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城市化考纲要求考纲解读1.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并解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2.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对人口或城市的影响。1. 了解城市化的概念、标志和动力机制及意义。2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各阶段的特点。比较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的差异及形成原因。3分析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应采取的措施。自主学习案一、什么是城市化1概念:2城市化水平的标志:_。_。_。3城市化的动力(1)推力因素使人群离开乡村;(2)拉力因素使人群来到城市。4意义(p32 ,了解)二、世界城市化的进程1特点:可表示为一条稍被拉平“s”形曲线。2世界城市化进程阶段的特点(图2.19)3不同国家的城市化进程(1)发达国家:起步早,水平高,速度慢,进入_阶段。(2)发展中国家:起步晚,水平低,速度快,处于初期阶段和_阶段。4.读案例4,思考20世纪下半叶开始,英国大城市的市中心出现了哪些现象?(逆城市化现象的表现)英国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5.读图2.23,写出2000年图示中的四个国家城市化水平由高到低的排序。三、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1城市对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的影响(1)_减少。(2)水质、水量和地下水运动发生变化。(3)废渣对城市_产生影响。(4)出现城市“_”现象,密集的建筑群影响了日照、风速和风向。2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不利)(1)环境质量下降:大气污染(煤烟型、硫酸型、光化学烟雾)、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固体垃圾污染)、噪声污染; 2.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发展中国家表现为都市村庄,发达国家逆城市化,贫民窟); 3.增加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 4.社会秩序混乱。(2)有利:(p36 第二段)3建设和发展生态城市的两个方面(p38)(了解)【预思考】1.发达国家为什么会出现逆城市化?2.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可采取哪些主要措施?课 内 探 究 案知识点一:1949年用地1990年用地1911年用地538万1324万54万1911年人口1990年人口1949年人口1911年人口1.图中反映的是什么现象?2.图中反映的是该现象的哪些指标的变化?怎样变化的?最主要的标志是什么?知识点二:城市化及其进程城市化进程特点城市化发展阶段特征出现的问题发展新趋势出现的国家和地区初期阶段城市化水平_、发展_问题较少,处于城市化低水平时期加速阶段人口和产业向城市迅速_,城市化推进很快出现了_过剩、交通拥挤、_、环境恶化等问题出现了_现象后期阶段城市化水平_,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长_城市中心区表现出衰落的迹象。大城市的中心空洞化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典例1: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我国城市化进程。图甲表示的是19782006年全国及国内三大经济地带城市化水平的变化情况,图乙是“我国1980年和2004年城市等级规模金字塔示意图”。据此分析下列问题。(1)读图甲、乙,分析19782006年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主要特点。(2)在西部经济地带城市化进程中,有人提出了应优先发展大城市的观点,你认为是否合理,请说明理由。知识点三:城市化、郊区城市化和逆城市化的区别与联系名称区别联系城市化一般指人口向城市地区集聚和乡村地区转化为城市地区的过程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不是城市化的反向,更不是城市化的倒退,而是城市化推进的一个新阶段,表明城市化的“质”在提高郊区城市化20世纪50年代初,发达国家出现的人口由市中心区向郊区迁移、城市中心区衰落的现象逆城市化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些大城市中心区人口继续外迁,郊区人口也向外迁移,整个都市区人口出现负增长知识点四: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典例2:根据下列材料和图,回答问题。材料一行政区划调整是江苏省加快城市化最有力度的措施。近几年,全省撤并了600多个乡镇,乡镇的平均人口由3.1万人增加到4.5万人,镇区面积增加45%。同时,小城镇向中心镇集聚,原来222个省中心镇调减为120个。材料二江苏省城市布局由三个都市圈(南京、苏锡常、徐州)和五条城镇聚合轴(徐连、宁通、沪宁、新宜、连通)构成(如右图所示)。“三圈五轴”以城市为核心、城镇聚合轴为骨架,它将带动和推进全省的城市化,“3小时都市圈”逐渐形成。材料三江苏省是我国经济发达的沿海省份之一,城市化程度在48%,超过全国38%的平均水平。但苏南、苏北城市化水平相差较大。(1)从以上材料可以看出江苏省城市化水平表现出明显的地区不均衡性,五条城镇聚合轴是沿_分布的。(2)制约“长江三角洲3小时都市圈”形成的瓶颈是_。(3)城市化的迅速发展会改变土地利用方式,并对自然环境各要素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如工业废渣中的有害物质会对土地质量产生不良影响。此外,城市化的发展对自然环境其他要素的不良影响还表现在:对生物:_;对气温:_;对降水:_;对地下水:_。【反思归纳】城市建设中合理安排工业用地:(1)从工业区与城市的位置考虑:通常把一些对城市有一定污染、占地多、货运量大、需要采用铁路运输的工业布局在_;在城区及居住区内,可安排一些污染小、用地少或运输量小、无污染的工业。(2)从工业区与河流、风向的位置关系考虑:严重污染大气的工业一般布局在主导风向的_、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或最小风频的上风向;严重污染水体的工业一般布局在河流的下游或_。【体验高考】(2014.江苏卷2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图18为长三角城市分布图,图19为长三角地区苏州、嘉兴经济综合发展水平指数图。表2为我国长三角城市群与美国大西洋沿岸城市群人口、城市、经济发展状况比。