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第二高级中学高一生物5月月考试题(无答案).doc_第1页
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第二高级中学高一生物5月月考试题(无答案).doc_第2页
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第二高级中学高一生物5月月考试题(无答案).doc_第3页
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第二高级中学高一生物5月月考试题(无答案).doc_第4页
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第二高级中学高一生物5月月考试题(无答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一生物五月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60分)1、下列关于种群密度调查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蔓生或丛生的单子叶植物不能用地上部分的数量作为种群密度b.不宜用样方法调查活动能力强的动物的种群密度c.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随即取样d.种群密度能准确地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2、农业科技人员在对草原鼠害进行调查时,随机选定某区域第一次放置了100个鼠笼,捕获68只鼠,标记后原地放回,一段时间后在相同位点放置了100个鼠笼,捕获54只鼠,其中标记的鼠有12只,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该区域中鼠的种群密度较大,为306只,必须积极防治b.这种调查方法称为标志重法c.草原上鼠与牛、羊等是竞争关系,鼠害严重会影响畜牧业发展d.这种调查方法要求调查区域出现大量动物出生或者死亡不影响估算出的种群密度3、下列生物在测量其种群密度时不适合采用样方法的是( )车前草跳蝻蚜虫 杨树田鼠蚯蚓a.b. c. d.4.下列描述中不属于种群特征的是( )a.迁出率b.年龄组成 c.出生和死亡d.性别比例5、下列关于种群密度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一亩水稻的年产量 b.一池塘中单位体积内鲢鱼的数量c.一片森林中单位面积内乔木的数量 d.每平方米草地中杂草的数量6、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从种群特征看,这种措施直接调节( )a.种群密度b.性别比例c.出生率d.年龄组成7、某种群死亡率如图中曲线,出生率如图中曲线,则在哪一时期此种群的个体总数达到其生活环境负荷量的顶点( )a.ab.bc.cd.d8、生态学家对某地区两个生物种群(和)的存活率进行了调查,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对种群和实施重点保护时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种群和都为710岁b.种群和都为110岁c.种群为01岁,种群为67岁d.种群为1岁以后各年龄期,种群为7岁以后各年龄期9、数学模型是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建立数学模型一般包括以下步骤:根据实验数据,用适当的数学形式对事物的性质进行表达观察研究对象,提出问题通过进一步实验或观察等,对模型进行检验或修正提出合理的假设下列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b. c.d.10、某研究所对一条河流生态系统进行了几年的跟踪调查,发现某种鱼进入此生态系统后的种群数量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如右图所示。请推断在t1时,该种群的年龄组成类型,以及该鱼种群数量变化曲线是( )a.增长型和图b.增长型和图 c.增长型和图d.衰退型和图11、20世纪初,人们将驼鹿引入某岛屿。研究人员调查了30年间驼鹿种群数量的变化,并据此绘制了如图所示的变化曲线。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开始5年内驼鹿数量几乎不变b.驼鹿数量最少的是第15年c.20年后驼鹿种群增长率几乎为0d.引起30年内驼鹿种群数量发生重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人们的大肆捕杀12、右图所示为生活在同一环境中的两个物种a和b的种群密度变化曲线,下列对曲线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 )aa以b为食 bb以a为食 ca与b之间没有信息交流 da与b互利共生13、如图表示某孤岛上存在捕食关系的两种生物种群个体数量变化,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种群为捕食者,种群为被捕食者b.种群可以为牛,种群可以为草c.种群可以为牛,种群可以为草d.种群的数量随种群的数量减少而减少14、下图表示寄生关系的能量流动模型的是( )15、关于群落演替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火灾过后的草原上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b.初生演替与次生演替的关键区别在于起始的土壤条件不同 c.演替中群落的取代不是指一个群落消失另一个出现 d.