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川物流基地发展规划.doc_第1页
南川物流基地发展规划.doc_第2页
南川物流基地发展规划.doc_第3页
南川物流基地发展规划.doc_第4页
南川物流基地发展规划.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川物流枢纽发展规划一、发展形势与现实基础(一)发展形势1、全球物流业发展形势世界服务贸易的发展,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以及全球产业整合的加速,极大地促进了全球物流业的发展,使物流业迅速成为在全球范围内具有巨大潜力和发展空间的新兴服务产业。作为企业“第三方利润源”的现代物流业,在国际贸易和全球资源配置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其发展越来越引起各国政府的关注和重视,在美国、日本、欧洲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物流费用占 GDP的比重已降至8%-10%之间。目前,全球物流业的发展正呈现出物流系统集成化、物流管理网络化、物流标准统一化、物流配送精细化、物流园区便利化、物流运输现代化的趋势和特点。2、国内物流业发展形势现代物流业作为连接生产和消费的复合型产业,是国家鼓励、支持发展的产业。物流业发展对于提高国民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的作用越来越明显,2008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89.9万亿元,同比增长19.5%,社会物流费用占GDP的比重降至18.1%,物流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已达6.6%。2009年,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物流业的发展已纳入国务院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并出台了国家物流业调整与振兴规划,我国物流业在国家政策引导和扶持下,正迈向理性、务实、快速发展的新阶段。物流行业发展环境进一步改善,行业凝聚力和社会影响力进一步增强;物流业与各行业,特别是制造业的融合进程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开始由珠三角、长三角地区,迅速向环渤海和中西部地区延伸;农村物流服务体系正在逐步形成。3、重庆物流业发展形势国务院3号文件关于推进重庆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重庆要建设长江上游地区综合交通枢纽和国际贸易大通道,国家物流业调整与振兴规划(国发20098号)明确重庆是全国性物流枢纽城市、西南物流区域核心城市、布局有四条国家级物流通道。目前,重庆市为促进物流业的发展,提升物流服务专业化、现代化水平,把重庆建设成为国家级物流枢纽城市和中国西部地区国际物流中心,正在实施“一江两翼三洋”国际物流大通道战略,建设完善五级物流区域体系。借助已有的区位、产业和综合交通优势,重庆市物流业规模不断扩大,现代物流业发展方兴未艾。4、南川物流业发展形势根据渝府发2009108号文件重庆市贯彻国家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实施意见,南川綦江被确定为重庆市5大地区级物流枢纽之一,与黔江秀山、合川、忠县垫江(石柱)、奉节一并成为重庆市五级物流区域体系中的第三层级。南川綦江物流枢纽将依托重庆市三环高速公路、渝黔高速公路、渝湘高速公路、南(川)道(真)高速公路、210国道和303国道,綦(江)涪(陵)、渝黔铁路等构成的综合交通网络,突出差异化、互补性,重点为矿产品、机械、冶金、建材、农产品等提供物流服务,提升对渝南地区经济发展服务的能力,加强对渝南、黔北地区的物流集聚辐射能力。目前,南川区正在贯彻落实“135”总体部署,依托已有的基础与优势,南川区现代物流业发展迎来历史性机遇。(二)发展现状1、物流企业规模小、设备落后,服务水平不高目前,南川区有物流企业30余家,总注册资金仅1330余万元,平均每家企业注册资金不足50万元,绝大多数物流企业规模较小、设备简陋、技术落后、服务功能单一,主要提供运输和仓储等基本服务,在流通加工、信息应用、库存管理、成本控制等增值服务方面,尤其在物流方案设计和全程物流服务等方面难以提供良好的服务。部分企业固守传统的思维,追求小而全,在物流管理和运作上习惯于自成体系,自我服务,粗放经营,致使企业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现代物流市场发展缓慢。2、物流基础设施投入不足,系统功能不全近年来,除了交通运输设施外,南川区在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上投入不大,形成的格局与产业布局不完全适应,现有的物流基础设施,无论在规模、质量、功能上,还是在分布、连接、配套方面,与南川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现代物流要求有较大的差距。已有物流设施布局较分散、投资效益不高,加上部门和行业分割导致设施之间配套性和兼容性差,使得全区物流设施难以形成体系,系统功能残缺,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缺少有效连接,区域性综合物流园区和多功能、大型物流口岸缺乏,导致全区物流量增长缓慢,2008年全区实现货运量不足500万吨。3、缺少信息共享平台,物流专业人才匮乏大多数物流企业仍采用传统运作方式,内部物流信息管理和技术手段落后,缺乏必要的公共物流信息交流平台,难以做到资源共享、数据共用、信息互通,极大地影响了企业运作效率和行业整体竞争力的提高。