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译英与文化信息的传递---上海科技翻译2003.3.pdf_第1页
汉译英与文化信息的传递---上海科技翻译2003.3.pdf_第2页
汉译英与文化信息的传递---上海科技翻译2003.3.pdf_第3页
汉译英与文化信息的传递---上海科技翻译2003.3.pdf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汉译英与文化信息的传递---上海科技翻译2003.3.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上海科技翻译 5 d g mJ n T 缸 o r s 0 rS c 协c ed d7 e 拍加抽删 2 0 0 3 o 3 汉译英与文化信息的传递 高菁 上海外国语大学研究生院 上海2 0 0 0 8 3 摘要J 奉文针对汉译荚中过分依赖对应词而导致译义不确而发 我国文化积淀深厚 祝语中诸多事物 本为西方所阚 如 著疆译英时偏要找些对应词 便不可能做到 信 与 达 甚至还畚引起误会 文章以 龙 凤 麟 的英译为例 强 调飒译英时文化信息传递的蕾要性t 力求将汉语的丰义和喻义尽可能和盘托出 关锄词 沉译英 文化信息 传递 中国分类号 H3 l5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 0 0 0 一6 1 4 l 2 0 0 3 0 3 0 0 4 6 一0 3 杨完益 戴乃选伉俪在汉译英领域中作出了重 的贡 献 读书时 在翻译课上接触过他们的译柞 曾尝一勺之脔 近日拜读了他俩英泽的 T h cS c h 0 1 a r s 即 儒林外史 感 触尤深 译本文字柑当 语言清新隽永 内容赌近原著 令人 必欲读完而后快 两位先生攫英文根基之厚 综合知识之博 翻译功力之深 令人赞叹不已 然而 书中屡屡出现的dL m p l n g 一词 似乎尚有进一步 推酸的余地 在读到书中描写的宴请或用疆时 往往瞥见该 词 笔者不禁渐生疑寞 是我国古代食物过于单嗣呢 还是原 著作者对某一食物情有独钟 书中 物的活动范围多在江浙 皖一带 此三地物阜民丰 饮食精细 人们想必不会只钟情一 种食物 于是 笔者在含有该词的某些句子处作了记号 并找 出原著作了一番对照 兹将若干有芷句子罗列如下 1 N o wC h e nH o f uh a p p e n e dt ob es i t 亡I Ra tt h ef ir s t t a b eo nt h eI e n w h c r et w op l a t e so ff o o dh a db e e ns e r v e d onep I a t eo fp o r kd i i 竖 t h eo t h e ro fi e i 竖8 t u f c d w I t hg o o s eb ta n ds u g a r c h a p t c rI O p 2 1 陈和甫坐在 左边第一席 席上上了两盘点心 一般猪肉心的烧卖 一 盘鹅油白糖蒸的忮儿 第十回 茅 1 0 页 2 0 nt h ec o u n t e rt h c r ew e r ep I a t e so fD r e s e r v e do r a g e s 8 e s a m es w e e t s 虫塑坐皿 c a k e s td r l c db an l b o o s h o o t s d r l e dd a t e sa n db o l l c dc h e s t n u t s C h a p f e r4 p 1 6 3 柜上摆着许多碟子 桔饼 芝麻耱 盐至 烧饼 处片 黑枣 煮粟子 第十四回 第1 4 8 页 3N e x tt h e yd e c i d e dt ob u ys o m em e a t 旦坐业i n 增 f o ra s n a c k 川1 dw e n ti n t oas h o pw h e r et h e yf o u n dt h i r t y i 里曲 g c h a p t e r1 8 p 2 0 7 还要舞些堡盎t 中上当点 o 于是走进一家谴击店 看了三十个馒头 4H t sn i e c e d r e s s e di nh e rb e s t c 眦o u tt ow l s hh i m aH a p p yN e wY e a dk e p th i mt ot e a 叭w h j c