演替的结果是物种的丰富度加强16、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结构就是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构成的 b所有细菌都属于分解者c自养生物都是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d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处于第二营养级17、兔子吃草,红狐吃兔,狼吃红狐构成的食物链中,红狐所处的消费者级和营养级依次是( )a次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b次级消费者、第三营养级c三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d三级消费者、第三营养级营养级能量(jm-2)a141.10105b15.91105c0.88105d871.2710518、某河流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共有四个营养级,分别以a、b、c、d表示。一年内输入这四个营养级的能量数值如右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生态系统中初级消费者对应的营养级b b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6% c第二营养级的粪便中的能量属于第二营养级固定的能量的一部分d.四个营养级的能量去路都有三个:流入下一营养级的,被自身呼吸消耗,被分解者分解19、右图是某湖泊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定量分析图解。图中a、b、c代表三个营养级,数字均为实际测得的能量值,单位为百万千焦。 下列是关于该系统能量流动的几个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流入生物群落的总能量是111百万千焦能量由a流向b的传递效率大于由b流向c的传递效率未利用的能量是指未参与能量流动的那部分能量各个营养级的能量主要流动去向是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该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同时进行的a. b. c. d.20、如图所示食物网中,e是生产者,共含有7.1109 kj的能量,b生物种群总能量为2.3108 kj,从理论上计算a最多获得的能量是( )a.2.84108 kj b.2.38108 kj c.1.41109 kj d.3.05108 kj21、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水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建立人工湿地公园是解决城市水污染的一种有效途径,下图是人工湿地处理城市污水的示意图。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要大于该系统生产者所固定的全部太阳能b挺水植物芦苇在湿地边沿随地势高低分布不同,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c绿藻、黑藻可吸收城市污水中的有机物,并用于自身的光合作用d人工湿地净化污水时,体现了该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22、下图为某农田生态系统以及对秸秆进行进一步利用的示意图: 下列相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流经此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b图中只有2条食物链 c秸秆利用后的废渣,其中的有机物被分解者分解后产生的能量可被农作物利用 d建立农田生态系统的目的是使能量尽可能地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 23.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所指的物质是指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化学元素 b.所说的生态系统是指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 c.所说的循环是指物质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反复出现、循环流动 d.物质在循环过程中不断递减 24、下图表示生物圈中元素的循环过程,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过程代表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b.图中a、b分别代表消费者和生产者 c.温室效应主要是由过程造成的 d.农业生产中的松土可以增大过程 25、某生态系统中各成分之间存在着如右图所示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生态系统的捕食链可表示为:甲乙丙b该生态系统中流经乙的能量最多 c所有箭头表示的含义可以是物质的循环 d所有箭头表示的含义可以是能量在食物链中的流动 26、在生态系统的碳循环中,既能使碳进入生物群落,又能使碳回大气中的生物是() a绿色植物 b植食动物 c肉食动物 d营腐生生活的真菌 27、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的是 ( )a利用人工合成的化学信息素吸引昆虫前来,提高传粉率和结实率 b草原返青时的“绿色”,为食草动物提供可以采食的信息 c延长光照时间,提高家禽产蛋量 d利用音响设备发出不同的声信号,诱捕或驱赶某些动物 28、在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发生在 () a种群和种群之间 b种群内部个体和个体之间 c生物和环境之间 d以上三项都有 29、狼依据兔留下的气味进行捕食,兔依据狼的气味或行为特征躲避猎捕。这个事实说明( ) a.生命活动必须依靠信息的传递 b.信息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c.所有生物都有信息传递 d.信息传递具有普遍性和多样性 30、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有许多方面的应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提高农产品产量 b.提高畜产品产量 c.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 d.