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总结 第9课 诗歌与小说课件 岳麓版必修3.ppt_第1页
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总结 第9课 诗歌与小说课件 岳麓版必修3.ppt_第2页
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总结 第9课 诗歌与小说课件 岳麓版必修3.ppt_第3页
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总结 第9课 诗歌与小说课件 岳麓版必修3.ppt_第4页
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总结 第9课 诗歌与小说课件 岳麓版必修3.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9课诗歌与小说 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 学习目标 内容索引 基础认知学习思考 深化探究核心突破 巩固练习随堂反馈 教材问题解答 基础认知学习思考 一 诗经 楚辞与汉赋1 诗经 1 地位 诗经 是我国最早的一部 2 内容 它保存了从西周初期至大约500年的诗歌 共305篇 分为风 雅 颂三部分 3 特点 以四言为主 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句式 语言质朴丰富 是中国诗歌形成的重要标志 具有倾向和 赋 比 兴 的艺术手法 诗歌总集 春秋中期 现实主义 2 楚辞 1 产生 战国时期等人吸收南方民歌精华 采用楚国方言 创造出的一种新体诗歌 2 代表作品 屈原的 抒发了忧国忧民的情感 是楚辞体中的名篇 3 特点 楚辞不是整齐的四言体 而采用自由灵活的句式 4 地位 开创了中国古典文学风格的先河 骚体 与 风 合称 风骚 成为中国古代诗歌的两大源头 屈原 离骚 抒情浪漫 3 汉赋 1 产生 汉朝政治统一 经济发展 2 特点 赋是一种专重铺陈排比 的文体 它是吸收了先秦 诗经 和楚辞表现手法的带韵散文 辨析比较 诗经 和楚辞在艺术特点上的不同 1 句式上 诗经 是四言诗体或间以杂言 楚辞较为灵活 2 语言上 诗经 丰富多彩 音节和谐 艺术感染力强 楚辞采用楚国方言 句中常带 兮 字 节奏韵律独具特色 3 创作风格上 诗经 是现实主义作品 楚辞则是浪漫主义作品 文采华丽 1 论语 为政 中记载 诗 三百 一言以蔽之 曰 思无邪 思想纯正 这句话反映了 诗经 具有什么功能 提示社会教化 2 汉赋华丽夸张 表现出一种什么样的文化气度 提示汉赋表现出大一统时代恢弘的文化气度 提示 学习思考 二 唐诗 宋词与元曲1 唐诗的繁荣 1 背景 繁荣 开放和的盛唐造就了诗歌的辉煌 制度的确立使得许多中下层的文人有机会施展抱负 汉代以来五言诗 七言诗的发展 也为唐诗在格律形式等艺术方面提供了借鉴 2 代表 诗仙李白 诗圣杜甫和中唐白居易等 文化多元 科举取士 2 宋词的兴盛 1 背景 天下分裂 战乱频仍 一批有识之士希望振奋人心 宋代生活丰富 娱乐场所需要大量的歌词 2 特点 又称 能灵活自如地表达情感 并可配乐演唱 按特定的乐调曲谱 填词 3 代表 苏轼 辛弃疾 柳永 李清照等 市井 长短句 3 元曲的兴起 1 背景 元代 汉族文人进取无望 心情压抑 常用抒发愁闷情怀 2 形成 在 金元俚曲俗谣基础上经文人重新制作而形成的新诗体 3 特点 有限制 大量使用 方言 衬字 与音乐 戏曲结合比较紧密 散曲 宋词 格律曲牌 白话 3 李白和杜甫的诗歌在风格特点上的最大不同是什么 试分析其原因 提示风格 李白的诗具有浪漫主义色彩 杜甫的诗具有现实主义色彩 原因 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 太平安乐的盛世为人们提供了悠闲舒适的生活环境 杜甫生活的时代是唐朝由盛转衰时期 政治动荡不安 经济日益凋敝 人们生活在颠沛流离和饥寒交迫之中 提示 学习思考 4 唐诗 宋词 元曲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 词是一种新的诗歌体裁 句子有长有短 可以配曲歌唱 元曲主要是元杂剧 是一种在诗 词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包括说唱 音乐 舞蹈和完整故事情节的歌剧艺术 推动唐诗到宋词再到元曲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提示城市经济的发展 提示 学习思考 三 明清小说1 背景 明清时期 工商业城镇和阶层兴起 政治黑暗 官场腐败 各种社会矛盾逐渐加深 2 成就 1 明代 出现 水浒传 西游记 金瓶梅 风靡全国的 四大奇书 警世通言 喻世明言 醒世恒言 初刻拍案惊奇 续刻拍案惊奇 等短篇小说集也广受人们青睐 2 清代 出现深刻反映现实的百科全书式的巨著 假借谈狐说鬼宣泄对社会不满的 聊斋志异 长篇讽刺小说的开山之作 等一批批判现实的文学力作 市民 三国演义 红楼梦 儒林外史 3 影响 明清小说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其中的优秀作品至今仍受到人们的喜爱 成为我国古典文学中的瑰宝 5 从作者自身来说 影响明清小说繁荣的重要因素有哪些 提示作者丰富的生活阅历 知识水平 对社会生活的深刻观察等也是明清小说繁荣的重要原因 6 重新拍摄的电视连续剧 红楼梦 引起了人们对中国古典名著 红楼梦 的再度关注 红楼梦 这部著作以贾宝玉 林黛玉之间的爱情悲剧为主线 主要鞭挞了什么 提示封建礼教 学习思考 提示 深化探究核心突破 主题不同文学体裁的文学特色 1 不同的诗歌形式史料一长太息以掩涕兮 哀民生之多艰 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 謇朝谇而夕替 既替余以蕙纕兮 其犹未悔 屈原 离骚 史料二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史料三醉里挑灯看剑 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 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 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辛弃疾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教你读史 