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第一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第一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第一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第一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4页
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第一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第一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一、选择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30题60分)1、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评价中国的政治制度:“中国政府只有施用棍棒才能让人民做些事情,政府与其说是管理民政,毋宁说管理家政。”产生这一统治方式的制度基础是(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王位世袭制2白虎通宗族:“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通其有无,所以纪理族人者也。”礼曰:“宗人将有事,族人皆侍。”上述材料反映了( ) a郡县制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长治久安b周王是天下唯一大宗与政治上的最高领袖c宗法制的确立割断了“国”与“家”之间的关系d大宗与小宗既是家族等级关系又是政治隶属关系3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的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a统一度量衡 b嬴政自称始皇帝c在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度 d开创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4右图是一幅残缺的中国古代 “地方机构示意图”,请依据留存信息,判断该图反映朝代a唐代b宋代c元代d明代5史学家吕思勉的中国制度史在论述“国体”时,把中国历史划分为三个时代:部落时代、封建时代、郡县时代。其中构成“封建时代”的主要制度是( ) a分封制和宗法制 b皇帝制度和中央集权 c三公九卿制 d三省六部制6徐天麟在两汉会要中说:”汉祖龙兴,取周秦之制而兼用之,其亦有意于矫前世之弊矣。”以下制度的实行印证了这一观点的是 a宗法制 b三公九卿制 c皇帝制 d郡国并行制7对封建国家权力运行的规律史学家作出如下总结:“皇帝从资历较浅、地位不高的心腹近侍或仆从中选拔一些人来承担政务,逐渐演变成正式的辅助机构,当这些辅助机构和官员的权利较重时,皇帝又从更新宠的近侍或仆从中另选一些人来承担政务,有意架空原有的辅助机构,剥夺其实权皇帝的权力更加强。这种权利的不断转移与分散,是封建国家权力运行的基本规律。”能够印证上述材料观点的史实有 ( ) 西周分封制 西汉“中朝”的建立唐朝的三省六部制 明朝的内阁制a b c d8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中说:(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这一“天下一大变局”重要影响不包括( )郡县制取代了分封制 皇帝制度的确立 血缘分封是中央集权的基础 中央垂直管理地方制度的形成 君主专制制度的确立a b c d9贞观四年,唐太宗曾对侍臣谈到“隋文帝每事皆自决断”时说:“朕意则不然。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宰相筹画,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那么唐太宗如何“变通”的( )a.增设机构,完善中央监察机制 b.分权制衡,完善三省六部制 c.简化机构,总揽于上 d.弱化相权,设立参知政事10倒霉的雅典公民加迪在参加无数次抽签后,终于如愿以偿地抽中了黄豆而不是黑豆,他成为民众法庭几百名审判员中的一名。这一现象反映了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是( ) a.任期制 b.代议制 c.任人唯贤 d.轮番而治11明太祖认为元灭亡的原因之一是“君不能躬览庶政”,君主不够专制,导致“主荒臣专,威福下移,由是法度不行,人心涣散,遂至天下大乱”。为此明太祖( )a罢除丞相职务,设内阁制 b. 罢除丞相职务,统领六部c罢除丞相职务,设军机处 d. 罢除丞相职务,设“三司”12潘维中国党政体制现行政体的由来:“古代中国社会很少能看到欧洲那种数百年的世家贵族,根据有人统计,宋代一半以上的进士,前三代没有人任过官。明清两代有43的士绅出身于贫寒家庭。可以说,在平民与精英之间,以及在社会三大主要阶层(精英)地主、士绅与官僚之间,中国传统社会形成周而复始的循环与对流。”这一“循环与对流”的枢纽是( )a九品中正制 b科举制度 c察举制 d世袭制13.十二铜表法规定:“出卖的物品纵使交付, 非在买受人付清价款或提供担保以满足出卖人的要求后, 其所有权并不移转。”该规定反映了:( )a. 罗马法对贵族利益的维护 b. 罗马法对私有财产的保护c. 古罗马商品经济的高度发达 d. 古罗马对商品交换活动的严格限制14“公元前399年,雅典五百人陪审法庭对苏格拉底这位雅典的好公民进行审判,将其当成城邦的公敌。藏有私心的雅典人和襟怀坦白的雅典人一起,利用雅典民主制这架机器,处死了运用言论自由以外没有犯任何其他罪行的哲学家。” 苏格拉底的死反映了( )a雅典民主政治的萌芽 b雅典民主政治的公正c城邦阶级斗争尖锐 d雅典民主政治的衰落15梭伦在一首诗中写道:“我拿着一只大盾,保护两方,不让任何一方不公正地占据优势。”该诗反映的梭伦改革的基本原则是( )a维护多数公民利益 b兼顾不同公民群体利益c关照少数公民利益 d重视男性公民群体利益16罗马法中,能够较好地理顺各种利益关系,促进社会稳定和帝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发展的内容是 a习惯法 b十二铜表法 c公民法 d万民法17有人这样评论当时的政治制度:如果宰相制尚未废除,宰相就会用古代圣人贤君的德行来劝谏君主,君主就不会肆无忌惮。据此可知,他主张( )a限制君权 b削弱相权 c实行君主立宪制 d废除三省六部制18明成祖时,“特简(选拔)解缙、胡广、杨荣等直文渊阁,参预机务。阁臣之预机务自此始。然其时,入内阁者皆编、检、讲读之官,不置官属,不得专制诸司。嘉靖以后,朝位班次,俱列六部之上。”据此,对明代内阁的说法正确的是( )a开辟了入仕做官的新途径 b自设立起即为法定决策机构c六部逐渐成为内阁下属机构 d地位虽有变化但职能基本未变19梁启超在论述中国古代专制政治发展时说:“专制权稍薄弱,则有分裂,有分裂则有力征,有力征则有兼并,兼并多一次,则专制权高一度,愈积愈进。”从中国古代历史整体来看,这一论述中可以确认的是( )a君主专制是维系统一的主要条件 b分裂动荡是专制权力产生的前提c专制程度随着历史进程而不断加强 d武力夺取政权是专制制度的基础20“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样旧葫芦,要把葫芦仔细看。”是清代一位军机大臣对工作的描述。它说明军机大臣的职能主要是a与皇帝“共治国事” b根据皇帝的旨意拟发谕旨c“事无不总”,负责执行政令 d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21下图描述的是我国封建社会地方权力强弱的变化,其中较为符合实际是22太平天国运动时期出现两个纲领性文件,即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下列有关两者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前者突出了农民要求建立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理想社会的愿望后者提倡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主张私有制两者都能调动农民参加革命斗争的积极性两者都顺应了中国近代化发展的潮流a. b. c. d. 23.18世纪中英正常贸易中,中国始终处于出超地位。