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10月份百题精练(1).doc_第1页
高三历史10月份百题精练(1).doc_第2页
高三历史10月份百题精练(1).doc_第3页
高三历史10月份百题精练(1).doc_第4页
高三历史10月份百题精练(1).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2年10月份百题精练(1)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1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是( )a牛耕的推广 b手工业的发展 c商业和城市的发展 d铁器时代的到来2下图描绘的是我国古代的劳动生产场景,图中题诗为康熙帝所作。与这一劳动生产场景相关的行业是( )a棉纺织业 b麻纺织业 c造纸业 d丝织业3东汉学者班固在西都赋中描绘长安“街衢洞达,闾阎且千。九市开场,货别隧分”。这里的“九市”是指( ) a政府严格管理的正规市场 b物流通畅的草市c多个繁华的商业市镇 d工官监管的夜市4“洪武四年十二月,诏吴王左相靖海侯吴桢,籍方国珍所部温、台、庆三府军士隶各卫为军,仍禁濒海民不得私出海。”下述对材料中政策理解不正确的是( )a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b促进了官方朝贡贸易的发展c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d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转型5明代蒲州商人范世奎经商西北,“义而资益巨,占良田数百亩”。乾隆时,浑源、榆次二州县富商大贾“且多置买田地”。上述材料表明明清时期( )a商人仍遵循“以末起家,以本守之”的传统观念b商业资本发展并开开始转化为产业资本c晋商精明能干,敢于开拓新的领域d官商勾结,搞垄断和特权交易6从整体史观讲,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民族的历史逐渐融合为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这种“融合”和“统一”实现的主要方式是( )a 正常的文化交流 b东方的借鉴学习 c 西方的殖民掠夺 d工业文明和农业文明的碰撞7如下图新兴西方的世界,到1763年欧洲主宰了世界贸易。当时欧洲能够主宰世界贸易的原因不包括( ) a新航路开辟 b殖民扩张 c工业革命 d重商主义8荷兰诗人冯德尔曾写道:“我们阿姆斯特丹人扬帆远航利润指引我们跨海越洋。为了爱才之心,我们走遍世界上所有的海港。”上述情形最可能出现在( )a16世界b17世纪c18世纪d19世纪9某历史探究小组的同学收集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与发展”、“殖民扩张与掠夺”、“两次工业革命”、“交通与通讯技术的发展”等相关资料,你认为他们要研究的课题最有可能的是( )a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 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由分散到整体c城市化的进程 d社会生活的变迁10英国人麦考利1830年说:“如今我们国家比1790年还穷吗?我们坚决相信,尽管统治者有种种管理不当之处,但英国一直在变得越来越富。有时略有停顿,有时暂时倒退,但总的趋势是不容置疑的。”这一说法的主要历史背景是( )a国际局势平稳发展 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c工业革命成效显著 d西方殖民主义体系确立11分析下图,导致石油在世界能源中的比重不断加大的主要原因是( )a煤炭资源因掠夺性开采而逐渐枯绝b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c内燃机的创制和交通工具的新发明d天然气尚未得到广泛使用12下列对图8反映的世界殖民地占全球陆地(南极洲除外)面积的比例()变化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第段进行殖民扩张的是西班牙、葡萄牙b第段加紧殖民扩张的是荷兰、英国、美国等国c第段成为最大的殖民帝国是英国d第段说明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把殖民扩张推向顶峰131853年的顺德县志载:“昔日女布(指土布)遍于县市,然自外洋以风火水牛运机成布,舶至贱售,女工几停其半。”以下对该材料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外国廉价商品输入导致中国自然经济解体b中国近代工业兴起导致传统手工业破产c工业革命成为资本主义征服世界的主要动力d中国人以农耕文明的眼光看待工业文明14下图是民国时期非常流行的一款国产欧式女鞋广告,据此分析,国产“欧式”女鞋流行的原因是( )a西方文明的冲击 b辛亥革命后社会习俗的变化c民族工业的发展 d“抵制洋货、爱用国货”运动的推动15有人认为:中国近代社会变迁不是在原有母体中孕育启动的,而是在列强的威胁和侵略下,中断自身历史进程,移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向近代化转变的。