是楚辞名篇 盛唐时期充满浪漫主义奇特想象的伟大诗人 南宋词人 词风慷慨之激昂 沉郁悲凉 问题思考 1 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 简要指出屈原作品的主要文学特色 答案楚辞采用楚国方言 句式自由灵活 易于表达情感 2 从史料二 三看 李白与辛弃疾的作品表现了怎样不同的时代特征 答案李白的诗出现在繁荣 开放和文化多元的盛唐 体现了盛唐张扬个性 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辛弃疾的词体现了政权分裂 南宋苟且偷安 民族政权并立的特征 表达了渴望恢复中原的雄心和壮志未酬的悲愤 答案 3 从以上描述中 你能得到哪些认识 答案文学体裁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任何艺术形式都是一定历史时期社会状况的反映 答案 2 明清小说的特点史料从思想内涵和题材表现上来说 明清小说 最大限度地包容了传统文化的精华 而且 经过世俗化的图解后 传统文化竟以可感的形象和动人的故事而走进了千家万户 传统文化给明清小说提供了丰富的养料 而明清小说又将传统文化发扬和丰富 在 艺术形象和艺术细节的演绎中予以创造性的阐说 国学概要 教你读史 史料从三个方面论述了明清小说的特点 关键词句是 中 最大限度地包容了 中 经过世俗化的图解后 中 演绎中予以创造性的阐说 问题思考 上述史料反映了明清小说具有哪些特点 中国古代文学总的发展有何趋向 答案 1 特点 明清小说具有包容性 世俗化 创造性的特点 2 趋向 中国古代文学总的发展趋势是市民化 通俗化 文学形式之间不断继承并发展 答案 史论总结 我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1 春秋 诗经 的句式以四言为主 内容丰富 或间以杂言 现实感强 2 战国楚辞的句式非常灵活 具有浪漫主义风格 3 汉赋辞藻华丽 夸张 表现出大一统时代恢宏的文化气度 4 唐诗风格多样 以五言诗和七言诗为主 把诗歌推向顶峰 5 宋词是诗歌的另一种形式 句式灵活 句子长短不一 适于合乐歌唱 具有强烈的音乐节奏之美 6 元曲语言通俗 幽默 句式灵活 是综合性的舞台艺术 7 明清小说反映复杂丰富的社会生活 侧重于对社会风俗与人情世界的描绘 课堂小结 记知识纲要 背核心术语1 诗经 的现实主义和楚辞的浪漫主义代表了两种不同的诗歌创作风格 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汉赋辞藻华丽 手法夸张 表现出大一统时代恢宏的文化气度 2 唐朝开放的社会和繁荣的经济 促进诗歌创作进入黄金时期 宋代词作有豪放派和婉约派两大派别 元代文学的主流形式是元曲 它们体现着不同的时代精神和社会面貌 3 明清社会的变化 市民阶层的扩大 为小说的繁荣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明清小说将日常生活和普通市民都纳入创作视野 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全景 巩固练习随堂反馈 1 诗经 是中国古代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 最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a 是中国最古老的一部诗歌总集b 语言丰富多彩 艺术感染力很强c 反映了自西周至春秋中期的社会生活d 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解析 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 意即奠定了中国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基础 这就要求从 诗经 所反映的社会现实生活的内容角度去思考分析 答案 解析 1 2 3 4 5 1 2 3 4 5 2 成语 骚人墨客 指的是诗人 作家等风雅的文人 其中将诗人称作 骚人 是源于屈原的 离骚 该诗篇所展现的风格是a 浪漫主义b 现实主义c 自由主义d 理想主义解析 离骚 和 诗经 分别是我国古代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艺术源头 答案 解析 3 唐代是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鼎盛时期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体现了李白诗歌的风格是a 浪漫主义b 现实主义c 古典主义d 现代主义解析本诗用夸张手法再现瀑布的雄伟 壮观 充分体现了浪漫主义风格 故选a 答案 解析 1 2 3 4 5 4 凡有井水饮处 即能歌柳词 北宋词人柳永的词之所以在宋代能得到广泛的传播 主要是因为他的词a 洋溢着强烈的爱国激情b 善于描绘雄浑壮观的景物c 蕴涵着对国家兴亡的沉痛感慨d 反映市民生活 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解析柳永的词迎合 满足市民大众阶层的审美需求 用他们容易理解的语言 易于接受的表现方式 着力表现他们所熟悉的人物 所关注的事情 故本题选d项 1 2 3 4 5 答案 解析 5 窦娥冤 揭露封建统治的黑暗 水浒传 颂扬农民起义英雄杀富济贫 这反映了a 封建社会的腐朽没落b 异端 思想影响广泛c 普通民众的理想与愿望d 商业发展冲击传统观念解析文学创作来源于现实 是对现实的反映 窦娥冤 创作于元朝 而封建社会没落是从明朝开始的 排除a项 题干材料揭示了普通民众渴求美好生活与社会公正的愿望 排除b d两项 选c项 1 2 3 4 5 答案 解析 教材问题解答 阅读与思考导致中国古代小说流变的原因 一是城市的繁荣 商业的发展和人们社会生活的丰富 二是小说自身的发展 自我测评1 诗经 保存了西周初期至春秋中期的大量诗歌 内容丰富 以四言句式为主 反映了周代宗法分封制下的社会规范 楚辞 句式灵活 反映了社会变革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唐诗 既体现唐前期繁荣盛世 也反映了唐后期的动乱与衰落 宋词 既反映城市繁荣 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