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消化与吸收.doc_第1页
第五章 消化与吸收.doc_第2页
第五章 消化与吸收.doc_第3页
第五章 消化与吸收.doc_第4页
第五章 消化与吸收.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 消化与吸收一、单项选择题 5.001 消化道平滑肌的紧张性和自动节律性主要依赖于( )。 . 交感神经的支配 . 副交感神经的支配 . 壁内神经丛的作用 . 平滑肌本身的特性 . 食物消化产物的刺激作用 5.002 对脂肪、蛋白质消化作用最强的消化液是( )。 . 唾液 . 胃液 . 胆汁 . 胰液 . 小肠液 5.003 胆汁的主要作用是( )。 . 激活胰蛋白酶原 . 促进淀粉水解 . 促进脂肪的消化和吸收 . 中和胃液 . 杀灭细菌 5.004 胆汁中参与消化作用的主要成分是( )。 . 胆色素 . 胆酸盐 . 胆固醇 . 脂肪酸 . 卵磷脂 5.005 胆囊收缩素-促胰酶素引起胰腺分泌的特点是( )。 . 酶多,碳酸氢钠与水较少 . 酶少,碳酸氢钠与水多 . 酶、碳酸氢钠与水同样多 . 酶与碳酸氢钠均多,水少 . 以上均不是 5.006 下列关于大肠机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 储存食物残渣,形成粪便 . 大肠有保护粘膜、润滑粪便的作用 . 大肠内的细菌可合成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K. 进食后往往可发生集团蠕动 . 大肠液中的消化酶对消化起重要作用 5.007 消化道平滑肌的基础电节律起源于( )。 . 环行肌层 . 斜行肌层 . 纵行肌层 . 粘膜层 . 浆膜层 5.008 胃肠平滑肌基础电节律的产生可能由于( )。 . Ca2+ 跨膜扩散 . K+ 跨膜扩散 . Cl- 跨膜扩散 . Na+ 跨膜扩散 . 钠泵活动的周期性变化 5.009 下列关于消化道平滑肌的基础电节律的论述,错误的是( )。 . 在胃肠不收缩的情况下,也可记录到基础电节律 . 基础电节律的波幅和频率与平滑肌组织的种类无关 . 基础电节律起源于纵行肌层 . 基础电节律的产生是肌源性的 . 动作电位总是在基础电节律的基础上产生 5.010 胃肠道平滑肌的节律性收缩频率主要决定于( )。 . 动作电位的幅度 . 动作电位的频率 . 慢波的幅度 . 慢波的频率 . 平滑肌本身的节律 5.011 与消化道平滑肌静息电位形成有关的离子是( )。 . K+、Cl-、Na+. K+、Na+. K+、Cl-、 . K+、Mg2+、 . Ca2+5.012 消化道平滑肌细胞的动作电位产生的主要离子基础是( )。 . K+ 内流 . Na+ 内流 . Ca2+ 内流 . Ca2+ 与K+ 内流 . K+ 与Na+ 内流 5.013 下列属于胃泌素族激素的是( )。 . 促胰液素 . 抑胃肽 . 胆囊收缩素 . 血管活性肠肽 . 胰高血糖素 5.014 消化腺细胞分泌消化液的形式是( )。 . 单纯扩散 . 主动转运 . 易化扩散 . 出胞作用 . 以上都不是 5.015 消化腺细胞分泌消化液是由什么离子激发的( )。 . Na+. K+. Ca2+. Cl-. K+与Na+5.016 下列哪项pH值对唾液淀粉酶的消化活动最适宜( )。 . 2.03.0. 4.05.0. 6.07.0. 8.09.0. 12.013.05.017 下列关于唾液的生理作用,错误的是( )。 . 唾液可湿润与溶解食物,使食物易于吞咽,并引起味觉 . 唾液可清除口腔中的残余食物 . 唾液可冲淡、中和、清除进入口腔的有害物质 . 唾液可使蛋白质初步分解 . 唾液可使淀粉分解为麦芽糖 5.018 刺激支配唾液腺的副交感神经,可引起唾液分泌( )。 . 量少、固体成分少的唾液 . 量多、固体成分少的唾液 . 量少、固体成分多的唾液 . 量多、固体成分多的唾液 . 唾液量不变 5.019 刺激支配狗唾液腺的颈交感神经可引起( )。 . 颌下腺、腮腺分泌 . 颌下腺不分泌、而腮腺分泌 . 颌下腺分泌、腮腺不分泌 . 颌下腺、腮腺都不分泌 . 以上都不是 5.020 胃蛋白酶原转变为胃蛋白酶的激活物是( )。 . Cl-. Na+. K+. HCl. 