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680手机外壳塑料模具设计
48页 22000字数+说明书+外文翻译+4张CAD图纸【详情如下】
K680手机外壳塑料模具设计说明书.doc
外文翻译--注塑模的单浇口优化.doc
定模座板.dwg
总装图A0.dwg
机芯.dwg
浇口套.dwg







目录
摘要I
AbstractII
1绪论1
1.1注塑模具基本概念1
1.1.1塑料制件1
1.1.2 本文研究的外壳模型3
1.2注塑模结构的组成及分类3
2塑件的成型工艺分析5
2.1ABS的注塑工艺条件5
2.1零件结构分析8
3 注射设备的选择9
3.1有关塑件的计算9
3.2注塑机型号的确定9
3.3注塑机及型腔数量的校核10
3.4注塑机及参数量的校核10
3.4.1注射量的校核10
3.4.2注塑模结构的组成及分类10
3.5塑件在分型面上的投影面积与锁模力校核11
3.6最大注射压力校核11
3.6.1模具与注射机安装部分的校核12
3.6.2开模行程校核12
4 分型面的选择13
4.1分型面的形式13
4.1分型面的设计原则13
5浇注系统的形式和浇口的设计15
5.1主流道的设计15
5.1.1主流道的尺寸15
5.1.2主流道衬套的形式16
5.2 主流道冷料井的设计18
5.3分流道冷料井设计18
5.4分流道的设计18
5.4.1分流道的截面形状19
5.4.2分流道的截面尺寸19
5.4.3 分流道的长度20
5.4.4分流道的表面粗糙度20
5.4.5分流道的布置形式20
5.4.6分流道向浇口过渡部分的结构20
5.5浇口的设计21
5.5.1浇口尺寸的确定21
5.5.2浇口位置的选择21
5.6浇注系统断面尺寸计算22
5.6.1确定适当的剪切速率γ22
5.6.2确定体积流率Q22
6标准件的选用和模架的确定24
7 合模导向机构的设置26
7.1导向结构的总体设计26
7.1.1导柱的设计26
7.1.2导套的设计26
7.2脱模推出机构的设计28
8成型零件的设计29
8.1成型零件的选材29
8.2凹模部分的结构设计29
8.2.1凹模的结构形式29
8.2.2凹模尺寸的计算29
8.2.3凹模的结构图30
8.2.4凸模尺寸的计算32
8.2.5凸模形状的确定32
9温度调节系统34
9.1模具温度及其调节的重要性34
9.2模具温度与塑料成型温度的关系34
9.3冷却系统的结构34
9.3.1常见冷却系统的结构形式34
9.3.2冷却水路的布置34
10 模具的装配38
10.1模具的装配顺序38
10.2开模过程分析39
结论40
致谢41
参考文献42
附录43
附录143
附录244
摘要
本次的毕业设计是手机外壳的注塑模的设计,该模具有重量轻、耐腐蚀老化、使用寿命长,制作方便、价格低廉等特点
本课题采用Pro/E软件和CAD对手机外壳及模具进行了三维造型和模架选取,采用Pro/E的数值模拟技术和经验设计计算相结合的方法优化设计。该设计通过对多种相似塑件的模具结构参考,设计的是ABS塑件,采用的是一模双腔注射。该产品采用侧浇口注射和组合是式型腔设置。依据产品的数量和塑料的工艺性能确定了以单分型面注塑模的方式进行设计。。由于塑件的工艺性能要求注塑模中有冷却系统,因此在模具设计中也进行了设计。本次的设计中参考了大量的文献,还在互联网上查找资料,设计过程比较完整
关键词 模具;手机外壳;CAD软件;ABS
1绪论
1.1注塑模具基本概念
1.1.1塑料制件
是现代新兴产品之一,犹如空气,塑料时刻围绕在人们的身旁。如今我们可谓是生存在塑料世界里。由于塑料具有密度小,化学稳定性好,电绝缘性能高,比强度大等优异性能,再加上原料丰富,制作方便及成本低廉等优点,所以在国民经济各领域等方面应用甚广。无论是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邮电通信,军事国防,仪器仪表,文体医卫及建筑五金,还是能源开发,海洋利用等,各行各业都有这种新颖,性能特异的塑料产品[1]。
塑料是从石油生产出来的合成树脂加入增塑剂,稳定剂,填充剂及着色剂等物质而组成的,原料为小颗粒或粉状。将这些小颗粒塑料加热溶化成粘流状,注塑到一个具有所需产品形状的型腔中,待塑料冷却后取出来,就得到了与型腔形状一样的塑件,这个具有型腔的东西称为模具,因为它专门用于制作塑料件,所以通常称为注塑模具。
1.1.1.1注塑成型模具的地位及发展趋势
塑料工业是当今极具活力的一门产业。塑料是现代主要的工业结构材料之一,广泛应用于汽车,宇航,电子通信,仪器仪表,文本用品,化工,纺织,医生卫生,建筑五金,家用电器等各个领域。至2004年,我国塑料制件的年产量已突破2500万T。展望21世纪,高分子合成材料将进入质的飞跃发展时期[2]。
