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课件2 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1页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课件2 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2页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课件2 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3页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课件2 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4页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课件2 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1课 百家争鸣 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百家争鸣 的含义 诸子百家 时期 社会上形成一些以传播文化 发展学术为宗旨的学者和思想流派 春秋战国 争鸣 指当时诸子百家代表 的利益和要求 对宇宙 社会 万事万物作出解释 提出自己的主张 互相诘难 批驳 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 本阶层或政治派别 1 经济领域 崩溃 封建经济迅速发展 2 政治领域 衰微 士大夫崛起 3 阶级关系 受到各诸侯统治者的重用 4 思想文化 从 学在官府 到变化 一 百家争鸣 局面出现的社会原因 井田制 周王室 士 学在民间 一定的思想观念是一定的历史时代的产物 是在它的物质条件和相应的社会关系的基础上创造和构成的 理解经济 政治和文化三者间的辩证关系 诸子百家的地域分布 二 百家争鸣 的代表 百家争鸣 儒家 道家 法家 墨家 孔子 孟子 荀子 老子 庄子 韩非子 墨子 1 儒家学派 1 春秋时期 孔子 a 孔子的生平 孔子名丘 字仲尼 春秋时期鲁国人 出身于没落奴隶主贵族家庭思想家 政治家和教育家 儒家学派创始人 万世师表 至圣 六经 七十二贤 曲阜是春秋时期鲁国的都城 是我国思想家 教育家 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故乡 这里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 其中最著名是曲阜三孔 孔庙 孔府 孔林 孔庙 杏坛 孔庙 孔庙是祭祀孔子的地方 在中国 几乎是每一个省府或县城 都有一座孔庙 但是规模最大的一座在曲阜 同文门 孔林 至圣林 孔子及其家族的专用墓 也是目前世界上延时最久 面积最大的氏族墓地 位于孔庙东侧 有 天下第一家 之称 是孔子嫡系长期居住的府第 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官衙与内宅合一的典型建筑 孔府 圣府大门 1 政治思想 核心 仁 含义 即 爱人 仁者爱人 已所不欲 勿施于人 对别人 克已复礼 对自己 2 民本思想 3 教育思想 b 孔子的思想 实现 仁 的方式 仁 与 礼 以德治民 子曰 有教无类 子曰 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是知也 子曰 温故而知新 可以为师矣 子曰 学而时习之 不亦乐乎 子曰 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 子曰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问题 如何看待孔子的 仁 和 德 1 主观目的 缓和阶级矛盾 维护奴隶主的统治 a 提高劳动人民的身份地位 促进生产的发展 b 有助于调解社会人际关系 促进社会稳定 3 局限性 在阶级社会里是无法实现的 2 具有进步性 孟子简介 孟子 名轲 战国中期邹国人 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 他曾受业于孔子的孙子子思 自认为是儒家学派的正宗 一生以教书为主 也曾游说于各诸侯国 2 战国时期 孟子 荀子 晚年著书立说 他的言论被整理成 孟子 一书 有 亚圣 之称 孟子的思想 1 政治主张 仁政 3 人性论 性本善 论 2 民本思想 民贵君轻 孟子 荀子简介 荀子 名况 战国晚期赵国人 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 是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荀子有两位有名的学生 一位是杰出的学者韩非子 一位是秦始皇的丞相李斯 3 人性论 性本恶 荀子 荀子的思想 1 政治主张 仁义 和 王道 2 民本思想 君舟民水 4 主张礼法并用 5 哲学观 天行有常 制天命而用之 比较孔子 孟子 荀子思想的异同 爱人 为政以德 性相近 仁政 仁义 民贵君轻 君舟民水 性善论 性恶论 创立儒家学派 使儒学体系更加完整 成为蔚然大宗 2 道家学派 1 老子老子简介 道家的创始者 生活在春秋晚期 代表没落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著有 老子 又称 道德经 用 道 来说明宇宙万物的起源和演变 政治主张 无为而治 小国寡民 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世界万物和人类社会总在不停运动 有无 难易 贵贱 祸福都是相互依存 不断转化的 老子的思想 庄子 2 庄子 战国时期思想主张 1 世间万物都是相对的2 放弃差别观念 就能获得精神上的自由 法家 韩非子 战国末期 思想主张 政治改革 法治 法不阿贵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意义 顺应了建立大一统专制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 墨家 墨子 战国初期 1 兼爱 2 非攻 3 提倡节俭 反对奢侈浪费 4 尚贤 墨翟 d 三 百家争鸣 影响 1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实质 2 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3 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 4 中国思想文化形成了兼容并包和宽容开放的特点 古为今用 诸子百家的思想在今天大放异彩儒家的 仁政 以德治国 法家的法治思想 依法治国 孔子的教育思想 全民教育 素质教育 职业教育等墨家的兼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