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模拟测试试题23.doc_第1页
中考语文模拟测试试题23.doc_第2页
中考语文模拟测试试题23.doc_第3页
中考语文模拟测试试题23.doc_第4页
中考语文模拟测试试题23.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2年中考语文模拟测试试题23第一卷得分评卷人一、语言积累 (20分)1下面几行文字优美生动,你读一读,然后完成(1)一(4)题。 (7分)生命是盛开的花朵,绚丽多姿,灿烂芬芳;生命是隽永的诗篇,清新流畅,意蕴深长;生命是优美的乐曲,音律和协,婉转悠扬;-,汹涌澎湃,浩浩荡荡。(1)第一行中,加点字“绚”的读音为: 。(2)第二行中,加点词“隽永”的意思是: 。(3)第三行中,有一个错别字,它是: ,应改为 (4)仿照前三行的句式,把第四行句子补写完整2你已诵读了不少优秀古诗文,请把下面的诗文名句补写完整。(任意选做9题)(9分)三人行, 。 苔痕卜阶绿, 。 潮平两岸阔, 。会当凌雏顶, 。 ,却话巴山夜雨时。 ,似曾相识燕归来。 ,留取丹心照汗青。 ,化作春泥更护花 3 请按下面的提示或要求,默写出你所知道的诗文句子。(课内外均可)(4分)(1)我国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关心民间疾苦、同情劳动人民的佳句,如: 。(2)连战、宋楚瑜的大陆之行,又一次证明:故乡,人的生命之根。请写出两句表达乡情乡愁的古代诗歌名句: 。4你读过一些课外名著,请按提示完成下面的填空。 (3分) (1)水浒中叙述了好汉 “大闹野猪林”的故事。 (2)西游记主要记叙唐僧师徒四人战胜各路妖魔鬼怪 的故事。 (3)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是英国作家 。二、阅读理解得分评卷人(一) 鲁镇的酒店的格局,是和别处不同的:都是当街一个曲尺形的大柜台,柜里面预备着热水,可以随时温酒。做工的人,傍午傍晚散了工,每每花四文铜钱,买一碗酒,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现在每碗要涨到十文,靠柜外站着,热热的喝了休息;倘肯多花一文,便可以买一碟盐煮笋,或者茴香豆,做下酒物了,如果出到十几文,那就能买一样荤菜,但这些顾客,多是短衣帮,大抵没有这样阔绰。只有穿长衫的,才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惟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同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因为他姓孔,别人便从描红纸上的“上大人孔乙己”这半懂不懂的话里,替他取下一个绰号,叫作孔乙己。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他们又故意的高声嚷道,“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这样凭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君子固穷”,什么“者乎”之类,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5文章开头在写鲁镇酒店的格局之后,写“短衣帮”“大抵没有这样阔绰”,只有“穿长衫”的才踱进房子里“慢慢地坐喝”。作者在孔乙己出场之前这样写有什么作用?(2分) 答: 9本文用字准确,请根据下面的要求回答用词的妙处。(2分) (1)“便排出九文大钱”一句中“排”字对刻画孔乙己形象有什么作用?(1分) 答: (2)“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一句中的“绽”字十分传神,结合文意,谈谈它有怎样的表达效果?