内因子 5.021 下列关于胃酸生理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 能激活胃蛋白酶原,提供胃蛋白酶所需的酸性环境 . 可使食物中的蛋白质变性而易于分解 . 可杀死随食物进入胃内的细菌 . 可促进维生素B12的吸收 . 盐酸进入小肠后,可促进胰液、肠液、胆汁的分泌 5.022 关于胃液分泌的描述,错误的是( )。 . 壁细胞分泌盐酸 . 主细胞分泌胃蛋白酶 . 粘液细胞分泌糖蛋白 . 幽门腺分泌粘液 . 内因子由壁细胞分泌 5.023 下列各因素中,哪一项不能引起胃泌素分泌( )。 . 刺激迷走神经 . 扩张刺激幽门部粘膜 . 肉汤灌注幽门部粘膜 . 盐酸灌注幽门部粘膜 . 食物刺激小肠上端粘膜 5.024 下列关于胃泌素对胃作用的描述,错误的是( )。 . 刺激壁细胞分泌大量盐酸 . 促进胃腺粘液细胞分泌大量粘液 . 对主细胞分泌胃蛋白酶原有轻度刺激作用 . 促进胃的运动 . 促进胃粘膜生长 5.025 下列因素中哪一项不能刺激胃酸分泌( )。 . 促胰液素 . 酒精 . 咖啡因 . 糖皮质激素 . 低血糖 5.026 胃的容受性舒张是通过下列哪一途径实现的( )。 . 交感神经 . 迷走神经 . 壁内神经丛 . 抑胃肽 . 促胰液素 5.027 下列哪种激素与促胰液素属于同一族( )。 . 胃泌素 . 胆囊收缩素 . 胰岛素 . 肾上腺素 . 胰高血糖素 5.028 刺激肠壁肌间神经丛,不能加强( )。 . 肠壁的紧张性收缩 . 节律性收缩的强度 . 节律性收缩的频率 . 兴奋波沿肠壁的传导速度 . 肠内皮细胞的更新率 5.029 下列哪项不属于胃排空速度的影响因素( )。 . 胃内容物中的碳水化合物 . G细胞分泌的胃泌素 . 十二指肠的扩张刺激 . 十二指肠内容物的渗透压 . 进入十二指肠的食糜的酸度 5.030 使胰蛋白酶原活化的最主要的物质是( )。 . 盐酸 . 肠激活酶 . 胰蛋白酶原本身 . 组织液 . 糜蛋白酶 5.031 引起促胰液素释放的因素由强到弱的排列顺序为( )。 . 蛋白质分解产物、脂肪酸、盐酸 . 脂肪酸、蛋白质分解产物、盐酸 . 盐酸、蛋白质分解产物、脂肪酸 . 盐酸、脂肪酸、蛋白质分解产物 . 蛋白质分解产物、盐酸、脂肪酸 5.032 下列关于胰液分泌调节的描述,错误的是( )。 . 食物是兴奋胰液分泌的自然因素 . 在非消化期,胰液基本上不分泌 . 胰腺分泌受神经与体液调节的双重控制,而以神经调节为主 . 迷走神经兴奋,促胰液素分泌 . 体液因素主要是促胰液素和胆囊 收缩素 5.033 迷走神经兴奋引起的胰液分泌特点是( )。 . 水分少,碳酸氢盐和酶含量丰富 . 水分和碳酸氢盐的含量少,酶含量丰富 . 水分多,碳酸氢盐和酶含量也丰富 . 水分少,碳酸氢盐和酶含量也少 . 水分和碳酸氢盐的含量多,酶含量少 5.034 促胰液素能促进胰腺分泌 ( )。 . 大量水分和碳酸氢盐,而酶含量很少 . 少量水分和碳酸氢盐,酶的含量也很少 . 少量水分和碳酸氢盐,酶的含量很丰富 . 大量水分,而碳酸氢盐和酶的含量很少 . 大量的碳酸氢盐,水分和酶含量也丰富 5.035 下列关于胆汁的生理作用的描述,错误的是( )。 . 胆盐、胆固醇、卵磷脂都可乳化脂肪 . 胆汁可与脂肪酸结合,促进脂肪酸的吸收 . 胆汁可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 胆汁的消化酶可促进脂肪的消化 . 胆汁在十二指肠可中和一部分胃酸 5.036 引起胆囊收缩的一个重要体液因素是( )。 . 胃泌素 . 促胰液素 . 促胰酶素 . 胆盐 . 盐酸 5.037 胃肠内容物通过消化道时,在下列哪一部分停留时间最长( )。 . 胃 . 空肠 . 回肠 . 结肠 . 直肠 5.038 胃运动的起点位于( )。 . 胃大弯中部 . 胃大弯上部 . 胃底部 . 胃幽门部 . 胃小弯 5.039 糖、脂肪及蛋白质在胃排空的速度由快至慢的排列顺序是( )。 . 糖类、蛋白质、脂肪 . 蛋白质、脂肪、糖类 . 脂肪、糖类、蛋白质 . 蛋白质、糖类、脂肪 . 糖类、脂肪、蛋白质 5.040 水分及营养物质吸收的主要部位是( )。 . 十二指肠 . 胃 . 小肠 . 大肠 . 食管及胃 5.041 三大营养物质的消化产物大部分被吸收的部位是( )。 . 十二指肠 . 空肠及回肠 . 十二指肠及空肠 . 