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江阴市华士高级中学、成化高级中学、山观高级中学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doc_第1页
江苏省江阴市华士高级中学、成化高级中学、山观高级中学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doc_第2页
江苏省江阴市华士高级中学、成化高级中学、山观高级中学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doc_第3页
江苏省江阴市华士高级中学、成化高级中学、山观高级中学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doc_第4页
江苏省江阴市华士高级中学、成化高级中学、山观高级中学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52016学年度春学期江阴市三校期中联考试卷高一历史考生注意: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客观题请用2b铅笔填途在答题卡上,主观题用黑色水笔书写在答题卷上。第i卷 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晋书傅玄列传中记载:“耕夫务多种,而耕蟆不熟,徒丧功力而无收不务多其顷亩,但务修其功力。”这反映出中国古代农耕经济的特点是 a. 自给自足 b. 精耕细作c. 适时收割 d. 因地制宜 2.古代中国人对牛有着特殊情感:吃猪肉但很少吃牛肉,杨柳青年画等民间风情画很多以牛为题材,民间有“牛郎织女”、“太上老君骑牛入函谷关”等传说造成这一现象的关键原因是a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b佛教的广泛传播c封建统治者实施愚民政策 d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3.国语晋语中说“公食贡,大夫食邑,士食田,庶人食力,工商食官。”该材料说明西周时期a手工业被官府垄断 b私营手工业得到发展迅速c重农抑商政策没被完全执行 d手工业开始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4.麻曾是中国古人重要的纺织原料,很多成语都提到了麻,例如:披麻救火、快刀斩乱麻、皂丝麻线和心乱如麻等,但是到了明代,民间麻的种植量大大减少,其主要原因是a更加舒适廉价的棉纺织品的冲击 b来自西方工业化生产的冲击c官营手工业对民间手工业的冲击 d丝织业快速发展带来的冲击5.郭沫若认为:春秋在鲁宣公十五年(前594年)有“初税亩”的记载,虽然仅仅三个字,却含有极其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这里所说的“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主要指a. 土地国有制度不断完善 b. 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c. 承认了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 d. 井田制被初税亩完全代替6.西汉御史指出国家盐铁官营的目的为,“大夫各运筹策,建国用,笼天下盐铁诸利,以排富商大贾,损有余,补不足,以齐黎民,是以兵革东西征伐,赋敛不征而用足。”据此分析,下列关于盐铁官营的表述,正确的是a 政府可获取经济与政治的双重利益 b b基本解除了百姓赋税负担c以垄断经营排斥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d目的就是要解决军费问题7.1519年麦哲伦进行环球航行时,船队共5艘船,280名船员,总计费用830多万马拉维迪斯(当时西班牙货币单位)。庞大的费用私人难以募集,而西班牙国王投资占75%。这反映出的实质是a. 麦哲伦环球航行的规模非常大 b. 官方支持是进行海外探险的重要条件c. 社会经济发展使欧洲王室财富大增 d. 追求贵金属是新航路开辟的经济根源8.英国曼彻斯特地区,在18世纪80年代初只有两家棉纺厂,短短的时间内棉纺厂发展很快:1802年52家,1809年64家,1830年99家。以上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 珍妮纺纱机推动工业发展 b. 英国棉纺品大量涌入中国c. 铁路交通大规模兴建 d. 蒸汽动力的普遍推广9.根据对英国南哈姆斯18个教区手工业者情况的调查,那里在1850年由鞋匠、木匠、石匠、铁匠、水轮工、茅屋工共计238人,到1910年降至118人。出现上述情况的主要原因是a. 机械化和工厂化的冲击 b. 人口流动的频繁c. 圈地运动和农业革命 d.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10.观察下面gdp增长数据统计表,分析美、英经济增长迅速的根本原因是国家时间美国英国1820年1.8%9.5%1900年23.6%18.5%a. 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和发展 b. 殖民扩张与掠夺c. 工业革命,近代科技进步 d. 海外贸易迅速发展11.