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510班无答案).doc_第1页
山东省邹平双语学校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510班无答案).doc_第2页
山东省邹平双语学校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510班无答案).doc_第3页
山东省邹平双语学校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510班无答案).doc_第4页
山东省邹平双语学校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510班无答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邹平双语学校2014-2015第二学期第一次测评 高一年级(5-10班)地理试卷(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本试卷分第卷和第卷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第卷(选择题 5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读“甲城市人口增长率曲线图”和“乙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随时间变化曲线图”,完成12 题。 1.甲城市人口呈现正增长的开始时期是( ) a. b. c. d. 2.关于乙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时人口数量比时多 b.时人口数量比时少 c.时人口数量达最大值 d.时人口数量达最大值下图甲表示我国2008年某市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图乙为“我国不同阶段人口增长状况图”。读图回答以下3-5题。3.关于图甲所示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高出生率、高死亡率 b高出生率、低死亡率c人口数量呈下降趋势 d人口数量增长较缓慢4.图甲所示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状况最接近图乙中的()a阶段 b阶段 c阶段 d阶段5.该城市在今后人口工作中应()加强老年人的社会保障工作 鼓励生育,提高少年儿童比例大量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 继续保持较低的人口生育水平a b c d下图是“我国某城市发展过程中1990年和2008年比较图”,读图回答6-8题。6图中直接表现出来的城市化的主要标志是a城市总人口增加 b城市用地规模扩大c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 d城市工业部门更齐全7影响图中大型商场的布局因素最主要是a位于市中心的位置 b交通通达度高c都近工业区 d位于住宅区内8从1990年到2008年该城市的工业部门大部分由城区迁移到郊区,不是因为a城区用地紧张,地价上涨 b城市交通网的不断完善c为了缓解城市地区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 d接近原料地下表为四个国家某一年的人口变动数据,据此回答9-10题。国 家甲乙丙丁人口出生率(%)2.92.62.41.3人口死亡率(%)2.31.21.01.1人口自然增长率(%)0.61.41.40.2人口迁移率(%)-0.2-0.10.10.29.四个国家中,人口增长最快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10.四个国家中,最可能是发达国家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读“城市化进程”图和 “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曲线”图,完成11-12题。11.该国人口达到顶峰的时期( )a. 1 b. 2 c. 3 d. 412. 当前,该国城市化进程所处的阶段是( ) a甲 b乙 c丙 d甲和乙城市土地利用的空间结构受多种因素影响。完成13-14题。13.城市土地利用的一般模式是自中心城区到远郊区依次为商业用地、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和农业用地。影响这种土地利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是()土地价格发展历史交通条件生活习惯a. b. c. d.14目前,一些城市选择近郊到远郊建造公租房、经济适用房。影响该决策的主导因素是() a.土地价格 b.环境c.交通条件 d.土地利用效率 下图中,为“某市同一地区不同时期地价曲线图”,为“该市城市规模的变化图”。回答15-17题。15图中甲处不可能建设 a 高新技术开发区b商品粮基地 c蔬菜生产基地 d商业中心16图中地价变化的原因和图代表的国家分别是 a交通的通达度提高发达国家 b交通的通达度提高发展中国家c城市规模变小发达国家 d城市规模变小发展中国家17图反映了该市 a城市化水平比较高,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长趋缓,甚至停滞b城市化水平比较低、发展缓慢c许多人和企业从市区迁住郊区,出现了郊区城市化现象d城市核心区规模减小,出现逆城市化现象表1 19782006年北京市人口变化抽样表年份197819962006出生率(%)1.30.80.6死亡率(%)0.60.50.5总人口(万人)871.51259.01581.0城镇人口(万人)479.0852.01333.018北京市2006年人口增长的主要特点是a.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b. 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c. 低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d. 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19. 该表数据反映出北京市a. 城市人口比重增加 b. 城市化水平较低c. 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d. 经济结构的变化 中国人口发展战略目标确定,到2010年,中国人口总量控制在13.6亿,2033年达到峰值15亿左右,据此回答20-21题。20当前我国人口素质难以适应日趋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已成为提升我国竞争力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主要影响因素。提高人口素质可以a缓解当前就业压力 b延缓人口老龄化的速度c将人口数量转化为人力资源 d扩大耕地面积21计划生育实现了我国人口增长模式的历史性转变,根据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右图中表示2033年的点可能是a b c d 22.如果a、b、c分别代表我国014岁、1559岁、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图中符合我国人口年龄构成比重状况的是()a.b. c. d.23.有关我国人口问题的说法正确的是()a.我国应在一定的时期继续保持人口低自然增长率状况b.解决当前我国人口问题的主要措施是遏制人口老龄化的加速c.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居高不下,有利于安排就业d.流动人口持续增加,有利于城市公共资源合理配置读某中等城市常住人口密度与距市中心距离关系图,完成以24-25题。24住宅区密集分布的区域是()a02千米处 b23千米处c35千米处 d67千米处25距市中心2千米内常住人口密度并不是最高的主要原因是该区域()a交通通达度低 b环境质量差 c地租昂贵 d服务设施差7绝密启用前 试卷类型:a邹平双语学校2014-2015第二学期第一次测评 高一年级(5-10班)地理试卷(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第卷(非选择题50分)二、综合题(共50分)26、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推行,城乡一体化建设备受关注。村镇功能区的布局是人们当前考虑较多的一个问题。下图为某城市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1)若图中工业区布局合理,则该市主导风向是 。(1分)(2)除考虑风向外,该市工业布局的原则还有 ; 。(2分)(3)该市规划在a处建一大型钢铁厂,其考虑的主要区位条件有哪些?(4分)(4)a、b、c、d四地中,最有可能发展为商业中心的是_地。(1分)(5)a、b、c、d四地中,最适宜建高级住宅区的是_地,试分析其原因。(4分)27、读图甲和图乙,完成下列各题。(10分)(1)图甲中,abcde反映的是 过程,该过程的主要标志是 。(2分)(2)图甲中e-f所反映的现象为 ,简述其成因。(4分)(3)依据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世界上的国家和地区分为两种类型。指出图乙中a属于_国家。b属于_国家。目前,人口从_国迁移到_国。(4分)28.某四个国家人口增长率如下图所示。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0分)(1)a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约为_。(1分)(2)我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与图中_国相近。(1分)(3)人口的发展状况总是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关联。根据经济与人口关联性,图中四国,最可能属于发达国家的是_。(1分)(4)b国可能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什么?(2分)(5)我国现行的人口政策能否适用于图示的所有国家?为什么?(5分)29、读图“人口增长模式随时间变化图”和图“014岁、1564岁、65岁以上三种年龄段人口所占总人口的比重图”,回答下列问题:(9分)(1)上图中斜线部分表示_,其计算方法是_。 (2)右图中四个国家中,老龄化问题最严重的是_,上图中哪个阶段可能会出现该问题_,其人口增长模式的基本特征是 。(3分)(3)由于我国实行了_政策,人口增长模式已经入_。(2分)(4)为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图中国应采取的相应措施是( ) (2分)a计划生育 b鼓励生育c采取移民政策 d鼓励人员出国2、结合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1分) 材料一 不同时期户籍迁移记忆漫画。 材料二 与2000年人口普查相比,2010年我国东部地区的人口比重上升2.41个百分点,中部、西部、东北地区的比重都在下降。流动人口由14439万人变为26139万人。(1)材料一反映出的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分别是_和_。(2分)(2)当前我国人口迁移的方向是( )(2分)a. 由城市到乡村 b. 由城市到城市 c. 由乡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