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复习 第1部分 教材梳理篇 第二单元 中国近代史 第12课时 经济和社会生活课件.ppt_第1页
中考历史复习 第1部分 教材梳理篇 第二单元 中国近代史 第12课时 经济和社会生活课件.ppt_第2页
中考历史复习 第1部分 教材梳理篇 第二单元 中国近代史 第12课时 经济和社会生活课件.ppt_第3页
中考历史复习 第1部分 教材梳理篇 第二单元 中国近代史 第12课时 经济和社会生活课件.ppt_第4页
中考历史复习 第1部分 教材梳理篇 第二单元 中国近代史 第12课时 经济和社会生活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2课时经济和社会生活 1 民族工业的代表人物 状元实业家 张謇 1 简介 江苏南通人 清末状元 近代著名的教育家和实业家 2 主张 实业救国 考点梳理 考点梳理 易错分析 第12课时 经济和社会生活 课内练习 角度1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张謇 3 主要活动 践行 实业救国 1899年创办大生纱厂 1901年建成面粉厂和通海恳牧公司 1903年开办轮船公司 榨油厂 酒厂等 重视发展教育 提出 父教育而母实业 的口号 创办中国第一所师范学校 通州师范学校和中国第一座博物馆 南通博物苑 4 评价 甲午中日战争后 张謇的企业在一战期间得到发展 一战后处境艰难 最终破产 他创办实业的历程 成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一个缩影 张謇同时也是爱国实业家 第12课时 经济和社会生活 考点梳理 易错分析 课内练习 2 民族工业发展的历程 曲折发展 1 产生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受洋务运动刺激而产生 2 发展 甲午中日战争后 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办厂的限制 许多民族资本家投身实业 如张謇 实业救国 创办大生纱厂 3 春天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民族工业迎来发展的 短暂春天 短暂春天 的原因 辛亥革命的鼓舞 内因 一战期间 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 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掠夺 外因 主因 4 萎缩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原因是一战后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卷土重来 抗日战争期间受到日本帝国主义的压迫 抗战胜利后 受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 5 调整 新中国成立后 党和人民政府合理调整工商业 1951年是发展黄金期 6 归宿 经1953年 1956年的三大改造 纳入社会主义轨道 第12课时 经济和社会生活 考点梳理 易错分析 课内练习 3 民族工业的发展状态 不健康发展 1 表现 在夹缝中生存 整体水平落后 发展程度极不平衡 行业发展不平衡 主要集中在轻工业 重工业落后 地区发展不平衡 主要集中在像上海 武汉等沿海沿江的大城市 广大内地非常薄弱 发展短暂且艰难曲折 2 原因 特点及曲折发展的原因 根本原因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决定的 三座大山 在帝国主义 封建主义 官僚资本主义的夹缝中求生存 图发展 第12课时 经济和社会生活 考点梳理 易错分析 课内练习 1 背景 辛亥革命后 民国政府下令进行移风易俗的社会变革 2 目的 改变愚昧落后的习俗 3 表现 1 剪发辫 禁缠足 辛亥革命后 民国政府颁布 剪辫令 因此在随后的几年里全国绝大部分男子都剪掉了辫子 女子禁止缠足 2 改称呼 辛亥革命后 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改变了清朝尊卑有别的称呼陋习 故无论在官方还是民间都普遍改称呼 改 大人 老爷 为 君 先生 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时人格平等等观念已深入人心 3 易服饰 清朝被推翻后 体现封建等级的服装一律被废止 西装成为男士在正式场合首选的服装 中山装是这一时期最具特色的服装 现代中式旗袍开始流行开来 第12课时 经济和社会生活 角度2民国以来社会习俗的变化 课内练习 考点梳理 易错分析 4 社会习俗变化的原因 1 辛亥革命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 几千年来皇权体制下的一些观念也发生了变化 观念的变化引起了社会习俗的变化 2 民国政府倡导文明生活 在政府的推动下 社会习俗发生变化 3 西方文明的传播 冲击着旧中国落后的社会习俗 