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县(市、区)_ 学校_ 班级_ 考生号_ 姓名_.装.订.线.三里畈高中2015-2016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一学期十月月考历史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童利双 审题人:廖志武 黄春华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48分)本卷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答案按要求填写在答题卡上1据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赵国舍人出身的蔺相如因为出使泰国“完璧归赵”而拜为上大夫,又因为在渑池会上斥责秦王、羞辱秦国文武群臣而拜为上卿。从这一记载中可以看出()A商周盛行的官爵制度发生重大变化B西汉史学家对秦国仍存在偏见C功勋开始成为官爵升迁的唯一依据D儒生的政治地位得到大幅提高2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而天下不称偏焉。”这体现出()A分封的对象有王族、功臣、古代帝王的后代 B分封的主体是王族C西周以父系血缘为纽带,层层分封 D西周确立了中央集权制3为了统治从黄土高原到黄河南北以及沿海的广大的被征服地区,周天子分封本族兄弟亲属到各被征服地区去建立国家。材料中的“国”是指()A诸侯B城邑C郡守D县治4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克里斯提尼重新划定以地域为基础的10个行政部落代替原先的4个血缘部落。这两个措施共同的进步意义是()A有效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B有利于打破贵族垄断特权C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统治D导致了官僚政治的衰落5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死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A统一度量衡、货币B开创皇帝制度C建立三公九卿制D建立统一的国家和中央集权制6元朝统治者在划分行中书省时,打破依“山川形便”划分行政区域的原则,采取“犬牙交错”的原则,任意将自然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一个一级政区。元朝这样划分行政区域主要是为了()A改变以前地方无权状态B加强中央集权防止地方割据C促进各地经济文化交流D促进地方区域经济平衡发展7宋太宗初年,西北边境上的州郡大都以文官充任,在官衔前加上“权知”二字,如“权知州事”,以表示其“名若不正”,“任若不久”,并规定“三岁一易”。这表明当时()A地方武将拥兵自重现象普遍B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日趋加强C西北边患的威胁得到了缓解D事权分割导致冗官现象严重8资治通鉴载:“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监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材料反映的政治制度始创于()A秦汉时期B隋唐时期C宋元时期D明清时期9为了保证行省官员尽职尽责,元朝时,中央除了以监察机构进行监督外,同时采取加强控制的手段是()A省官互迁B流官统治C强化政事堂会议D推行密折制10西汉初期,丞相集决策、行政、司法各项大权于一身。相权的膨胀不可避免地会侵夺皇权,二者之间的矛盾导致汉武帝时期中央官制发生了重大变化。这具体表现为()A郡国并行制度B颁布“推恩令”C创设刺史制度D形成中外朝11宋朝形成了“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的局面。这反映出()A丞相职权范围扩大B专制皇权达到了顶峰C君权对相权的制约D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121380年,明太祖朱元璋以谋反罪诛杀胡惟庸,同时,裁撤中书省和丞相。随后设置殿阁大学士为侍从顾问。但明中后期又出现了严嵩、张居正把持朝政的现象。这表明()A宰相制度一直都存在B皇权曾一度削弱C内阁权力失控D君主集权强化13黑格尔说:“中国人除了皇帝一人外都不知道自己是自由的,古希腊人有一部分人知道自己是自由的。”在古希腊知道自己自由的这“一部分人”是指()A妇女B外邦人C全体公民D奴隶14十二铜表法规定:“树枝越界的,应修剪至离地十五尺,使树荫不至影响邻地;如树木因风吹倾斜于邻地,邻地所有人亦可述诸处理。”这表明该规定()A注重调整个人财产关系B意在保护贵族利益C重视保护平民利益D有利于稳定罗马帝国秩序15斯塔夫里阿诺斯说:“罗马人在思想意识方面最重要的贡献在于,他们的法律是基于理性而不是基于习俗。”对“理性”的正确理解是()A罗马法完全摒弃了习惯法B罗马法追求至善至美的境界C罗马法体现与时俱进,为现实服务D罗马法主张消灭阶级压迫16唐律规定:诸谋反及大逆者,皆斩;父子年十六以上皆绞。罗马法规定:父亲的罪名或所受的惩罚不能玷污儿子的名声。由此可见()A唐律能有效防范谋反事件B罗马法具有鲜明的理性色彩C法律不具备普遍的适用性D西方法律比中国宽松灵活17有人认为英国维多利亚女王(18371901年在位)之所以享有盛誉,不是因为她做出了什么轰动的事业,而是因为她什么都不做。由此可见,女王在英国()A毫无作用B“君权神授”C掌控议会D“统而不治”18托克维尔说:“美国的联邦宪法,好像能工巧匠创造的一件只能使发明人成名发财,而落到他人之手就变成一无用处的美丽艺术品。”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美国的民主制度具有很强的可推广性B美国的民主制度离不开特定历史国情C联邦宪法是一件中看不中用的艺术品D联邦宪法排除外部思想影响独创发明19“(它)是共和主义与君主主义妥协的产物。它虽然承认了共和制,但君主制的阴影随处可见这样一部不伦不类、伸缩性很大的宪法,既能适应君主制也能适应共和制。”