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第4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本章练测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1页
高中生物 第4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本章练测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2页
高中生物 第4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本章练测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3页
高中生物 第4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本章练测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4页
高中生物 第4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本章练测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4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本章练测(人教版必修1)4建议用时实际用时满分实际得分90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将成熟的植物细胞放在溶液中能构成一个渗透系统,主要原因是( )a.液泡膜内外溶液有浓度差b.细胞内原生质层可看做一层选择透过性膜c.细胞壁是全透性的d.水分可以自由出入细胞2.将人体血液置于质量分数为9%的nacl溶液中制成装片后,用显微镜观察,可以发现血细胞呈现( )a.质壁分离 b.正常状态c.细胞膜破裂 d.细胞皱缩3.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的步骤,正确的顺序是( )加清水 制作装片 观察质壁分离 滴加质量浓度为0.3 g/ml的蔗糖溶液 观察细胞复原 观察正常细胞a. b.c. d.4.从活细胞内分离出来的线粒体放在清水中,不久线粒体就会破裂。破裂情况是( )a.外膜先破裂b.内膜先破裂c.外膜与内膜同时破裂d.外膜与内膜破裂的先后顺序没有一定规律5.“人造细胞”是用羊皮纸或火棉胶等半透性膜材料做成的一个密闭的囊,囊里面装了等量的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假设有三个这样的“人造细胞”,分别用a、b、c表示,它们的蔗糖溶液浓度分别是10%、20%和30%。其中a、b的外面套一金属网笼,c的外面没有套金属网笼,如下图所示。把三个“人造细胞”同时放在盛有质量分数为15%的蔗糖溶液的玻璃槽中,经过一段时间后,三个“细胞”的变化分别是( )a.a变大,b稍微变小,c不变b.a变小,b稍微变大,c不变c.a变小,b稍微变大,c变大d.a变大,b稍微变小,c变大6.如下图所示,烧杯内装有蒸馏水,下部封有半透膜的长颈漏斗内装有淀粉和食盐溶液,漏斗颈内的液面略高于烧杯内的蒸馏水的液面,一段时间后用碘液和硝酸银溶液分别检验蒸馏水中的物质。整个实验过程中,所观察到的现象是( )漏斗颈内液面下降 漏斗颈内液面上升 烧杯内液体遇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烧杯内液体遇碘液变蓝a. b. c. d.7.下图表示将小白鼠细胞和人体细胞融合成杂交细胞的过程,图中的小球和小三角分别表示各自膜表面的蛋白质,该实验能说明细胞膜( )a.具有一定的流动性b.具有选择透过性c.基本支架是蛋白质分子d.由蛋白质和磷脂组成8.下列有关细胞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b.不同功能的细胞,其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相同c.组成细胞膜的脂质中,磷脂最丰富d.从细胞膜的成分分布分析,细胞膜并不是对称结构9.某科学家在研究物质的跨膜运输时发现有下列四种关系,属于主动运输的是( )a. b. c. d.10.一个成熟的植物细胞,其原生质层主要包括( )a.细胞膜、核膜和这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b.细胞膜、液泡膜和这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c.细胞膜和液泡膜之间的细胞质d.细胞壁、液泡膜及细胞核11.最能证明植物细胞吸水与失水符合渗透作用原理的实验是( )a.将萎蔫的青菜放入清水中会变得硬挺b.将根尖细胞放入清水中会吸水c.将土豆放入盐水中会变软d.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及复原12.关于细胞膜的组成、结构、功能之间的关系,逻辑顺序正确的是( )膜主要由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构成 具有流动性 具有选择透过性 膜内蛋白质分子和磷脂分子大都是运动的 主动运输得以正常进行a.、b.、c.、d.、13.实验室中鉴别细胞死活,常用“染色排除法”。例如用台盼蓝染色,死细胞会被染成蓝色,而活细胞不着色,从而判断细胞死活。