物流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专业人才紧缺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南川区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三)发展优势1、区位优势南川已是重庆市“一小时经济圈”中到重庆主城最便捷的少数区县之一,位于重庆南部,与贵州黔北地区接壤,为经济相对发达的重庆与经济相对落后的武陵山区、贵州黔北地区的过渡带,是重庆通向贵州的“经济走廊”以及贵州黔北地区挺进重庆的“桥头堡”,具有连接重庆主城,沟通渝南黔北的独特区位优势。未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交通条件的进一步改善,南川的区位优势将更加突出,势必成为渝南黔北地区的区域性中心城市、经济增长极,渝黔两地的物质集散地与中转站,具有发展现代物流业,打造地区级物流枢纽的独特区位优势与条件。2、交通优势随着公路、铁路的规划、开工以及建成通车,南川以往的交通劣势正在转变为交通优势。目前,在南川,渝湘高速穿境而过,南川至重庆主城区58公里,至江北国际机场和长江深水港码头1小时车程;以南川为节点的南涪高速、南万高速相继开工建设,南道高速、南川至长寿高速正处于规划建设之中;铁路方面,以南川为节点的南涪铁路、南万地方铁路已开工建设(改造),渝湘高速铁路正在规划之中,南川的交通优势日渐明显。今后,随着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南川将构建起“X1”的高速公路网络,而随着地方铁路与高速铁路的建成,将把重庆境内的川黔线、渝怀线、沪汉蓉大通道连接起来,届时南川的交通优势会非常突出,将成为渝南黔北地区的综合交通网络枢纽。3、经济与产业优势南川区2008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0.49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8.71亿元,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52.18亿元,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9.60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18.6:51.9:29.5。在第二产业中,工业总产值122.6亿元,工业增加值40.4亿元。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GDP达到18406元,除主城9区外,在其余所有区县中排名第5。近年来,南川区以资源优势为依托,坚持走新兴工业化道路,初步形成了铝、煤炭、化工、电力、机械、建材、食品、轻纺等工业体系,正在打造“一园多区、产业区式发展”的特色工业园区,形成矿产品、金属材料、建材和农副产品加工优势产业,特别是南川的铝工业,有望成为西部最大的铝工业基地。到2015年,工业园区总产值将达400亿元左右,届时南川的经济与产业优势会更加明显。4、资源优势南川的资源综合实力位居重庆市前列。矿产资源方面,南川区境内有各种矿产20多种,已开发利用的有煤、铝土矿、石英砂、页岩、石灰岩等矿产,其中,铝土矿和煤是南川的优势矿种,铝土矿远景储量3.2亿吨,探明储量1.1亿吨,是重庆市不可多得的优势资源;煤炭探明储量5.48亿多吨,是全国产煤基地县(区)之一。此外,有石英砂约2000万吨、硫铁矿查明储量6477万吨、铁矿约618万吨、耐火粘土约1318万吨,地热水等都有较好的开发价值。在农副产品及其他可开发的植物资源上,金佛山方竹笋、药材、食用菌、云雾茶,北部生态农业园农产品等均是国内独有的绿色山珍及特色农产品,此外,南川的林木资源也十分丰富。丰富的资源,为工业生产、农产品加工等提供了充足的原料,也对现代物流形成了巨大的需求。5、旅游商贸优势南川旅游商贸资源独特。金佛山是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首批科普教育基地、国家自然遗产和中国最具影响力旅游景区六项桂冠的风景名胜区,随着对金佛山旅游的综合开发,南川区的旅游优势日渐显现。在渝南黔北地区,南川商贸业较为繁荣,2008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2亿元,到2015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达145亿元。目前,南川正在积极建设城市中心商圈和专业市场集群,打造重庆山珍美食名城;着手培育美食文化,打造渝南黔北美食中心;大力发展会展经济,打造渝南黔北会展中心。独特的旅游资源、繁荣的商贸,以及旅游与商贸的良性互动,必将形成对现代物流的巨大需求,使得南川具有打造地区级物流枢纽的旅游商贸优势与条件。(四)物流预测1、物流总费用与物流增加值预测社会物流总费用、物流增加值与当地 GDP总量、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密切相关。综合考虑国家、重庆和南川的实际情况后,预计到2012年,南川区社会物流总费用为35亿元,占GDP的20%,物流增加值达12.0亿元,占GDP的6.8%;到2015年,社会物流总费用近50亿元,占GDP的18%,物流增加值达20亿元,占GDP的7.5%。2、工农业产品物流需求量预测物流业是一种服务业,其本身并不生产有形的产品,而是为其他产业,特别是第一和第二产业提供物流服务。因此,南川物流枢纽物流需求规模预测主要以南川区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产量和运量为基础。通过对南川区第一产业的产值、产量以及商品化率的分析,预计到2015年,第一产业商品化运量将达70万吨,围绕第一产业服务的物流运输量将突破100万吨。