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1泵吸式吸泥机.doc_第1页
4.11泵吸式吸泥机.doc_第2页
4.11泵吸式吸泥机.doc_第3页
4.11泵吸式吸泥机.doc_第4页
4.11泵吸式吸泥机.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泵吸式吸泥机4.11.1招标设备清单设备名称单位数量 设备序号技术规范号泵吸式吸泥机套 1 4.11.2技术规范4.1101 泵吸式吸泥机1.总述本节规定了泵吸式吸泥机的设计、制造、工厂试验的技术要求。1.1设备名称、数量及安装地点泵吸式吸泥机 1套沉淀池1.2供货范围1套吸泥机中每套装配完整的吸泥机包括工作桥、端梁、驱动装置、吸排泥系统、集泥器等设备部件;钢轨(22kg/m)及安装附件、行程限位开关等;就地电气控制箱及机上电缆、设备运行必需的备品备件、专用工具等。行车式吸泥机是我公司制作的最终产品,保证具有标准化的外观、运行、维修、备品备件及服务。总则:标准化的外观、运行、维修、备品备件以及制造商服务,所提供的设备必须是一个制造商的最终产品。1.3参考标准本节设备应依据第二章中2.4节“单位与标准”要求应用合适的参考标准。1.4工作条件、工艺技术参数及设备性能要求跨距 16.2m池长 110m行走速度约1.0 m/min池深 3.5m有效水深 3.3m行走功率 0.75 kW2驱动方式电机双边同步驱动电机防护等级 IP55绝缘等级 F钢轨型号 22kg/m工作方式间歇或24小时连续运行1.5资料提交承包商应提交下列资料,但不限于以下内容:总体布置图应画出中泵吸式吸泥机平面、立面及剖面图,并应表明所有的尺寸以及安装、运行、维修所需的空间。设备运行的技术参数及操作规程。设备重量及土建结构的承载。安装、维修、运行手册提交对沉淀池结构尺寸的要求、细部详图。制造及质量保证措施。安装方法的详细描述及安装精度要求。试运转前的调试及检测要求。吸泥机控制箱的接线图及控制原理图。材质喷涂标准及其它技术资料和证明。提供与沉淀池土建配套的准确土建预埋资料。1.6制造商的服务制造商应派技术代表和工作人员到现场进行工作,负责设备的现场安装、检查,进行功能测试并提交安装完毕的证明。同时负责设备调试运行,进行启动前的培训和工作现场培训。业主员工的培训将按承包商与业主签订的合同执行。1.7经验及资格制造商应有5年以上的该设备制造资历,并出示10个以上的用户证明。2. 设备性能及特点2.1 技术性能:1吸泥机整机在驱动机构的带动下沿池长方向往返行驶,在这个过程中,底部的刮泥板将沉积在池底的污泥推向吸口,通过吸泥泵将污泥从池底吸出排到池外的排泥槽,可根据泥量的多少,调节排泥次数和浓度。2行车式吸泥机保证四轮同时着地,不产生啃轨、运行平稳、吸泥均匀、适用于平流式沉淀池排泥。3刮泥板和吸泥口的布置可保证吸泥均匀,不发生积泥,吸口采用铸造制成,能够防止变形而避免发生吸口堵塞。4吸泥机的往返过程可通过编程改变设定,吸泥机下潜水泵可方便地提至通道上检修,吸泥管的抽吸力各管均匀一致。5工作桥上电控箱厂家配套具有可编程功能,预留至中控室微机接口,行程开关为防水式。2.2 结构2.2.1工作桥工作桥采用矩型钢管组合焊接成桁架结构,这样既增加了工作桥的强度,又减少了工作桥的迎风面积,同时又能较好地布置其它部件,既美观又实用。工作桥横跨于整个池宽,其最大挠度不大于工作桥跨度的1/700,起拱量按1/1000 桥架跨度设计,主梁直线度不大于1.5/1000,桥架断面的抗拉抗弯计算强度保证低于材料的许用应力的5倍;走道板宽度不小于1000mm,其负荷至少能承受250kg/m2的重量。工作桥具有足够的强度,能承受常规操作下的重量,(垂直方向作用力、集泥产生的最大弯矩和由于池底积泥不均而产生的侧向水平推力)。工作桥上走道板采用花纹钢板或网格板,能承受常规操作下的重量,端梁与水池走道间设有钢制踏步,踏步级差约为200mm。工作桥是刮泥机的主体,所有其它部件都固定、连接、支承在工作桥上,主梁设计合理,既满足工作自重、刮泥装置等重量及驱动时的刮泥载荷,又能承受足够活动载荷的要求,并且能较好地布置其它部件。所有接头、焊缝光滑、无毛刺,整个外形美观。2.2.2端梁及驱动装置端梁采用碳钢型材焊制成整体结构,所有接头、焊缝光滑、无毛刺、整个外形美观,同时驱动装置与之连接。既能满足负荷要求,又能保证主梁工作时平稳,避免主梁倾斜和翻倒。行走钢轮安装于工作桥两侧的端梁轴承座上,其形式和精度按GB4628-84标准规定的双轮缘型车轮设计,采用铸钢ZG270550 制造,车轮轴材料为45#钢,车轮与车轮轴的联结为过盈配合平键连接,车轮轮缘表面作淬火处理,车轮踏面和轮缘内侧面的硬度达HB350380,硬度层深度为10mm15mm。