到1900年前后,“一个国家一个地方的产品可以行销全球,一个地区发生的经济危机也会很快波及或影响全世界欧洲市场的萧条,可以引起大西洋彼岸的工人失业;亚洲人可以在家里享用一个美国人的发明成果。”对这段材料的正确理解是a欧洲正经历着一场严重的经济危机 b“大西洋彼岸”工人失业率较高 c亚洲的经济发展程度超过美国 d以欧美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经形成12.“嫂嫂织布,哥哥卖布土布贵,洋布便宜;土布没人要,饿倒了哥哥嫂嫂”,近代中国的这首民谣反映了当时的一种社会经济现象。这一社会经济现象的实质是a. 传统纺织业的发展 b. 国内贸易中心的转移c.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d. 民族工业的产生13.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大纲中写道:“近代化的国防不但需要近代化的交通、教育、经济,并且需要近代化的政治和国民。半新半旧是不中用的。”这一论述主要是针对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运动 d义和团运动14.列强对中国的资本输出,“1894年估计约有1亿多美元,到1914年时已增至9.6亿多美元这些投资有很大部分不是来自于国外的资本流入,而是由对中国的暴力掠夺转化而成的。例如“庚子赔款”(即辛丑条约的赔款)有一部分就转化为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企业投资”。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始于甲午战争 b. 资本输出基本来源于列强国内的剩余资本c. 甲午战争以后列强对华输出资本增长迅速 d. 资本输出为中国民族经济发展注入了资金15.“1948年8月19日到11月8日间,上海的商品价格上涨20倍,仅11月8日一天,米价从清晨的300中国元一担涨到中午的1000元,而傍晚时已至1800元。材料反映的这一现象在当时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a加速蒋介石政权的崩溃 b加速了当时国民经济濒临崩溃c导致民族工业陷入绝境 d推动了抗战后农业经济的迅速复苏16.我国“一五”计划期间,大型项目实际完成投资1961亿元,其中东北占实际投资总额的443%,已建成投产的重工业企业也多集中在东北。促成这种现象出现的因素是 a便于就近接受苏联援助 b美国形成对华包围封锁c有利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d中日两国关系发生变化17.右图是一张股票,对图片信息理解正确的是a有利于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系b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c人民公社社员按期领取生产贷款d手工业者以股息发放工资18.小说平凡的世界中描述到,田福堂太痛苦了:当年搞合作化时,他曾怀着多么热烈的感情把这些左邻右舍拢合在一起;做梦也想不到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大家又散伙了。田福堂的“痛苦”是缘于其不理解当时a农村所有制的变革 b农村经营方式变化c农业经济发展状况 d大家伙对他的背叛19.1992年4月8日,一九九二春邓小平与深圳一书面世并在社会上引起轰动。不单是深圳人民争相购买阅读,全国各地很多人也都托深圳的亲友购买本书。这主要是因为该书 a确立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 b肯定了深圳改革开放的突出成果c明确了政治体制改革的发展方向 d. 解决了困扰改革进程的方向问题20.“在经济政策上,我认为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生活先好起来。使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地波浪式地向前发展,使全国各族人民都能比较快地富裕起来。”下列各项,不能体现这一理念的是a走人民公社化道路 b鼓励发展个体企业c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d沿海设立经济特区第ii卷(非选择题,40分)二、非选择题(共3题,第31题16分,32题10分,33题14分,共40分)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分)【材料一】 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的意义。商业革命的根源在于中国经济的生产率显著提高。宋朝时期的中国正朝成为一个海上强国的方向发展。但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而言,最重要的事实是,宋朝时的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而西方与此相应的商业革命却对西方社会产生了爆炸性的影响。 斯塔夫里阿诺斯(美国)全球通史【材料二】 历代盛行的官营作坊,在明清时期受到冲击。