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件装配图.dwg
部件装配图.dwg

涤纶短纤后处理设备七辊牵伸机的牵伸辊设计【18张图纸】【优秀】

收藏

资源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预览图
编号:420491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2.28M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15-03-29 上传人:上*** IP属地:江苏
40
积分
关 键 词:
涤纶短纤 后处理设备 七辊牵伸机 牵伸辊设计 牵伸机 图纸 后处理设备 牵伸辊
资源描述:

涤纶短纤后处理设备七辊牵伸机的牵伸辊设计

39页 13000字数+说明书+任务书+18张CAD图纸【详情如下】

七辊牵引机装配图.dwg

任务书.doc

内夹套结合件.dwg

内容提要.doc

分配板结合件.dwg

压辊体.dwg

压辊体结合件.dwg

压辊结合件.dwg

图档字体.rar

大齿轮.dwg

封面.doc

桶盖.dwg

法兰.dwg

涤纶短纤后处理设备七辊牵伸机的牵伸辊设计开题报告.doc

涤纶短纤后处理设备七辊牵伸机的牵伸辊设计说明书.doc

牵伸辊.dwg

牵伸辊部件装配图.dwg

牵引辊轴.dwg

盖.dwg

目录.doc

考核表备份.doc

通水牵伸辊.dwg

通水牵伸辊内管结合件.dwg

通水牵伸辊外管结合件.dwg

通水牵伸辊轴.dwg

部件装配图.dwg

目录

前言1

1 概述2

1.1 拉伸的目的和作用2

1.2 牵伸机组原理2

2 设计参数的确定4

2.1 年产2万吨涤纶短纤后处理工艺流程4

2.2 设计基础4

2.3确定牵伸旦数D5

3 牵伸机构受力分析5

4 第三牵伸机功率估算6

5 七辊牵伸机的整体分析8

5.1 第一牵伸机设计8

5.2 第二牵伸机设计9

5.3 第三牵伸机设计10

6 牵伸辊受力分析11

7 牵伸辊筒的设计16

8 法兰联接螺钉性能等级和材料确定18

9 通水牵伸轴设计20

10 牵伸辊的校核计算25

10.1 强度计算25

10.2 挠度计算26

11 润滑方式与密封装置28

总结30

参考文献31

致谢32

附表133

附表234

附表335

1.1 拉伸的目的和作用

   拉伸是涤纶纤维制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序,常被称为涤纶纤维成形的第二阶段,或称为二次成形。它不仅是使纤维的物理和机械性能提高的必要手段,而且是检验其以前各道工序进行得好坏的关口。在拉伸过程中,大分子或聚集态结构单元发生舒展并沿纤维轴取向排列。在取向的同时[1],通常伴着相态的变化,以及其它机构特征的变化。

   由于拉伸过程中纤维内的大分子沿纤维轴取向,形成并增加了氢键、偶极键、以及其它类型的分子间力,纤维承受外加张力的分子链数目增加了,从而使纤维的断裂强度显著提高,延伸度下降,耐摩性和对各种不同类型形变的疲劳强度亦明显提高。

1.2 牵伸机组原理

   丝束牵伸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分子链的取向度,使之具有一定的强力和伸长。牵伸是在两道牵伸机构之间产生的。前后两道牵伸机构之间的丝束,因牵伸辊表面速度的差异而被拉伸。两道牵伸机构的拉伸辊表面速度之比称为拉伸倍数。实际上丝束在牵伸辊表面存在打滑现象,实际牵伸倍数将比它的理论值低。因丝束的总旦数很大,可达100~200万旦,甚至更高,所需的牵伸力也很大,帮牵伸机构必须做得十分结实。

   牵伸机的主要作用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在丝束轴向施以外力,把丝束中的单纤维拉细,提高取向度,使单纤维由低强、高伸的塑性状态变为高强、低伸的弹性状态。拉伸是利用各道牵伸机的滚筒表面的线速度的增加来实现的,因此,理论拉伸倍数可由各道牵伸机滚筒表面的线速度之比求得:第一级拉伸倍数[2]为=/;第二级拉伸倍数为=/;总拉伸倍数为== /;式中、、分别表示第一、二、三道牵伸机滚筒表面的线速度(m/min)。一般情况下,机器的总拉伸倍数为3~6,第一级拉伸倍数约为总拉伸倍数的80%~90%[3],第二级拉伸倍数仅占10%~20%。

   根据热牵伸的要求,在第一道牵伸机和第二道牵伸机之间设置水浴牵伸槽,而在第二和第三牵伸机之间装有蒸气加热器。

   紧张热定型机的目的是在于消除丝束在拉伸之后的内应力,降低热收缩率。紧张热定型机各辊筒的表面线速度,如果比第三道牵伸机辊筒的表面线速度低纤维将产生回缩,回缩比=1-/=(-)/

式中:----紧张热定型机各辊筒的表面线速度。

   设计时按理论拉伸倍数计算,而在实际生产中,由于存在打滑现象,实际拉伸倍数略低于理论值。七辊牵伸机的打滑系数约为3%。

   拉伸倍数应能作微量的调节,所以在牵伸机组的传动系统中,往往没有齿链式无级变速器或齿轮式变速箱。如果联合机生产的纤维品种调换不多,也可以采用调换变换齿轮来改变拉伸倍数。

   联合机的运转速度由第三道牵伸机辊筒表面线速度代表,而联合机的加工能力是指成品纤维的总旦数。

一台牵伸机通常由五个、六个、七个或九个牵伸辊组成一组。它们的直径相同、转速相同,它们与另一台的牵伸机的一组牵伸辊速度不同,靠这个速度差,牵伸机完成拉伸。因此提高牵伸辊对丝束的握持力,防止打滑保证拉伸倍数的稳定[4]。