十二指肠及回肠 . 回肠 5.042 肠胃反射可( )。 . 促进胃排空、抑制胃酸分泌 . 抑制胃排空、促进胃酸分泌 . 促进胃排空、促进胃酸分泌 . 抑制胃排空、抑制胃酸分泌 . 以上都不是 5.043 下列哪种物质不是消化道内分泌细胞分泌的( )。 . 生长抑素 . 生长激素 . 胰高血糖素 . 胰多肽 . P物质 5.044 排粪反射的初级中枢位于 ( )。 . 脊髓腰骶段 . 脊髓胸段 . 延髓 . 脑桥 . 大脑皮质 5.045 大肠内的细菌可利用肠内物质合成下列哪种维生素( )。 . 维生素A. 维生素D. 维生素E. 维生素K. 叶酸 5.046 主动吸收胆盐和维生素B12的部位是( )。 . 十二指肠 . 空肠 . 回肠 . 结肠上端 . 结肠下端 5.047 下列有关脂肪消化和吸收的叙述,正确的是( )。 . 胆盐能使脂肪水解 . 胆汁中含有脂肪酶,因而能分解脂肪 . 小肠内的脂肪小滴就是乳糜微粒 . 脂肪分解产物被吸收入肠上皮细胞后,重新合成中性脂肪 . 大部分胆盐在十二指肠内吸收 5.048 小肠对糖的选择性吸收,表现在各种单糖吸收速度不同,吸收最快的是( )。 . 果糖 . 甘露醇 . 半乳糖 . 木糖 . 核糖 5.049 严重腹泻可导致( )。 . 代谢性酸中毒 . 代谢性碱中毒 . 呼吸性酸中毒 . 呼吸性碱中毒 . 混合性碱中毒 5.050 酸性食糜进入小肠引起大量胰液分泌的主要机制是( )。 . 小肠粘膜释放胃泌素 . 小肠粘膜释放促胰液素 . 小肠粘膜释放胆囊收缩素 . 迷走神经兴奋 . 交感神经兴奋 5.051 水分在小肠的吸收机制是 ( )。 . 渗透和滤过 . 主动转运 . 入胞作用 . 单纯扩散 . 易化扩散 5.052 氨基酸和葡萄糖在小肠的吸收机制是( )。 . 渗透和滤过 . 主动转运 . 入胞作用 . 单纯扩散 . 易化扩散 5.053 水溶性维生素的吸收机制是( )。 . 渗透和滤过 . 主动转运 . 入胞作用 . 单纯扩散 . 易化扩散 5.054 胆盐在回肠的吸收机制是 ( )。 . 渗透和滤过 . 主动转运 . 入胞作用 . 单纯扩散 . 易化扩散 5.055 分泌胃泌素的细胞是( )。 . D细胞 . G细胞 . S细胞 . L细胞 . 嗜铬细胞 5.056 分泌促胰液素的细胞是( )。 . D细胞 . G细胞 . S细胞 . L细胞 . 嗜铬细胞 5.057 分泌内因子的细胞是( )。 . 主细胞 . 壁细胞 . 粘液细胞 . 胃幽门粘膜G细胞 . 胃粘膜表面上皮细胞 5.058 分泌盐酸的细胞是( )。 . 主细胞 . 壁细胞 . 粘液细胞 . 胃幽门粘膜G细胞 . 胃粘膜表面上皮细胞 5.059 形成胃粘膜屏障的细胞是( )。 . 主细胞 . 壁细胞 . 粘液细胞 . 胃幽门粘膜G细胞 . 胃粘膜表面上皮细胞 5.060 分泌胃蛋白酶原的细胞是( )。 . 主细胞 . 壁细胞 . 粘液细胞 . 胃幽门粘膜G细胞 . 胃粘膜表面上皮细胞 5.061 头期胃液分泌的特点是( )。 . 胃液的酸度含量较高而酶含量较低 . 胃液的酸度低而酶含量也低 . 胃液的酸度含量较高而酶含量更高 . 胃液的酶含量较高而酸度更高 . 胃液的酶含量较高而酸度较低 5.062 胃期胃液分泌的特点是( )。 . 胃液的酸度含量较高而酶含量较低 . 胃液的酸度低而酶含量也低 . 胃液的酸度含量较高而酶含量更高 . 胃液的酶含量较高而酸度更高 . 胃液的酶含量较高而酸度较低 5.063 给狗静注稀释的胆汁10ml,可引起( )。 . 胰液和胆汁分泌都减少 . 胰液和胆汁分泌都增加 . 胰液和胆汁分泌都不变 . 胰液的分泌不变,胆汁的分泌增加 . 胰液的分泌增加,胆汁的分泌不变 5.064 给狗静注1阿托品1ml ,可引起( )。 . 胰液和胆汁分泌都减少 . 胰液和胆汁分泌都增加 . 胰液和胆汁分泌都不变 . 胰液的分泌不变,胆汁的分泌增加 . 胰液的分泌增加,胆汁的分泌不变 5.065 给狗静脉注射粗制促胰液素5ml,可引起( )。 . 胰液和胆汁分泌都减少 . 胰液和胆汁分泌都增加 . 胰液和胆汁分泌都不变 . 胰液的分泌不变,胆汁的分泌增加 . 胰液的分泌增加,胆汁的分泌不变 5.066 给狗十二指肠内注入0.5盐酸50ml,可引起( )。 . 胰液和胆汁分泌都减少 . 胰液和胆汁分泌都增加 . 胰液和胆汁分泌都不变 . 胰液的分泌不变,胆汁的分泌增加 . 