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4-2015学年山东省青岛市第二实验中学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满分18分,共9个小题,每小题2分):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1下列做法对的是()a公交车上大声喧哗b在马路上飞速骑自行车超越他人c上语文课大声朗读课文d课间操时教室内开着灯2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必须借助电子设备进行交流原因是()a太空中噪声太大,直接对话听不清楚b用通讯设备更方便c声音只能在地面上传播d太空中无空气,真空不能传声3下列现象中属于凝固的是()a早春河面上冰的消融b深秋草木上的露珠c冬天草地上的霜d放在室外的水结了冰4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图可能是松香熔化图象b乙图可能是铁的凝固图象c丙图可能是食盐熔化图象d丁图可能是奈的凝固图象5下列关于物体的运动和静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运动是绝对的,所以没有静止的物体b我们说地球是运动的,选择的参照物一定是地球上静止的物体c选取不同的参照物,物体的运动情况可能不同d研究物体运动时可以不选参照物6下列器材的使用过程中正确的是()a刻度尺的零刻线如果磨损,该刻度尺就不能使用b使用刻度尺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c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时,视线要与液柱的表面垂直d用温度计测物体的温度时,不能歪斜,必须与液体表面垂直7下列验证性试验,有错误的是()a将发声的音叉放在平静的水中溅起水花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b“闻其声知其人”,说明可以根据音色来判断说话者c在试管内放少量的碘的固体颗粒,塞紧塞子后放入沸水中,发现试管内出现碘蒸气说明蒸发吸热d冬天将玻璃片从室外拿到室内,发现它上面有一层雾,说明降低温度可以使气体液化8甲乙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之比是3:2,通过的路程之比是2:1,则他们所用的时间之比是()a3:1b2:1c3:4d4:39下列研究过程中运用“分类法”的是()a研究声音的产生时在鼓面上放纸屑b将固体按照熔化特点的不同分为晶体和非晶体c研究声音的传播时,与水波的传播进行比较d研究汽化的两种方式时,找出蒸发和沸腾的异同点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满分12分,共4个小题):每小题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1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物质由气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b声音在固体、液体中传播的比在气体中快c固体熔化时的温度叫熔点d物体单位路程所用的时间叫速度11小明写出的知识结构,其中错误的是()a物质熔点/沸点/酒精11778水银39357铅3281740b声音的特征影响因素音调振幅响度频率音色材料、结构c异同点蒸发沸腾相同点吸热、汽化现象不同点液体表面液体内部任何温度一定温度下平和剧烈d机械运 动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 曲线运动12根据右表所提供的数据,在标准大气压下,以下判断错误的是() 物质熔点/沸点/酒精11778水银39357铅3281740a80的酒精是液态b在78时,给酒精加热温度不会提高c39的水银吸热,温度不变d铅的凝固点是32813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的凝固曲线,从图中给出的信息,我们可以判断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甲物质是晶体b甲在bc段吸热c甲的熔点是24d乙一定是蜡烛二、专题一:运动现象14回顾实验与探究:(1)测量物体运动平均速度器材斜面、木块、小车、金属片原理用公式求出小车的平均速度装置图实验过程(1)、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金属片放在斜面底端,用测出小车将要通过的路程s1,把s1和后面测得的数据填入下列表中(2)、用停表测量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到底部的时间t1(3)、根据测得的s1和t1,利用公式算出小车通过斜面全程的平均速度是m/s(4)、将金属片移到斜面中部测出小车到金属片的距离s2(5)、测出小车从斜面顶端滑过斜面上半段路程s2所用的时间t2,算出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m/s学法测平均速度时,必须把刻度尺和停表结合起来使用,体现的学法是15运用知识解决问题(1)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以小车为参照物,斜面是,实验时应该使斜面保持较的角度,目的是(2)校运会上,小雨和小明在400m的跑道上同时开始3000m赛跑,小明的速度是8m/s,小雨的速度是6m/s,他们再次相遇需要时间(3)一艘潜艇静止在海面下,当发现正前方8km处有一艘航空母舰正以40km/h的速度向潜艇驶来时,潜艇马上想航母发射一枚速度为120km/h的鱼雷,多长时间鱼雷可以命中目标?