根据重庆市南川区工业经济发展规划(2007-2020年)、重庆市南川工业园区产业发展规划以及南川区工业发展格局,预计到2015年,南川主要工业品产量将在1200万吨左右,全部工业品产量将在1500万吨左右,工业物流需求量将在900万吨左右。3、货物运输量预测2004年以来,我国货物运输量年均增长率为12.0%。2008年重庆市物流量达5.6亿吨,直辖以来年均增长22%,物流量是2002年的1.8倍,2002年以来年均增长10.3%。南川区2007、2008年两年的平均货运量为495.2万吨,综合考虑全国和重庆市的货物运输量的变化,结合南川区经济与物流业未来发展情况,南川区物流量年均增速按15%计算,到2015年,南川区货物运输量将突破1300万吨。二、规划总则(一)规划目的现代物流是利用先进信息技术和物流设备整合传统运输、储存、装御、搬运、包装、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等物流环节,实现物流运作一体化、信息化、高效化运营的先进组织方式,也是降低物流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外的第三利润源泉。发展现代物流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其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充分发挥南川区的区位和综合交通网络优势,与綦江联合打造地区级物流枢纽,发展现代物流业,是发展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重要支撑,对于改善南川发展环境,优化南川经济结构,转变南川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南川经济综合实力和企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南川綦江物流枢纽是重庆市物流区域布局体系的重要层级,其建设对于优化完善重庆市物流区域布局体系,构建合理的物流网络,实现重庆市物流业的调整与振兴,把重庆建设成为国家级综合物流平台、西部地区多式联运枢纽和中国西部地区国际物流中心,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支撑作用。为促进南川现代物流业发展,使物流业成为南川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按照国家物流业调整与振兴规划、重庆市贯彻国家物流业调整与振兴规划的实施意见以及相关规划的要求,制定南川物流枢纽发展规划,确定未来10年南川区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发展布局,以推动南川区现代物流业持续、协调、快速、健康发展。(二)规划依据1.国务院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意见(国务院2009年3号文件);2.国家物流业调整与振兴规划(国发20098号);3.重庆市贯彻国家物流业调整与振兴规划的实施意见(渝府发2009108号);4.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2007-2020年);5.南川区城市总体规划;6.重庆市南川区综合交通发展规划(20072020);7.重庆市南川区商业网点规划(20082020)。(三)规划范围1、空间范围南川区所辖区域。重点规划东胜物流园区、水江工业物流园区以及南城物流中心、南平物流中心、大观物流中心和大有物流中心。2、服务范围根据南川区交通特点以及对产业配套的需求,南川物流枢纽主要为矿产品、金属材料、建材和现代农业服务,以及为渝南黔北提供生活物流服务。(四)规划期限规划期限:20092020年。20092012年为近期,20132015为中期,20162020年为远期。本规划重点在近期,展望远期。(五)指导思想按照重庆市及南川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要求,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重庆建成中国西部地区国际物流中心和南川建成区域经济中心、渝南黔北商贸中心、地区级物流枢纽为目标,按照“135”总体部署要求,立足南川,聚集辐射渝南黔北,面向全国;发挥区域比较优势,以需求为导向、企业为主体、降低物流成本和提高物流效率为核心;按照现代物流理念,统筹规划,整合资源,加快培育现代物流市场体系,加快完善现代物流设施网络体系,加快建设现代物流信息体系,加快构筑具有竞争力的物流服务系统、有效减轻环境负荷的绿色物流服务系统、多层次多功能满足居民(客户)多样化需求的高效便捷物流服务系统;促进物流运作的一体化、专业化、信息化、高效化、规模化,率先建成南川綦江物流枢纽,以不断提升物流产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物流产业对南川国民经济的支撑作用,发挥物流枢纽在建设重庆中国西部地区国际物流中心中的重要战略支撑作用,提升对渝南地区经济发展服务的能力,加强对渝南地区、黔北地区的物流集聚辐射能力,推动南川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六)发展原则1、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坚持以南川空间开发战略布局为依据,与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及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相协调,与产业布局、经济结构调整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相配套,循序渐进、分步实施,逐步形成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现代物流网络。