驱动装置设于主梁两侧,为双边驱动,两侧均以相同的机件组成,同步运行,用于控制行车的前进和后退,包括支架、电机减速机。驱动电机减速机防护等级为IP55,绝缘等级为F级,电源:380V、50HZ、三相,B级温升。两边的行走速度保持一致,保证吸泥机在运行时不会在轨道上产生偏_摆现象,并对因安装误差等因素出现此现象后具有自调整能力。所选电机功率满足设备的运行的需要,传动系统设置过电流保护装置,欠电压保护装置以及信号报警系统等。为了防止两侧行走电机不同步时出现卡阻和脱轨现象,将主动轮做成1:10锥形踏面,内侧轮径较大,外侧轮径较小,该结构具有自定心功能,可达到自动纠偏目的。运转平稳,无异常噪声,轴承及所有转动部位的润滑均设有加油装置且无渗漏现象,传动部件都在良好的润滑条件下工作。2.2.3吸泥管路系统采用一泵多吸口形式,采用不锈钢304材料制成。水下集泥刮板可将全池宽的污泥收集至吸泥口附近,支架具有足够的刚度,在最大刮泥阻力情况下,支架不会产生扭曲变形的现象。整套系统主要包括吸泥泵、吸泥管、固定支架等,在工作桥下安装2套泵吸排泥系统,每套装置主要由固定支架、吸泥管、吸口等组成。吊架由不锈钢角钢及槽钢等焊接而成,形成一个刚性支架,吸泥管采用不锈钢管制作而成,横向布置于工作桥下,与潜水泵配套,均固定在支架上,由潜水泵通过吸口将池底泥水混合液通过吸泥管排入池旁的排泥槽内。本机每套配有2台潜水泵。吸泥管底部设有扁吸口,采用铸造工艺成型,进泥口圆滑不带毛刺,吸泥咀内壁光滑,变径处弧线平滑过渡设计,吸口离池底最高点不大于50mm。吸泥管弯头采用弧形弯头,杜绝90直弯角,防止吸管堵塞。2.2.4轨道及安装附件配套提供轨道及轨道的安装附件、轨道采用22 kg/m轻轨,附件包括鱼尾板、压板、钢轨垫板及所有连接紧固件。轨道安装时必须有电气接地保护措施。轨道接头处的高低差和左右倾向的错位允差1mm,轨道弯曲允差3mm。行车运行时不允许出现卡轨现象。轨道两侧对称设置车挡,车挡位置现场调整至行车桁架与池壁不碰为宜。轨道底空隙处用C15水泥砂浆填实。钢轨安装采用钢轨垫板与预埋钢板焊接的形式,所有垫板及压板均采用Q235A碳钢材料制造。2.2.5行程控制机构动作、行程控制机构由多个行程开关多点控制,行程开关动作灵敏可靠,安装位置准确。2.3 主要零部件材质工作桥: Q235A驱动端梁: Q235A走道板: 花纹板或网格板行走轮: ZG270550刮泥器: 不锈钢304吸排泥系统:不锈钢304电控箱壳体:不锈钢304紧固件: 水上碳钢,水下不锈钢2.4 电控箱每台吸泥机配套提供一台设备控制箱,负责吸泥机的保护和控制,完成完整的控制功能。(1)主要技术参数TN-S系统额定工作电压:400V额定工作频率:50Hz额定绝缘电压:660VAC主母线工作电流:根据受控设备容量定主开关短路分断能力:Icu36kA环境温度:-5- 40相对湿度:40时,50%;25时,100%箱体保护等级:IP55箱体材质:不锈钢(2)主要技术要求1)箱体构造箱体为双层门结构。外层防护门带透明观察窗,可观察箱内所有指示灯、转换开关、电压及电流表状态。箱面只安装急停按钮。箱体为底部进/出线,并配相应的密封附件。箱内母线全部采用符合IEC及国标的含铜量为99.7%的铜质母排,全部母线用热塑绝缘套管覆盖。配线采用绝缘铜导线。2)主要元器件断路器、接触器和热继电器选用优质产品;中间继电器采用欧姆龙或同等质量的产品;所有信号灯光源均为LED;急停按钮应采用钥匙锁定,钥匙必须是通用的;箱内装设防结露自动电加热装置,电源AC220V(无需另加辅助电源),保证设备可靠运行;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应采用试验端子;箱内的接线端子采用凤凰端子,数量应满足最终要求,并加20%的备用端子和30%的备用端子导轨,每一端子有清楚的编号(十年内不会磨灭);(3)控制方式控制箱上设“手停自动”控制转换开关。手动控制仅在电气系统和设备调试时使用。正常运行时,转换开关置于自动位置,由PLC程序控制。送往/接收PLC 信号的基本要求为:手动/自动转换信号、运行信号、故障信号;PLC发出的开机/停机命令等。3. 执行3.1 总则机组安装依照买方意见和图纸在卖方技术人员指导下进行3.2 厂商证明制造商出示生产许可证和质量合格证3.3 防腐保护不锈钢件进行酸洗钝化处理。水上所有碳钢部件进行喷砂除锈处理,除锈等级符合GB-8923-88 中规定的Sa21/2级标准。然后喷涂铁红环氧防锈底漆,外罩面漆,漆膜总厚不低于150200m。涂层均匀、光亮完整,没有粗糙不平,漏漆等现象,漆膜牢固,无剥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