三、专题二:声现象16回顾实验与探究:(1)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器材音叉、小锤、乒乓球、细线实验步骤 用小锤分别以不同的力度敲响音叉,听响度的大小,再用音叉分别轻触系在细线上的乒乓球观察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现象发现用力大时音叉的大,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大结论说明越大,越大学法此过程中用乒乓球显示音叉的振动情况物理学法是17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器材钢尺、桌子实验步骤1、将钢尺紧压在桌面上,让钢尺的一端伸出桌面用力拨动钢尺,观察钢尺振动的大小,同时听它发出的声音的高低2、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重复上述实验步骤,注意使钢尺 三次的大致相同3、将现象填表,分析得结论结论物体振动越快,越大,音调越高学法此研究过程中用的物理学法主要是四、专题三:热现象18回顾实验与探究:(1)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器材铁架台,酒精灯,温度计,水,海波,石蜡石棉网,停表,火柴等装置图及步骤对海波和石蜡进行加热,待温度升至某值时开始每隔一分钟,观察它们的状态并记录温度变化,在图中,读数方法正确的是(填“a”“b”或“c”),示数为实验时若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试管底部,则测得试管内物质的温度值偏表格时间/min1234567温度/c44464848485052结论1由表格数据可知该物质在第2分钟是状态在第4分钟是状态,是过程,热量;该物质的熔化时间是分钟2在本实验中,给物质加热的方法称为,这样做的目的是该物质是3熔化规律是方法由物体的熔化规律想到物体的凝固规律是法(2)水的沸腾课题探究水的沸腾器材铁架台、烧杯、水、酒精灯、石棉网、停表、火柴等步骤与表格实验记录的数据如表格所示根据表格数据在上面的坐标纸中画出水沸腾的图象时间/min01234567温度/90929496981001001001从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水的沸点是,2、若第6分钟末移去酒精灯,水(“能”或“不能”)继续沸腾,可见水沸腾吸热4、通过加热时间来体现吸收热量的多少,这种研究方法叫结论由实验结果可以得出水沸腾时的条件是19运用知识解决问题:(1)在零下50的环境下,为什么不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温度而要用酒精温度计?答:因为水银的凝固点为39,在50的环境变成了改用酒精温度计,是因为酒精的很低(2)将一支温度计插入盛有酒精的瓶子中,拿出后观察,示数变化是(3)冷天,在暖和的室内窗玻璃上会“出汗”或结冰花,它们出在玻璃窗室(“内”或“外”)的一面,玻璃窗上的“汗”是水蒸气而成的 冰花是水蒸气形成的专题四:综合能力题(14分20周末,小丽在家和妈妈一起做饭,打开冰箱门,(1)发现冰箱冒白气,从冷冻室取出一块冻肉放在盘子里,(2)一会儿肉上就有一丛白霜将炒菜的(3)铁勺洗干净放在炉火上很快就干了做完饭后小丽洗了洗脸,站在窗前(4)一阵风吹来小丽感到冷请你从上面的现象中选出其中2个(写出所选的序号即可)加以解释现象 现象解释: 解释:21实验验证与实验探究(1)设计实验“探究物质的熔化规律”器材铁架台,酒精灯,温度计,水,海波,石蜡石棉网,停表,火柴等装置图及步骤对海波和石蜡进行加热,待温度升至某值时开始每隔一分钟,观察它们的状态并记录温度变化,在右图中,读数方法正确的是(填“a”“b”或“c”),示数为实验时若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试管底部,则测得试管内物质的温度值偏表格时间/min1234567温度/c44464848485052结论1由表格数据可知该物质在第2分钟是态在第4分钟是状态,是过程,热量;该物质的熔化时间是分钟2在本实验中,给物质加热的方法称为,这样做的目的是该物质是3熔化规律是方法由物体的熔化规律想到物体的凝固规律是法(2)完成下面的探究实验方案: 课 题探究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表格器 材真空罩、闹铃、抽气机、停表步 骤22计算:如图所示是小明骑自行车上学时的st图象,小明和小雨放学后到体育场去玩,小明以这个速度从学校到体育场用了200s,小雨用了250s,求出小雨的速度是多少?(先写出解题思路再求解)2014-2015学年山东省青岛市第二实验中学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题满分18分,共9个小题,每小题2分):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1下列做法对的是()a公交车上大声喧哗b在马路上飞速骑自行车超越他人c上语文课大声朗读课文d课间操时教室内开着灯【考点】物理常识【专题】应用题;定性思想;推理法;其他综合题【分析】在交车上不要大声喧哗,在马路上不要骑飞车,朗读课文可以大声,要注意节约用电【解答】解:a、在公交车上不能大声喧哗,故a错误;b、太阳光照在小镜子上要发生镜面反射,用小镜子将太阳光反射到同学眼中可能会刺伤同学的眼睛,故b错误;c、上语文课可以大声朗读课文,故c正确;d、课间操时,将教室的灯关掉,以免浪费电,故d错误故选c【点评】根据生活经验、生活常识分析即可正确解题,本题是一道好题,体现了物理知识源于生活而又服务于生活的理念2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必须借助电子设备进行交流原因是()a太空中噪声太大,直接对话听不清楚b用通讯设备更方便c声音只能在地面上传播d太空中无空气,真空不能传声【考点】声音的传播条件【专题】应用题;声现象【分析】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声音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解答】解:太空中由于没有传播声音的介质,故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所以宇航员要进行对话需借助电子通信设备进行交流故选d【点评】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知道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3下列现象中属于凝固的是()a早春河面上冰的消融b深秋草木上的露珠c冬天草地上的霜d放在室外的水结了冰【考点】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专题】应用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分析】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解答】解:a、早春河面上冰的消融是固态变为液态,是熔化,故a