2、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充分发挥区位、交通等优势,扬长避短,协调发展,强化各类各层次物流枢纽及节点之间的联系,大力发展多式联运,增强现代物流服务功能,实现南川物流枢纽内物流园区、物流中心(专业配送中心)与物流节点的协调发展,实现物流业与南川市场、产业的协调联动发展,实现生产性服务与生活性服务的协调联动发展,实现城区物流与农村物流的协调联动发展。3、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促进物流产业合理布局和有序发展。充分利用现有物流资源,合理布局物流设施,建设层次分明、结构合理、布局科学、功能互补的物流产业体系,促进物流业在区域内的协调发展。4、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政府重在制定规划,改革机制体制,出台促进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相关政策,为现代物流业发展提供好的环境。企业努力提高自身发展水平,加快物流基础设施和信息化建设,形成公路、铁路等多种运输方式有效衔接联动的物流基础设施网络。5、突出现代物流理念,突出开放带动理念坚持系统和整合的理念、高度专业化分工基础上各物流环节一体化运作的理念、信息技术和信息网络在物流领域广泛应用的理念,加快推进现代物流发展,提高物流整体效率。以开放的理念,加快资产重组和机制创新,充分利用区外有效资源,开拓区外有效市场,积极引进国际国内资金、技术、人才,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协调和合作,建立有利于现代物流枢纽快速发展的开放式要素配置机制和运行机制。6、创新服务方式,坚持可持续发展以信息化引领物流现代化,建立适应南川现代物流信息的综合处理平台,促进现代信息管理技术在企业内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采用先进的物流管理技术和装备,创新物流服务方式,提升物流服务水平,实现节能降耗。坚持提高效率、降低消耗、减少污染的发展方向,建立节能环保型绿色物流服务体系,支持企业加快二、三产业分离,加快发展产品与包装物回收物流和废弃物物流,促进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三、功能定位与发展目标(一)功能定位1、总体定位以开放、整合为主线,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和提高综合服务效率为中心,低成本运营为手段,物流信息化标准化为核心,发展第三方物流为重点,加快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的转化,实现现代物流产业的跨越式发展,与綦江联合打造成辐射渝南黔北地区的区域性物流枢纽。2、具体定位重庆对外物流的重要运输通道实施完善的物流基础设施平台规划,实现对外货运线路中主要物流节点的无缝衔接,在重庆市实施“一江两翼三洋”对外物流大通道战略中,发挥区域运输通道的作用,形成辐射黔北地区的对外物流枢纽。重庆物流枢纽的重要节点通过区域性分工与合作,不断提高物流集聚辐射能力,在重庆市建设“市级+地区级”物流枢纽的过程中,与重庆市级门户口岸中转接轨,以渝南黔北地区支柱产业为依托,发挥次级物流网络的作用。渝南黔北地区的区域物流转换中心依托铁路和高速公路加强交通枢纽功能,依托商业网点强化物流配送能力,致力于区域物流营运和服务,在渝南黔北地区的区域物流中形成“运输枢纽+物流中心+配送网络”的区域物流转换中心。重庆南部统筹城乡发展区的分拨中心发挥区位优势,以统筹城乡发展为出发点,服务于重庆南部都市圈的支柱产业和新农村建设,重点发展专业物流和商业配送,在重庆南部地区的统筹城乡发展过程中形成物流配送分拨中心。(二)发展目标围绕功能定位,落实主要任务,力争在2012年“两园区、四中心、六节点、一网络”的现代物流体系初具雏形,为南川物流业快速发展夯实基础;2015年,物流业成为南川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点,发展水平达到渝南黔北区域的一流水平,形成重庆市重要的地区级物流枢纽框架;2020年,物流业成为南川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建成地区级物流枢纽。1、物流服务核心圈到2012年形成辐射渝南黔北地区的高效物流配送服务圈;2015年初步形成辐射半径为200公里范围的货物分拨及物流配送服务核心圈;2020年初步形成辐射半径为300公里范围的货物分拨及物流配送服务核心圈。2、物流量到2012年,年物流量达到800万吨;2015年,年物流量达到1300万吨;2020年,年物流量达到2000万吨。其中,到2012年物流园区年物流量达到400万吨;2015年物流园区年物流量达到700万吨;2020年物流园区年物流量突破1000万吨。3、物流增加值到2012年实现物流增加值12亿元,占GDP比重达到7%左右;2015年实现物流增加值20亿元,占GDP比重达到8%左右;2020年实现物流增加值60亿元,占GDP比重达到10%左右。4、物流总费用到2012年全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值下降1-2个百分点; 到2015年全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值下降2-3个百分点; 到2020年全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值下降4-5个百分点。