该实验所利用的细胞膜特性或功能是( )a.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b.保护细胞内部结构c.流动性d.选择透过性14.对尿毒症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时,需使用人工肾。人工肾的关键部分是能起透析作用的人工膜。制造这种人工膜所依据的原理是( )a.人体必须保持水和无机盐的平衡b.肾小管壁生物膜的结构和功能的特点c.尿素和葡萄糖等小分子物质的特点d.细胞生物膜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的整体性15.下图是某植物相邻的四个细胞,其细胞液的浓度依次是abcd,正确表示它们之间水分子渗透方向的是( )16.利用渗透作用实验原理可以测定细胞液浓度的大概范围。将细胞液浓度相同的某种植物细胞(如右图所示),置于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出现ad四种细胞状态,则细胞液浓度最精确的范围在下列哪两个细胞所处的蔗糖溶液浓度之间( )a.cb b.ac c.ad d.dc17.(多选)将等量的、微量的nh4+、po43-、k+、ca2+共同置于100 ml蒸馏水中,再放人一些新鲜的水稻根尖,一段时间后,测定溶液中上述四种离子和水的含量变化(见下表)。实验结果可以说明( )项目h2onh4+k+ca2+po43-减少量2%23%12%37%14%a.根对水的吸收和对离子的吸收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b.根对离子的吸收不是等比例进行的c.根细胞吸收矿质离子的方式是主动运输d.根吸收离子的过程不受温度的影响18.下列物质中以主动运输方式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再通过协助扩散进入到红细胞的是( )a.胆固醇 b.葡萄糖 c.水 d.co219.在做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时,将复原后的细胞继续置于清水中,植物细胞也不会再吸水了;可当把因失水皱缩的红细胞置于清水中时,红细胞恢复正常状态后会因继续吸水而涨破。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植物细胞的细胞膜比动物的坚韧b.植物细胞有液泡,红细胞没有c.植物细胞能对吸水进行调节d.植物细胞有细胞壁,红细胞没有20.浸入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的kno3溶液中的洋葱表皮细胞会发生质壁分离和自动复原的现象,此过程中没有发生( )a.主动运输 b.协助扩散c.自由扩散 d.渗透作用22.将洋葱鳞片叶表皮放在某一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制成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有3种状态的细胞,如下图所示。你认为这3个细胞(均为正常的活细胞)在未发生上述情况之前,其细胞液的浓度依次是( )21.下图示为小肠绒毛上皮细胞中的细胞膜对不同物质的转运(每种转运方向由箭头表明,符号的数量代表每种物质的浓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物质可能是甘油,b物质可能是葡萄糖b.a物质可能是水,b物质可能是甘油c.a物质可能是胆固醇,b物质可能是氧气d.a物质可能是葡萄糖,b物质可能是氨基酸23.用相同的完全培养液,在相同条件下分别培养水稻和番茄幼苗。在两者的吸水率几乎相同的情况下,72 h后原培养液中部分离子浓度发生了如下表所示的变化(表中数据为72 h后溶液中部分离子浓度占实验开始时的百分比)。分析下表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k+mg2+ca2+sio44-水稻17.010511719.5番茄19.18559.6118a.不同植物对同一离子的需要量是不同的b.与番茄相比,水稻对sio44-的需要量大,对ca2+的需要量小c.不同植物根尖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是不同的d.植物对各种离子的吸收速率与溶液中离子的浓度有关24.下列物质通过细胞膜不需要载体和细胞提供能量的是( )a.葡萄糖和氨基酸 b.钾离子和钠离子c.甘油和乙醇 d.碘离子和氯离子25.浸泡在一定浓度kno3溶液中的洋葱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又出现质壁分离复原,与此过程直接相关的细胞器有( )a.液泡 b.线粒体、液泡c.线粒体 d.线粒体、高尔基体二、非选择题(共50分)26.(12分)下图所示m是模拟生物膜而制成的人工膜。试研究在通透性不同的情况下,溶液中物质总量的变化(假定m是固定不动的)。(1)若容器两侧分别为0.5 mol/l、0.3 mol/l的蔗糖溶液且蔗糖分子不能通过此人工膜,则 侧液面上升。此侧溶液总量与时间关系可用图 表示(从图一、图二中选择)。(2)若容器两侧分别为0.5 mol/l、0.3 mol/l的甘油溶液且甘油能通过此人工膜,则以下各项可用图三中哪条曲线形象描述其变化?左侧甘油分子的总量变化: ;左侧水分子的总量变化: ;右侧甘油分子的总量变化: ;右侧水分子的总量变化: 。27.