错误;b、深秋草木上的露珠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故b错误;c、冬天草地上的霜是气态变为固态,是凝华现象,故c错误;d、放在室外的水结了冰是液态变为固态,是凝固,故d正确故选:d【点评】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4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图可能是松香熔化图象b乙图可能是铁的凝固图象c丙图可能是食盐熔化图象d丁图可能是奈的凝固图象【考点】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象【专题】图析法;温度计、熔化和凝固【分析】熔化图象整个过程中温度有上升的趋势,若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则为晶体的熔化图象,否则为非晶体的熔化图象凝固图象整个过程中温度有下降的趋势,若在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则为晶体的凝固图象,否则为非晶体的凝固图象【解答】解:a、整个过程温度有上升的趋势,且有一段时间温度保持不变,所以是晶体的熔化图象,而松香是非晶体,故a错误;b、整个过程温度有下降的趋势,且有一段时间温度保持不变,所以是晶体的凝固图象,铁是晶体,故b正确;c、温度有上升的趋势,且整个过程中温度都在不断上升,所以是非晶体的熔化图象,而食盐是晶体,故c错误;d、整个过程中温度有下降的趋势,且整个过程中温度都在不断下降,所以是非晶体的凝固图象,而萘是晶体,故d错误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对晶体、非晶体熔化或凝固图象的分析,首先根据温度的变化趋势判断出熔化或凝固图象,然后根据晶体和非晶体的特点判断5下列关于物体的运动和静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运动是绝对的,所以没有静止的物体b我们说地球是运动的,选择的参照物一定是地球上静止的物体c选取不同的参照物,物体的运动情况可能不同d研究物体运动时可以不选参照物【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专题】应用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物质处于不停的运动和发展中,因此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我们在研究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情况要先选择一个假定不动的物体作为参照物,再看被研究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否有位置的变化,如果有变化,被研究物体就是运动的,如果没有变化,被研究物体就是静止的;参照物可以任意选取,运动的物体也可以作为参照物,但不能选被研究物体本身,参照物的选择情况不同,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情况也不同,这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解答】解:a、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参照物来说的,若果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来说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则该物体是静止的;故a错误;b、地球上静止的物体都是相对于地球位置没有发生改变的物体,如果说地球是运动的,应该选择相对于地球位置发生改变的物体为参照物;故b错误;cd、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是相对于参照物而言的,研究机械运动必须选择参照物,如果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它就可能是运动的,也可能是静止的;故c正确,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以及参照物的选择等知识;要知道:我们以前总习惯于主观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比如桌子是静的,行驶的汽车是动的,那是默认为地面为参照物了6下列器材的使用过程中正确的是()a刻度尺的零刻线如果磨损,该刻度尺就不能使用b使用刻度尺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c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时,视线要与液柱的表面垂直d用温度计测物体的温度时,不能歪斜,必须与液体表面垂直【考点】刻度尺的使用;温度计的使用及其读数【专题】应用题;基本仪器的使用专题【分析】刻度尺的使用规则:(1)首先要了解刻度尺:量程是多少;零刻度是否磨损;分度值是多少;(2)使用时:刻度尺要与被测部分对齐;让刻度尺有刻度的一面紧贴被测部分,测量的始端与0刻度线对齐,如果0刻度线磨损,可以与其它整格刻线对齐,测量结果要减去前面的数值;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读数时结果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记录数据要写单位;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正确的方法是:(1)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 