5、物流企业到2012年,改造和提升5-8家龙头物流企业,引进2-3家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重点培育1-2家主营收入上亿元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到2015年,改造和提升8-10家龙头物流企业,引进6-8家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重点培育4-5家主营收入上亿元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到2020年,引进10-15家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重点培育6-8家主营收入上亿元的第三方物流和第四方物流企业。6、物流现代化水平到2012年,初步建成区域性物流信息平台,物流高新技术投入占企业新增投资20%以上,企业物流外包比例达到40%以上;到2015年,建成区域性物流信息平台,物流高新技术投入占企业新增投资25%以上,企业物流外包比例达到50%以上;到2020年,物流高新技术投入占企业新增投资40%以上,企业物流外包比例达到70%以上。四、空间布局规划(一)总体布局以建设服务渝南黔北地区的区域性物流枢纽为目标,以南川区现有的基础设施和经济现状为基础,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交通优势及商贸优势,整合优化现有站场设施资源,建设以物流园区为核心,物流中心为次级,物流节点和配送网络为辅助的相互补充、互为支撑的现代物流布局体系。根据南川区交通条件及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要求,依托南川区对外交通主通道和重要交通节点,分别规划建设“东胜物流园区”、“水江物流园区”两大物流园区,“南城物流中心”、“南平物流中心”、“大观物流中心”、“大有物流中心”四大区域性物流中心,“合溪镇”、“金山镇”等六大乡镇物流节点以及“邮政快递”一大物流配送网络,形成“两园区、四中心、六节点、一网络”的现代物流布局体系。(二)重点项目1、东胜物流园区(1)区位与环境该物流园区规划布局在以南川东城火车货运站为中心的综合交通控制区。该区域区位条件优越,交通十分便捷,距南川城区3公里,紧邻渝湘高速公路金佛山出口及南涪铁路,距重庆主城区、重庆江北国际机场、长江深水港码头均为1小时车程。(2)建设规模该物流园区总占地面积2400亩左右。其中,东胜火车站场和仓储物流区占地面积约1000亩、重庆林产品交易市场等市场群(含现代物流配送中心)占地面积约1400亩。总投资约15亿元,到2015年形成500万吨的年物流量。(3)功能定位与服务特色该物流园区功能定位为依托立体化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建成以工业物流、林业物流、商业物流为主,辐射渝南黔北地区的综合物流园区,具有市场交易、公铁联运、流通加工、仓储配送、中转分拨、货运代理、信息服务等综合服务功能。该物流园区由东胜火车站场、仓储物流区、以重庆林产品交易市场为主的市场群、现代物流配送中心等区域构成,呈现“一园多区”的分布格局。其中,东胜火车站场和仓储物流区以仓储运输、工业物流为主,配套服务于工业园区的轻纺、生物医药、化工、机械等产业;重庆林产品交易市场以林业物流为主;现代物流配送中心重点发展商业物流。该物流园区主要分为四个功能区:货物集散区:集中本区域发出货物,进行分拣、储存,并通过直接换装方式向外发运,提供货物中转及配送服务。流通加工区:提供商品包装整理、加固、换装、改装、条形码印制等流通加工服务,提高商品附加值。展示销售区:设立商品展示厅,提供商品代理、销售、市场推广等服务,增加贸易机会。综合服务区:将工商、商检、税务等一系列行政机构和监管机构引入,同时提供完善、便捷的商务、金融和办公服务。(4)开发建设模式 分区规划、滚动开发、一体化发展。基础设施及公共设施由政府投资,其他由社会投资。采取政府统一管理,企业自主经营的经营管理模式。(5)建设时间20102012年。2、水江物流园区(1)区位和环境该园区位于以水江镇为重点的南川工业园区水江组团。水江组团位于重庆市南部,南川区东部。园区所在地交通便捷,渝湘高速公路、南涪铁路横贯南川全境。水江组团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依托渝湘高速公路、南涪铁路以及南川境内303和903省道东段等交通优势,以及丰富的铝土矿、煤炭、石灰石、大理石和方解石等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铝及铝工业、铝产业配套煤化工业,同时发展纯碱、烧碱、PVC等与氧化铝相关的配套产业,从而带动水江片区的发展。该组团规划建成重庆市铝工业基地和国家级铝工业园。(2)建设规模该物流园区将在南川区“一园四组团”打造特色工业园区的发展思路下,依托工业园区主导产业布局,形成占地600亩,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总投资4亿元,到2015年形成200万吨的年物流量。(3)功能定位和服务特色该物流园区将建成集物流配送,电子商务,仓储、停车、商贸、餐饮、休闲娱乐等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物流项目。该物流园区划分为七个专业物流功能区:进货区、储存区(综合仓库、专业仓库)、中转区、分拣区、流通加工区、仓库管理区、出货区。该园区提供十项专业物流服务:进货。包括车辆进货、卸载、点收、理货等。 储存保管。包括入库、调拨补充理货等。 分拣。订单分拣、拣货分类、集货等。 出货。流通加工、品检、出货点收、出货装载等。 运输。车辆调度、路线安排、车辆运输、交递货物等。 仓储管理。盘点(定期、不定期)到期物品处理 (食品、医药)、移仓与储位调整等。配送。服务于大型生产企业产供销一体化的配送中心;服务于大型零售、连锁企业的配送中心;服务于中小型生产、零售企业的社会化物流配送中心。逆向物流。退货、卸载、点收、责任确认、废品处理、换货、补货等 物流后勤。车辆货物出入管理、装卸车辆停车管理、包装、中转容器回收、暂存、废物回收处理等。增值服务。流通加工,包括包装、捆包、贴价签、贴标签、打包、组装等;信息服务,包括提供商品出入库、库存信息以及接受订单、发订单等;连带性的事务处理,包括发行仓库保管证书、代办保险、保税、通关、代交税款等。