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大西洋沿岸城市群面积占国土面积的比重()1.01.5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820城市化水平()6890gdp占全国比重()1820 (1)分析两大城市群的共同特征。(3分)课 后 延 伸 案一、选择题读“某地区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图”和“劳动力在各行业中就业的百分比图”,完成12题。 1在“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图”中,ae反映的现象是 ()a城市化进程 b郊区城市化 c逆城市化 d城乡差别拉大2甲、乙表示不同城市化阶段的就业比重状况,下列组合较合理的是 ()a甲a b乙c c甲b d乙f读“世界城市人口随时间变化图”,完成34题。3下列关于城市在不同发展阶段的说法,最合理的是 ()a在a阶段时,城市经济发展迅速,劳动力需求大b在b阶段时,城市出现劳动力紧缺、交通拥挤等问题c在c阶段时,城市化水平最高,人口密集于市中心d在c阶段时,城市出现“逆城市化”现象41949年以来,影响我国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a国家政策 b社会经济 c地理位置 d地域文化(2011浙江文综)下表为2005年联合国城市研究机构发布的关于日本、沙特阿拉伯、泰国、英国等四国的城市化水平表。完成56题。国家甲乙丙丁城市化水平(%)908366325.甲、乙、丙、丁依次代表的国家是 ()a日本、英国、泰国、沙特阿拉伯 b日本、英国、沙特阿拉伯、泰国c英国、沙特阿拉伯、日本、泰国 d英国、日本、沙特阿拉伯、泰国6下列关于乙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出生率低 b人口集中在东南沿海城市c人口集中在中部平原城市 d人口集中在绿洲城市 (2013高考题安徽卷)图7表示安徽省1985-2010年就业结构与城镇人口比重变化。完成79题。72005年以来,安徽省城市化处于a初期阶段 b中期阶段 c后期阶段 d逆城市化阶段8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安徽省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表现在a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均持续快速提高b城镇新增就业人口第二产业超过第三产业c农村人口向东部沿海城市迁移数量增加d劳动力主要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9为增强工业对就业和农业产业化的带动作用,近期安徽省中小城市可以着力发展a劳动力导向型和原料导向型工业b技术导向型和市场导向型工业c动力导向型和劳动力导向型工业d原料导向型和技术导向型工业(2012年山东卷)10图6为江苏省和贵州省三个年份城市化水平统计图。读图回答问题。1990年2000年2010年城市化水平(%)02040贵州省(1)自1990年至2010年,两省城市化发展的特点有何不同? (2)指出与贵州省相比,江苏省城市化发展的优势条件。城市化参考答案预思考1发达国家城市化过程中城市规模的无限扩大,使得环境恶化,而乡村基础设施的健全和交通的完善,在有些地区,使得城市人口不断向农村迁移。2 (1)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控制城市中心区的规模;建立与城市经济相适应的城市发展机制;向郊区分散人口和工业,建设卫星城。(2)进行合理规划,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对城市进行功能分区,妥善安排各种用地的相对位置;对工业企业合理布局,适当分散污染源;改善交通和住房条件。课内探究案例1:(1)城市化水平不断上升,上升速度加快;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区域差异明显;城市数量增多,其中中小城市数量增加速度较快;从城市构成上看,仍以中小城市为主。(2)答案一:合理。理由:大城市的服务范围广,功能强;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强。答案二:不合理。理由:西部地区自然条件较为恶劣,生态环境脆弱;人口分散,交通不便,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反思归纳较低较慢聚集劳动力住房紧张郊区城市化发展中比较高趋缓甚至停滞发达例2 (1)交通干线 (2)交通运输条件(3)城市建筑面积扩大,生物多样性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多,出现“热岛”现象烟尘排放量多,城市多雨雾天气(或城市多酸雨)减少降水对地下水的补给(或造成对地下水的过量开采和污染)反思归纳 城市边缘下风向远离水源地【体验高考】(2014.江苏卷28)(1)人口密度大;城市化水平高;城市数量多;城市经济发展水平高;城市等级体系完整课后拓展案 1a2b3d4b5d 6a7、【答案】b【解题思路】从图中可以看出,2005年后城镇人口比重上升处于较快阶段、且从柱状图城市人口比重30%以上,在根据柱状图的阅读方法可以读出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下降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上升,说明大量农业人口转为城市人口,这些都符合城市化发展中期加速阶段的特征故选b项。8、【答案】d【解题思路】据图可判断出从1985年2010年第一产业就业比重持续下降、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持续上升、且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上升显著,逐步占居主导地位,反映劳动力人口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故b错,d正确。从图中无法获取反映农村人口向东部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成品品种分类培训
- 智能小车启蒙课件
- 课件模板护眼
- 住陪师资培训
- 课件样片拍摄
- 新进教师培训心得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题库检测试题打印附答案详解【突破训练】
- 考眼力考试题及答案
- 矿井电气防爆检查工专业技能考核试卷及答案
- 混合气生产工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危货运输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汇编
- 补贴代办合同模板8篇
- 《心肌梗死急救护理》课件
- 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细则》(试行)
- 建筑工程保修措施与管理方案
- 标识标牌施工组织方案
- 高中教师支教工作计划
- JJF 2180-2024婴儿辐射保暖台校准规范
- 教师信息技术运用与教学创新
- 常益长铁路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实施细则
- 龙门铣床操作规程(3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