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2)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3)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的液柱上表面相平【解答】解:a、如果0刻度线磨损,测量的始端可以与其它整格刻线对齐,测量结果要减去前面的数值,故a叙述错误;b、使用刻度尺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故b正确;c、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停留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的液柱的上表面相平,故c错误;d、用温度计测物体的温度时,可以歪斜,但不能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故d错误故选:b【点评】在物理实验和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刻度尺和温度计,我们要熟练掌握其使用和读数方法7下列验证性试验,有错误的是()a将发声的音叉放在平静的水中溅起水花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b“闻其声知其人”,说明可以根据音色来判断说话者c在试管内放少量的碘的固体颗粒,塞紧塞子后放入沸水中,发现试管内出现碘蒸气说明蒸发吸热d冬天将玻璃片从室外拿到室内,发现它上面有一层雾,说明降低温度可以使气体液化【考点】声音的产生;液化方法及其应用;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和特点;音色【专题】实验题;声现象;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2)不同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3)碘很易发生升华,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4)气体在遇冷时可以发生液化现象,液化放热【解答】解:a、将发声的音叉放在平静的水中溅起水花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故a正确;b、不同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闻其声知其人”,说明可以根据音色来判断说话者,故b正确;c、在试管内放少量的碘的固体颗粒,塞紧塞子后放入沸水中,发现试管内出现碘蒸气,这是碘升华形成的,是从固态直接变为了气态,故c错误;d、水蒸气遇冷时会发生液化,冬天将玻璃片从室外拿到室内,发现它上面有一层雾,说明降低温度可以使气体液化,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包括声音的产生、音色的区分、升华与液化现象的应用等,有一定综合性,但难度不大8甲乙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之比是3:2,通过的路程之比是2:1,则他们所用的时间之比是()a3:1b2:1c3:4d4:3【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专题】计算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已知速度之比与路程之比,利用t=求出它们的运动时间之比【解答】解:由v=得t=,甲乙两物体的运动时间之比:t甲:t乙=: =: =4:3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速度公式的掌握和运用,因为是求比值,要细心,防止因颠倒而出错!9下列研究过程中运用“分类法”的是()a研究声音的产生时在鼓面上放纸屑b将固体按照熔化特点的不同分为晶体和非晶体c研究声音的传播时,与水波的传播进行比较d研究汽化的两种方式时,找出蒸发和沸腾的异同点【考点】物理学方法【专题】应用题;其他综合题【分析】研究问题的方法有很多,如“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类比法”、“理想模型法”、“分类法”等,可以先分析题中的四个选项分别用了哪一种研究方法,然后再找出相同的【解答】解:a、研究声音的产生时,在被敲打的鼓面上撒上碎纸屑,把鼓面的振动转化成碎纸屑的跳跃,采用的是转换法,不符合题意;b、固体根据熔化时温度是否变化分成晶体和非晶体,采用的是分类法符合题意c、研究声音的传播时,把声波类比为水波,从而加深对声音传播方式的理解采用的是类比法,不符合题意;d、研究汽化的两种方式时,找出蒸发和沸腾的异同点加以区别,采用的是比较法,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类,注意分类的依据和标准,题目较基础,难度不大分类就是按照事物的性质、特点、用途等作为区分的标准,将符合同一标准的事物聚类,不同的则分开的一种认识事物的方法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满分12分,共4个小题):每小题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1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物质由气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b声音在固体、液体中传播的比在气体中快c固体熔化时的温度叫熔点d物体单位路程所用的时间叫速度【考点】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和特点;熔点和凝固点;速度与物体运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专题】应用题;其他综合题【分析】(1)凝华是物质由气态变为固态的过程;(2)声音在固体、液体中一般比空气中传播更快;(3)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晶体有一定的熔点,而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4)速度是指物体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解答】解:a、由凝华的定义可知,物质由气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故a正确;b、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声音在固体、液体中传播的比在气体中快,故b正确;c、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熔点,而非晶体是不存在熔点的,故c错误;d、速度是指物体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涉及的知识点较多,有凝华的定义、声音的传播速度、熔点的概念、速度的定义等,综合性强,但难度不大11小明写出的知识结构,其中错误的是()a物质熔点/沸点/酒精11778水银39357铅3281740b声音的特征影响因素音调振幅响度频率音色材料、结构c异同点蒸发沸腾相同点吸热、汽化现象不同点液体表面液体内部任何温度一定温度下平和剧烈d机械运 