内容简介:
邵阳学院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专业班级2002机本学生姓名文艺苑学 号057课题名称涤纶短纤后处理设备七辊牵伸机的牵伸辊设计设计(论文)起止时间2006 年 2 月 20 日至2006 年 6 月 10 日课题类型工程设计、应用研究、开发研究、软件工程、理论研究、其他课题性质真实一、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主要内容课题研究的目的是: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工程素养,使学生在文献检索,工程资料查阅及运用计算机绘图方面得到进一步锻炼。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完成30005000个单词以上与涤纶后处理设备有关外文资料翻译(打印稿),译文要求准确、文字流畅。2.了解涤纶后处理设备加工工艺。3.根据涤纶短纤的年产量,计算牵伸力的大小,确定牵伸轴及牵伸辊的尺寸。4.完成牵伸辊的结构设计,画出整套装配图及零件图。5.按统一格式和规范撰写设计说明书。二、 基本要求1. 学生应在教师的指导下按时完成所规定的内容和工作量,编写符合要求的设计计算说明书,并正确绘制整套机械图表。2. 学生依据课题任务,认真收集有关资料,熟悉有关化学纤维加工工艺,正确使用各类工具书;掌握有关工程设计的程序、方法和技术规范;锻炼分析与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3. 在设计中应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培养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4. 毕业设计说明书应包括与设计题目有关的阐述说明及计算,内容完整,文字流畅,符合毕业设计规范。5. 熟练运用CAD绘制机械图表。注:1、此表由指导教师填写,经各系、教研室主任审批生效; 2、此表1式3份,学生、指导教师、教研室各1份。三、课题研究已具备的条件(包括实验室、主要仪器设备、参考资料)该产品在邵阳纺织机械股份公司已开始研制,并取得一定的效果,邵阳纺织机械股份公司可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 1.涤纶短纤生产 东南大学出版社 1999年 2.机械设计手册(上、中、下) 化学出版社 2000年 3.化纤机械设计 中国纺织出版社 1997年四、设计(论文)进度表2月20日3月10日,熟悉课题,进行调研,收集有关资料,拟订设计方案3月11日4月21日,进行有关分析计算,确定设备基本结构,完成技术设计4月22日5月21日,进行施工设计,完成所有图表,撰写设计计算说明书5月22日6月10日,设计修改、完善,完成答辩五、教研室审批意见教研室主任(签名) 年 月 日六、院(系)审批意见院(系)负责人(签名) 单位(公章) 年 月 日指导教师(签名) 学生(签名)13邵阳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内容提要涤纶短纤维后处理设备七辊牵伸机牵伸辊属于牵伸机的工作部分,合理设计将提高七辊牵伸机的性能。牵伸机是纺丝后处理的主要设备之一,根据纺丝的工艺要求来确定牵伸机的数量和功率。本次设计的七辊牵伸机主要是为了提高年产量,从牵伸机组的整体设计出发,按照总牵伸倍数合理布局各级牵伸倍数,按照年产量计算最大牵伸旦数,最大牵伸力;按照牵伸力求出第三牵伸机辊筒的受力情况,依据最大辊筒受力来对辊筒进行强度、刚度校核,及其螺钉的校核。根据受力情况对牵伸辊和牵伸轴进行结构设计,要求结构简单、加工方便、经济可行。牵伸辊的联接的方式采用法兰联接,比内夹套联接结构简单、装配方便。合理设计通水牵伸辊部件,利用分配板使进水和出水流量均匀,充分带走热量。参照现有的七辊牵伸机设备,设计出满足工作要求的牵伸辊,以达到大容量生产涤纶短纤维的目的,满足现代高速纺织机械的发展。AbstractPolyester staple aftertreatment equipment 7-roller drawing machines rollers are work part of the drawing machine. And the performance of 7-roller drawing machine will be improved if its correctly designed. The drawing machine is one of the main equipments in the filature aftertreatment. According to the filature processing requirement we can decide the number and power of the drawing machine. This 7-roller drawing machine design is to enhance the annual output. Taking the drawing machine group as an organic whole design, through the total drawing multiple properly distributing each class drawing multiple, according to the annual output calculating the maximal drawing denier and maximal drawing tension, then on the basis of the drawing tension figuring out the force of third drawing machine roller, and according to the maximal roller force checking the intensity and rigidity and proofing the bolt.On the basis of the rollers force designing the frames of the drawing rollers and drawing shafts, which require simple frames, convenient manufacturing, economical and feasible. The link method of the drawing roller adopts flanges, which compares with the inner sleeve link has simple structure, convenient assemblage. Correctly designing the watering drawing roller parts, using the distributing board making the in water and out water equably flowing, and taking out the heat. Consulting the existent 7-roller drawing machine equipments, designing drawing rollers which satisfy the work requirement, and reach the objective of a large amount of polyester staple are produced, meet contemporary high-speed textile mechanical development.II邵 阳 学 院毕业设计(论文)课 题 名 称 涤纶短纤后处理设备七辊牵伸机的牵伸辊设计 学 生 姓 名 文 艺 苑 学 号 0241118057 院(系)、专业 机械与能源工程系 02机制本科 指 导 教 师 姜 宏 阳 职 称 高级工程师 2006年 06 月 2 日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书课题名称 涤纶短纤后置处理设备七辊牵伸机的牵伸辊设计 学生姓名 学 号 院(系)、专业 指导教师 2006年 2 月 28 日一、 课题的来源、目的意义(包括应用前景)、国内外现状及水平课题来源:本课题来源于邵阳纺织机械有限公司。