胰液的分泌增加,胆汁的分泌不变 5.067 与胃泌素的关系是竞争性的激素是( )。 . 胆囊收缩素 . 抑胃肽 . 胃动素 . 促胰液素 . 胰多肽 5.068 促进胰腺外分泌组织生长的激素是( )。 . 胆囊收缩素 . 抑胃肽 . 胃动素 . 促胰液素 . 胰多肽 5.069 促进胃运动的激素是( )。 . 胆囊收缩素 . 抑胃肽 . 胃动素 . 促胰液素 . 胰多肽 5.070 促进稀的碱性胆汁分泌的激素是( )。 . 胆囊收缩素 . 抑胃肽 . 胃动素 . 促胰液素 . 胰多肽 5.071 刺激胰岛素分泌的激素是 ( )。 . 胆囊收缩素 . 抑胃肽 . 胃动素 . 促胰液素 . 以上都是 5.072 进食引起的唾液分泌属于 ( )。 . 神经调节 . 体液调节 . 神经和体液双重调节 . 正反馈调节 . 负反馈调节 5.073 进食引起的胃液分泌属于 ( )。 . 神经调节 . 体液调节 . 神经和体液双重调节 . 正反馈调节 . 负反馈调节 5.074 进食引起的胰液和胆汁分泌属于 ( )。 . 神经调节 . 体液调节 . 神经和体液双重调节 . 正反馈调节 . 负反馈调节 5.075 分泌胃酸的是( )。 . 幽门、十二指肠粘膜的G细胞 . 小肠粘膜的S细胞 . 小肠粘膜的M细胞 . 胃腺的壁细胞 . 主细胞 5.076分泌胃泌素的是( )。 . 幽门、十二指肠粘膜的G细胞 . 小肠粘膜的S细胞 . 小肠粘膜的M细胞 . 胃腺的壁细胞 . 主细胞 5.077 唾液的成分除了大量的水和无机盐外,还有( )。 . 唾液淀粉酶 . 粘蛋白 . 溶菌酶 . 尿素和尿酸 . 以上都是 5.078 分泌胆囊收缩素促胰酶素的细胞是( )。 . 幽门、十二指肠粘膜的G细胞 . 小肠粘膜的S细胞 . 小肠粘膜的M细胞 . 胃腺的壁细胞 . 主细胞 5.079 下列关于胃排空的描述,正确的是( )。 . 扩张胃可抑制排空 . 胃内压不是胃排空的动力 . 胃排空的调节无激素参与 . 胃排空速度与胃内容物的体积呈直线关系 . 以上都不是 5.080 胃粘膜屏障的作用一般是指( )。 . 防止H+由胃腔侵入粘膜 . 防止胃蛋白酶消化胃粘膜 . 防止Ca2+从粘膜向胃肠弥散 . 防止Cl-由胃腔侵入粘膜 . 以上都不是 5.081 引起促胰液素分泌的最强因素是( )。 . 蛋白质分解产物 . 盐酸 . 脂酸钠 . 脂肪 . 糖类 5.082 引起胆囊收缩素-促胰酶素分泌的最强因素是( )。 . 蛋白质分解产物 . 盐酸 . 脂酸钠 . 脂肪 . 糖类 5.083 使胃泌素分泌的主要因素是( )。 . 蛋白质分解产物 . 盐酸 . 脂酸钠 . 脂肪 . 糖类 5.084 使抑胃肽分泌的主要因素是( )。 . 蛋白质分解产物 . 胆汁 . 脂酸钠 . 酸或脂肪 . 糖类 5.085 胃泌素的主要作用是( )。 . 促进胃酸分泌 . 刺激胰液中碳酸氢盐分泌 . 促进胰液中胰酶分泌 . 促进胆汁分泌 . 促进胃蛋白酶分泌 5.086 胆囊收缩素-促胰酶素的作用是( )。 . 促进胃酸分泌 . 刺激胰液中碳酸氢盐分泌 . 促进胰液中胰酶分泌 . 促进胆汁分泌 . 促进胃蛋白酶分泌 5.087 促胰液素的主要作用是( )。 . 促进胃酸分泌 . 刺激胰液中碳酸氢盐分泌 . 促进胰液中胰酶分泌 . 促进胆汁分泌 . 促进胃蛋白酶分泌 5.088 唾液分泌的初级中枢位于 ( )。 . 腰荐部脊髓 . 延髓 . 脑桥 . 下丘脑 . 大脑皮层 5.089 呕吐中枢位于( )。 . 腰荐部脊髓 . 延髓 . 脑桥 . 下丘脑 . 大脑皮层 5.090 排粪反射的高级中枢位于( )。 . 腰荐部脊髓 . 延髓 . 脑桥 . 下丘脑 . 大脑皮层 5.091 平滑肌动作电位产生的离子基础是( )。 . Na+进入细胞内 . Cl-进入细胞内 . K+进入细胞内 . Ca2+进入细胞内 . H+进入细胞内 5.092 对唾液淀粉酶有激活作用的是( )。 . H+. Cl-. K+. Na+. Ca2+5.093 进食动作不能引起( )。 . 胃泌素分泌 . 唾液分泌 . 胃液、胰液和胆汁分泌 . 胃容受性舒张 . 胃运动增强 5.094 胃粘膜屏障的作用主要是 ( )。 . 防止坚硬食物对胃粘膜的机械损伤 . 保护维生素B12不被消化液所破坏 . 防止胃酸对粘膜的侵蚀 . 防止胃蛋白酶对粘膜的侵蚀 . 