h 虫趔 g c fg I u t i n o u sm ew cs e r v e d C h a p t e r2 1 p 2 4 0 侄 士儿打扮着出来拜年 拜过了 留在房里吃酒 棒上糯米做的 年团干采吃 第二十一回 第2 1 6 页 5 E n t e r l gaL t H h o u s e t h o yo r d e r e dt e aa n dap l a t eo f Y I c h e gg 里e 丛雎 c h a p t e r2 7 p 3 0 2 当下两凡走进茶 馆 章上荼采 仪征有的是幽鱼 幂上一盘采吃着 第二十 七田 第2 7 2 页 可见 d l m p i n E 一词在书中并非特指一种食物 原著中 明叫白白地写着烧卖 饺儿 粽子 馒头 嗍于 包子等 由此 类推 汤团 小笼 锅贴 生煎 麻球 粜毛团等似乎都可以用 d u m p i n g 表示 不过 如若将那十多种琳琅满日 备俱特也 的风昧小吃均译作 I l m p l i n g 我国丰富多采的传统饮食文 化将会显得何等苍白无力 黠然失色 由于 1 西文化的差异 及饮食习侪的不同 我国众多菜肴和食物报雉在英语中找到 完全吻台的对膻词 就上文提到的邢十几种小吃而言 若统 统译作d u l n 州 g 不仅单调乏味 而且显得十分勉强 因为 英语中被叫做d u m p i n g 的食物和它们仅有那么一点相似之 处 实在不是等值的对应词 韦氏新世界词典 w e b e r s N e ww o r I dD i c t i o n a r y 对d u m p n g 词的本义有两种解 释 1 a s T r a l lp i e c eo fd u 曲 s t m l c do rb o i I e dar I ds e r v e d w i t hm e a to rs o u p 2 ac r u s to rd o l l g h 矗I c dw i t hf r u i ta n d s t e a m e do rb 钆k c d 根据第一种释义 d u m p n g 颇像我们为换 换口味而偶尔尝之的面疙瘩 而由第2 种释义看来 d u m p l m g 就显得既像我幽舶烧卖 卫不是烧卖 用为烧卖中 问包的是糯米饭加肉丁 而不是水果 若将那些小吃都译作 d L m p h g 那末 品尝过这些小吃的英美人士将台诧异 中国 的d u m p l i n g 何以如此千登百卷 味荚无穷 但从另一个角度 来说 那些小吃倘不能妥帖地一一译成英语 亦即q 国的饮 食文化难以在翻译中传递出去 确实不能不说是一种憾事 我国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史 文化积淀非常深厚 在翻译 中如何将我国的文化信息尽H J 能少打折扣 或币打折扣 甚 至和盘托出地传递出去 亦是翻译界应该重视的问题 以杨 宪益先生为代表的老一辈翻译家苦心孤诣 在这方面做了大 量的工作 足以使我们引以为楷模 但总的说来 翻译界对文 化信息传递的重视 尚略嫌不足 但这粪现象在饮食文化t 尚不严重 而且正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碌人丑友好往来的H 益频繁而逐渐消失 现在 不少到过我国的英美人士已知道 j i a o w o n t o n 和z o g 而等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 实际上 传 收稿日期 2 0 0 3 一o 一0 8 作者简介 高菁 19 7 3 一 女 上海外国语 学o o 毅在职研究生 研究方向 翻译学 万方数据 递信息不足或错位之类的现象 主要还足见于大文化 即历 史文化的翻泽之中 笔者拟略举数例 仅必说明问题之一二 礼记 礼运 篇云 麟 凤 龙 龟 谓之四灵 古人心 目中的四灵 除龟是具体的动物因而易丁二处理外 其中三灵 均系传说中的神异动物或神鸟 其本义和喻义十分庞杂 在 外语中几乎找不到合适的对应物 若硬给它们找出一些不伦 不类的对应物 犹如乔太守乱点鸳鸯谱 会引起误会 首先让我们看看 龙 的青义及其英译 综合 辞源 与 汉语大词典 对龙的解释 主要有三 1 传说巾的一种神异 动物 身长 形如蛇 有鳞爪 善变化 能兴云阵雨 以利万物 为水族 鳞虫 之长 易 乾 云从龙 风从虎 圣人作而万 物睹 2 喻人档 吕氏春秋 介立 篇说追随晋文公重耳在 外流亡十九年的介子推不言替 自赋诗日 有龙于飞 周偏 天下 五蛇从之 为之丞辅 龙反萁多 得其处所 四虻从之 