据中国纺织报报道,涤纶在强力、耐磨等性能上明显超过人造纤维和天然纤维,表现出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增长空间,再加上生产流程较短,成本较低,使我国迅速成为世界上涤纶产量最大的国家。2005年,我国化学纤维产量达1424万吨,比2003年增长20%,产量居世界之首,年增幅比世界平均增幅高出13个百分点,成就喜人。中国化纤协会预计,2003年我国涤纶产量可占化纤产量的79%,到2010年涤纶在纺织纤维总量中的比重可能提高到50%左右。市场拉动了化纤产品的迅速增加,化纤产品的生产促进了化纤机械的发展。牵伸机是涤纶短纤后置处理设备之一。目的意义:目前国际上涤纶短纤维大型成套装置的单线产能最高为年产5万吨,攻克此技术已成为各国权威专家和各大生产厂家的目标。一项涤纶短纤维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年产6万吨成套涤纶短纤维工程技术开发项目,经过6个月的精心准备和试验,7月7日在上海石化公司获得突破性进展,其攻关的核心技术中心吹风的丝束准确成型技术达到了预期目标。此试验成功,标志着我国涤纶短纤维大型成套生产技术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我国年产6万吨短纤维国产化工程技术和软件包项目是以技术开发为主。中心吹风的丝束冷却成型技术是年产6万吨短纤维成套生产技术中的核心,全套技术设备国产化率达到80%,大大降低了投资,带来可贵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国内外现状及水平:国产长丝纺丝与后置处理设备已经比较成熟,大量占有国内市场。年产3万吨的涤纶短纤纺丝及后处理成套设备已供国内70多条线并投入生产,成套出口到国际市场上的项目也陆续投产,赢得了好评。年产5万吨的涤纶短纤成套设备国内建设项目已经安装完毕,近期即将投入生产。年产6万吨的成套设备正在现场安装近期也将投产。二、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或工程技术方案和准备采取的措施课题研究主要内容:1. 完成3000单词以上与毕业设计有关的英文资料翻译(打印稿),译文要求准确,文字流畅2. 了解涤纶后处理加工工艺3. 根据涤纶短纤的年产量,计算牵伸力,确定牵伸轴及牵伸辊的尺寸4. 完成牵伸辊的结构设计,画出整装配图及零件图5. 撰写说明书(打印稿),格式和内容符合邵阳学院的统一格式和规范要求研究方法或工程技术方案:1. 工作运动分析2. 部件联结方式3. 产品结构设计准备采取的措施:1. 进入邵阳纺织机械有限公司对该牵伸机进行调研2. 搜索和统计相关资料和数据3. 结合邵阳纺织机械有限公司的实际零件进行分析4. 完成七辊牵伸机辊筒设计三、现有基础和具备的条件现有的基础:通过四年的理论学习和几次课程设计及多次工厂实地参观,我对机械设计的设计内容、设计方法和设计步骤有了一定的了解,掌握了机械设计设计的基本知识,如设计计算、工程绘图、查阅资料和手册,熟悉标准和规范等,有一定的独立工作能力。具备的条件:1. 专业资深指导老师一位2. 设计数据一份3. 个人电脑一台4. AutoCAD2004设计软件 5. WORD办公软件 6. 图书馆有关资料四、总的工作任务,进度安排以及预期结果总的工作任务:应用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结合自己掌握的资料,在指导老师的指导和同学讨论确定牵伸机辊筒的设计方案,完成设计计算,绘出零件图、装配图,编写一份说明书,准备答辩。进度安排:1. 2月20日3月10日,熟悉课题,进行调研、收集资料、方案拟订2. 3月11日4月21日,计算、分析、编写说明书3. 4月22日5月21日,完成图纸,修改说明书、刻录光盘4. 5月22日 6月10日,准备答辩五、指导教师审查意见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六、教研室审查意见教研室主任(签名) 年 月 日 七、院(系)审查意见院(系)主任(签名) 年 月 日 备 注 邵阳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目录前言11 概述21.1 拉伸的目的和作用21.2 牵伸机组原理22 设计参数的确定42.1 年产2万吨涤纶短纤后处理工艺流程42.2 设计基础42.3确定牵伸旦数D53 牵伸机构受力分析54 第三牵伸机功率估算65 七辊牵伸机的整体分析85.1 第一牵伸机设计85.2 第二牵伸机设计95.3 第三牵伸机设计106 牵伸辊受力分析117 牵伸辊筒的设计168 法兰联接螺钉性能等级和材料确定189 通水牵伸轴设计2010 牵伸辊的校核计算2510.1 强度计算2510.2 挠度计算2611 润滑方式与密封装置28总结30参考文献31致谢32附表133附表234附表335内容提要涤纶短纤维后处理设备七辊牵伸机牵伸辊属于牵伸机的工作部分,合理设计将提高七辊牵伸机的性能。牵伸机是纺丝后处理的主要设备之一,根据纺丝的工艺要求来确定牵伸机的数量和功率。本次设计的七辊牵伸机主要是为了提高年产量,从牵伸机组的整体设计出发,按照总牵伸倍数合理布局各级牵伸倍数,按照年产量计算最大牵伸旦数,最大牵伸力;按照牵伸力求出第三牵伸机辊筒的受力情况,依据最大辊筒受力来对辊筒进行强度、刚度校核,及其螺钉的校核。根据受力情况对牵伸辊和牵伸轴进行结构设计,要求结构简单、加工方便、经济可行。牵伸辊的联接的方式采用法兰联接,比内夹套联接结构简单、装配方便。合理设计通水牵伸辊部件,利用分配板使进水和出水流量均匀,充分带走热量。参照现有的七辊牵伸机设备,设计出满足工作要求的牵伸辊,以达到大容量生产涤纶短纤维的目的,满足现代高速纺织机械的发展。