动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 曲线运动【考点】熔点和凝固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机械运动;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专题】应用题;其他综合题【分析】a、不同物质的凝固点和沸点不同;b、声音的特性有三个:音调、响度和音色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与振动频率有关;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距声源的远近和振幅有关;音色又叫音品是指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它跟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c、蒸发和沸腾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主要相同点:都是汽化现象,状态都是由液体变成气体,都要吸热主要不同点:蒸发:是一种在任何温度下、只发生在液体表面的、缓慢的汽化现象沸腾:是一种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d、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主要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运动状态包括匀速运动和变速运动,根据路线又可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是指速度保持不变的直线运动,变速运动是指速度改变的运动【解答】解:a、酒精的熔点是117,沸点是78,水银的凝固点是39,沸点是357左右,铅的凝固点是328,沸点是1740,故a正确;b、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与振动频率有关;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距声源的远近和振幅有关;音色又叫音品是指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它跟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故b错误;c、蒸发和沸腾的主要相同点是都是汽化现象,状态都是由液体变成气体,都要吸热;主要不同点:蒸发是一种在任何温度下、只发生在液体表面的、缓慢的汽化现象沸腾是一种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故c正确;d、机械运动,它可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其中直线运动又可分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故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凝固点、沸点、声音的特征、蒸发和沸腾及机械运动,知识点较多,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记基础知识12根据右表所提供的数据,在标准大气压下,以下判断错误的是() 物质熔点/沸点/酒精11778水银39357铅3281740a80的酒精是液态b在78时,给酒精加热温度不会提高c39的水银吸热,温度不变d铅的凝固点是328【考点】熔点和凝固点【专题】应用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1)同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以及熔化吸热的特点;(2)从表中得出水银和铅的熔点(同一种晶体的熔点等于凝固点)、酒精的沸点;(3)我们知道晶体熔化时,虽吸热但温度不变据此分析各个选项的正误【解答】解:a、气温接近50时不能用水银做温度计的测温液体因为在这时,水银已经凝固由表中数据可知:酒精的沸点是7880的酒精应该是气态,故a错误b、酒精的沸点是78,酒精属于晶体,在78时,给酒精加热温度不会升高,故b正确c、水银在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不变,此时温度就是39故c正确d、铅属于晶体,铅的熔点和凝固点是328故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熔点和凝固点以及熔化吸热的理解和掌握是中考的热点13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的凝固曲线,从图中给出的信息,我们可以判断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甲物质是晶体b甲在bc段吸热c甲的熔点是24d乙一定是蜡烛【考点】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象【专题】图析法;温度计、熔化和凝固【分析】(1)固体分晶体和非晶体,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区别是晶体有一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2)晶体熔化特点:晶体熔化过程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解答】解:a、甲物质放出热量温度下降、不变、下降,是晶体的凝固过程乙物质实际放出热量温度不断降低的过程,是非晶体的凝固过程,故甲是晶体体,乙是非晶体,故a正确,b、甲在bc段是凝固过程,要放出热量,故b错误;c、由图象可知,甲物质在232开始凝固,故甲的凝固点是232,熔点也是232,故