防止H+侵入胃粘膜和Na+从胃粘膜向胃腔扩散 5.095 下列关于胃排空的叙述,错误的是( )。 . 胃排空是间断进行的 . 胃排空是连续进行的 . 胃排空决定于幽门两侧的压力差 . 胃排空受十二指肠内容物pH值的影响 . 混合食物需46小时方可完全排空 5.096 在消化道中,不参与蛋白质消化的酶是( )。 . 胃蛋白酶 . 胰蛋白酶 . 二肽酶 . 羧基肽酶 . 肠激活酶 5.097 下列关于胆囊收缩的描述,错误的是( )。 . 对胆囊收缩素起反应 . 胆囊收缩时(奥迪氏)括约肌舒张 . 富含脂肪的食物刺激胆囊收缩 . 阿托品不抑制胆囊收缩 . 阿托品抑制胆囊收缩 5.098 下列肝脏功能中,最重要的是( )。 . 代谢 . 消化 . 解毒 . 免疫 . 排泄 5.099 下述消化液中最重要的一种是( )。 . 胃液 . 胰液 . 小肠液 . 唾液 . 胆汁 5.100 不能引起唾液分泌的因素是( )。 . 副交感神经兴奋 . 交感神经兴奋 . 食物的形状 . 食物的气味 . 阿托品 5.101 下列哪种物质不属于胆汁的成分( )。 . 胆色素 . 胆酸盐 . 脂肪酶 . 胆固醇 . 电解质 5.102 支配消化道的交感神经末梢释放的神经递质是( )。 . 乙酰胆碱 . 去甲肾上腺素 . 多巴胺 . 肾上腺素 . -氨基丁酸 5.103 下列哪项不是消化道的功能( )。 . 消化功能 . 吸收功能 . 非内分泌功能 . 免疫功能 . 水平衡功能 5.104 基础电节律(慢波)的发生可能是( )。 . 神经性的 . 肌源性的 . 电刺激的结果 . 应急反应 . 消化道自身调节 5.105 消化液的主要功能不包括 ( )。 . 稀释食物 . 改变消化腔的pH值 . 有助于胃肠的蠕动 . 水解繁杂的食物成分,使之易吸收 . 分泌粘液、抗体、大量液体,保护消化道粘膜 5.106 机体内最大最复杂的内分泌器官是( )。 . 甲状腺 . 脑垂体 . 下丘脑 . 性腺 . 消化道 5.107 刺激交感神经对胃肠道的影响是( )。 . 胃肠运动增强,分泌抑制 . 胃肠运动增强,分泌增强 . 胃肠运动抑制,分泌抑制 . 胃肠运动抑制,分泌增强 . 胃肠运动增强,分泌无明显变化 5.108 影响钙吸收的主要因素是 ( )。 . 维生素A. 维生素B. 维生素C. 维生素D. 维生素E5.109 必须与胃内分泌的内因子结合成一个大分子复合物的维生素是( )。 . 维生素B1. 维生素B12. 维生素B6. 维生素D. 维生素E5.110 单糖吸收速率有很大差别,其中吸收最慢的是( )。 . 半乳糖 . 葡萄糖 . 甘露醇 . 果糖 . 6磷酸葡萄糖 5.111 胰液中含有的无机物中,含量最高的是( )。 . Cl-. HCO-. Na+. K+. Ca2+5.112 反刍的过程不包括( )。 . 逆呕 . 再咀嚼 . 再混合唾液 . 再消化 . 再吞咽 5.113 不属于促胰液素族的胃肠激素是( )。 . 胃泌素 . 促胰液素 . 抑胃肽 . 胰高血糖素 . 血管活性肽 5.114 初生仔猪(30日内)胃液内一般不含( )。 . 盐酸 . 胃蛋白酶原 . 胃脂肪酶 . 粘液 . 水分 5.115 不属于瘤胃内厌氧微生物繁殖条件的是( )。 . 水分含量比较稳定 . 渗透压与血液相似 . 温度适宜(3842) . 饲料发酵产生挥发性脂肪酸 . 瘤胃上部的气体多为CO2和大量O25.116 胃肠激素的生理功能不包括( )。 . 调节消化腺的分泌和消化道的运动 . 调节其它激素的释放 . 营养作用 . 参与胃肠道的免疫作用 . 引起DNA、RNA和蛋白质合成增加 5.117 正常粪便的组成包括( )。 . 未被消化的饲料和杂质 . 未被吸收的物质 . 消化管脱落的上皮 . 大量的微生物及发酵产物 . 以上都是 5.118 胰液的成分不包括( )。 . 胰淀粉酶 . 胰脂肪酶 . 糜蛋白酶 . HCO-. 脂肪酸 5.119 能促进铁吸收的是( )。 . 维生素C. 维生素D. 内因子 . Na+. 维生素A二、判断正误题 5.001 食物在消化道内的分解过程称为消化。 5.002 食物能透过消化道的粘膜进入血液循环而被吸收。 5.003 消化腺的分泌过程是腺细胞的主动活动过程。 5.004 消化道运动的作用是完成对食物的机械消化和推动食糜前进,对化学消化和吸收具有促进作用。 5.005 胃肠激素在化学结构上都是蛋白质。 5.006 对保持机体所获得的能源来说,口服葡萄糖比静脉注射葡萄糖更为有效。 