AbstractPolyester staple aftertreatment equipment 7-roller drawing machines rollers are work part of the drawing machine. And the performance of 7-roller drawing machine will be improved if its correctly designed. The drawing machine is one of the main equipments in the filature aftertreatment. According to the filature processing requirement we can decide the number and power of the drawing machine. This 7-roller drawing machine design is to enhance the annual output. Taking the drawing machine group as an organic whole design, through the total drawing multiple properly distributing each class drawing multiple, according to the annual output calculating the maximal drawing denier and maximal drawing tension, then on the basis of the drawing tension figuring out the force of third drawing machine roller, and according to the maximal roller force checking the intensity and rigidity and proofing the bolt.On the basis of the rollers force designing the frames of the drawing rollers and drawing shafts, which require simple frames, convenient manufacturing, economical and feasible. The link method of the drawing roller adopts flanges, which compares with the inner sleeve link has simple structure, convenient assemblage. Correctly designing the watering drawing roller parts, using the distributing board making the in water and out water equably flowing, and taking out the heat. Consulting the existent 7-roller drawing machine equipments, designing drawing rollers which satisfy the work requirement, and reach the objective of a large amount of polyester staple are produced, meet contemporary high-speed textile mechanical development.前言随着我国纺织工业的不断进步,以前小容量的涤纶纺丝设备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代高速纺织机械的发展。就化纤机械产品而言,需要从单一的数量型转向高新技术型,从化纤的单一品种转向相对的精细加工,从传统机械技术转向高新电子信息控制技术,不能再走产品趋同、技术向下的路了。这是化纤机械必须适应的转折,转折的目的是服务于化纤产品的发展。 科学在发展,技术在进步,化纤机械产品发展的具体任务,首先是立足于现实,提高传统化纤机械产品的质量,提高技术水平,提高产品的可靠性,赢得用户的信誉。在此基础上,跟踪新的纤维领域,为发展民用舒适型纤维生产,为发展产业用纤维生产,为发展军用、警用纤维生产提供技术装备。需要研制、开发和生产年产60万吨及以上的新型PTA成套装置。连续研制新一代、大容量、连续化、高速度、自动化的涤纶长丝、短丝纺丝和后处理设备,以及成套设备的信息控制技术。牵伸机目前纺织原料已向混纤、混色、异截面、异收缩等多种复合加工方向发展,为了适应这一要求,提高牵伸机的产品开发能力,增加双喂入、双牵伸单丝卷绕功能,以满足不同规格、不同原料的丝复合牵伸加工;增加上油装置,满足不同品种的需求;增加卷装重量,使卷重达910,以进一步减少停车生产(接头)时间,满足后选用户需求。“十一五”重点化纤机械产品发展方向和关键技术有:重点开发200250吨/日涤纶短纤维生产线;研制年产60万吨PTA成套国产化技术与设备。完善国产长丝复合纺丝机,开发短丝复合纺丝设备。开发涤纶0.3dpf超细纤维纺丝设备。开发可纺制涤纶高强和高模低缩纤维的成套设备。研发年产6万吨粘胶短纤维生产线。腈纶纤维、芳纶1414要进一步提升,研究开发碳纤维、导电纤维、光导纤维、超大分子量的聚乙烯纤维、中空膜纤维等高新技术纤维与设备。1 概述1.1 拉伸的目的和作用拉伸是涤纶纤维制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序,常被称为涤纶纤维成形的第二阶段,或称为二次成形。它不仅是使纤维的物理和机械性能提高的必要手段,而且是检验其以前各道工序进行得好坏的关口。在拉伸过程中,大分子或聚集态结构单元发生舒展并沿纤维轴取向排列。在取向的同时1,通常伴着相态的变化,以及其它机构特征的变化。由于拉伸过程中纤维内的大分子沿纤维轴取向,形成并增加了氢键、偶极键、以及其它类型的分子间力,纤维承受外加张力的分子链数目增加了,从而使纤维的断裂强度显著提高,延伸度下降,耐摩性和对各种不同类型形变的疲劳强度亦明显提高。1.2 牵伸机组原理丝束牵伸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分子链的取向度,使之具有一定的强力和伸长。牵伸是在两道牵伸机构之间产生的。前后两道牵伸机构之间的丝束,因牵伸辊表面速度的差异而被拉伸。两道牵伸机构的拉伸辊表面速度之比称为拉伸倍数。实际上丝束在牵伸辊表面存在打滑现象,实际牵伸倍数将比它的理论值低。因丝束的总旦数很大,可达100200万旦,甚至更高,所需的牵伸力也很大,帮牵伸机构必须做得十分结实。牵伸机的主要作用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在丝束轴向施以外力,把丝束中的单纤维拉细,提高取向度,使单纤维由低强、高伸的塑性状态变为高强、低伸的弹性状态。拉伸是利用各道牵伸机的滚筒表面的线速度的增加来实现的,因此,理论拉伸倍数可由各道牵伸机滚筒表面的线速度之比求得:第一级拉伸倍数2为=/;第二级拉伸倍数为=/;总拉伸倍数为= /;式中、分别表示第一、二、三道牵伸机滚筒表面的线速度(m/min)。一般情况下,机器的总拉伸倍数为36,第一级拉伸倍数约为总拉伸倍数的80%90%3,第二级拉伸倍数仅占10%20%。 根据热牵伸的要求,在第一道牵伸机和第二道牵伸机之间设置水浴牵伸槽,而在第二和第三牵伸机之间装有蒸气加热器。紧张热定型机的目的是在于消除丝束在拉伸之后的内应力,降低热收缩率。紧张热定型机各辊筒的表面线速度,如果比第三道牵伸机辊筒的表面线速度低纤维将产生回缩,回缩比=1-/=(-)/ 式中:-紧张热定型机各辊筒的表面线速度。设计时按理论拉伸倍数计算,而在实际生产中,由于存在打滑现象,实际拉伸倍数略低于理论值。七辊牵伸机的打滑系数约为3%。拉伸倍数应能作微量的调节,所以在牵伸机组的传动系统中,往往没有齿链式无级变速器或齿轮式变速箱。如果联合机生产的纤维品种调换不多,也可以采用调换变换齿轮来改变拉伸倍数。联合机的运转速度由第三道牵伸机辊筒表面线速度代表,而联合机的加工能力是指成品纤维的总旦数。