c错误;d、由图象可知,乙是非晶体,但不一定确定乙一定是蜡烛,故d错误故选bc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晶体的凝固图象,要学会从图象中找出与晶体有关的信息,学会观察分析物质熔化或凝固的图象,关键是掌握晶体的熔化特点: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二、专题一:运动现象14回顾实验与探究:(1)测量物体运动平均速度器材斜面、木块、刻度尺、停表、小车、金属片原理用公式v=求出小车的平均速度装置图实验过程(1)、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金属片放在斜面底端,用刻度尺测出小车将要通过的路程s1,把s1和后面测得的数据填入下列表中(2)、用停表测量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到底部的时间t1(3)、根据测得的s1和t1,利用公式v=算出小车通过斜面全程的平均速度是0.18m/s(4)、将金属片移到斜面中部测出小车到金属片的距离s2(5)、测出小车从斜面顶端滑过斜面上半段路程s2所用的时间t2,算出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0.15m/s学法测平均速度时,必须把刻度尺和停表结合起来使用,体现的学法是组合法【考点】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专题】实验题;实验分析法;测量型实验综合题【分析】(1)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需要用刻度尺测路程,用秒表测运动时间,然后由平均速度公式可以求出平均速度;(3)(5)根据图示及表中数据求出小球的运动路程、时间,然后由平均速度公式求出平均速度;用刻度尺和停表组合起来,一起完成实验测量的方法是组合法【解答】解: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需要用刻度尺测路程,用秒表测运动时间,利用公式v=计算平均速度;(1)小车通过的路程是长度,需要使用刻度尺测量;(3)平均速度利用公式v=计算;由图可知s1=90cm=0.9m,t1=5s,小车通过斜面全程的平均速度v1=0.18m/s;(5)由图可知s2=0.9m=0.45m,t2=3s,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2=0.15m/s;用刻度尺和停表测量平均速度时,必须要把刻度尺、停表组合起来使用,应用了组合法故答案为:器材:刻度尺;停表;原理:v=;实验过程:(1)刻度尺;(3)v=;0.18;(5)0.15;学法:组合法【点评】本题考查了测平均速度的测量工具及实验原理、求平均速度等问题,是一道基础题,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即可正确解题;一定要掌握,本实验应用力组合法15运用知识解决问题(1)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以小车为参照物,斜面是运动的,实验时应该使斜面保持较小的角度,目的是减小小车运动的速度,便于计时(2)校运会上,小雨和小明在400m的跑道上同时开始3000m赛跑,小明的速度是8m/s,小雨的速度是6m/s,他们再次相遇需要200s时间(3)一艘潜艇静止在海面下,当发现正前方8km处有一艘航空母舰正以40km/h的速度向潜艇驶来时,潜艇马上想航母发射一枚速度为120km/h的鱼雷,多长时间鱼雷可以命中目标?【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专题】应用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1)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就要看物体和参照物之间是否发生位置的改变;有位置的改变,物体是运动的;没有位置的改变,物体是静止的;实验时,斜面放的坡度要小些,这样小车的运动时间时间长;(2)两人再次相遇时,速度大的小明比速度小的小于多跑400m,据此利用速度公式求解;(3)此题类似于汽车的相遇问题,航空母舰以40km/h的速度与速度为120km/h的鱼雷在相同的时间内共同行使了8km,据此利用速度公式求解【解答】解:(1)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小车在斜面上下滑,以小车为参照物,斜面和小车之间发生了位置改变,斜面是运动的;实验时,斜面的坡度应很小,减小小车运动的速度,便于计时;(2)由题知,两人再次相遇时,速度大的小明比速度小的小于多跑400m,即s1s2=400m,由v=得:v1tv2t=400m(v1v2)t=400m(8m/s6m/s)t=400m,解得:t=200s;(3)由题知,s=5km,v舰=40km/h,v雷=120km/h,由v=得:s舰=v舰t,s雷=v雷t,s=s舰+s雷=v舰t+v雷t=5km,则:(40km/h+120km/h)t=8km,解得:t=0.05h=3min;故答案为:(1)运动的;小;减小小车运动的速度,便于计时;(2)200s;(3)经3min鱼雷可以命中目标【点评】本题考查了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速度公式的应用,第二问实际上是数学上的追及问题,第三问实际上是数学上的相遇问题三、专题二:声现象16回顾实验与探究:(1)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器材音叉、小锤、乒乓球、细线实验步骤 