(1分) 答: 7品味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根据提示概括回答后面的问题。(2分) (1)第1句(“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惟一的人”)集中而概括地写出了孔乙己 。(1分) (2)第2句(“他身材很高大也没有洗”)肖像描写形象地刻画出了孔乙己是一个 的形象。(2分) 8“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这里的“窃”和“偷”在意思上是否相同?孔乙己为什么会这样说?(2分) 答: 9上文中不只一次写到酒客们对孔乙己的嘲笑和讽刺,你怎样看待他们的这些言行?请就你的理解简要谈谈你的看法。(2分)答: 得分评卷人(二)空山鸟语郭 枫 到山上来,我最喜欢的事就是听鸟叫。 鸟儿的鸣声是世间最美的语言,你不懂得鸟的语言么?我想你应该懂的。在山上,谁都喜欢鸟的鸣叫,谁都懂得鸟的语言;谁都懂,清风懂,白云懂,流泉更懂,连挂在树枝上晒太阳的小花蛇也懂。鸟的语言永远叙述着动人的爱情。 在朝来金色的阳光里,我喜欢用大半天时间,去谛听两只鸟在我头顶上鸣叫。它们总是用五个不同的音符串成一支歌。一只先唱,另一只接着,缠缠绵绵,重重复复,透明的情意,像滑滴在青石上的一线灵泉从歌声里迸落。我在小时候就很熟悉这种鸟,绿背黄纹有一只小巧的红喙。我喜欢它们灵活的体态,更喜欢它们的样子,依偎着、厮磨着,总是分不开啊!那时我不知道它的名字,现在仍然不知道,它究竟是哪种鸟呢?想着想着,自己却不禁失笑了。真是太傻!名字有什么用?人们喜欢各种好听的名字,鸟不一定喜欢,鸟喜欢唱的歌,人不一定能听懂;其实,人爱不爱听都是一样,鸟是唱给鸟听的。 山雀是顽皮的精灵,老是成群结队地撒野,老是呼朋唤友,兴奋地吵闹。山雀们短促而嘹亮的鸣声,让人来不及凝神,只感到一阵轻快的音乐雨,散乱地、急骤地、漫天撒来,直把你全身淋透;而后,雨过天晴,在你阴翳的心版上引进阳光,在你灰白的生命里加上色彩,把你浸于奔放的欢乐而又有些淡淡的悒郁里。不是么?谁,面对着山雀子这么奢侈的自由、这么天真的喜乐能不怅然呢?谁,没有山雀子一样的欢乐时光呢?可是,少年的好时光,总是流逝得太快又太恍惚,谁又能永远像山雀子那样的欢乐呢?想想看,人,制造出自己的桎梏,把自己套牢,乃是自然中最可悲的族类啊!但山雀们却不管这些,不管你快乐不快乐,不管你忧伤不忧伤,不管你有多少无聊的思想,山雀们,什么都不管;它们飞翔像一阵旋风卷起,它们落下像一片云彩罩地,嗳!为了欢乐,它们是忙碌的。难得的是有这片深山广林,要不,这些喜欢唱歌的精灵向何处容身? 过午之后,山林便到了入睡的时刻,高照在千山之外的秋阳,朦胧的光线竟灵空得如同饮醉了的月华:透着微醺,透着温柔,敛起那份耀眼的光彩;任凭幽谷深林去制造秋日的奥秘了。山林睡了,鸟儿们静默了。踏一坡金黄的落叶,踏一地斑驳的树影,也踏着一份薄薄的寂寞。在众鸟默默之中,“咕咕”,从哪里传来的几声鹧鸪呢?忽断、忽续、忽近、忽远,那缥缈的鸣声,竟有些不可捉摸了。真的是鹧鸪么?在台湾很少听到鹧鸪呢!鹧鸪该是鸟中的诗人,不,或者便是诗人的化身吧!就那缥缈的几声,便会把人拉回到一个古老的世界。“咕咕”,我回到了江南,“咕咕”,我沐着淡烟疏雨。石头城的苔痕,更加暗绿了哪!长檐飞角的小街,更加寂寥了哪!江畔的落日更苍凉了哪!“咕咕”,奔驰在石板路上得得的马蹄声突然隐去了。这是梦境,呵!这是在海角孤岛上奇幻的梦境。是的,我知道这是梦,可是我多么喜欢重温! 到山上来,且闭起眼睛,不要再浏览风景,好好地听一听鸟叫吧!鸟儿们用一百种声调在欢唱,仙乐飘飘,回荡在峰峦间,流淌在涧谷间。你不是从这美妙的清音中,已经听到自然的消息和人世的沧桑了么?那么,除了敞开自己的心灵,还要做些什么呢? 还要做些什么呢? 我想做一只鸟,在山中。10作者在文中主要描写了那几种鸟的鸣叫声,它们分别有什么特点?(2分) 11文章多处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来描绘鸟的鸣叫声,摘抄出一句,分析其表达作用。