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学时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doc_第1页
第一、二学时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doc_第2页
第一、二学时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doc_第3页
第一、二学时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网 经济生活学案第一、二学时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1、识记货币的本质、基本职能、价格、纸币等概念。2、理解货币产生的必然性、两种基本职能的原因与区别、商品流通的含义、纸币与货币的关系、纸币发行规律。3、运用货币知识说明如何正确对待金钱。(二)能力目标1、从具体材料入手,逐步学会从感性到理性,从现象到本质的能力。2、用纸币知识认识假币的违法性,提高辨别假币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确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商品货币观念,树立正确地金钱观,正确地认识金钱、使用金钱。学习重点 理解货币的本质及其基本职能、纸币。学习难点 纸币。学习策略 预习提出问题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讲解检测、巩固知识体系一、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1、货币的本质。商品及其基本属性(构成商品的两个条件)货币的产生,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货币的含义和本质2、货币的职能。货币的基本职能 价值尺度(货币执行价值尺度时,只是观念上的货币。)流通手段(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货币。)其它职能3、纸币的产生和发展纸币的产生。纸币的含义纸币的发行规律(国家有权发行纸币,但是不是越多越好?)电子货币学法指导 (一)知识篇:重难点问题分析1、货币的本质准确理解货币的本质,是准确把握本课知识的基础和关键,是连接本课其他知识的纽带和关键。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货币是财富的象征。在人们眼里,货币蒙上了神秘的面纱,具有某种神秘的力量,对货币的各种不正确的观念(如拜金主义,金钱万恶论等)便应运而生。 (1)等价物的含义。在商品的价值关系中,一种商品充当表现其他商品价值的材料而能够同一另一种商品直接交换,它就处于等价形式上,也称等价物。(2)一般等价物的含义。一般等价物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可以直接和其他一切商品相交换并表现其他商品价值的商品。第一,它首先是一种商品,是某一地区市场上人们比较认同、乐意接受的。第二,它自身有一个演化的过程。第三,金银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就是货币。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货币的本质就是一般等价物。货币是一种商品,但与其他商品不同,是一般等价物,是可以和其他一切商品相交换的商品;货币和其他一般等价物又有不同,只有当贵金属用来固定充当一般等物时,才标志货币正式产生。货币与其他一般等价物的区别。产生时间不同,其他一般等价物出现比货币早。特征不同,如货币价值比较大,易于分割,易于保存,便于携带。其他一般等价物各自在不同程度上具有上述某些特征。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其他一般等价物不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2、货币的基本职能货币的基本职能是本课知识的核心。现实经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货币,不了解货币的职能,就无法真正懂得货币,就无法适应经济生活的需要。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在这里“基本“是指这两个职能是从货币产生时就有的,货币的其他三个职能即储藏手段职能、支付手段职能以及世界货币职能,都是在这两个基本职能基础上派生出来的。(1)价值尺度职能是指货币作为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尺度的职能。如果不是衡量一切商品价值,而是一个或几个,那就不是货币,只是等价物。货币之所以能具有价值尺度职能,是因为货币本身是商品,也有价值。货币执行价值尺度,对商品价值言,表现为价格,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在一般情况下,商品价格的高低与商品本身价值的大小成正比,与货币本身的价值成反比。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只要观念上的货币即可,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2)流通手段的职能,是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这一职能又叫购买手段职能。流通手段强调的是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而商品流通强调的是商品如何进行交换。商品流通是直接的物物交换,用公式表示为:商品-商品。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做商品流通,用公式表示为:商品-货币-商品。两者有明显区别。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必须是实实大大的货币,而不能只是观念的货币。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是受一定规律支配的,它主要由商品的价格总额和货币的流通速度所决定的。3、纸币纸币代替金属货币以后,必须通常把流通中的纸币称之为货币。人民币是我国的法定货币。(1)纸币的含义:纸币本身没有价值,它只是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它必须由国家发行,如果不是本国国家发行的,就不是法定货币。制造假币的行为在各国都是犯罪行为。必须是国家现在正在强制使用的。国家以前强制使用而现在不再强制使用的,则不能在市场上流通。(2)纸币的优点:成本低,避免了铸币在流通中的磨损,容易保管携带和运输。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国家有权发行纸币,但不能任意发行纸币。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数量为限度,如果不相符,则可能出现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经济现象,势必会影响人们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经济秩序。通货膨胀:指的是纸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现象。纸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的实际需要量,是通货膨胀的原因之一,不是惟一原因。通货紧缩是一种与通货膨胀相反的经济现象,导致通货紧缩的原因有多种,其中流通中纸币数量相对不足只是引发通货紧缩的一个原因。而主要原因在于社会需求不足。(二)方法篇 1、类比法。如在学习价值尺度这部分内容时,为更好地理解货币为什么能衡量其他商品的价值时,可以拿尺子为什么能测量其他东西的长度,秤为什么能测量其他东西的重量作类比。2、比较法。对货币的五种职能从其概念、所需货币形式等诸方面作比较,可以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3、联系实例法。在学每一职能时都尽量准确地从现实生活中找出典型事例,并对其分析,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4、历史分析法。在学习纸币的产生时用历史分析法,得出纸币产生的必然性。5、比较法。通过对货币和纸币的比较,主要弄清其区别,从而明白纸币并不是货币,没有价值,只是一种货币符号,它代替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6、热点分析法。结合现实生活中“一切向钱看”、“金钱万能论”等思潮,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批驳。实例探究例1关于商品与货币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一组是( )(1)商品和货币是一对孪生兄弟 (2)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3)货币是一个历史范畴,商品是一个永恒的范畴 (4)先有商品,后才有货币(5)货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 (6)商品、货币都是一个历史范畴A、(1)(3)(5) B、(2)(5)(6) C、(2)(4)(5)(6) D、(1)(2)(5)(6)例2 货币的本质是( )A一种商品 B纸币 C一般等价物 D流通手段例3李某在大公司上班。春节前夕,他领了2500元的工资、资金,用其中的1240元为自己购买了一部手机并拿出200元存了定期储蓄。这里的货币执行的职能有( )(1)流通手段 (2)价值尺度 (3)贮藏手段 (4)支付手段A、(2)(3)(4) B、(2)(4) C、(1)(2)(3) D、(1)(4)例4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这就是说( )(1)在一定时期内发行多少纸币是由国家决定的(2)纸币的面额(如1元、2元)是由国家决定的(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