得其m 露 3 喻才俊之士 三国志 蜀志 诸葛亮忙 诸 葛孔删者 卧龙也 左传 襄二卜一年 深山尢泽 实生 龙蛇 龙是人们心目l l 一种高贵吉祥的神异动物 故含有龙 字的 组和成语随处可见 不胜枚举 而通常作为龙的对应 词的d r 8 9 0 n 有那些台义呢 据 韦氏新世界词典 所裁 该词 的主要释义有 l 抻话中的一种怪兽 常被形容为有翼有爪 喷火喷烟的巨型爬行动物 m y t l c a lm o n s t e r 删a I I yr e p r t R e n t e da sa a 9 8r e p t l l 洲t hw j g sa n dc a w s b t h m g o u tm ds m o k e 2 严厉而警觉的临护人或守护人 尤 指女性 af l e r c p e r s o n c s p af I e r c c l yw a t c h f u I m a k g u a 血 M h a p e r o n 3 太蛇 al a g es c r n to rs n a k e 4 撒旦 魔鬼 dw o r du s e df o r a n s I a t es e v e 姐lH e b r e ww o r 如 n o wu n d c r s t o dt o ns e r p e n t j a c k lto l dS e r p e n r s a t a n 5 飞蜥 a n yo faH e n u so fs m a I lt r e el l z a r d so fS E A s l a w l t hw m g I i k em e m r a n e su s e dl g l l d i gf r o mt r t ct o t r e e 从外形 习性 活动范同 对人类和万物的态度及 喻 义来说 龙与dr 8 9 0 n 两者似乎风马牛不相及 毫无类似之 处 前者优雅潇洒 后者猥琐笨拙 前者能兴云播雨 后者常 喷火吐烟 前者邀游九天 潜身四海 后者栖居洞穴 委身褶 译 前者善待人类 降甘露以利万物 后者往往真财守宝 财 宝先窃则怪罪人类 将周围数十里烧为焦土 前者高尚圣洁 常 廿以喻人君肾者 后者庸俗邪恶 常喻作丑类妖魔 这样两 个毫不相干的阿当初怎么会拉扯成对应词 现在已难以说清 楚r 但是 有训之士对此巳颇不以为然 左飚教授早已大声 疾晖 提出了龙的新的译法问题 左飚 1 9 9 9 激起了诸多同 行的共鸣 再看凤的含义及其英译 根据 辞振 和 汉语大词典 的 释义 风的含义主要如下 1 传说巾的神鸟 瑞鸟 鸟类之长 雄为胤 雌为凰 通称凤或凤凰 萄于 解散 诗 口 凤 凰秋秋 其翼若干 其声若萧 有风有凰 乐帝之心 论语 子罕 子日 凤鸟不至 河不出图 吾已矣乎 太戴礼 易奉命 有羽之中三百六十二风凰为之长 2 古代比喻 有圣德的人 论语 微子 风兮风兮 何德之衰也 诗 大雅 卷阿 凤凰鸣臭 干彼高岗 梧桐生关 于彼朝阳 3 比喻婚姻荧系的男方 诗 大雅 卷阿 风凰于飞 翩 翩其蚋 设司马相如 琴戢 之一 风号风号归故乡 邀游四 海求 凰 4 借喻帝一 5 与他字合用指皂家物器或宫中要 地 女 凤雏 风盖 风驾 风阙 风池 等 一些古代 典籍对凤凰亦有较详细的描述 山海龌 南次三经 丹穴 之山 有鸟焉 其状如鸡 五采而文 卓 日凤凰 首文日德 翼文日义 背文日礼 膺文I 兰l 仁 腹文日信 是鸟也 饮食自 然 自歌自舞 见则天下安宁 常作为凤凰在英语中的刘应 词是p h o 帅i x 韦氏新世界i 典 对其的释义是 据埃及神话 相传 一种生活在阿拉伯沙漠中的美丽孤独的鸟 每五 六百 年自焚而死 再自灰烬中获得重生 是以成为永恒的象征 不 死鸟 永生鸟 E g y p t M y r h ab e a u t i f u l I o n eb I r dw h c h1 l v e s i nt h eA a b l a nd t s e r tf o r5 0 0o r6 0 0v e a n dt h e ns e t s1 t s e l f nn r e r f s l n gr e n e w e dr r o mt h ea s h e sl os t ar ta n o l h e r l o n zI l f e as y m b c n fi m m o r t a l l y 韦氏大辞典 日有两小 点释义可作一补充 l 十分优秀的人或物 完美的人或物 a p E o no fe X c c l e 眦a n db e a u y 2 败落或毁灭后得以恢 复 更新 似又驮得新生的人或事物 