(4)开发建设模式根据南川物流发展的基础条件,以及仓储物流园区与工业园区的关系,可以在仓储物流园区四种开发建设模式中加以选择和优化:一是由园区投资建设;二是由工业房地产开发商租用或购买土地建设物流设施,供入驻企业租用或购买;三是由园区与工业房地产开发商共同建设物流设施,供入驻企业租用或购买;四是由入驻企业依据自身经营需要建设相应的库房、堆场、车间,配备相关的机械设备和辅助设施,自主经营。(5)建设时间2010-2015年。3、南城物流中心(1)区位与环境位于火车站附近。目前该区域是南川城区商业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已有金山丽苑工业品综合批发市场和商业站场,并拥有区域交通优势及未来区域中心城市人口优势。(2)建设规模该物流中心占地面积约100亩,总投资约6000万元,到2015年形成50万吨的年物流量。(3)功能定位与服务特色该物流中心功能定位为以商业物流为主,服务南川城区的多功能、全方位的生活物流中心,具有市场交易、仓储配送等服务功能。(4)开发建设模式通过整合火车站附近现有的商业和站场资源,建设多功能、多层次、多业主、综合化的能满足南川城区居民生活需要的便捷的物流服务中心,主要包括火车站场、生活用品交易市场和配送中心。(5)建设时间2009-2012年。4、南平物流中心(1)区位与环境南平物流中心在南平镇选址建设。南平镇地处南川区西南部,距南川城中心16公里,占据重庆市区进入南川区的东南门。境内交通四通八达,渝湘公路、渝道路、万南地方铁路横贯而过。区域内资源丰富,石灰石、煤炭、萤石矿、石英砂等矿产资源分布广泛,同时盛产蛋鸡、生猪、肉兔、蚕桑等农副产品。依托南平镇民营创业园区和农副产品市场,利用南万高速、万南铁路和公路铁路货运站等交通优势,建设以工业品和农副产品为主的区域性物流中心,为南川西部及周边地区提供物流服务。(2)建设规模该物流中心占地面积约150亩,总投资约8000万元,到2015年形成30万吨的年物流量。(3)功能定位与服务特色该物流中心将建设成为集仓储、中转、配送、分拣、包装、增值加工、展示交易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型物流中心。该中心主要分为六个功能区:仓储服务区:建成自动化仓库、立体仓库等综合物流设施,为客户提供通用仓、恒温仓、冷冻仓等仓储管理服务,提高商品周转率和存储利用率,提高商品出库与发运的准确性、及时性和高效性。中转配送区:主要承办铁路、公路等货物的中转及配送服务。装卸分拣区:购置大中型装卸机械,提供机械化、高效率的装卸分拣服务,如火车、汽车货物装卸及分区存放等。包装加工区:提供包装加工服务,如冷冻加工、分选加工、精制加工、分装加工、组装加工等。展览展销区:为客户提供商品代理、配送及相关的销售、市场推广等服务。配套服务区:建设现代化信息服务系统,为客户进行各类数据的采集、管理、传递与流通服务,根据客户需求及时提供商品、库存、流向、回收处理等信息资料,反馈市场信息。(4)开发建设模式采用“政府+企业+社会”的融资方式,全方位、多角度吸引资金,加大投入力度。政府主要投资建设基础设施及公共设施,其他由企业和社会投资建设。在物流中心的建设与运行过程中,采取企业化运营机制,对物流项目、基础设施、信息平台的建设与管理均通过企业运作的方式进行。 (5)建设时间2011-2015年。5、大观物流中心(1)区位与环境大观物流中心在大观镇选址建设。大观镇位于南川西北部,地处南川西大门和渝湘高速公路第一入口处,距南川城中心12公里,距重庆主城区半小时车程,是重庆市级小城镇建设试点镇。境内交通便捷,渝湘高速公路以及南东路、南太路、神兴路、大南路等贯穿其间。大观镇是传统农业乡镇,农产品资源富足,是重庆市生态农业大观园区的中心镇,自古以来就是南川的鱼米之乡,素有南川“粮仓”之称,盛产水稻、茶叶、肉鸭、果品、蔬菜、生猪、烤烟、蚕桑、芝麻等农产品。依托生态农业大观园,利用渝湘高速公路和大观公路货运站等交通优势,建设以农产品为主的区域性物流中心,带动区域产业发展。(2)建设规模该物流中心规划占地面积约300亩,总投资约1.5亿元,到2015年形成60万吨的年物流量。(3)功能定位与服务特色该物流中心的建设以冷链物流为主,提供多温层仓储管理、流通加工、退货服务、运输配送、保税业务等多样化服务,建设包括高低温冷库、蔬菜加工生产车间、交易市场和农资仓库以及其他各类配套设施,主要服务北部生态农业大观园,并辐射周边地区开展农资及精细农产品连锁配送业务。该中心主要分为六个功能区:仓储服务区:建设立体库、气调库,为客户提供仓储管理及恒温保鲜等服务。定期、不定期盘点到期物品,提供移仓、储位调整等服务。配载转运区:提供农资、农产品的中转及配送服务。增值加工区:引进果蔬加工企业提供多种形式的深加工服务。商品检验区:对商品进行检验,确保商品质量。展示交易区:主要提供水果、蔬菜等农产品以及其他农用物资的展示和销售服务。综合服务区:建设物流公共平台,提供物流状态查询、物流过程跟踪、物流要素纪录与分析、物流客户关系管理、物流决策支持以及单据处理,并提供物流培训、物流项目咨询等服务。(4)开发建设模式该物流中心与大观生态农业大观园基地同步开发建设。采用“政府+企业+社会”的融资方式,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力度,广泛吸引社会资金注入中心建设。在物流中心的建设与运行过程中,基础设施及公共设施由政府投资建设,其他由企业和社会投资建设。采取政府统一管理,企业自主经营的经营管理模式。(5)建设时间2009-2015年。6、大有物流中心(1)区位与环境大有物流中心在大有镇选址建设。大有镇地处南川城区东南,金佛山东坡,距南川城中心50公里,与贵州省道真县接壤,是南川南部特色旅游区边贸重镇。南川至道真、南川至合溪的金佛山东坡环山公路贯穿其境,实现了南川与贵州的快速连接,是南川发展对外物流的重要通道。大有农业资源丰富,传统草食生猪、散养土鸡和金佛山东坡刺黑竹是该镇的三张名片。依托南道高速,建设以特色农产品、农资、日用品为主的区域性物流中心,辐射黔北地区,打通南川对外物流通道。(2)建设规模该物流中心占地面积约100亩,总投资约5000万元,到2015年形成20万吨的年物流量。