明万历年间,仅苏州丝织业中受雇于私营机房的职工就有数千人,是官局的两三倍。清初在苏州复置官局,设机800张,织工2330名。至康熙六年(1667)缺机170张,机匠补充困难,而同一时期苏州民机不少于3400张。“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已。” 摘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请回答:(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宋朝时期“商业革命”的表现。应怎样理解宋代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8分)(2) 根据材料二概括明清之际江南手工业发展的特点。材料一反映的历史现象与材料二出现的新现象有何关系?(8分)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 直到16世纪中叶,利物浦还只是一个人口只有500人的小镇。1650年代英国内战后,利物浦的贸易和居民人数开始缓慢增长。踏入十八世纪,同西印度群岛的贸易超过了同爱尔兰和欧洲的贸易,利物浦开始发展。而奴隶贸易的利润帮助该市迅速繁荣起来,到18世纪末,利物浦控制了欧洲41%,英国80%的奴隶贸易。同时这里也是英国工业革命的主要地区之一,1830年世界上第一条客运铁路在利物浦和曼彻斯特之间开通。到十九世纪初,40%的世界贸易通过利物浦船坞,利物浦的人口继续快速增加,最终成为英国第二大都市。摘编自百度百科利物浦 【材料二】 19世纪西欧主要国家与中国城市和农村人口统计表国 家总人口(单位:万人)农村人口百分比城市人口百分比英国(1851年)约18004852法国(1851年)约360075%25中国(1851年)约432008911请回答:(1) 根据材料一,概括促进利物浦城市发展的因素。(6分)(2)材料二反映出中西在19世纪城市化进程中呈现什么差异?说明了什么本质问题?(4分)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 从1901年到1907年,张謇先后创办了19个企业单位,初步形成了一个颇具规模的大生资本集团。 发展民族近代工业需要科学技术,这又促使张謇热衷于兴办新式学堂(创办了南通大学),在外地还先后参与或协办了复旦学院、吴淞中国公学、南京高等师范、河海工程学校等大专院校。 张謇对社会教育也比较重视,1905年在通州建立了国内第一所博物苑(馆)还陆续创办了图书馆、更俗剧场、伶工学社、盲哑学校等。更俗剧场是新式建筑,舞台上除演员别无闲杂人员出现,台下禁止吐瓜子壳和乱扔果皮,确实起来移风易俗作用。 中国近代工商人物志第一册【材料二】 就今日而言,建设工业,实为要图,即以纺织一业而论,吾国人口四万万,只有纱绽(应为“锭”)二百万枚,较诸欧美各国人口与纱绽之比例,我国现有之纱绽,实不能供国民之需求;惟其如此,是以他国在吾国设厂,以遂其经济侵略之野心,而使我纺织业受重大之打击。纱布为人生必需之品,乃至仰给他人,痛心之事,无逾于此。 荣宗敬振兴实业发展经济以惠民生计划【材料三】 归根到底,在近代中国决定和承担近代化任务的主要载体都是中国的资产阶级。 林家有孙中山的革命观兼论辛亥革命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张謇对推动中国近代社会进步所做出的历史贡献。(4分)(2)据材料二,指出荣氏兄弟投资实业的基本出发点。这反映了中国当时流行的什么思潮?(3分)(3)运用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两个方面论证材料三的观点。(7分)20152016学年度春学期江阴市三校期中联考试卷高一历史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5 bdaac 610 abdac 1115 dcbcd 1620 aabda二、非选择题(共60分)21、(16分)(1)表现:打破了坊和市的界限和市的经营时间限制,交易活动不再受政府的直接监管;农村集镇兴盛(草市更加普遍);海外贸易发达,港口城市繁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城市的经济功能大大增强(一点2分,任3点6分)理解:没有实现封建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迈进。(或答:没有推动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2分)(2)特点:民营手工业发展迅速,官营手工业相对衰落;家庭手工业开始面向 市场;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作坊产生(出现了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关系)。(6分)关系: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得新的经济因素和生产方式萌芽(2分)22、(10分)(1)因素:殖民扩张,海外贸易,奴隶贸易;工业革命;铁路、水路等交通运输方式的发展;(每点2分,共6分)(2)差异:19世纪中期中国的城市化水平明显低于西方国家。(2分)问题:反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