说明了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特点是( ) a深受外部的影响 b有继承地发展 c艰巨曲折地发展 d在沉沦中上升16下表为华资企业增长表(据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编制)。华资企业增长对当时中国社会产生的最大影响是( )时 间厂数(家)创业资本数(元)工人人数(人)1913年698330,824,000270,7171920年1759500,620,000557,622a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b近代企业在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c民族资产阶级从此登上了政治舞台d为近代民主主义革命转入新的发展阶段奠定了基础17据中国近代经济研究统计,19121919年全国注册工厂在各省分布比例如下:直隶(含天津)江苏(含上海)浙江广东山东福建湖北奉天其余省份581982537422396256243243102该组统计数据所反映的实质性问题是当时的中国( )a封建自然经济仍占据着绝对优势地位b民族工业在地区分布上严重不平衡c民族工业已摆脱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束缚而快速发展d民族工业的发展只是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181922年4月,“直奉战起,且延数周之久,津浦、平汉两路,交通断绝”。1924 年江浙战争爆发时,所有车辆,多被军队扣用,沿路货物,堆积如山,甚至完全腐烂”。 1925年,“某巨商要从山东运一批小麦到上海,车辆被军人扣用,无法输运,乃出运动费11万元,该商始得以装车。货未销出,已先受重大之损失矣”。上述材料表明,阻碍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是( )军阀混战阻碍了商品流通 内战频繁加重了巨商的负担中国国内市场被严重分裂 国内货币与度量衡不统一abc d19下表是关于民国时期各类商品所占国内市场商品值比重的变化情况。项目1920年1936年机器制造品96%165%手工制造品322%255%农产品454%459%进口洋货1285121%它说明了当时中国( )依旧是落后的农业国国民经济比例比较合理工业化的进程有所发展基本摆脱外国经济侵略a b c d201948年4月2日东北日报报道,国民党统治区“民营工业的危机日益深重。大批工厂又纷纷倒闭,仅去年上半年倒闭之工厂商号,即达一千六百余家”。这一时期“民营工业的危机日益深重”的原因有( )政府征收苛捐杂税 日本军队的残酷掠夺官僚资本垄断经济 美国对华倾销商品a b c d21下列两幅反映同一历史时期社会现象的图片,其共同主题是( )陕西省关中产棉区妇女互助组在摘棉花庆祝公私合营a联产承包激发生产积极性 b人民庆祝实施股份制c三大改造取得阶段性成果 d城乡居民掀起“大跃进22中国曾流行过这样一句口号“蚂蚁啃骨头,茶壶煮大牛,没有机器也造火车头。”该口号反映出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条件下( )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空前高涨先进的社会制度创造了无穷的社会生产力 中国社会出现了一种盲动急躁的情绪 中国人民具有卓越的创造力a b c d23阅读以下国民经济统计表: 农业轻工业重工业在总产值中的比例1957年433%312%255%1960年218%261%521%增长率-228%47%223%对以上统计表理解正确的是( ) a我国已经建成了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 b工农业生产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c国民经济建设出现了严重的比例失调 d我国已经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24邓小平曾公开评价某次会议,“虽然过去我们已经进行了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但是我们仍然有足够的理由说,这是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的开端。”这次会议是( )a中共八大 b中共十四大 c中共十二大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25“在上个世纪70年代中期经济全球化刚刚起步之时,中国开始改革开放;上个世纪90年代初经济全球化潮流真正形成之时,中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本世纪初经济全球化加速扩张之时,中国人世全面融人经济全球化潮流。在近三十年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中国踩着历史的节奏,每一步都没有落空。”这里的三个历史节奏不包括( )a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