一台牵伸机通常由五个、六个、七个或九个牵伸辊组成一组。它们的直径相同、转速相同,它们与另一台的牵伸机的一组牵伸辊速度不同,靠这个速度差,牵伸机完成拉伸。因此提高牵伸辊对丝束的握持力,防止打滑保证拉伸倍数的稳定4。增加握持力的途径是:(1)丝束进料牵伸机以前具有一定的予张力;(2)增加丝束在辊筒上的包角或增加辊筒与丝束间的摩擦阻力,但是过多地增加包角,也会增加丝束缠辊的机会,对操作不利;(3)增加辊筒数目,目前大多采用七辊和九辊,五辊和六辊牵伸机已很少制造;(4)在牵伸辊的上方或下方增加压辊,防止丝束打滑,提高牵伸能力。七辊牵伸机构的第一和第七个牵伸辊筒的下部,常设有压辊。压辊表面包有橡胶,以增加摩擦系数,更有效地握持丝束。压辊可用气缸加压或油缸加压的优点是机构简单操作方便且不会污染环境。一般用两个气缸加压,也可用一个气缸通过连杆机构来加压。压辊设计压辊表面应耐磨,且不与丝束上的油剂发生作用。压辊有两种型式:自紧式压辊有两种加压方式,一种是靠压辊的自重对丝束进行加压,压辊对丝束的压力随着丝束张力的变化而变化。另一种除压辊的自重外,又用汽缸对丝束的握持可靠,丝束与压辊之间不容易打滑。加载式压辊是根据压辊与牵伸辊的相对位置不同,可分为上压辊和下压辊。前者多用于牵伸辊长度较短的小型拉伸机构,采用单气缸加压,总压力为气缸和压辊自重之和。下压辊则用于大型牵伸机构中,此时;总压力为气缸压力与压辊重量之差,气缸的加压作用可部分抵消牵伸辊悬臂端的形变。2.设计参数的确定2.1 年产2万吨涤纶短纤后处理工艺流程1(丝束从纺丝段来)集束架上导丝架下导丝架油剂浴槽八辊导丝机第一牵伸机水浴牵伸槽第二牵伸机蒸汽牵伸箱第三牵伸机叠丝机张力架卷曲机铺丝机(含喷油水装置)紧张热定形机捕结器曳引张力机切断机打包机2.2 设计基础年生产能力5: =2 t/a每天工作时间:t=18 h工艺速度:V =250 m/min机前丝束张力为:294N/ktex (3g/d)机后丝束张力为:9.8 N/ktex (0.1g/d)紧张热定形机进丝张力为:120N/ktex (1.2g/d)总牵伸倍数:3倍(其中一道2.5倍,二道1.2倍)使用压缩空气压力:0.6Mpa压辊最大工作线压力:170N/cm牵伸辊长度:1250mm牵伸辊直径: 400mm牵伸辊排列:上三下四(共七根)橡胶压辊长度:1225 mm橡胶压辊直径:400mm丝片进出高度:970 mm2.3 确定牵伸旦数D6依据年生产能力可以计算出日生产能力=/ N (2.1)式中 N- 年开车天数,取N=300=/ N=2.0104/30070 t/d由参考文献1计算日生产能力公式 (2.2)式中 v- 工艺速度:v=250m/mind- 牵伸旦数- 机台开车率,取=75%- 纤维收缩率,取=5%T- 每天工作时间,T=18 h所以 d=2.56106dtex 3 牵伸机构受力分析7在最初几个牵伸辊上,丝束在牵伸辊表面打滑,随着牵伸辊数的增加,打滑逐渐减少,最后丝束将以牵伸辊的表面速度前进。图3.1为第三道七辊牵伸机构的受力图。丝束绕第一牵伸辊后,张力由逐渐减小到,绕经第二辊后,张力减为机构中前面两个牵伸辊受力较大。丝束与辊筒表面间伴有相对运动。丝束的张力可用下列公式进行计算:图 3.1 七辊牵伸机构的受力图由已知条件可知:第三牵伸机的进丝张力 =256ktex294 N/ktex =75264N第三牵伸机的出丝张力 =256ktex9.8 N/ktex =2508.8N拟设计包角 =/2 =由参考文献1欧拉公式 : = (3.1)式中 -第一牵伸辊前的丝束张力-第七牵伸辊后的丝束张力-自然对数的底(e=2.718)f-丝束与拉伸辊间的磨擦系数-包角=+=/22+4=6所以= 即75264=2508.8 解得 f0.18=3328.58 N=5859.33 N=10314.19 N=18677.18 N=31960.30 N=56259.85 N4 功率估算分析计算牵伸机的功率首先必须知道丝束进出机器的张力差和丝束的运行速度,按下式求出所需的理论拉伸功率:由参考文献1公式 (kw) (4.1)式中: 、-进出机器的丝束张力(kg) v-丝束的输送速度(m/min),v=250 m/min=75264 /9.8=7680 kg=2508.8/9.8=256 kg由于第三牵伸机的后面还有一台紧张热定形机,拖动丝束运动,丝束张力为TT=120294/9.8=3134.7 kg所以第三牵伸机的牵伸理论功率=175 kw 一台牵伸机所需的功率,随丝束进出机器的张力差而变化,且与丝束的输送速度成正比,计算时应取机组的最高输送速度。如果丝束张力差为负值,则机器将产生制动转矩。当牵伸机组正常工作时,第一道和第二道牵伸机就在做负功,即对丝束产生制动转矩。计算机器的输入功率时,尚需考虑传动部分的机械效率。因此,机器的理论负载功率为8:当为正值时公式: (4.2)式中:机械效率(取=0.9) 空车运转消耗的功率(根据经验取=2.44KW)=+2.44=197 KW选取的电机功率200 KW从理论拉伸功率,负载功率和起动功率中选取最大值,作为设计的依据,然后,根据传动路线确定各传动箱的功率,计入适当的安全系数后,就可着手对传动系统各主要零部件进行分析计算。目前,丝束的张力、机械效率、空车运转功率和起动转矩等都只能采用经验数据,或者对现有机组进行测定以获得所需的数据。5 七辊牵伸机组的整体设计本机组总共由三台牵伸机组成,根据纺丝工艺要求,每台牵伸机也不完全相同。牵伸机主要由牵伸箱部件、牵伸辊部件、牵伸辊传动装置、气动控制部件、压辊部件、外置润滑系统、传动部件等组成。牵伸箱为铸铁结构,用于支撑牵伸辊。箱体内装有润滑管路,以油滑箱体内传动齿轮及滚动轴承。在箱体操作侧的牵伸辊轴上装有七根牵伸辊。牵伸辊表面镀三氧化二铬,辊筒与牵伸辊轴通过法兰联接,辊筒随轴回转。橡胶压辊为外包丁腈橡胶,能对牵伸辊均匀加压。压辊颜色为乳白色,硬度为(邵尔A型)7580度9。5.1 第一牵伸机设计电机联轴器减速器联轴器进轴牵伸轴。牵伸机的七个辊筒排列方式上三下四(共七辊),第六、七辊通冷水;压辊放在进丝端(如图 5.1)。图 5.1 第一牵伸机结构简图在第一道牵伸机的几个牵伸辊上,丝束慢慢被张紧,即沿丝束前进方向形成一张力梯度,当其张力达到纤维的屈服应力的大小时,则出现细颈。因此,拉伸点(通常把拉伸过程中出现细颈的位置叫做拉伸点)在第一道牵伸的最后一个辊上或最后二辊之间。要将丝束拉伸区移至第一、二道牵伸机之间,则必须降低第一道牵伸机最后一辊或数辊的温度,使的丝束的温度降低,其屈服应力增大,则不会在此处产生细颈,拉伸点可移出至一、二牵伸机之间。所以设计第六、七辊通冷水,正是此目的。在进丝端设有橡胶压辊,其作用如下10:(1)挤出经过油槽的丝束多余的水分,保持稳定的含油率,便于丝束在第三牵伸机升温快、定型效果好。(2)增加牵伸辊与丝束的摩擦力,减少丝束打滑,确保拉伸倍数稳定,有效控制拉伸点,提高拉伸质量。(3)增加丝片宽度,促进纤维间的密合,使丝片厚薄均匀,有利用拉伸、定型和卷曲。5.2 第二牵伸机设计电机联轴器减速器联轴器进轴牵伸轴。牵伸机的七个辊筒排列方式上三下四(共七辊),所有牵伸辊有毛刷,所有牵伸辊通热水;压辊放在进丝端(如图5.2)。图 5.2 第二牵伸机结构简图5.3 第三牵伸机设计电机联轴器减速器联轴器进轴牵伸轴。牵伸机的七个辊筒排列方式上三下四(共七辊),所有牵伸辊有毛刷,所有牵伸辊通冷水;压辊放在出丝端(如图5.3)。图 5.3 第三牵伸机结构简图6 牵伸辊受力分析此牵伸机组在第三牵伸辊第一辊进丝端的丝束的张力是最大的,所以对第三牵伸机的进行受力分析,牵伸辊筒可以看作为悬臂梁,受到两个张力和牵伸辊外伸部分的重量G。