可以提高农业害虫的繁殖力 31、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是( ) a.心猿意马 b.飞蛾扑火 c.花香引蝶 d.老马识途 32、法国的昆虫学家法布尔做过以下实验: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在一所被丛林包围的房屋里,把一只雌性大天蚕蛾扣在纱笼里,周围撒满樟脑。尽管外面风狂雨骤,还有几十只雄蛾扑向纱笼,此现象说明( ) a.昆虫间通过信息相联系,这种信息是无线电波 b.昆虫间通过信息相联系,因为昆虫都具有趋化性 c.昆虫间通过信息相联系,联系的媒介是阴雨天气 d.昆虫的雌雄个体间通过信息相联系,这种信息是化学信息性外激素 33、江苏省农林厅于2004年12月9日向全省下达了紧急“剿杀令”关于切实做好加拿大“一技黄花”防控工作的通知。“加拿大一技黄花”原产北美,最早于1935年作为观赏值物引进,上世纪80年代扩散蔓延到河滩、路边。它的根系极为发达易连接成片,一棵“一技黄花”能结两万多粒种子,极易和其他作物争光、争肥,形成强大的生长优势,对绿化灌林乃至棉化、玉米、大豆等农作物产生严重影响,并能改变道路、宅旁、荒地的景观。下列有关“一技黄花”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一技黄花”属于外来物种,进入我国后可以增加我因生物多样性 b“一技黄花”成灾最可能的原因是本地缺乏其天敌 c为控制“一技黄花”可以再从原产地引进其天敌 d为控制“一技黄花”可从原产地引进与其有竞争关系的生物 34、对一个生态系统来说,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之间的关系一般是( ) a抵抗力稳定性较高,恢复力稳定性就较高 b抵抗力稳定性较低,恢复力稳定性就较低 c抵抗力稳定性较高,恢复力稳定性就较低 d抵抗力稳定性的高低与恢复力稳定性的高低无关 35、有关生物圈的叙述,能说明其功能的是( ) a各种生物及其生活环境 b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c理论环境和生物相互作用 d能维持自身的稳态 36、如图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部分示意图,各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各项中不正确的是 ( )a生物与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不可逆转,所以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性 b表示流经生态系统内部的总能量 c一般情况下,为的10%20% d从能量关系看 37、如图表示能量流经某生态系统第二营养级的示意图,其中a表示该营养级摄入的能量, af表示能量值的多少。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中a=c+d+e b图中b表示第二营养级同化的能量 c图中c表示流人下一营养级的能量 d图中d表示通过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 38、如图所示的食物网中,戊的食物有l/2来自于乙,1/4来自于丙,1/4来自于丁,且能量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传递效率为10,从消费者到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为20。若戊体重增加20g,需要消耗植物( ) a1125g b1600g c2000g d6500g 39、以下是生活在、两地区的人的食物结构,其对两条食物链的分析正确的是( ) 玉米人 玉米牛人 a一个吃玉米的人获得的能量一定比一个吃牛肉的人获得的能量多 b能量沿食物链单向流动,传递效率随营养级升高而逐级递减 c长期坚持素食可缓解世界粮食短缺问题 d若栽培土壤含同浓度的某重金属盐,则中的人比中的人重金属元素积累少 40、图甲、图乙为某种生物种群的年龄组成曲线,若不考虑其他因素,种群甲和种群乙未来个体数量的发展趋势是( )a.衰退型和增长型b.增长型和衰退型c.稳定型和衰退型d.稳定型和增长型二、非选择题(共40分)41(11分)下图甲表示某人工鱼塘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图解(能量单位为:j/cm2a),乙表示鲫鱼迁入该生态系统后的种群数量增长率变化曲线,请回答:(1)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 j/cm2a(2分),来源包括 。(2分)甲图中a代表 ;该生态系统中贮存的能量主要以 的形式存在。 (2)甲图生态系统中,能量从第一营养级流到第二营养级的传递效率是 %,能量从第二营养级流到第三营养级的传递效率是 %。(小数点后均保留1位数字)(3)由于食性不同,鱼塘中鱼类等生物具有分层现象,群落的这种空间结构称为 。(4)调查人工鱼塘中鲫鱼的种群密度,常用 法。乙图中,在tlt2时期鲫鱼种群的年龄组成为 型。42(10分)下图表示太湖中某一经济鱼类所在生态系统的局部能量流动,图中字母代表相应能量值,请据图回答问题。(1)图中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_(填字母),藻类呼吸作用所散失的热能可用图中的_(填字母)表示,图中的b1+c1+d1可表示鱼用于_(2分)的能量。正常情况下d/c的比值_(2分)(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2)为提高经济效益,将蚕沙(蚕的粪便)投入水中供鱼食用,蚕沙中所含的能量属于第_营养级所含的能量;该种经济鱼类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_。捕捞时,最好把鱼类种群数量控制在_时,以获得最大的净补充量。(3)生态学上有“中度干扰”假说,就是一个生态系统受到中等程度干扰时,由于它们具备_能力,能够维持自身的相对稳定,人类无需参与。43.(11分) 下图是我国南方开始尝试的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式图,它利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