5 对社会习俗变化的评价 1 促进了社会生活的近代化 2 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是有限的 在社会习俗方面 传统的习惯势力很难在短时间内完成改变 第12课时 经济和社会生活 考点梳理 易错分析 课内练习 辛亥革命后军警为行人剪辫子 6 对民国以来社会习俗变化的认识 1 一定时期的社会习俗的变化是一定时期的社会变革的体现 2 随着社会进步及人类文明的发展 世界文化的交流等 人类社会生活必然发生重大变化 3 这一时期社会习俗的变化 表明自由 民主 平等等观念已经渗透到社会习俗方面 也反映了中国社会习俗观念的逐渐进步 4 在当今中西文明交融 全球化加速发展的趋势下 我们要坚持文明的社会习俗 第12课时 经济和社会生活 考点梳理 易错分析 课内练习 易错分析 易错对比 中国近代经济与现代经济的比较 第12课时 经济和社会生活 课内练习 考点梳理 易错分析 一 选择题1 2017 徐州 19世纪以来 中国近代工业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夹缝中萌发 关于下列企业的相同点 表述正确的是 a 皆由洋务派官员创办b 都在一定程度上抵制外来侵略c 均体现轻工业的发展d 都在 自强 的口号下兴办 课内练习 第12课时 经济和社会生活 课内练习 b 解析 图片都是中国的民族工业 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来资本入侵 考点梳理 易错分析 2 2017 潍坊 下列诗句中 赞誉张謇的是 a 七下西洋不辞劳 架起亚非友谊桥b 应募西联大月氏 为击匈奴开丝路c 大将筹边尚未还 湖湘子弟满天山d 创办实业为救国 天地大生见精神 第12课时 经济和社会生活 课内练习 d 解析 张謇是中国近代实业家 提倡实业救国 考点梳理 易错分析 3 下表是中国近代前期商办企业统计表 统计表中数据发生变化的原因有 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掠夺 海外华侨竞相投资 辛亥革命的推动 南京国民政府采取的激励措施a b c d 第12课时 经济和社会生活 课内练习 c 考点梳理 易错分析 解析 南京国民政府1927年成立 不符合题意 4 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 阻断了中国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近代民族工业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客观环境中产生和发展 在帝国主义 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挣扎和抗争 下列关于近代民族工业的说法 正确的是 a 19世纪八九十年代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产生b 张謇创办的大生纱厂是中国第一家民族工业企业c 二战期间 民族工业出现了 短暂的春天 d 具有发展不平衡 发展过程艰难曲折 整体水平落后等特点 第12课时 经济和社会生活 课内练习 d 考点梳理 易错分析 解析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受帝国主义 封建主义的压迫 具有发展不平衡 发展曲折 整体水平落后的特点 5 在近代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 新的事物和思想观念影响着中国的社会生活 下表反映的是 a 大众传媒的发展b 习俗风尚的变革c 交通工具的更新d 通讯设施的完善 第12课时 经济和社会生活 课内练习 b 解析 材料中 发式 服饰 称谓 礼节 脚形 属于人们日常生活习俗的范畴 从材料可知 辛亥革命前后 人们的生活习俗发生了巨大变化 考点梳理 易错分析 6 下图反映的是我国某时期社会习俗的变化 它主要表明 a 封建传统等级观念已彻底废除b 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c 国民人格平等的观念逐渐形成d 新文化运动推动习俗改革 第12课时 经济和社会生活 课内练习 c 考点梳理 易错分析 解析 辛亥革命前后 礼节由 跪拜 变为 鞠躬 握手 称呼由 大人 老爷 变为 先生 君 同志 等 这说明传统的等级观念和社会旧习俗得到改善 实现了人格平等 反映了资产阶级追求平等的愿望 7 申报 报道民国时期一场婚礼 梳一东洋头 披件西式衣 宣读婚约 互换戒指 才一鞠躬 即携手而归 无傧相催请跪拜起立之烦 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 大众传媒的普及b 男女实现了平等c 西方思想的影响d 封建思想的根除 第12课时 经济和社会生活 课内练习 c 考点梳理 易错分析 二 判断题 结合所学知识 判断下列有关史实或史论是否正确 正确的填 t 错误的填 f 并改正 8 清末状元张謇提出了 实业救国 的口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