(3)功能定位与服务特色以省际物流集散功能为主,建设集货运配载、信息服务、仓储、交易、流通加工、展示、生活和生产配送等物流服务于一体的集散型物流中心。该中心主要分为五个功能区:仓储配送区:包括综合仓库、堆场、分拨中心、货运车场等。货物中转区:包括物流中转仓库及堆场、运输中心、快件中心等。流通加工区:包括商品包装、精细加工等展示交易区:包括展示中心和交易市场两大部分。综合服务区:包括信息中心、综合管理服务中心等。(4)开发建设模式与边贸镇建设相结合,实现物流中心建设和边贸镇建设的一体化发展。采用“政府+企业+社会”的融资模式,政府主要投资基础设施及公共设施建设,其他由企业和社会投资建设。在物流中心的运用及管理过程中采取政府统一管理,企业自主经营的经营管理模式。(5)建设时间2011-2015年。7、乡镇物流节点(1)区位和环境乡镇物流节点规划布局在合溪镇、金山镇、太平场镇、鸣玉镇、石墙镇和冷水关乡。合溪镇位于金佛山南麓,距南川城区94公里,东南西三面分别与贵州省正安县新洲镇和桐梓县狮溪镇、芭蕉乡接壤,北面与古花乡、德隆乡相邻,是南川通往贵州正安县的必经之路。合溪镇森林覆盖率56.2%,烤烟、笋竹、中药材、畜牧为主要产业,是南川区最大的烤烟基地、唯一的烤烟万担乡镇。镇内旅游资源丰富,其中,“合溪夜月”属南川八景之一;草坝盲谷为中国第三大盲谷,倒流水水库景色迷人,素有“倒流水,水倒流,两个狮子抢绣球”的传说。金山镇位于南川南部,距城区47公里,南临贵州省桐狮溪镇,西接万盛区黑山镇、南川区南平镇,东接头渡镇,北依南城街道办事处,西踞金佛山南麓。该镇具有南川、桐梓、万盛三地交界的独特区位优势,渝黔边界政治、经济、文化交织,历来是商贾囤积之地,商贸活跃。全镇森林覆盖率65%,境内奇峰俊岭,雄奇瑰丽,流水飞瀑,暄人眼目,原生态自然景观密布,旅游资源丰富,旅游潜力巨大。地表土壤肥沃,立体气候明显,生长有银衫,杜鹃王,方竹、大茶树、古银杏等特有物种,适应名贵中药材、多种经济作物种植,主产金佛山贡米、方竹、金山土鸡、山羊、玄参、云木香、天麻等。地下蕴藏铝矿、煤炭、石英砂、大理石等矿产资源。太平场镇毗邻南川区乾丰乡、土溪乡、白沙镇,与巴南区丰盛镇、涪陵区增福乡、明家乡接壤。全镇幅员面积67.09平方公里,镇政府所在地距城区51公里。森林覆盖率46%。鸣玉镇位于南川北部,距城区21公里,与涪陵区龙潭镇接壤,与南川西城街道办事处、福寿乡、石溪乡、冷水关乡、民主乡、峰岩乡毗邻,幅员面积36.68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38.2%。鸣玉镇资源富集,页岩矿在全镇境内均有分布,水资源丰富。凤嘴江、龙川江河谷风光秀美,大溪河在鱼跳峡建坝形成大溪河水库,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大。石墙镇位于南川区东北部,东与水江镇接壤,南与铁村乡相连,西与丰岩乡毗邻,北与中桥乡接界。全镇幅员面积37.29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45%。冷水关乡地处南川北部,距城区35公里,与涪陵区龙潭镇、新村乡、同乐乡、聚宝乡接壤,与本区鸣玉镇、民主乡毗邻,与武隆县凤来乡相望,历史上与望州关、碑鸡关共为涪州至南川要津之“三关”。幅员面积35.8平方公里,海拔高度450米至1050米,森林覆盖率48%。冷水关乡属典型的农业乡,以蚕桑、苎麻、榨菜为特色产业。(2)建设规模每个乡镇物流节点规划占地50亩,投资2500万元,最终形成占地300亩左右,总投资约1.5亿元的建设规模。到2015年实现70万吨的年物流量。(3)功能定位和服务特色乡镇物流节点的功能定位为内陆开放的重要载体,边贸市场的重要网点,南川区物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立足本乡镇,辐射腹地,服务边区。乡镇物流节点将根据各自的腹地资源禀赋和物流通道条件,形成优势服务特色。合溪镇和金山镇物流节点主要面向黔北地区,开展农产品、农资、建材和矿石等大宗货物的仓储、中转、装卸以及运输业务。太平场镇和冷水关乡物流节点主要面向周边乡村腹地和涪陵区边界,依托出境通道开展农林土特产品、旅游产品、工业品和生产资料的集货、加工、仓储、中转、装卸以及运输业务。鸣玉镇和石墙镇物流节点主要面向周边乡村腹地,依托区位优势,开展农林土特产品的集货、加工、仓储、中转、装卸以及运输业务,并作为都市圈商业物流和水江工业物流的拓展区。(4)开发建设模式各乡镇物流节点将依托货运站、中转站、商品交易市场、仓储设施等,形成物流核心业务和建设重点。(5)建设时间2010-2015年。8、邮政快递配送网络以区级邮政物流业务主营机构为核心,在全区14个镇和17个乡设立邮政物流配送网点,形成专业化水平和物流配送效率较高的网络体系,为电话电视购物、邮购、网上购物提供快递业务,为乡村便民店和农资店提供配送服务,使所有邮政物流配送网点在物流功能上成为物流配送站和物流信息站。五、主要任务围绕南川区物流业发展功能定位和空间布局,规划期内主要任务是实施物流发展“八大工程”,提升南川区物流业竞争实力,建设渝南黔北区域性物流枢纽。(一)物流通道网络工程1、对外物流通道网络规划建成由省道S303石雷路、S104渝道路、S904水白路组成的主骨架公路网,建设渝湘高速、万南高速、南涪高速和南道高速,打通渝南及渝东南地区连接主城及周边地区的快速通道。在现有万南铁路的基础上,规划建设南涪铁路,将渝怀铁路和渝黔铁路连接在一起,形成通达涪陵、鱼嘴、万盛、道真四个方向的大运量铁路网。通过公路、铁路等运输网络的进一步完善,最终形成以多式联运为手段,以高速公路为骨架,以铁路为重点,连接周边区县的综合型对外物流通道网络。2、区域内物流通道网络加强城市路网建设,通过拓宽主干道,疏解卡口,打通出入口,加密路网,完善路网结构,基本形成城市路网与对外大交通相连、环内方格、环外放射的城市物流通道网络。规划建成“二环十二射”的干线公路网,连通南川至周边县市及内部乡镇重要交通节点,形成统筹城乡发展的区域内物流通道网络。(二)物流联动发展工程1、产业的物流联动发展推动农产品、化工、材料等产业与物流业的联动发展。