o n et h a te x p c r i e n c e sa f e 虬u r a t l o n r e n c w a l 肼e e m i gr e h i n ha f t e 川i no rd e s t r u c t i o n 可见 除喻义中有 点相近之外 凤凰与p h o e n x 的本 义及诸多喻义都无u r 比之处 最后再看一看麟的含义及其翻泽 根据 汉语人词典 麟主要有一义 1 犬鹿 泣司马相互 子虚赋 射縻脚麟 张衡 束京赋 解罘放麟 2 麒麟 鹿是一种确凿的动物 可略而不漩 那么麒廖 f 系何等动物昵 汉语大词典 对其释 义可概括如下 1 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动物 形状象鹿 头上有 角 全身确鳞甲 尾象牛尾 古人以为仁瞥 瑞兽 拿他象征祥 瑞 管于 封禅 风凰麒麟不来 嘉蒋不生 宋黄庭坚 送范德孺知庆州 诗 阿兄两持庆州仃 十年麒麟地上行 2 比喻才能杰出的人 道德高尚的人或颖异的人 唐苏延 饯 郢州李使君 诗 伤心聊把袂 怊伥麒麟客 唐杜甫 卿 r 歌 君不见棘卿二子生绝奇 感应吉梦相追随 孔子释氏亲 抱送 并是天匕麒麟儿 3 旧时用以命名官署或宫内建筑 尤以汉时未央宫内的麒麟阁最为有名 该阁脲为萧何所造 以藏秘书 处贤才也 后用以置放功臣画像 故麒麟像又可 视作封建时代功臣贤才们的最高荣誉 元郑光抠 三战吕布 第三折 博得青史标名姓 幽像麒麟第一人 有些译者将麒 麟译作u n c o r n 那么u n 啪r I l 址是何种动物呢 书氏新世界 词典 的释义是 1 传说中的一 种形状似马 前额中间生有独 巾的动物 独角兽 2 出自 圣经 一种头生双角似牛的动 物 舣角兽 从汉英两种词典的插罔看 麒麟的形状与u n t 一 m 迥然不同 阿者的释义也毫无奶合之处 麒麟的喻义又 为u n I c o r n 所没有 所以 将麒麟译作u n i c o r n 过于牵强 在翻译过崔中 若不能将原文所含的文化信息传递出 去 恐怕会造成一些不能尽如人意的遗憾之处 l 难以正确地译出原文的真实含义 如上文提到的那十 几种小吃 形状不一 味道各异 都或多或步带有点文化信 息 粽子常食于端午市 与纪念古代爱国诗人屈原确戈 团子 往往在春节期间食用 寓有台家团团圆圆之义 汤圆 卫名元 宵 为元宵节的应时食品 把它们统统译作d u m p l n g 原有 4 7 万方数据 的文化信息便荡然无存 各自的含义亦不能确切地显现出 来 古代传啦中的神异动物龙 善变化 能上天人海 兴云播 雨 功利万物 为水族之长 过类丰富的文化若不能随翻许传 递出去 就不能在译文中出现真正的中国龙 风与麟的翻译 也存在此类问题 如风 自有其配偶凰 而且作为羽类之长 常有 百鸟朝风 并不象西方的菲尼克斯那样孤 掣仃 风 的生命亦并无极 i 1 似乎是永恒的 习 需象西方的不死鸟那 样五 六百年涅巢一次 所以忽视文化因索的翻译 既不可能 信 更不可能 选 2 难以充分地体现原文的喻义 文化信息尤与一些词的 喻义密切相关 若不能适当地传进出去 这些词的喻义在译 文中不可能得到发挥 泽文读者亦捕捉不到喻义的真谛 譬 如 龙可喻指人君和才俊之士 没 自这种文化信息 荚美读者 就无法理解 有龙于飞 周偏天下 一诗或 诸葛孔明者 卧龙 也 这话 风亦可借喻帝王及有歪德的人 麟常可喻才能杰出 的人 掌握这种文化信息 人们便不难理解贾谊 吊屈原 中 的 鸾风伏窜兮 鸱鹗翱翔 之类的词句 而且 风多喻作瑞 鸟 麟多喻作瑞兽 只有在太平盛世之时 它们才会显现其吉 祥之身 倘不明这一信息 英美读者无以理解 论语 中的 子 日 风鸟不至 河不出图 吾已垒乎 因为英语中的p h o e n x 和u n l c o r n 毫无这类喻义 3 还可能引起一些误斛 若缺乏有关麟的文化信息 他 们可能尝以为它就是独角哲 如缺乏有关凤的文化信息 他 们会误以为风亦是五 六百年涅絮一次的孤独的不死鸟 殊 不知风是君临群羽 具有王者之风的瑞鸟 更糟糕的是 某些 文化信息倘不传递得当 还台损害我们的民族形象 在我国 传统文化中 龙是一种高贵儒雅 气宇轩昂 法力无边 乐利 万物的神异动物 它的岣艾为妇孺皆知 故常有 望子成龙 之说 l f 1 龙字组成的词组亦颇有富班吉祥之味 如李白曾说 过 一番龙门 则身价十倍 实际上 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据传远古时期 组成中华民族的主婴部落之一原以蛇为图 腾 f i f f 着其他部落的 并和加盟 