(2分) 12仔细阅读文章第段,概括写出作者感到“悒郁”和“怅然”的原因。(2分) 13你怎样理解第段中作者的“梦境”?(2分) 14文章开头说“到山上来,我最喜欢的事就是听鸟叫”,结尾说“我想做一只鸟,在山中”,试联系全文说明这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得分评卷人四、作文(90分) 报载,武汉市一位年仅19岁的姑娘何伶俐,因“考后感到一点信心都没有”,虽考分超过高校录取线7分,却在成绩单发下的前一天服安眠药自尽。她是船长的女儿,父母的心肝宝贝,从小泡在蜜罐里长大。蜜喝多了,竟会这般脆弱。 蜂蜜,可以养人,可蜜一般的生活,也可能害人。同样,苦难,会折磨人,可经受苦难,也许更能锻炼人。饥渴使你懂得一口水、一碗饭的可贵;贫穷困苦,冷脸风凉话,种种磨难和挫折,更能塑造你坚强的性格。我们每个人都有过不同程度和性质的吃苦经历,在成长的季节,吃苦经历是你成长的养分。读了上面的材料,请以“吃苦”为话题作文。 要求:必须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写。可以写自己的生活经历,也可以写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与认识。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不少于900字。不得抄袭 题目 590第二卷得分评卷人一、积累运用 (10分)1. 诗人余光中参加一次文艺颁奖仪式,获奖者大都是黑发晚辈,只有余光中是白发老者。余光中风趣睿智的致词赢得了满堂喝彩,他的致词是:一个人年轻时同老头子一同获奖,表示他已经成名;可年老时还能同小伙子一同获奖。说明 。(1分)2品读天净沙秋思 , 填空答题。 (3分)枯藤老树昏鸦 , 小桥流水人家 ,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 , 断肠人在天涯。 这首小令是元散曲中咏景的佳作 , 被中原音韵誉为“ ”,为历代所传诵。小令仅 28 字 , 写了十种景物 , 表现了一个长期漂泊异乡的游子的 之情,其中表现主旨的句子是 。3下面加“ ”的一句是一副对联的上联,请选出下联中最好的一句( )2分“月送花香浮小院”a绿叶红花映山前 b风摇竹影到幽斋c梦随春风到天明 d风吹萤火到满园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泸州成为地级市以来,经济和社会发展形势很好,市政府希望画家和文艺工作者深入工厂企业社区为全市人民创造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b近年来,多种制作精美的公益广告,不断纷纷登陆泸州主干道。 c有没有良好的班风和学风,是衡量一个优秀班级的标准之一。 d老师经常讲:中考是人生的关键一步,这一步一定要迈好。5幽默是一种智慧,看似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幽默是一项语言能力,让人捧腹后品味到语言的独特魅力。请在以下短文的横线处为书店老板设计一句幽默答话,让盛气凌人的作家听后羞愧不已。 一个盛气凌人的作家要来某书店参观。书店老板受宠若惊,连忙把所有的书撤下,全部换上该作家的书,作家来到书店后,心里非常高兴,问道:“贵店只售本人的书吗?”“当然不是。”书店老板回答后继续说,“ 。”二、阅读理解(40分)得 分评卷人(一)阅读下面有趣的“三”一文,完成99题。(共12分)数字中最神秘、最受青睐的大概要算“三”了。在我国,从许慎的说文解字到淮南子天文训,历来注家对此都有解释。其中,较为权威的解释是:“道始于一;一而不生,故分而阴阳;阴阳合和而万物生,故曰: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三”是两性合和的成果,是万物生殖繁衍的体现。