依托南川区产业及市场布局的调整,充分发挥园区集聚辐射功能和规模效应,引导各产业物流功能向综合物流园区和专业物流园区集中,提高物流运作规模和效益。重点实施东胜物流园区、水江物流园区及配套项目的建设。其中,东胜物流园区主要侧重轻纺、生物医药、化工、机械、林业、商业等产业与物流业的联动;水江物流园区则主要侧重铝及铝工业、铝产业配套煤化工业以及与氧化铝相关的配套产业与物流业的联动。2、产品的物流联动发展根据南川区产业特点,重点发展矿产品、金属材料、建材、农产品等商品的物流工程,提高资源配置和物流集聚辐射能力。重点实施南城、南平、大观、大有等大宗散货物流中心及配套项目。其中,南城物流中心侧重于生活用品物流;南平物流中心侧重于石灰石、煤炭等矿产品和蛋鸡、生猪等农副产品物流;大观物流中心侧重于粮食、蔬菜、果品等农产品物流;大有物流中心则侧重于农产品、农资、日用品等商品的物流。(三)区域物流配送工程充分利用乡镇的站场设施,结合“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新网工程”,大力支持区域性及镇乡物流配送中心建设,促进农资、农产品、农村日用品、废旧物资等大宗货物物流的发展。重点实施合溪镇、金山镇、太平场镇、鸣玉镇、石墙镇、冷水关乡等乡镇物流配送中心建设项目,加强乡镇物流配送点及仓储设施建设。其中,合溪镇和金山镇配送中心主要面向黔北地区开展物流服务;太平场镇和冷水关乡配送中心主要面向周边乡村腹地以及涪陵区边界开展配送服务;鸣玉镇和石墙镇配送中心主要面向周边乡村腹地开展物流服务,并作为都市圈商业物流和水江工业物流的拓展区。(四)龙头企业培育工程引进、培育、整合相结合,发展壮大一批有特色的专业化现代物流企业,着力培育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综合型现代物流企业,逐步形成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社会化、信息化的现代物流企业群体。充分利用南川的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积极引进国外及港澳台地区的物流企业和国内知名物流企业入驻,迅速提高南川区现代物流的国际化和现代化水平。培育一批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现代物流企业,重点培育现有基础较好、资本实力雄厚、市场竞争力较强、经营规模合理、技术装备水平较高的诸如风之彩商贸有限公司配送中心、重庆黔永生态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武陵山农副产品交易配送中心、重庆粮食集团南川区粮食有限责任公司粮食储备库等物流企业,使其快速发展成为引领南川物流业发展的“航母”。以现代物流理念为基础,强化市场意识,鼓励以市场运作方式对传统物流资源进行整合,通过企业强强联合、兼并、重组等方式加速物流资源向优势企业集聚,实现物流资源的整合和优化配置。(五)物流人才培养工程注重专业物流人才队伍培养,多方式、多途径培养具有先进物流理念、熟练物流技术的多层次物流人才。充分发挥高校教育资源优势,采取校地合作方式,开展职业教育及岗位培训,提高物流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技术水平。发挥南川区与重庆工商大学区校合作优势,充分利用重庆工商大学的教育教学资源,开设物流及相关专业课程,形成“硕士(含MBA)-本科-高职-继续教育”物流人才培养体系,为南川区物流业发展提供不同层次的专业人才。采用合作培养、委托培养的模式,鼓励有条件的企业、民间团体和行业协会与重庆工商大学联合办学,有组织、有计划的为南川区培养物流技术人才。定期组织南川区物流从业人员到重庆工商大学进行技术培训,通过灵活多样的授课方式,培养中高级物流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为南川区物流业发展提供急需人才。(六)物流公共信息工程以建设区域性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为突破,促进信息网络技术在物流业的广泛应用,提高南川区现代物流业发展的信息化水平。重点实施南川区现代物流信息服务平台、电子政务服务平台以及电子商务服务平台等项目。其中,南川区现代物流信息服务平台主要包括区域物流业务公用网、电子数据交换(EDI)平台以及空间数据公用平台三大基础信息系统;电子政务服务平台主要汇集与物流体系运作相关的政策法规和行业规范,提供税务、工商、通关、检疫等服务;电子商务服务平台主要提供与企业开展物流业务相关的网上签单、网上支付、银行清算、货物保险管理等服务。(七)物流技术标准工程加快推进南川区现有仓储、转运设施、运输工具和物流流程的标准化改造以及物流技术的创新。实施物流标准化服务示范工程,选取有条件的大型物流企业、物流园区开展物流标准化试点工作,鼓励物流企业在仓储转运、装卸搬运、分拣包装等各个环节采用先进适用的物流技术和装备。鼓励物流企业加大对物流信息标准化的投入,对于积极推进物流标准化制定工作的企业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打造南川区物流工程技术研究基地,加强对先进物流设备、关键物流技术的攻关研究。(八)区域物流协同工程按照“差异化、互补性”原则,以物流为纽带,实现南川与綦江地区的联合,共同打造具有高度互补性,合作优势的南川-綦江物流枢纽,实现区域物流协同发展。依托三环高速公路、渝黔高速公路、渝湘高速公路、南道高速公路、210国道、303国道以及綦涪铁路、渝黔铁路等构成的综合交通网络,实现南川-綦江区域物流通道协同。依托跨区域物流联动协调机制,合理配置南川和綦江间的物流线路、物流节点和运输方式,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建立功能完善、覆盖面广的区域物流网络,实现南川-綦江区域物流设施协同。通过企业合作、兼并等手段,加强区域间物流产业内部的联合与协作,实现南川-綦江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