该囤腾不断增潍那些部落 原有圈腾的某些特色 逐渐变成了马首 鹿角 鲸颈 蛇身 鹰 爪 鱼尾的神物 龙 由此 龙便与华夏民族结下了 解之 缘 有关龙的种种黄好而神奇的传说亦应运而生 世代相传 所以我国人民素以 龙的传人 为荣 但是 若将 龙的传人 译作 d e s c e n d a n t so t h ed r a g o n 租可能引起硒方人的误 解 在英语词典里 d r a g o n 是自私守财 残害生是的喷火怪 其喻义是撒旦 即魔地 那么 那个英语词组岂不就成了 魔 鬼的子孙 西肯人士自小便从童话 神话 史计中熟知d r a g o n 它那贬义的阴影无论如何 I L 难以从他们的心灵探处抹 去 这便是左飚教授呼吁对龙字重新研译的根本原因所在 在过去的一个多世纪里 我国主要是向外国学习 所 西方的典籍和资料被大量地译成汉语 但是许多西方的东西 亦为我国所没有 也就是 龃 它们在汉语中找不到台适的对 应词 那么 当时的译者是如何解决这类问题呢 最方便的膏法是靠和贴 叩靠近或贴近汉语中原有的物 品 有时加个 洋 字或 番 字 如c a b h g e 译成了洋白菜 p o t a t o 译成r 洋芋 t o n l a t o 译成了番j 5 f i m ac c h 译作洋火 4 8 k e r o s e n e 译作洋油等 随现代科学发展而发明创造出来的东 西及产生的有关概念 除靠与贴外 还可诉之于音译 火车 汽车 电灯 电话 轮船 飞机属前者 策 p u m p 坦电 伯n k 雷选 r a d 8r 及克隆 c I o n e 等届后者 一些表示情绪和思维方面的英文单训 比较抽象 难以 捉摸 翻译起来确宴颇费神思 林语堂先生率先将h u m o u r 译作 幽默 系酬译中的一种创新 s p i r a t I o n 一词 在鲁迅 时代多为音译 尚来定名 后来阡作 灵感 亦颇有创意 若遇到西方传统文化 特别是菇中诸多典故中的有关名 同 翻译时亦多W 音译为主 再加上适当的脚注或附注 使读 者获得必要的文化信息 正确地理解译文内容 立 Z 凯 s 译作 宙j 昕 而不是玉皇太帝 H e r a 泮作赫拉 而不搓王母娘娘 I s c i d o n 译作 艘籍年 而不是j 每龙 三 Ar e s 译作阿瑞斯 而 不是武圣关节 H a d e s 译作哈得斯 而不是阎罗王 通过注 释 读者对这些神祗在希腊神话中的地位便一清二楚 因此 文化信息含品较大的经典作品 其译文的注释一般亦较多 些 如钱学熙先生译的 为诗辩护 锡特尼作 几乎每页都有 脚注 其多者有时超过半页 粱实秋先生译的莎剧 很忠实于 原文 每幕之后都有详细的附注 不过 这种注释日后将会逐 渐减少 周为我国读者已掌握了可观的西方文化 如阿渡罗 雅典娜 赫拉克利斯 普罗米修斯 安泰等神活中的人物 往 往出现在典故中 亦都为我国读者所耳熟能详 大量件介西方的典籍不仅给我国输 了西方的先进思 想 现代科技 文化艺术 有利于我国的社会进步和现代化建 设 而且也引进了西方的灿烂文化 成语赡故 短语词f 使 我国的语亩因此得以不断丰富发展 兔满活力 既然西方的 东西可以带着浩博的丰H 关文化堂而皇之地译介进来 我国的 东西为什么不能连同有关文化直截了当地介绍给西方睨 在汉译英的过程中 一定要切实做好文化信息的传递 准确叫了 力避不必要的误会 最近 国务院新闻办主任赵启 正同志指出 京剧必须有统一准确的译名 可以直接泽成 J i n 画u 逐步取代B e i j j n g0 p e r a 的译法 以免与西方的耿剧 相混 由此 笔者认为 英译龙 风 麟三个字时 我们应以 1 0 g f e n g h u a g q i l lT 1 逐步取代d r d g o n tp h o e n l x 和L m l c o r n 它们的第一个字母用大写还是整个儿用斜体 可视情批而定 参考文献 1 吴敬梓 儒林外史 M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1 9 5 8 2 w uc h jr l g T z u 丁ks f 口鼬 T r a n s l aL e db yY a g H s k n Y ia n dG l a d y 5Y a g M 雎l J i g F o g nI a n g u a g eP r e s s 1 9 7 3 3 静志刚译注 论语通译 z 北京 人 毛文学出版社 1 9 9 7 4 左飕 论文化的可译性 z 上海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