如中国古代建筑,王城的营建制度是九里见方,城的每一面各开三个城门;城内南北道路、东西道路各九条,路宽72 尺。这些数字都是三或三的倍数。为何要这样修建呢?一是帝王都自称“受命于天”,表示其统治人民的权力是上苍赋予的,于是干什么都打着“行天之道”的旗号;二是因为“三生万物”,王朝要兴盛发达,就得行“三”之法。再如历史上的“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共计120 个官。这说明王朝设官也是以“三”为法的,其用意仍然是为了表明王者法天,即所谓“顺天成道”。在社会和民俗方面,“三”这个数字也是无所不在的。“一问三不知”中的“三”体现了事物的开始、过程和结果。“三羊开泰”中的“三”在民俗中有“吉祥”之意。“三教九流”中的“三”和“九”概括了社会各行业的方方面面。自古以来,中国就有礼仪之邦的美称。通过对中国古代礼节的研究,我们不难发现这样一个有趣的事情,古代的礼节也多与“三”这个数字有关。古时候,中国人待客,往往要客人熏三次香,洗三个澡,叫做“三衅”、“三浴”,表示极高的尊重。古有“退避三舍”之说,也是起源于一种礼节。晋重耳为报楚王之恩,在两国交兵时,后退三次,以表示感谢和敬畏之心。古代,臣民们拜见帝王都得行三叩九拜之礼,同时还得三呼万岁。如遇家中长辈死丧,晚辈人还有守孝三年之说。三国演义中,诸葛亮高卧隆中,刘备一而再,再而三地去请他出山,帮自己打天下,演出了一部思贤若渴“三顾茅庐”的剧目,诸葛亮在三请之下如再不出山,恐怕就有失礼之嫌了。古代的许多礼节对于现代人来讲是很繁琐的,没有必要去讲究了,但是有的礼节我们还仍然保留着,如去吊唁时,面对死者,哀悼者要三鞠躬;去别人家里作客,需得敲门而进,而敲门三下,则是比较礼貌的行为;现在还有一种礼貌与“三”的联系比较密切,就是我们常见到汽车的厢板上往往写着“礼让三先”。“三”这个数字也被广泛地应用于时空和算数。凡极言时间之长、空间之大、数量之多,古时多用三或三的倍数来表示。如“三思而行”、 “九天”、“十八层地狱”、 “三人行必有吾师”、“三百六十行”等等。可见,“三”这个数字,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在中国古代被广泛运用到各个方面。(作者:谭英 选自趣文选读数学篇,有删改。)9阅读全文,根据下表中已填内容的所属类别,在空格处填上相应的内容。(3分)古代建筑“王城九里见方”等古代设官表示顺天成道“三衅”“三浴”等表示时间之长7第段中把“熏三次香”古时叫做“三衅”,“熏”和“衅”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字,请运用你已有的知识或经验,推测其中的原因。(3分) 8运用文中有关知识,分别指出下面语句中 “三”的含义。(3分)率子孙荷担三夫。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三里之城,七里之廓。 9第段介绍了“三”在时空和算数方面的表达功能,表时间之长、空间之大、数量之多等,而有的成语中的“三”却恰与之相反,请举出至少三个这样的成语。(3分) 得 分评卷人(二)阅读我的四季一文,完成1014题。(共19分)生命如四季。春天,我在这片土地上,用我细瘦的胳膊紧扶我锈钝的犁。深埋在泥土里的树根、石块磕绊着我的犁头,消耗着我成倍的体力。我汗流浃背,四肢颤抖,恨不得立刻躺在那片刚刚开垦的泥土之上。可我懂得没有权利逃避,上苍在给予我生命的同时也给予我责任。我不应白白地耗费时间,去无尽地感慨生命的艰辛,也不应该自艾自怜命运怎么这样不济,偏偏给了我这样一块不毛之地。我要做的是咬紧牙关,闷着脑袋,拼却全身的力气,压到我的犁头上去。我绝不企望有谁来代替,因为在这世界上,每人都有一块必得由他自己来耕种的土地。每天,我怀着希望望着掩盖着我的种子的那片土地,想像着它将发芽、生长、开花、结果。如一个孕育着生命的母亲,期待着自己将来出生的婴儿。我知道,人要是能够期待,就能够奋力以赴。夏日,我曾因干旱,站在地头上,焦灼地盼过南来的风,吹来载着雨滴的花朵。