(12分)下图所示为取自同一洋葱鳞片叶表皮的三个细胞处于不同的生理状态,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所处的生理状态是 。(2)图中各细胞的细胞液浓度依次是 。(3)图中a、b、c三细胞处于不同浓度的溶液中,则a细胞与b细胞所处的外界溶液浓度是 。(4)图中各细胞抵抗失水的能力,依次是 。(5)三个细胞中最有可能先死亡的是 。(6)假设将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制成装片并使之处于高渗溶液中而发生质壁分离。用显微镜观察一个细胞形态的变化顺序是图中的 。(7)在实验中,怎样操作才能使盖玻片下的a细胞状态变成b细胞状态? 。(8)图中标号指的物质是 。28.(10分)在适宜温度下,采用完全营养液培养黄瓜幼苗,研究营养液中氧含量变化对k+吸收速率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黄瓜幼苗根系细胞吸收k+的方式是 ,图中ab段为此提供的依据是 ,表明该过程需要 。曲线bc段限制k+吸收速率的内在因素是 。(2)植物的生长都有一个最适温度。在氧含量等条件稳定、适宜的情况下,研究在1040范围内的温度变化对黄瓜幼苗k+吸收速率的影响,预期k+吸收速率变化的趋势是 。29.(16分)植物根尖成熟区的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和矿质元素离子。下图表示刚施肥后的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在土壤溶液中的状态。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部位的表皮细胞与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是 和 。(2)图中根表皮细胞此时所处的生理状态是 。此时,还能吸收水分和矿质离子吗? 。(3)现提供质量浓度为0.3 g/ml的蔗糖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的硝酸钾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的醋酸溶液三种药品(以上溶液的浓度均比一般细胞液浓度大),紫色洋葱、显微镜。请你选择一种正确的药品及其他必要的仪器用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证实你对第(2)题第二问的判断。实验步骤:取一片干净的载玻片,在中央加入1滴 ;撕取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平展于液滴中,盖上盖玻片,置于显微镜下观察。实验现象:细胞先出现 ,后慢慢 。实验结论:由此证明了 。参考答案1.b 解析:本题考查植物细胞渗透吸水的基本知识。发生渗透作用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具有半透膜;半透膜两侧溶液具有浓度差。题目问的是构成一个渗透系统的主要原因,应当是半透膜。只有浓度差,没有半透膜,不能发生渗透作用。原生质层两侧溶液的浓度常随内外因子的变化而变化,即使原生质层两侧溶液的浓度相等,水分子仍可通过半透膜运动,只是处于相对平衡之中,没有水分的净移动。膜两侧溶液的浓度差决定的是水分流动的方向,它不是构成渗透系统的主要因素。2.d 解析:人体血浆中无机盐离子浓度为0.9%,所以人体细胞在0.9%的食盐溶液中呈正常状态。现在的外界溶液为9%的食盐溶液,远高于细胞内液的浓度,所以细胞要失水,由于动物细胞无细胞壁,无大液泡,不可能发生质壁分离,而只表现为皱缩。由于是失水而不是吸水,细胞膜不可能破裂。3.b 解析:质壁分离是失水引起的,此时细胞液浓度小于外界溶液浓度,反之则吸水使其复原。4.a 解析:线粒体是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其内膜面积远大于外膜。在线粒体吸水膨胀时,由于外膜的伸缩性比内膜小得多,所以外膜先破裂。5.c 解析:本题考查渗透作用及分析、判断能力。图a细胞外溶液浓度大于细胞内溶液浓度,细胞要失水变小;图b和图c细胞外溶液浓度都小于细胞内溶液浓度,细胞要吸水变大,但因为b的外面套有金属网笼,所以是稍微变大。6.b 解析:此题是生物学与化学知识的综合题。由于漏斗内的淀粉属于大分子物质,不能通过半透膜进入烧杯内蒸馏水中,所以烧杯内液体遇碘不变色。漏斗内的食盐,能分解成na+、c1-,可通过半透膜进入烧杯内的蒸馏水中,加硝酸银溶液后,发生下列反应:nacl+agn03agcl+nan03。同时,水分通过半透膜扩散到漏斗中,使漏斗颈内的液体体积增大,液面升高。7.a 解析:选图中用小球和小三角分别代表了膜上的蛋白质,经融合后发现小三角与小球均匀分布在杂交细胞的细胞膜上,这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本实验不能验证细胞膜的其他化学成分及功能。8.b 解析:研究发现,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在组成细胞膜的脂质中,磷脂含量最丰富。蛋白质有的镶嵌、有的贯穿、有的覆盖在磷脂双分子层上,因此,整体上细胞膜不是对称结构。蛋白质在细胞膜行使功能时起重要作用,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其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9.c 解析:细胞膜运输物质时,只有主动运输需能量,能量来自呼吸作用,和氧气有关。