牵伸辊的体积V=L()/4=13353.14()/4=46530090牵伸辊的质量m =V=7.8546530090=365.3牵伸辊的重量G =mg=365.39.8=3579.9 N牵伸辊的转动惯量 J =365.3()/2=50324560对每个辊筒的受力进行分析如下:(1)对1辊筒受力如图,对1辊筒受力向O点简化(如图6.1)。图 6.1 1辊筒受力及简化图=D=75264400=30105.5 N m=D=56259.85400=22503.9 N m合力F=91868.6 N转矩M=-=30105.5-22503.9=7601.6 N m(2)对2辊筒受力如图,对2辊筒受力向O点简化(如图6.2)。图 6.2 2辊筒受力及简化图=D=56259.85400=22503.9 N m=D=31960.3400=12784.12 N m合力F=G+=3579.9+56259.85+31960.3=91800.05 N转矩M=-=22503.9-12784.12 =9719.78 N m(3)对3辊筒受力,对3辊筒受力向O点简化(如图6.3)。图 6.3 3辊筒受力及简化图=D=31960.3400=12784.12 N m=D=18677.18400=7470.87N m合力F=+-G=18677.18+31960.3-3579.9=47057.58 N转矩M=-=12784.12 -7470.87=5313.25 N m(4)对4辊筒受力,对4辊筒受力向O点简化(如图6.4)。图 6.4 4辊筒受力及简化图 =D=18677.18400=7470.87N m=D=10314.19400=4125.68 N m合力F=G+=3579.9+18677.18+10314.19=32571.27 N转矩M=-=7470.87-4125.68 =3345.19N m(5)对5辊筒受力,对5辊筒受力向O点简化(如图 6.5)。图 6.5 5辊筒受力及简化图=D=10314.19400=4125.68 N m=D=5859.33400=2343.73 N m合力F=G-=3579.9-10314.19-5859.33=-12593.62 N转矩M=-=4125.68-2343.73 =1781.95 N m(6)对6辊筒受力,并对6辊筒受力向O点简化(如图 6.6)。图 6.6 6辊筒受力及简化图=D=5859.33400=2343.73 N m=D=3328.58400=1331.43N m合力F=G+=3579.9+5859.33+3328.58=12767.81 N转矩M=-=2343.73 -1331.43=1012.3N m(7)对7辊筒受力,并对7辊筒受力向O点简化(如图 6.7)。图 6.7 7辊筒受力及简化图=D=3328.58400=1331.43N m=D=2508.8400=1003.52N m合力F=2521.36 N转矩M=-=1331.43-1003.52=327.91 N m由以上计算可知1牵伸辊的合力最大为:合力 F=91868.6 N2牵伸辊的合力矩最大为:转矩M=9719.78 N m把1牵伸辊的最大受力,可以把牵伸辊看作是载荷均布的悬臂梁(如图6.7)。图 6.7 最大受力牵伸辊受力情况q=F/L=91868.6 /1335=68.8 N/ mm=qL=68.81335=91868.6 N倾覆力矩=-=-= -61308540 N mm剪力=-qX =- qL =-68.81335=-91868.6 N弯矩=- =-=-= -61308540 N mm7 牵伸辊筒的设计11 牵伸辊的结构有三种:内部不通水、内部通冷水、内部通蒸汽。第一种是内部不通加热介质的牵伸辊,无缝钢管制作,借助两端法兰焊接在辊轴上。第二种是内部通冷却水的牵伸辊,它所配用的牵伸辊是一空心轴,内装一根无缝不锈钢管,管内进水,经过牵伸辊内腔,然后至牵伸轴内孔与无缝不锈钢之间出水,有的还在牵伸辊内焊有呈螺旋线状流动,加长冷却水与牵伸辊的接触时间,使热交换充分。由于辊轴回转,故在轴端进出水接头处采用单端面机械密封。本次设计中,由于辊筒的长度和直径都是已知的,所以在这里只进行辊筒的结构设计。牵伸机组中的牵伸辊筒有内部不通水、内部通冷水、内部通热水三种。根据纺丝的工艺要求,设计第一台牵伸机内部不通水的牵伸辊五根和内部通冷水的牵伸辊二根,设计第二台牵伸机内部不通热水的牵伸辊七根,设计第二台牵伸机内部不通热水的牵伸辊七根。牵伸辊与牵伸辊轴的联接方式有内夹套螺栓联接、辊筒与法兰焊接再用螺栓联接和法兰螺栓联接,前两者结构复杂难于加工和装配,后者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和装配,经济性好。牵伸机组中所有牵伸辊和牵伸轴均采用法兰螺钉联接。内部不通水的牵伸辊结构设计(如图 7.1)。图 7.1 牵伸辊结构图设计要素有如下几个方面:(1)选用材料为20的钢管(500mm1335mm)。(2)辊筒要封闭所以在左端加工一个凹槽台阶,钻6个M16-6H深15的孔,以便和盖子装配。(3)车外圆到400mm1250mm,表面镀 三氧化二铬厚度0.20.3后抛光,表面粗糙度达0.8。(4)为了避免尺寸突变而引起的应力集中,所以阶梯轴采用倒圆角过渡。(5)为了辊筒和轴联接,在辊筒450mm的圆周上钻24个26深孔40,这样可以将螺钉头隐藏起来。(6)辊筒和轴联接,为了阻碍辊筒下滑,在辊筒和轴加工出有一定精度相配合的定位止口。内部通冷水的牵伸辊继承了内部不通水结构的特点,只是在一个 局部做了一点修改,具体结构设计(如图 7.2)。 在内部不通水的牵伸辊结构上内孔加工一个台阶,以配合装通水的分配板。图 7.2 通水牵伸辊结构图8 法兰联接螺钉性能等级和材料确定12牵伸棍和牵伸辊是法兰螺钉联接,为了防止出现螺栓断裂的情况,必须进行分析。首先,分析辊筒的受力。单个辊筒的受力情况,、 为丝束的张力,它们对牵伸辊产生转矩 ,及倾覆力矩 的作用,其大小与丝束作用力及丝束对辊的包角有关。分析各个辊筒的受力情况,确定受力最大者牵伸辊,辊筒与轴通过24只高强螺钉相连。D为辊筒与法兰联结螺钉所在圆的直径,为法兰外径,为接触面的内径。、之间的面积为辊筒与法兰的有效接触面积。根据前面的计算出来的结果,可知1牵伸辊的合力最大:合力 F=91868.6 N2牵伸辊的转矩最大:转矩M=9719.78 N m。综合考虑辊筒的最大合力和最大转矩,假设2辊筒所到合力 F=91868.6 N、转矩M=9719.78 N m。其次,确定受倾覆力矩最大的辊筒。 =F0.5 L=91868.60.51250=57417.875 N m联接螺栓强度计算 根据转矩M 计算预紧力。采用螺栓时,靠联接预紧后在接结合面间产生的摩擦力矩来抵抗转矩,假设各螺栓的预紧程度相同,根据力矩平衡条件得f+ f+ f+ f =KM (8.1)式中 K - 防滑系数z-螺栓数目-第z个螺栓到接合面中心的距离f-接合面的摩擦因数由于大小相同,为0.5D,故=根据参考文献12取 K=1.2 f=0.15= =14399.67 N根据倾覆力矩计算预紧力。预紧力应确保辊子承受倾覆力矩后,受压最小处不出现间隙,根据参考文献13有= (8.2)式中 A - 有效接触面积z-螺栓数目w-接合面有效抗弯剖面模量A=()=(-)=70650=0.7W=1.54=1.08N故预紧力=1.08N计算螺栓承受最大工作载荷。由参考文献7有:= (8.3)式中,代表第i个螺栓轴线到接合面中心轴线的距离;代表最大值为=0.5D 。图 8.1为辊筒与轴联接螺栓分布图,24个螺栓均布,所以有两个最大值,有两个为0。