用小锤分别以不同的力度敲响音叉,听响度的大小,再用音叉分别轻触系在细线上的乒乓球观察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现象发现用力大时音叉的响度大,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大结论说明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学法此过程中用乒乓球显示音叉的振动情况物理学法是转换法【考点】响度与振幅的关系【专题】实验分析法;转换法;声现象【分析】(1)响度与物体的振幅和距声源的距离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2)物理学中对于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现象或不易直接测量的物理量,通常用一些非常直观的现象去认识或用易测量的物理量间接测量,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做转换法【解答】解:实验步骤:将钢尺一端紧压在桌面上,固定振动部分的尺长一定,用大小不同的力使尺子振动,并用刻度尺分别测量钢尺振动的幅度大小,同时听声音的大小现象:发现用力大时音叉的响度大,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越大,说明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学法: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发声的音叉在振动,但不能直接观察,借助乒乓球的振动间接知道音叉在振动,采用的是转换法;故答案为:响度;振幅;响度;转换法【点评】此题考查的是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我们要学会使用我们所学的物理知识设计实验来验证生活中的物理现象17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器材钢尺、桌子实验步骤1、将钢尺紧压在桌面上,让钢尺的一端伸出桌面用力拨动钢尺,观察钢尺振动的频率大小,同时听它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低2、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重复上述实验步骤,注意使钢尺 三次的振幅大致相同3、将现象填表,分析得结论结论物体振动越快,频率越大,音调越高学法此研究过程中用的物理学法主要是控制变量法【考点】控制变量法与探究性实验方案【专题】应用题;实验探究题;控制变量法;声现象【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物体振动越慢,音调就越低在探究一个量与多个量的关系时,要用到控制变量法【解答】解:实验步骤:1、声音的音调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因此,实验中,将钢尺紧压在桌面上,让钢尺的一端伸出桌面用力拨动钢尺,观察钢尺振动的频率大小,同时听它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低2、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重复上述实验步骤,注意使钢尺三次的振幅大致相同;结论:物体振动越快,频率越大,音调越高学法:在实验中,要研究一个量与多个量的关系,因此,此实验中要用到控制变量法故答案为:频率;音调;振幅;频率;控制变量法【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利用控制变量法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同时要注意控制物体振动的幅度相同,难度不大四、专题三:热现象18回顾实验与探究:(1)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器材铁架台,酒精灯,温度计,水,海波,石蜡石棉网,停表,火柴等装置图及步骤对海波和石蜡进行加热,待温度升至某值时开始每隔一分钟,观察它们的状态并记录温度变化,在图中,读数方法正确的是b(填“a”“b”或“c”),示数为48实验时若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试管底部,则测得试管内物质的温度值偏高表格时间/min1234567温度/c44464848485052结论1由表格数据可知该物质在第2分钟是固体状态在第4分钟是固液共存状态,是熔化过程,吸收热量;该物质的熔化时间是2分钟2在本实验中,给物质加热的方法称为水浴法,这样做的目的是受热均匀该物质是海波3熔化规律是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方法由物体的熔化规律想到物体的凝固规律是水冷法(2)水的沸腾课题探究水的沸腾器材铁架台、烧杯、水、酒精灯、石棉网、停表、火柴等步骤与表格实验记录的数据如表格所示根据表格数据在上面的坐标纸中画出水沸腾的图象时间/min01234567温度/90929496981001001001从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水的沸点是100,2、若第6分钟末移去酒精灯,水不能(“能”或“不能”)继续沸腾,可见水沸腾继续吸热4、通过加热时间来体现吸收热量的多少,这种研究方法叫转换结论由实验结果可以得出水沸腾时的条件是一是达到沸点;二是继续吸热【考点】熔化和凝固的探究实验;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专题】实验题;探究题;实验分析法;探究型实验综合题【分析】(1)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读数时视线要和液面相平;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看温度计中的液面在什么位置,从而读出温度值;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是不变的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瓶不能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为使固体能够均匀受热,需将装有固体物质的试管放在盛有水的大烧杯中加热;(2)根据温度与时间的对应数据描点画出图象;水沸腾过程中不变的温度为沸点;沸腾过程需要吸热;用有形的现象表现无形的事物的方法叫做转换;分析实验数据和过程特点得出结论【解答】解:(1)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时,视线要和液面相平,b符合这种情况;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液面在40以上8格处,示数为48;因为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是不变的,这种物质就是晶体试管中的物质是靠烧杯中的水加热的,试管底的温度比较高;实验时若