“它”是指()A英国权利法案B美国1787年宪法C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D德意志帝国宪法20下图是某历史学习小组所做的“德意志帝国政体结构示意图”。从示意图中可以判断出19世纪末期德意志帝国政治的特点是() A皇帝权力受到议会的制约B宰相由皇帝任命,对皇帝负责C议会是国家政治活动的中心D具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211943年1月,中英签署新约,取消英国在华诸多特权。至此,英国在中国获得的“关税协定”等特权在百年后最终消失。与“关税协定”特权最初取得有关的事件是()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中日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219世纪末纽约时报对某场战争的评价是:日本人打开了世界的眼界,让人们看到了大清帝国真正的无能清国政体是一个明显失败的政体。对这场战争与纽约时报的评价理解准确的是()A这场战争使外国人获得到中国内地游历经商传教特权B这场战争刺激了资本主义列强在华的新一轮侵略扩张C这场战争导致中国丧失了台湾、金门、马祖岛的主权D文章作者认为中国应该向日本学习实行君主立宪政体23“争取一省与几省首先胜利没有工人阶级的罢工高潮,没有中心城市的武装暴动,决不能有一省与几省的胜利。”该材料体现的观点是()A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B主张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C主张走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道路D坚持走工农联盟的革命道路242015年9月3日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有学者认为,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由衰落走向振兴的转折点,这主要是因为中国通过抗战()A赢得了与西方大国的平等地位B赢得反侵略斗争的第一次彻底胜利C为世界赢得和平作出突出贡献D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彻底胜利第II卷(共52分)25. (25分)中国古代科举制是人类政治文明的伟大创举。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科举考试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主要方法。它所一直坚持的是自由报名、公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取士的原则,其基本理念是“至公”,可以说,科举制是封建社会的“平民政治”。这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皇族及豪强宗法势力对于政治权力的垄断,促进了社会的良性流动,从而扩大了统治阶级政治统治的合法性基础。 摘自邹一南浅谈科举制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材料二 18世纪以前,欧美各国文职官员的选用,或实行个人赡徇制,或实行政党分肥制。这些文官任用方式不可避免地导致任用私人,带来结构性的贪污腐败,使各种无能之辈充斥于政府之中,在西方社会倡导“自由、平等、博爱”的启蒙时期,科举制体现出的“机会均等”原则曾使许多人大为惊叹,到19世纪四五十年代,英国工业革命已经完成,处于上升发展阶段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官员选用方面也日益要求向制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 摘自刘海峰科举制对西方考试制度影响新探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科举制是封建社会平民政治”的内涵。(1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方国家改革文官任用方式的原因。(13分) 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关于朝鲜战争的结局,主要有三种看法:有人认为胜利属于中朝一方;也有人认为双方在战场上打了个平局;还有人认为美韩一方取得了胜利。这三种观点,虽然结论不同,但是在对战争胜负进行判定时,却大多采用同一种方法,就是以某种“数量分析”来”计算胜负。于是对朝鲜战争胜负的争论,就变成了诸如战争双方谁死伤的人多,谁消耗的资源多等问题的争论。应该说,以“数量分析”计算战争胜负的方法,在一定情况下的确是有意义的。但“数量分析”有其一定的适用范围,不能滥用,否则就会得出歪曲历史的结论。判断胜负的主要标准应该是战争双方战争目的的达成情况。 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根据材料,概括指出在对“朝鲜战争胜负”的判定上存在的两种标准。并结合所学知识,依据作者的判定标准,论证朝鲜战争的结局为中朝一方胜利的观点的合理性。(12分)2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32年议会改革前的英国议会代表制许多原来的城市虽然已变成沓无人烟的荒村,从而被称为“衰败的市镇”,但仍有权选派代表出席会议!而新兴的工业城市虽人烟稠密,却没有取得选区的地位,无权派代表参加会议。另一方面剥夺了新兴城市的居民的选举权。英国史讲义材料二:如果我们耐心考察一下英国政体的组成部分,就会发现他们是两种暴政的残余。第一,由国王所体现的君主政体暴政的残余。 第二,由上议院所体现的贵族政治暴政的残余。第三,由下议院所体现的新的共和政体的成分;而英国的自由便是以下议院的效能为基础的。潘恩选集材料三:1832年6月,议会改革方案得到通过并经国王批准。56个人口不到2000人的选区被取消,31个有20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