10.b 解析:原生质层是细胞液与外界溶液发生渗透作用的结构。细胞液与外界溶液之间存在着液泡膜和细胞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它们三者共同构成了成熟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11.d 解析:a、b两项只反映了植物细胞的吸水,c项反映了失水,而d项则反映了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两个过程,所以,最能证明渗透作用的原理。12.c 解析:此题虽是选择题的形式,但推理过程却是主要的。由细胞的组成结构分子到分子的运动才能体现出结构特点流动性,再由结构到功能控制细胞内外的物质交换,使其具有选择透过性,进而得出能进行主动运输解题的基础是对细胞膜流动镶嵌模型的深刻理解。13.d 解析:用台盼蓝染色,台盼蓝为细胞不需要的物质,活细胞不吸收,死细胞膜失去了活性,丧失选择透过性功能,台盼蓝进入细胞,细胞才会被染成蓝色,所以该实验所利用的是细胞膜选择透过性。14.b 解析:透析是利用人工肾让血液中的尿素等废物透过而不让营养物质透过的特点,即人工膜有半透性。15.d 解析:当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此题中是相邻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就通过渗透作用吸水,反之就失水。由于细胞液浓度是abcd,所以a的吸水能力最强,b次之,c再次,d最小。16.c 解析:做此题的关键是一定要注意参照图像,看a、b、c、d与参照图像相比液泡大小有何改变,若液泡增大,则说明细胞吸水,若液泡变小则说明细胞失水,根据液泡变小的程度,可判断出细胞失水的程度,从而可判断出细胞液浓度最精确的范围是ad。17.ab 解析:本题考查植物细胞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关系,以及对其理解应用能力,数据分析与判断能力等。从表中可以看出:水减少量比较小,矿质离子有不同程度减少,所以吸收水和吸收矿质离子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且不同矿质离子的吸收不成比例。表中不能看出根尖对矿质离子的吸收是主动运输方式,以及温度对其的影响。18.b 解析:葡萄糖进入红细胞是协助扩散,进入其他细胞是主动运输。a、c、d是自由扩散。19.d 解析: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在结构上的一个明显差别是植物细胞有细胞壁而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对植物细胞有支持和保护作用。通常细胞壁不具有生物活性,伸缩性差,因此当外界溶液浓度相对较低时,细胞虽然会吸水,但由于受到细胞壁的制约,细胞不会持续吸水。动物细胞则不同,因为没有细胞壁的制约,只要外界溶液浓度小于细胞质浓度,细胞就会持续吸水直至涨破。20.b 解析:质壁分离后自动复原现象产生的原因是:由于k、no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内,从而引起外界溶液浓度低于细胞液浓度,水分子通过自由扩散(渗透)进入细胞,导致质壁分离后自动复原。22.a 解析:成熟植物细胞在高浓度溶液中会发生质壁分离,同等情况下失水越多,说明该细胞的细胞液浓度越低。21.a 解析:a物质通过细胞膜不需要载体、不消耗能量,属于自由扩散;b物质通过细胞膜需要载体、消耗能量,属于主动运输。小肠绒毛上皮细胞中的细胞膜通过自由扩散吸收氧气、水、甘油、胆固醇等,通过主动运输吸收葡萄糖、氨基酸等。23.d 解析:对表中每一列数据分析可知,不同植物对同一离子的需求量不同,水稻吸收的sio44-较多,对ca2+、mg2+吸收较少,而番茄吸收的ca2+、mg2+较多,对sio44-吸收少,这体现了植物对无机盐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其原因在于不同植物根尖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是不同的。植物对各种离子的吸收速率与溶液中该离子浓度没有相关性。24.c 解析:甘油和乙醇通过细胞膜的方式为自由扩散,是从高浓度一侧到低浓度一侧,不需要载体,也不需要细胞提供能量。对于自由扩散,通常只要记住几个特例即可,如o2、co2、乙醇、甘油和苯等物质进出细胞均属此种类型。25.b 解析:质壁分离与水分的散失有关,水分的散失与液泡有关。质壁分离的自动复原与细胞吸收k和no有关,细胞吸收k是主动运输过程,需要消耗能量,故该过程与线粒体有关。26.(1)左 一 (2)a b b a解析:(1)蔗糖分子不能通过人工膜,只有水分子的自由扩散过程,水分子由右侧自由扩散到左侧.使左侧液面上升;随自由扩散的不断进行,左侧与右侧的浓度差逐渐变小,扩散量将减少,因而左侧溶液总量不可能以固定速度增加,在扩散的后期,左侧溶液总量增加的较少;当左、右两侧浓度平衡时,两侧溶液总量相等,即均不增加或减少。(2)甘油分子和水分子均以自由扩散方式通过此人工膜,则甘油分子从左侧一右侧,水分子由右侧一左侧,因此左侧甘油分子总量减少而水分子数增加,右侧则相反,但最终两侧甘油及水分子能达到一个平衡状态。27.(1)刚刚发生质壁分离 (2)cab (3)ab (4)cab (5)c (6)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