5.007 唾液分泌的调节是通过神经反射性调节和体液性调节来实现的。 5.008 头期胃液分泌完全是神经反射性的。 5.009 副交感神经(迷走神经)对胃有抑制和兴奋两种影响。 5.010 胃容受性舒张的传出通路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 5.011 三种营养物质在胃中排空速度快慢的顺序是脂肪、糖、蛋白质。 5.012 蛋白质食物具有强烈的刺激胃液分泌的作用。 5.013 组织胺对胃酸分泌起抑制作用。 5.014 胃泌素刺激胃酸分泌的作用比组织胺大。 5.015 小肠液是所有消化液中最重要的一种。 5.016 小肠分节运动是以纵行肌为主的节律性收缩和舒张作用。 5.017 猪的胃液分泌具有间断性,一般情况下在饲喂前分泌量增加。 5.018 前胃消化具有独特的反刍、嗳气、食管沟的作用,瘤胃和网胃运动以及微生物的作用等特点。 5.019 瘤胃微生物利用氨合成氨基酸,此过程与糖代谢无关。 5.020 在前胃运动中,瘤胃、网胃和瓣胃各自按其规律运动,三者之间均无关联。 5.021 消化道各部位均受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双重支配。 5.022 胃期分泌的胃液中消化酶的含量多于头期。 5.023 决定小肠节律性收缩频率的主要因素是环行肌细胞的基本电节律或者慢波。 5.024 盆神经兴奋时抑制排粪,阴部神经兴奋时促进排粪。 5.025 切断迷走神经后,胃肠道平滑肌的自律性活动消失。 5.026 胃肠激素除调节消化道的运动及分泌外,还具有促进内分泌腺分泌激素的作用。 5.027 胃泌素可促进胃液、胰液、胆汁及小肠液的分泌。 5.028 胆盐具有分解脂肪的作用。 5.029 胰液是最重要的消化液。胰液分泌减少时,可影响脂肪、蛋白质及糖的消化。 5.030 头期胃液分泌的特点是:量大、酸度低、消化力强。 5.031 胃内盐酸对壁细胞的泌酸活动起负反馈调节。 5.032 胰液中的有机物主要是胰脂肪酶和胰淀粉酶。 5.033 消化道平滑肌的静息电位值决定于K+外流,其静息电位的形成与Na+及Ca2+有关。 5.034 消化道平滑肌的静息电位值决定于钾离子外流,动作电位的形成与钠离子内流有关。 5.035 胰岛素、生长抑素、胆囊收缩素等均属于脑-肠肽。 5.036 刺激交感神经可引起胃肠运动抑制,分泌增强。 5.037 动物体内最大,最复杂的内分泌器官是消化道。 5.038 胃泌素是由幽门部粘膜的G细胞所分泌的。 5.039 蛋白酶原可由胃腺和胰腺分泌。 5.040 将蛋白质类食物通过胃瘘直接放入胃内,所产生的胃液酸度和消化力均较低。 5.041 进入十二指肠的胃酸可抑制胃的运动。 5.042 对脂肪和蛋白质消化作用最强的消化液是小肠液。 5.043 维生素C可促进铁的吸收。 5.044 就小肠对戊糖的吸收而言,半乳糖和葡萄糖吸收最快,而甘露糖较前两者慢。 5.045 就肝脏的代谢、消化、解毒与排泄等功能而言,最重要的是解毒功能。 5.046 促胰液素可抑制胃运动,而且促进胃液分泌。 5.047 唾液分泌的调节属于神经调节,而胃液、胰液、胆汁分泌的调节是神经和体液多重调节。 5.048 平滑肌的基本电节律又称慢波,它是平滑肌起步电位和收缩节律的控制波。 5.049 消化道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都属于胆碱能纤维,其末梢释放乙酰胆碱。 5.050 胃肠激素不仅能调节消化腺分泌及消化道运动,而且可促进水盐代谢及钠的吸收。 5.051 氯离子对唾液淀粉酶有激活作用。 5.052 胃运动的功能是使食物与胃液充分混合,并连续不断地将食糜排入十二指肠等。 5.053 胃“粘液-碳酸氢盐屏障”可防止胃酸及胃蛋白酶对粘膜的侵蚀。 5.054 胃泌素和乙酰胆碱可促进胃酸分泌,而组织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可抑制胃酸分泌。 5.055 盐酸、脂肪和高张溶液可抑制胃液分泌。 5.056 胃内食物量、盐酸及胃泌素均可促进胃的排空。 5.057 肠致活酶、酸、组织液和胰蛋白酶本身均能激活胰蛋白酶原。 5.058 迷走神经兴奋引起胰液分泌的特点是:酶多、碳酸氢盐含量高、消化力强,而水少。 