其余20只螺栓中可分均成4组,每组的对应相同,= cosl5、= cos30、= cos45、= cos60= cos75图 8.1 辊筒与轴联接螺栓分布图=(57417.875 450)4( + + + +)+2 =10589.4N计算螺栓承受的总拉力 FF=+C (8.4)其中C为螺栓的相对刚度,根据参考文献15取C=0.4,所以 F=+C=1.08+0.41.06=1.08N计算螺栓危险剖面的拉伸强度=1.5F/(0.25) (8.5)式中,d为螺栓的危险剖面的直径所以 =1.51.08/(0.25)=358.28 MPa查文献16表11-6,选用性能级别为8.8,材料为35即可满足要求。9 通水牵伸轴设计(1) 选择轴的材料确定许用应力此轴属于载荷较大而无很大冲击的重要轴,中间要通水是中空轴内径130mm,而且还要和牵伸辊相联接,最大直径和牵伸辊的最大直径一样,所以轴的直径比较大。选用40Cr,调质处理。查文献12表2-5,取=685 MPa。(2) 按扭转强度,初估轴的最小直径由文献17表2-6查得C=100, =40 Mpa 按轴的设计公式实心轴C=66.7mm空心轴66.7+130=196.7 mm由于键槽的存在,应增大轴颈以考虑其对轴强度的影响,双键应增大7%,所以,取d=200mm(3) 轴的初步设计根据轴系结构分析要点,该轴上主要有两个轴承和一个齿轮。右边的轴承用锁紧螺母和锁紧垫圈进行轴向固定,所以必须要开一个槽。齿轮和轴一起转动,即在轴上要开一个槽。考虑到斜齿圆柱齿轮传动,选用角接触球轴承,采用螺栓联接式轴承盖实现轴两端单向固定,依靠普通平键联接实现周向固定,大齿轮的轴向固定采用轴肩与套筒相配合实现,轴采用阶梯轴的结构来实现零件的轴向固定。此轴要与辊直接相连,因此在上开24个M24的螺孔,与辊相配合,结合后述尺寸确定,绘制轴的草图(如图9.1)。图 9.1 轴结构图(4) 轴的结构设计径向尺寸的确定: 图 9.1所示,从轴段d=200mm选取相邻轴段的直径。起定位固定作用的套筒,定位轴肩高度h可在(0.070.1)d取值,故30(1+20.07)=210.2mm取=220mm。为与大齿轮装配部分,其直径应与大齿轮的内孔直径相一致,即=240mm。为安装轴承部分,即 =260 mm,选定轴承为23144CK/W33GB/T288-1994。为了方便装配水管零件=230mm, 为轴与辊筒的定位止口,=500mm;为钻螺纹的地方,=450mm;为轴径,为了和辊筒的最大直径一致,取 =500mm。轴向尺寸的确定:为螺纹长度与锁紧螺母相配合,取=40mm;为退刀槽,取=5mm;上装载轴承,轴承宽度B=120mm,取=178mm;起定位作用,取=148;大齿轮齿宽b2=260 mm,取=335 mm;与装轴承及箱体厚度, 轴承宽度B=180mm,取轴段长=266mm;为联接螺纹的长度,取=80mm;起定位作用,取=10mm。(5) 确定齿轮和轴承的润滑 由于辊筒的工艺速度是250m/min,所以齿轮圆周速度V=250m/min齿轮采用浸油润滑,轴承采用压力油润滑(6) 轴的强度校核,轴的受力(如图9.2)图 9.2 轴受力图前面计算出来的数据有:齿轮的输出功率 P=182.495KW轴的转速 n=405.5r/min齿轮的分度圆直径 d=609mm齿轮的圆周力 =22866.77N齿轮的径向力 =7525.69 N齿轮的轴向力 3684.24 N轴传递的最大转矩 T=9719.78 N.m计算支承反力及弯矩: 水平面上=11433.385NC点弯矩 =301mm=3441.45Nm 垂直面上=6135.67 N=1390.2 NC点弯矩:=301mm= 1840.7 Nm 求合成弯矩=3902.79 NmC点当量弯矩:=7017.3 Nm校核的强度C截面的当量弯曲应力=37.25 MPa W-轴的抗弯截面系数, W=0.1(因C截面有键槽,考虑对轴强度削弱影响,故d乘以0.95,d为轴拥有材料的直径)确定许用弯曲应力:=/ (9.1)式中 -对材料40,取=333.43MPa - 表面质量系数,取=0.90- 绝对尺寸系数,取=0.89- 安全系数,取=1.40- 受弯矩作用时的有效应力集中系数,取=2.53把以上数据代入公式(9.1),得=75.4 MPa(7) 刚度校核 牵伸轴和牵伸辊的结构简图(如图9.3)图 9.3 轴辊结构图忽略齿轮的受力和牵伸辊上的摩擦力,有轴的结构可以简化为双简支的外伸梁(如图9.4)图 9.4 辊轴简支图计算转角的公式=p/6EI (9.2)式中 P-拉伸力,取辊最大合力P =91868.6 N-两轴支座跨距,=666-轴受扭矩作用的长度,=948E-弹性模量,E=2.16I- 转动惯量,取I=/64=224203850将以上数据代入公式(9.2)得=0.00125 rad允许偏转角12=0.0025 rad由计算可知, 所以轴的强度、刚度足够,满足设计要求,则该轴的结构设计无须修改。10 牵伸辊的计算10.1强度计算以第三道牵伸机构的第二个牵伸辊为例,在拉伸辊上作用的力包括:丝束进、出牵伸辊时的张力和牵伸辊外伸部分的重量W 。用分析法或图解法求出力、和W的合力P 。对危险截面C(如图9.3)进行强度校核,其方法如下:已知=948mm P=91800.05N =56259.85N =31960.3NC处的弯矩为:=式中:-力P作用点至截面C的距离=91800.05N948mm=87026447.4N mmC处的扭矩为:式中:牵伸辊直径=4859910 N mmC处的等效弯矩M为:=87094243.86 N mmC处的等效扭矩T则为:=87162040.32 N mmC处的弯曲应力及扭转应力应为:,式中:抗弯断面模量; 抗扭断面模量。对于直径为d的实心轴来说,应力为:;。对于空心轴,断面模量等于:;式中:空心轴外圆直径;空心轴内圆直径。此轴为空心轴=400 mm =340mm=1616854.69=808427.35应力为: =87094243.86/1616854.69=53.87 MPa=87162040.32/808427.35=10.782M Pa通水牵伸辊的材料是,查文献3表2-7,取=600 MPa, =95 MPa,=40 MPa。计算所得的危险截面应力小于所用材料的许用应力,表示辊的强度足够。10.2 挠度计算牵伸辊外伸端的挠度由下列各部分挠度迭加而成,即(1) 由于载荷P引起起点D处的挠度等于= (10.1)式中E-弹性模量J-惯性矩X-支承A至截面D的距离-两支承间的距离查文献15得碳钢的弹性模量E=196206MPa 取E=200MPa 牵伸辊的转动惯量 J =365.3()/2=50324560支承A至截面D的距离X=989mm两支承间的距离=666 mm=1.01 mm(2) 载荷P引起点D处的转角为= (10.2)L-牵伸辊的长度 L=1250 mm=4.24由于转角而使牵伸辊外端产生的形变增量为 = L (10.3)= L=4.241250=5.3 mm(3) 将牵伸辊筒看作一受均匀载荷P/L的悬臂梁,牵伸辊外伸端的挠度为= (10.4)=2.23 mm(4) 由第二牵伸辊和相邻各辊筒上的丝束张力差,求出作用在齿轮B上的各周向力。设周向力在力P方向的总分力为F,则因力F的而在点D产生的转角等于= (10.5)式中 -齿轮B至前支承的距离 =365 mm-齿轮B至后支承的距离 =301 mmF-齿轮B的圆周力 F=22866.77N=0.0003因转角而使牵伸辊外伸端产生的形变量为=(L+X-) (10.6)= (L+X-)=0.38 mm牵伸辊外伸端的总挠度为 =+ (10.7)=+=(1.01+5.3+2.23-0.38) =8.16mm在不计滚动轴承的间隙时,1米长的牵伸辊外伸端的最大挠度应小于1毫米。由于8.16mm远小于1.25mm,则所设计的牵伸辊符合要求。11 润滑方式与密封装置牵伸轴和轴承高速运转产生大量的热,就必须采取润滑的装置,采用集中、连续、有压力油润滑。压力供油润滑是用油泵将油压送到润滑部位,供油量充分可靠且易于控制,可带走摩擦热起冷却作用。