纵观世界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较快时,产品畅销,自然要求模具的制造技术能跟上。目前。世界模具市场仍供不应求,可见研究和发展模具技术,提高模具技术水平,对于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在日本被誉为“进入富裕社会的原动力”,在德国则冠之为“金属加工业中的帝王”,在罗马尼亚视为“模具就是黄金”。可以断言,随着现代化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生存在“塑料世界”中,注塑模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将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我国塑料模具工业起步晚,底子薄,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很大的差别。但在国家产业政策和与之配套的一系列国家经济政策的支持和改革及开发方针引导下,我国注塑模得到迅速发展,高效率,自动化,大型,微型,精密,无流道,气体辅助,高寿命模具在整个塑料模具产量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从模具设计和制造技术方面来看,注塑成型模具的发展趋势可归纳以下几方面。
1) 加深理论研究 在模具设计中,对工艺原理的研究越来越深入,模具设计已由经验设计已由经验设计阶段逐渐向理论计算设计方面发展,尤其是注塑时熔体流动引起的取向,这使塑件的质量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2) 高效率,自动化 大量采用各种高效率,自动化的模具结构,高速自动化的注塑成型机械配以先进的模具,对改善制件质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产品成本起了很大的作用。
3) 大型,超小型及高精度 由于塑料具有异常的特性,应用范围十分广阔。为了满足这些要求,研制了各种高强度,高硬度,高耐磨性能且易加工,热处理变形小,导热性优异的模具材料。
4) 标准化 模具标准化及模具标准件的应用将极大地影响模具制造周期,且还能提高模具的质量及降低模具的制造成本。
5) 扩大研究各种特殊结构的注塑模具 为了满足塑料制件的功能要求,应进一步探索具有特殊性能的模具结构。
6) 全面推广CAD/CAE/CAM技术 CAD/CAE/CAM技术是模具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实践证明,CAD/CAE/CAM技术是模具制造的发展方向。现在,全国普及CAD/CAE/CAM技术的条件已基本成熟。随着计算机软件的发展和进步,技术培训工作也日趋简化。
7) 进一步加强快速原型制造技术 快速成型原理制造技术是美国首先推出的。RPM技术是精密机械制造,计算机,NC技术,激光成型技术和材料科学最新发展的高科技技术,被公认为是继NC技术之后的一次技术革命。这种方法制造模具具有技术先进,成本较低,设计制造周期短,精度适中等特点,从模具的概念设计到制造完成,仅为传统加工方法所需时间的1/3和成本的1/4左右。RPM技术还可以解决石墨电极压力振动(研磨)成型法中母模制造的困难问题。
8) 超精加工和复合加工 航空航天等部门已应用纳米技术,必须要有超高精度的模具制造超精度的零件。随着具向精密化和大型化方向发展,加工精度超过1微米的超精度加工技术和集电,化学,超声波,激光等技术综合在一起的复合加工技术在今后的模具制造中将有广泛的前景。
1.1.1.2注塑成型原理
注塑成型业称注射成型,它是目前塑料加工中最普遍采用的方法之一,可用来生产空间几何形状非常复杂的塑料制件。由于它具有应用面广,成型周期短,花色品种多,制件尺寸稳定,产品易更新换代,生产效率高,模具服役条件好,塑件尺寸精度高,生产操作容易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等诸方面的优点,因此,在整个 塑料制件生产行业中,注塑成型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目前,除了少数几种塑料品种外,几乎所有的塑料(即全部热塑性塑料和部分热固性塑料)都可采用注塑成型。据统计,注塑制件约占所有塑料制件总产量的30%,全世界每年生产的注塑数量约占所有塑料成型模具数量的50%[3]。
注塑成型原理:将塑料颗粒定量加入到注塑机的料筒内,通过料筒的传热,以及螺杆转动时产生的剪切摩擦作用使塑料逐步熔化呈粘流状态熔体,然后在柱塞或螺杆的高压推挤下,以很大的流速通过机筒前端的喷嘴注入到温度低的闭合模具的型腔中。由于模具的冷却作用,使模腔内的熔融塑料逐渐凝固并定型,最后开启模具便可从模腔中推出具有一定形状和尺寸的注塑件。上述过程大致可以归纳为:
加料—塑料熔融—冷却定型—塑件脱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