5.059 胆囊收缩素、胃泌素和促胰液素均可促进胰液分泌。 5.060 胆汁不仅能促进维生素 A、D、E、K的吸收,而且能乳化脂肪、 激活胰蛋白酶原。 5.061 酸性食糜进入小肠后不仅可引起胃运动和分泌抑制,而且可促进铁和钙的吸收。 5.062 小肠是吸收的最重要部位,因为小肠内胃肠激素种类多,食糜停留时间长,吸收面积大。 5.063 单糖和氨基酸的吸收需钠泵供能,而水和各种维生素可通过扩散方式吸收。 三、填空题 5.001 绝大部分消化器官都受_神经和_神经的双重支配。 5.002 副交感神经兴奋可使胃肠运动_,胆囊_,括约肌_,消化腺分泌_。 5.003 支配唾液腺的传出神经以 为主,它可引起量多而固体少的唾液分泌。 5.004 目前确认的消化道激素有_、_、_和胆囊收缩素促胰酶素。 5.005 胃泌素的主要生理作用有:促进_、_和_生长。 5.006 引起胃泌素释放的主要因素是幽门和小肠上部的_产物、_。 5.007 引起胆囊收缩素-促胰酶素释放的主要因素是小肠上部的_消化产物和_及其消化产物。 5.008 抑胃肽的主要生理作用是抑制_、抑制_和引起_。 5.009 胃腺壁细胞分泌_、_;主细胞分泌_;粘液细胞分泌_。 5.010 内因子是由胃腺_分泌的,其化学本质是_,它能保护和促进维生素_的吸收。 5.011 抑制胃液分泌的主要因素是_、_、_。 5.012 胃运动的形式有:_、_、_。 5.013 胰液中由胰腺腺泡分泌的消化酶有_、_、_和_。 5.014 动物小肠运动的主要形式有_、_、_。 5.015 胆汁的成分除水外,主要是_和_。 5.016 杂食动物大肠内的微生物对饲料中的营养物质具有_和_两种作用。 5.017 成年反刍动物的皱胃胃液与单胃胃液比较,盐酸浓度_,凝乳酶的含量_。 5.018 反刍的生理意义在于把饲料_和混入大量的_,以便更好地_。 5.019 饲料中可消化的干物质有_,经过瘤胃的细菌和 的分解,产生挥发性脂肪酸、_和_等。 5.020 食管沟闭合与吞咽动作是_发生的,也是通过_所引起,其感受器位于口腔和咽部的_。 5.021 胃酸缺乏不利于_和_的吸收。 5.022 抑制胃排空的十二指肠内因素包括_、_、_和_。 5.023 营养物质的主要吸收部位在_。 5.024 小肠内蛋白质以_形式被_吸收。 5.025 小肠内脂肪的主要消化产物是_、_和_。 5.026 胆盐的作用主要是降低_的表面张力,增强_的活性,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5.027 胃内盐酸对壁细胞的泌酸活动起_作用;而胃泌素可_胰液、胆汁的分泌。 5.028 反刍分为_、_、_和_四个阶段。 5.029 小肠粘膜的_释放促胰液素,_释放促胰酶素;而幽门和十二指肠的_释放促胃液素。 5.030 头期胃液分泌的特点是:分泌量大、酸度高,胃蛋白酶含量_,消化力 _。 5.031 胃期胃液分泌的特点是:酸度高,胃蛋白酶含量比头期_,消化力_。 5.032 动物体内最大、最复杂的内分泌器官是_。 5.033 肝脏最重要的功能是_。 5.034 消化液中最重要的一种是_。 5.035 主动吸收胆盐和维生素B12的部位是_。 5.036 能激活胃蛋白酶原的物质是_和_。 5.037 在小肠吸收需钠泵供能的是_和_。 5.038 引起胰液分泌的体液因素有_、_和_。 5.039 属于促胃液素族的胃肠激素包括_和_。 5.040 属于促胰液素族的胃肠激素包括_、_和_。 四、名词解释 5.001 胃泌素 5.002 促胰液素 5.003 头期胃液分泌 5.004 消化期胃液分泌 5.005 胆囊收缩素-促胰酶素 5.006 胃排空 5.007 消化 5.008 机械消化 5.009 化学消化 5.010 生物学消化 5.011 基础电节律 5.012 容受性舒张 5.013 饥饿收缩 5.014 肠-胃反射 5.015 反刍 5.016 蠕动冲 5.017 分节运动 5.018 摆动运动 5.019 发酵作用 5.020 腐败作用 5.021 吸收 5.022 食物中枢 5.023 离体胃肠实验法 5.024 活体解剖实验法 5.025 假饲 五、简答题 5.001 简述小肠是消化吸收的主要部位的原因? 5.002 简述胃内盐酸的生理功能? 5.003 简述胃泌素的主要生理作用有哪项? 5.004 简述小肠分节运动的作用? 5.005 胃运动的基本形式有哪些? 