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 (2).doc_第1页
夏 (2).doc_第2页
夏 (2).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夏教学设计我解读:夏是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第四单元的一篇抒情散文。关于散文教学,单元参考教学目标为:1、欣赏散文优美、精辟的语言,体会课文表达的感情。2、了解课文抓住特征写景的方法和写景的层次。夏的教学内容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展开:一、 主题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的描写,抒发对夏季的热爱之情,赞美了生机勃勃的生命之美。二、 体裁写景抒情散文,语言优美,想象丰富,构思巧妙,感情浓烈,给人以艺术的享受。1, 抓住文“眼”,理解内容。“文眼”就是作品中最精彩、最传神、最使人动情、最耐人寻味的语句,是作者思想感情的喷发口,是文章思想感情的焦点,同时也对文章的结构起着支配统摄作用。2, 借助想象,体会意境。意境,是作者的主观情意和客观物象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艺术境界,简而言之,就是情与景的和谐统一。3, 细细赏读,品味语言。散文的语言优美,隽永,生动,通过默读、朗读,结合语境推敲字句、辨析词义。如何品味语言,可以从三个方面: (1)品味散文语言的自然美(2)品味散文语言的含蓄美(3)品味散文语言的音乐美4, 融情于景,领悟情感。“一切景语皆情语”,缘情入景,初步赏析写景抒情类的作品。三、 文章风格抓住景物特征,描写精当;思想深刻,形象与理性相结合。四、 结构特点开篇总起全文,用“紧张、热烈、急促”概括夏的特点。接着描写典型的景物,描绘大地的夏景。然后抓住夏季的颜色-金黄,说明这是个已经有收获,而且还充满希望的季节。第四段通过写农民辛勤劳作的画面写夏天紧张、急促的旋律。最后作者交代了赞美夏季的原因。五、 写作特色善于抓住特征写景,善于运用比较、对比的手法使事物的特征更加鲜明。夏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品读语言,体会作者笔下夏之独特2、 体会作者深厚的感情教学重难点品读语言,体会作者笔下夏之独特体会作者深厚的感情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步骤:一、 导入新课,检查预习1、欣赏图片,导入课文。2、检查字词主宰(zi) 磅礴(png b)迸发(bng)苦涩(s) 旋律(l) 匍匐(p f)融融(rng) lin(镰)刀 遗憾(hn) 撼(震撼、撼动) 澹澹(dn ) 瞻(zhn 瞻仰) tio(挑衅、挑拨、挑战)tio(挑剔、挑食、挑拣) 闲情逸(致) 春(华)秋实 轻飞(曼)舞 (承)前启后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自由朗读,根据课文内容,说说这是_的夏?(在横线处填写合适的词语)三、 研读课文,赏析语言(1)朗读课文,思考:作者从哪几方面来体现夏的特点的?(2)合作学习:请你找出课文中你最喜欢的一个句子,并说出理由。 四、 质疑探究、揭示主旨1、质疑探究:在作者的眼里,夏天的色彩是(金黄)的。你是如何理解的?2、材料补充(1)作者简介: (2)梁晓声在静夜时分的梁衡里对梁衡的评价:(3)就在林(则徐)赴疆就罪的途中,黄河泛滥,在军机大臣王鼎的保荐下,林则徐被派赴黄河戴罪治水。他是一个见害就除,见民有难就救的人,不管是烟害、夷害还是水害都挺着身子去堵。 梁衡最后一位戴罪的功臣3、齐读第(5)节,读出感情。五、拓展延伸 文章最后写道:“遗憾的是,历代文人不知写了多少春花秋月,却极少有夏的影子。”那么,据你所知,有关夏天的古诗句有哪些?说说你的阅读感受六、拓展训练阅读下面这首诗,说说与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 山亭夏日 (唐)高骈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