那是怎样的望眼欲穿、望眼欲穿呐!盼着、盼着,有风吹过来了,但那阵风强了一点,把那片载着雨滴的花朵吹了过去,吹到另一片土地上。我恨过,恨我不能一下子跳到天上,死死揪住那片云,求它给我一滴雨。可那是怎样的痴心妄想!我终于明白,这妄想如同想要拔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大地。我顿足,我懊恼,我哭泣,恨不得把自己撕成碎片。有什么用呢?再重新开始吧。这样浅显的经验却需要比别人付出加倍的代价来记取。不应该怨天尤人,会有一个时辰,留给我自己检点!我眼睁睁地看过,在无情的冰雹下,我那刚刚灌浆,远远没有长成的谷穗,在细弱的稻杆上摇摇摆摆地挣扎,却无力挣脱生养它,却又牢牢地锁住它的大地,永远没有尝过成熟是怎么一种滋味,便夭折了。我曾张开我的双臂,愿将我全身的皮肉,碾成一张大幕,为我的青苗遮挡狂风、暴雨、冰雹善良过分,就会变成糊涂和愚昧,厄运只能将弱者淘汰,即使为它挡过这次灾难,它也会在另一次灾难里沉没。而强者却会留下,继续走完自己的路。秋天,我和别人一样收获。望着我那干瘪的谷粒,心里有一种又苦又酸的快乐。但我并不因我的谷粒比别人干瘪便灰心丧气,我把它们捧在手里,紧紧地贴在我心窝,仿佛那是新诞生的一个自我。我有一种特别的量具,它不量谷物只量感受。和谷物同时收获的还有人生。我已感动过、爱过、恨过、欢笑过、哭泣过、体味过、彻悟过细细想来,便知晴日多于阴雨,收获多于劳作。只要我认真地活过,无愧地付出过,人们将无权耻笑我是入不敷出的傻瓜,也不必用他的尺度来衡量我值得或是不值得。到了冬日,那生命的黄昏,难道就没有什么事情好做?不,我可以在炉子里加上几块木柴,使屋子里更加温暖;我将冷静地检点自己:我为什么失败,我做错过什么,我欠过别人什么但愿只是别人欠我,那最后的日子,便会安心得多!再没有可能纠正已经成为往事的过错,一个生命不可能再有一次四季。未来的四季将属于另一个新的生命。在生命的黄昏里,哀叹和寂寞的,将不会是我!(作者:张洁 选自语文报有删改)10文章把生命比作四季,并以之为序写出了“我”奋斗的一生。请模仿下面对春天的概括,再各用一句话对另外三季加以简要概括(答案不超过方格限定的字数)。(3分)春天 怀 着 希 望 艰 难 开 拓 夏天秋天冬天11联系上下文,说说文中划线句子的含义。(4分)(1)每人都有一块必得由他自己来耕种的土地。 (2)这妄想如同想要拔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大地。 12阅读下面材料,你认为本文作者对材料中的人物会持什么态度,请说明理由。(3分)中华第一蛙石蛙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都非常高,但人工养殖石蛙无一成功的先例。有位捉石蛙的山民偏偏不信这个“邪”,他经过多年的尝试,屡战屡败,屡败屡战,花费了他十几年的积蓄,还欠下了几十万元的债务,终于养活了几十只石蛙。许多人都认为他活得太累、太不值得了,简直是个傻子。 13透过文中的比喻,说说现实中的“我”经历了一个怎样的人生?(3分) 14作者在文中说“善良过分,就会变成糊涂和愚昧”,你同意这样的观点吗?请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3分) 得 分评卷人(三)阅读下面曹刿论战选段,完成1519题。(12分) 公(鲁庄公)与之(指曹刿)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15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在上文中的意思。(2分)(1)公与之乘( ) (2)公将驰之( )(3)既克 ( ) (4) 望其旗靡 ( )19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划线句子的意思。(2分) 17根据上文有关内容,发挥合理想像,在“齐师败绩”前简要补写出战斗的经过(可以运用文中原有的字词灵活组合或用自己的话叙述)。