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试管底部,温度计反映的是试管底的温度,因此测得的温度值偏大;物质熔化前温度升高,处于固态,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处于液固共存状态;由表格数据可知该物质在第2分钟是固体状态在第4分钟是固液共存状态,是熔化过程,吸收热量;该物质的熔化时间是2分钟在本实验中,给物质加热的方法称为水浴法,这样做的目的是受热均匀该物质是海波;熔化规律是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由物体的熔化规律想到物体的凝固规律是水冷法(2)根据表中数据描点画出水沸腾的图象如下图:由表格中数据可以看出水的沸点是100;由于水沸腾时要吸收热量,若第6分钟将酒精灯移开,水不能继续沸腾;通过加热时间来体现吸收热量的多少,这种研究方法叫转换法;由实验结果可以得出水沸腾时的条件是:一是达到沸点,二是继续吸热故答案为:(1)b;48;高;1、固体;液固共存;熔化;吸收;2;2、水浴法;受热均匀;海波;3、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水冷;(2)图象如上图;1、100;2、不能;继续;3转换;一是达到沸点;二是继续吸热【点评】考查晶体的熔化和温度的测量,是一道基础题,第(2)问是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试管中的物质是靠烧杯中的水来加热的是解答这问的关键19运用知识解决问题:(1)在零下50的环境下,为什么不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温度而要用酒精温度计?答:因为水银的凝固点为39,在50的环境变成了固态改用酒精温度计,是因为酒精的凝固点很低(2)将一支温度计插入盛有酒精的瓶子中,拿出后观察,示数变化是c(3)冷天,在暖和的室内窗玻璃上会“出汗”或结冰花,它们出在玻璃窗室内(“内”或“外”)的一面,玻璃窗上的“汗”是水蒸气液化而成的 冰花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考点】熔点和凝固点;蒸发及其现象;液化及液化现象;生活中的凝华现象【专题】应用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析】(1)要测量低温的时候,温度计中的测温物质的凝固点应比被测的低温低;(2)将温度计从酒精中拿出,温度计有酒精附着,酒精蒸发吸收热量,使温度计的示数降低;温度计最后显示温度与周围环境温度相同;(3)液化与凝华都是水蒸气遇冷造成的,液化是由水蒸气遇冷形成小液滴,凝华是水蒸气遇冷凝华成冰花形成的,由于北方的冬天外面窗子冷,所以汗或冰花出现在玻璃室内【解答】解:(1)在零下50的环境下,不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温度而要用酒精温度计的原因是因为水银的凝固点为39,在50的环境变成了固态改用酒精温度计,是因为酒精的凝固点很低(2)当将温度计从酒精中拿出,观察温度计的示数会发现温度计的示数降低了,这是因为酒精蒸发从周围吸收热量,从而使温度计温度降低;当温度计上的酒精蒸发完毕,温度计显示温度要和周围环境的温度相同,所以最后又上升,故c正确;(3)冬天室内温度高,室内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液化成小水珠或凝华成小冰晶附在玻璃内表面,形成“汗”或“冰花”故答案为:(1)固态;凝固点;(2)c;(3)内;液化;凝华【点评】本题考查凝固点、蒸发、液化及凝华现象,知识点较多,属于中等题专题四:综合能力题(14分20周末,小丽在家和妈妈一起做饭,打开冰箱门,(1)发现冰箱冒白气,从冷冻室取出一块冻肉放在盘子里,(2)一会儿肉上就有一丛白霜将炒菜的(3)铁勺洗干净放在炉火上很快就干了做完饭后小丽洗了洗脸,站在窗前(4)一阵风吹来小丽感到冷请你从上面的现象中选出其中2个(写出所选的序号即可)加以解释现象(1)冰箱冒“白气” 现象(2)肉上出现白霜解释: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液态小水滴 解释: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凝华【考点】液化及液化现象;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生活中的凝华现象【专题】应用题;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析】(1)在一定条件下,物体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之间会发生相互转化,这就是物态变化;(2)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解答】解:(1)冰箱冒“白气”,是由于冰箱内部温度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小轿车买卖合同4篇
- 2024-2025学年山西省忻州市七年级(下)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含答案)
- 0-3岁婴幼儿游戏知到智慧树答案
- 风险投资对科技创新企业孵化的影响分析
- 户外拓展活动总结15篇
- 2025年续签商业店铺租赁合同
- 2024年秋新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课件 第五单元 有趣的立体图形 综合实践 记录我的一天
- 管道安装过程中的安全防护
- 风电场施工人员培训方案
- 水稻课件模板
- 广西2025年公需科目学习考试试题及答案4
- 代加工板材合同协议书范本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湖南-湖南地质勘查员二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卷)
- 肝炎的分型及护理
- 高中语文38篇课内文言文挖空一遍过(教师版)
- 2025年高考真题物理(四川卷)-2
- 企业负责人财税知识培训
- 【前程无忧】2025校招人才素质洞察白皮书
- 船舶制造公司管理制度
- 2025至2030年中国石油化工自动化仪表产业发展动态及未来趋势预测报告
- 中建EPC项目报批报建工作指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