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是( )a.中国产品优于英国,丝茶很受西方欢迎b. 中国占统治地位的自然经济的抵制c.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d.英国的一些商品不符合中国国情24.致使天朝田亩制度既具有革命性又具有空想性的根本原因是( )a. 太平天国的斗争策略决定的b.当时紧张的军事斗争形势决定的c.小农经济的社会地位决定的 d.太平天国内部尖锐斗争决定的25电影鸦片战争中有这样的镜头:英国议会上,外交大臣巴麦尊提出出兵进攻中国,议会以271票对262票的微弱多数通过了侵华战争拨款。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最终同意对华宣战。对上述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a英王是虚位元首,议会掌握国家权力b英王形式上有对外宣战的权力c英王是国家元首,议会对英王负责d议会主权至上,英王要遵从议会通过的决议26美国总统华盛顿在其著名的告别演说中,一再告诫“那些领导政府的人们,要谨慎行事,把自己限制在各自的宪法范围内,避免在行使权力时一个部门侵犯其他部门的权力”。华盛顿在此非常强调的是a中央集权原则 b. 自由平等原则 c. 分权制衡原则 d. 司法独立原则27在某个条约的签字仪式上,一个自称“中国通”的帝国主义分子写了一个上联“琵琶琴瑟,八大王王王在上”。其他帝国主义分子听后连声叫绝,并发出阵阵狂笑。一个中方官员站起来,义正词严,对了一个下联“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犯边”。此条约是指()。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28有位教师在讲解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时把“近代以来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发展模式”梳理成以下四点,评委教师一致认为有一点归纳是不妥当的,另外三点总结得很好,你认为评委教师肯定的是()。英国模式:渐进改革 法国模式:人民革命德国模式:专制独裁 美国模式:至善至美a b c d29下面是近代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结构示意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英国、德意志帝国、法国和美国实行的都是资产阶级代议制代议制政体主要有君主立宪制和共和制英国和德国的君主都是虚位元首,没有实权英国和德国的权力中心都是议会,美国的权力中心是总统a b c d30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中写到: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中国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l840-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l856-1860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4-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第一次战争打破了中国的闭关锁国状态 b、在第二次战争中圆明园被焚毁c、第三次战争使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d、三次战争都损害了中国的主权第卷 (非选择题 共40分)二、材料解析题:(40分)31.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16分)材料一 阿房宫赋:“六王毕,四海一”。 李白:“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材料二 自秦始皇建立君主专制制度后,历代都设置宰相作为皇帝的助手,参与国家大事决策,处理全国政务。新唐书记载:“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材料三 清代一位军机大臣形容自己的工作:“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样旧葫芦,要把葫芦仔细看。”(1)上述材料中的“秦王”指谁?上述材料主要反映了“秦王”的哪一功绩? (2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宰相的主要职责。在君权与相权关系的处理上,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分别采取了怎样的措施?(8分)(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军机处的设置对皇权的加强有何作用?(3分)(4)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趋势。(3分)32、(16分)在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史上,社会政治制度经历了不断演变的过程。在世界的不同地区,社会政治制度呈现多元化的特点。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周)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 史记周本纪材料二:清代学者赵翼说:“国初承前明旧制,机务出纳悉关内阁雍正年间,用兵西北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 赵翼檐曝杂记材料三:伯利克里在演说词中说:“我们的政治制度,不是从我们邻人的制度中模仿得的。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模范,而不是我们模仿任何其他的人的。我们的制度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让一个人负担公职优先于他人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们有的真正才能。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 选自修昔底德第二卷第四章材料四:在选任政府方面,不管我们的宪法在理论上授予维多利亚女王多大的自由,在实践中这种自由是不存在的。 摘自大国崛起解说词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西周推行什么制度?(1分)受益对象是谁?(3分)当时,这种制度的最主要作用是什么?(2分)(2)材料二中清朝中央机构的变化,反映出中国古代历史发展趋势是什么?(2分)(3)与材料一、二相比,材料三中的“政治制度”有何显著特色?(2分)这一制度的主要奠基者是谁?(2分)为保证这一制度不被破坏,该国家采取了什么措施?(2分)为了实现“绝对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伯利克里又采取了什么对策?(2分)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8分) 材料一:1840年英国对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有学者在谈到这次战争之后中外交往的历史时曾说:“在鸦片战争以前,我们不肯给外国平等待遇;在以后,他们不肯给我们平等待遇。”材料二: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 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关税税率,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材料三: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日本轮船可沿内河驶入以上各口;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材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