(2分) 18“一鼓作气”流传至今已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成语,但却有人常常把它误写成“一股作气”、“一鼓足气”等。想一想,你怎样运用文中的知识来帮助人们避免这些错误。(2分) 19阅读短文用兵八法,结合上文内容,完成文后问题。(4分) 用兵之法:高陵(山头)勿向(仰攻),背丘(高地)勿逆(迎击),佯北(假装失败)勿从(追逐),锐卒勿攻,饵兵(用来诱敌上钩的部队)勿食,归师勿遏( 阻击),围师(包围敌方部队)必缺(让条出路),穷寇(走投无路的敌军)勿迫(逼迫)。此用兵之法也。(选自孙子今译)(1)在长勺之战中,曹刿两次曰“未可”,各与短文中哪一条法则相吻合?(2分) (2)结合“长勺之战”,对“用兵八法”目的加以深入分析,试从中归纳出战场上所应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2分) 第一卷参考答案一、(20分)1(7分) (1)xun (1分) (2)(言论、文章)意味深长 (2分) (3)协、谐(各1分) (4)示例:生命是奔腾的江河 生命是辽阔的大海 (2分) (答案不限于此。切合“生命”话题、语意与后面文字连贯、句式与前三句相同,即可得分)2(9分)(1)必有我师焉 (2)草色入帘青 (3)风正一帆悬 (4)一览众山小 (5)何当共剪西窗烛 (9)无可奈何花落去 (7)人生自古谁无死 (8)落红不是无情物 (答对其中9题得满分;每小题1分。有漏字、添字、错别字的,该小题不得分)3(4分)(1)示例: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土俱欢颜。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2)示例: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鬃毛衰。 (答案不限于此。每小题2分。符合提示要求且准确无误的,该小题得满分;符合提示要求但有漏字、添字、错别字的,该小题扣1分)4(3分)(1)鲁智深 (或“鲁达”。答“鲁提辖”也可) (2)(去)西天取经 (答“取经”也可)(3)笛福 (每小题1分)5(共2分)写出了等级森严的社会环境(或:写出人们身份地位的标志);为孔乙己这个悲剧人物提供了活动的典型环境9(共2分)(1)一个“排”字表现了孔乙己根本不把对方放在眼里,显示了孔乙己的摆阔气、内心得意的心理。 (2)写出了孔乙己额上青筋暴起似乎历历可数的形象,逼真地表现了孔乙己当时窘迫的神情。7(共2分)(1)特殊身份、尴尬处境 (2)贫困潦倒、饱受欺凌、好逸恶劳8(共2分)“窃”和“偷”是同义词,意思相同,只不过前是文言,后是白话。孔乙己为了面子,维持读书人的“清高”而狡辨,这是一种自我解嘲,是强词夺理。9(共2分)这是一道开放性题,所谈内容只要符合文题要求且言之成理即可记分。10答案:绿背黄纹的鸟,重复缠绵;山雀,短促嘹亮;鹧鸪,忽断忽续。 评分:每个要点1分,共2分。答对两点即可。11答案示例:“山雀们短促而嘹亮的鸣声,让人来不及凝神,只感到一阵轻快的音乐雨,散乱地、急骤地、漫天撒来,直把你全身淋透。”本句把山雀的鸣叫声比喻为“轻快的音乐雨”,这是用人的视觉、触觉来描写听觉,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山雀的鸣叫声给人的美好感受。评分:写出比喻句得1分,分析恰当得1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12答案:少年的好时光,总是流逝得太快又太恍惚,人不能永远像山雀那样欢乐,因为人制造出自己的桎梏,把自己套牢,是自然中可悲的族类。评分:答对得2分。意思对即可。13答案:这是作者因听到鹧鸪的鸣叫声而勾起的对故乡的回忆,表现了浓浓的思乡之情。评分:答对得2分。意思对即可。14. 答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