箱体中齿轮和轴承的润滑推荐采用N68机油(GB433-1989),第一次运转300小时后应清洗更换新油,以后每运转5-6个月更换一次机油。油温温升不宜超过80C,每次换油时须清理网式滤油器。在润滑系统中密封装置的作用是防止润滑剂的泄漏并阻止外部杂质、灰尘、空气和水分等侵入润滑部位。密封不仅能大量节约润滑剂,保证机器的正常工作,提高机器寿命。牵伸辊、牵伸轴、箱体相连的地方采用多种密封方式。防止润滑油漏出和箱体外杂质、水及灰尘等侵入轴承室,避免轴承急剧磨损和腐蚀。(1) O型密封选用O型密封圈2657G GB3452.1-1992,胶圈安装在沟槽内受到预压缩而起密封作用,当液体油要向外泄漏时,密封圈借助流体的压力挤向沟槽的一侧,在接触边缘上压力增高使密封效果增强,这种随介质压力升高而提高密封的效果的性能叫“自紧作用”,O型密封圈具有双向密封能力 。(2) 唇形密封选用唇形密封圈B200230D GB13871-1992,安装时主唇朝内,用以防止液体漏出;副唇朝外,用以防尘。(3) 迷宫密封迷宫密封是非接触式密封中最常用的一种,即转动部件和静止部件之间是无接触的。这种密封不受工作速度的限度,可靠、简单和材料选择方便,但允许有一定的泄漏。牵伸轴和箱体采用迷宫密封形式。迷宫密封不但起密封作用还能散热。其具体组成形式请参照牵伸辊内传动装置装配图。(4) 挡油环和迷宫密封组合该密封处选用挡油环密封,其作用用于油润滑轴承,防止过多的油、杂质进入轴承室以内以及啮合处的热油冲入轴承内。挡油环与轴承座孔之间应留有不大的间隙,以便让一定量的油能溅入轴承室进行润滑。与迷宫密封组合,防止液体漏出,达到更好的密封效果。总结毕业设计是修完所有大学课程之后的最后一个环节。此次毕业设计,培养了我综合运用多学科理论,知识和技能,以解决较复杂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主要包括原理综述、研究方案的分析论证、方案方法的拟订及依据材料的确定等。七辊牵伸机是纺丝后处理联合机的主要部分,属于比较成熟的产品。目前市场上有各种不同型号的七辊牵伸机,所以它们结构也不相同。本次毕业设计的课题涤纶短纤后处理设备七辊牵伸辊设计。主要研究的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1) 根据纺丝的工艺要求来确定牵伸机在联合机位置和数量。(2) 在已知年产量的情况下,确定最大牵伸力。(3) 合理布局七个牵伸辊的位置,确定丝束张力的包角。(4) 对牵伸机构进行受力分析,确定进出辊筒丝束张力。(5) 根据丝束张力,计算出最大受力和转矩。(6) 分析牵伸辊和牵伸轴的联接方式,确定牵伸辊和牵伸轴的联接方式(7) 设计牵伸辊和牵伸轴的结构。(8) 对牵伸辊和牵伸轴进行必要的计算。(9) 画出主要的零部件图。在姜老师和二纺机技术人员的指导下,以及同组同学的讨论中,经过几个月时间的设计,终于完成了。在对牵伸机进行理论分析以后,依据前面计算出来的数据,综合材料、加工、装配、运输等因素,完成本次毕业设计的主要任务七辊牵伸机牵伸辊部件的设计,该方案具有以下优点:(1) 采用空心钢筒,减小质量。(2) 采用法兰联接,结构简单;易于加工、装配。(3) 利用止口定位,便于安装。(4) 采用集中、连续、有压力油润滑及多种密封,确保机器的有效运行。参考文献1刘裕暄、陈人哲主编.纺织机械设计原理.纺织工业出版社.1984 .1502魏大昌主编.化纤机械设计原理.纺织工业出版社.1984.12003余永珠、邓大立主编.化纤工艺与设备.郑州纺织工学院.1992.201974李振峰主编.涤纶短纤维生产.东南大学出版社.1989.982985哈尔滨工业大学理论力学教研室编.理论力学.第六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4070 6机械设计手册联合编写组编.机械设计手册.第二版.化学工业出版社.1986.58007吴宗泽主编.机械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204538郭重庆主编.简明机械设计手册.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102009吴宗泽主编.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126010张建中主编.机械设计基础.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1.813011蔡学熙主编.现代机械设计方法使用手册.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130012胡彬.涤纶短纤维生产装置第二牵伸机故障分析.通用机械,2003,05:788213 F.L. Litvin . Gear Geometry and Applied Theory . Prentice-Hall Inc . 1994 . 13014 D.B. Dooner, A.A. Seireg. The Kinematic Geometry of Gearing . John Wiley & Sons Inc . 1995 . pp. 5663.15 Y. Ariga, S. Nagata . Load capacity of a new WN gear with basic rack of combined circular and involute profile . Transaction of ASME Journal of Mechanisms . Transmissions and Automation in Design 107 (1985) 565572.16 M.J. French . Gear conformity and load capacity . in: Proc Instn Mech Engrs, vol. 180(43), Pt 1, (196566) . pp. 1013102417 A.O. Lebeck, E.I. Radzimovsky . The synthesis of tooth profile shapes and spur gears of high load capacity . Transaction of ASME Journal of Engineering for Industry (1970) .543553.致谢为期3个多月的毕业设计,时间短暂却内容充实,给我提供了一个学习机械设计及制造相关知识的机会,进一步拓宽了我的知识面;同时通过此次设计,使我又渐渐回顾了四年以来所学到的机械设计基础知识,重新巩固了它们在我的知识库中的位置,真正实现了知识融入实践。经过这次设计,不仅学到了许多有价值的绘图技巧,而且熟悉了机械设计流程,掌握一般的机械设计原理、机械设计方法,及其查阅相关资料的能力。本课题在选题及研究过程中得到姜老师的悉心指导。姜老师多次询问研究进程,并为我指点迷津,帮助我开拓研究思路,精心点拨、热忱鼓励。姜老师对纺织机械这一行有着深刻的研究,曾从事纺织机械设计多年,有着丰富的设计经验,在他细心指导下,我顺利完成了本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涤纶短纤后处理设备七辊牵伸机的牵伸辊设计【18张图纸】【优秀】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420491.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