5.006 刺激小肠运动的化学物质有哪些? 5.007 简述幽门括约肌的作用? 5.008 简述消化期抑制胃液分泌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5.009 调节胰液分泌的神经体液因素有哪些? 5.010 哪些激素可影响胃运动? 5.011 调节胆汁分泌的神经体液因素有哪些? 5.012 消化的方式有哪几种? 六、论述题 5.001 试述消化道平滑肌的生理特性? 5.002 试述胃酸分泌的机制? 5.003 胃液有哪些主要成分?各有何作用? 5.004 试述胃排空的过程及机制? 5.005 试述猪的消化特点? 5.006 试述反刍动物的消化特点? 5.007 试述胰液的主要成分及其作用? 5.008 试述胆汁的成分及其在消化中的作用? 5.009 试述排粪反射的过程? 5.010 试述糖、蛋白质和脂肪的消化吸收过程? 一、单项选择题 5.001 D 5.002 D 5.003 C5.004 B 5.005 A 5.006 E5.007 C 5.008 E 5.009 B5.010 D 5.011 A 5.012 C5.013 C 5.014 D 5.015 C5.016 C 5.017 D 5.018 B5.019 C 5.020 D 5.021 D5.022 B 5.023 D 5.024 B5.025 A 5.026 B 5.027 E5.028 E 5.029 A 5.030 B5.031 C 5.032 C 5.033 B5.034 A 5.035 D 5.036 C5.037 D 5.038 B 5.039 A5.040 C 5.041 C 5.042 D5.043 B 5.044 A 5.045 D5.046 C 5.047 D 5.048 C5.049 A 5.050 B 5.051 A5.052 B 5.053 E 5.054 B5.055 B 5.056 C 5.057 B5.058 B 5.059 E 5.060 A5.061 C 5.062 D 5.063 D5.064 A 5.065 B 5.066 B5.067 A 5.068 A 5.069 C5.070 D 5.071 E 5.072 A5.073 C 5.074 C 5.075 D5.076 A 5.077 E 5.078 C5.079 D 5.080 A 5.081 B5.082 A 5.083 A 5.084 D5.085 A 5.086 C 5.087 B5.088 B 5.089 B 5.090 E5.091 D 5.092 B 5.093 E5.094 E 5.095 B 5.096 E5.097 D 5.098 A 5.099 B5.100 E 5.101 C 5.102 B5.103 C 5.104 B 5.105 C5.106 E 5.107 C 5.108 D5.109 B 5.110 C 5.111 B5.112 D 5.113 A 5.114 A5.115 E 5.116 D 5.117 E5.118 E 5.119 A二、判断正误题 5.001 对 5.002 错 食物必须经消化分解成为结构简单的小分子物质,才能被吸收。 5.003 对 5.004 对 5.005 错 胃肠道激素在化学结构上都是多肽,而多肽不是蛋白质。 5.006 对 5.007 错 唾液分泌的调节完全是神经反射性调节,而无体液性因素参与。 5.008 错 头期胃液分泌并不是纯神经反射性的,而是有着重要的神经体液作用参与。 5.009 对 5.010 错 交感神经对消化道平滑肌具有舒张作用,但胃容性舒张并非是交感神经的作用,而主要是通过迷走神经的抑制性纤维来实现。 5.011 错 一般来说,在三种主要营养物质中糖类的排空时间较蛋白质为短,脂肪的排空时间最长,即排空快慢的须序是为:糖、蛋白质、脂肪。 5.012 对 5.013 错 组织胺是一个很强的胃酸分泌刺激物,不仅本身具有刺激胃酸分泌的作用,而且还可提高壁细胞对胃泌素和乙酰胆碱的敏感性,因而与后两者之间具有相互加强作用。 5.014 对 5.015 错 小肠液是消化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含有多种酶,能将各种营养物质进一步分解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