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气候变化对粮食安全的影响.ppt_第1页
全球气候变化对粮食安全的影响.ppt_第2页
全球气候变化对粮食安全的影响.ppt_第3页
全球气候变化对粮食安全的影响.ppt_第4页
全球气候变化对粮食安全的影响.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全球气候变化对粮食安全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化对粮食安全的影响 一 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二 气候变化对宜耕土地的影响三 气候变化对水资源供应的影响四 气候变化对灾害天气的影响五 气候变化条件下保证我国粮食供应的应对措施 一 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暖 气温上升可以延长粮食作物的生长期 增加粮食产区的活动积温 对于较高纬度积温不足地区提高单产较为有利 也可以扩大部分喜热作物的种植范围 以黑龙江为例 随着气候变暖 黑龙江省水稻种植范围北界从海伦县 47 N 1985 拓展到了嘉荫县 50 N 2009 扩张了三个积温带 积温上升 但是 温度上升也会缩短农作物的生命周期 从而导致粮食作物光合作用积累有机物的时间缩短 降低粮食作物单产 据研究 作物生长期平均气温每上升1 水稻生育期平均缩短7 8天 冬小麦则缩短17天 由与光合日数缩短 作物的生长量也将减小 由此可造成作物单产下降10 左右 对粮食生产不利 图中蓝线为玉米成熟期 跨度为0 50天 黄线为玉米单产 跨度为0 9吨每公顷 温度过高也会直接抑制植物的光合作用 当气温超过25 时植物光合作用将随温度上升而下降 40 时净光合将降为零 进而降低作物产量 同时农作物病虫害也会随着气温上升而加剧 日益对粮食生产构成威胁 叶锈病 赤霉病 黑粉病 总而言之 全球气候变暖会降低粮食作物的单产威胁粮食安全 二 气候变化对宜耕土地的影响 海平面上升淹没耕地 更严重的是气候变化对耕作土壤的影响 气温上升会促进土壤中菌群活动 改变土壤中有机物利用方式 加快碳 氮循环即加快土壤中有机物分解 降低土壤有机碳和有机氮的含量 也就是说 气温升高将会使土壤肥力下降 促使农业减产 气温上升促使土壤中水分蒸发 墒情恶化 在作物生长的夏季 土壤干燥的威胁更为严重 如果全球气温持续上升 干旱将成为全球农业的大敌 气候改变导致的沙漠化也是不能不考虑的因素 全球气候变暖将使耕地面积和质量明显下降 严重影响粮食生产 三 气候变化对水资源供应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暖会显著改变大气系统循环 进一步改变降水的时空分布 对于我国来说 就是北方降水减少 南方降水增加 使我国本不平衡的降水分布进一步失调 同时气候变暖引起夏季降水的减少严重阻碍我国农业发展 滦河流域降水量随全球气温上升的变化 由于我国60 以上的耕地分布在北方地区 而全球气候变暖对北方降雨量的影响更为明显 因此我国粮食安全在气温上升的背景下将面临严重危机 相反南方将面临更严重的洪涝威胁 事实上全球超过80 的产粮区都在面临降水过多或过少的威胁 降水减少 降水增加 全球气候变化促使山岳冰川消融 从而造成河流枯竭 冰川消融造成的水供应紧张将使粮食危机更加严峻 青藏高原的冰川融水是长江 黄河的源头 也是长江 黄河的重要水源补给 旱季时补给作用更加明显 如果失去这些冰川 旱季时长江水量将减少13 而黄河将锐减1 2 但是这些冰川都在加速消融 唐古拉山冰川30年退缩2 800米 长江黄河还有降水补给如果冰川消融发生在没有降水补给的西北内陆河流 祁连山冰川平均每年萎缩20米同期甘肃石羊河径流量也在逐渐下降如果祁连山冰川完全消失 石羊河的命运会怎样 石羊河流域的耕地又会怎样 所以解决水危机是保证粮食安全的当务之急 四 气候变化对灾害天气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暖将使地表气温升高 水循环速度加快各类天气系统更加活跃由此也会造成气象灾害更加频繁 自1998年以来 我国发生极端天气事件的频率迅速增加 受灾区域也在不断增大 极端天气给我国农业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以2008年为例 中国GDP总值约为三十万亿元 而农业因气象灾害直接经济损失达到四千一百亿元 约占当年GDP的1 36 极端天气事件频繁出现与全球变暖的大背景确有一定关系 据统计 20世纪90年代 全世界发生的重大气象灾害比50年代多5倍 科学家们利用大型计算机分析及模拟的情景表明 气候变暖会导致许多极端天气事件的发生频率增大 几乎所有的陆地上高温日数都在增加 暴雨和干旱的频率在众多地区都在上升 另外 台风虽然没有明显增加的趋势 但强台风出现的频率却在增加 无疑这些气象灾害都将严重影响全球粮食生产 我国粮食安全将面临日益严峻的气象灾害挑战 五 气候变化条件下保证我国粮食供应的应对措施 最重要的遏制全球变暖的大趋势 这是保证全国乃至全球粮食安全的根本方针 除此之外 保证我国粮食供应还需要什么应对方针 一 加强育种工作 选育良种 二 保护耕地 三 改良耕作技术 加强对土壤的保护 四 积极主动改变现有粮食生产模式 提高资源利用率 五 保护水资源 推广节水农业 六 大力发展水利工程 七 增强应对极端天气的能力 保证灾害条件下农村不破产 八 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加强对生态资源的战略性保护 九 适度开放粮食经济政策 充分利用国际粮食市场补充内需 ThankYou 参考文献 莱斯特 R 布朗 饥饿的地球村 新食物短缺地缘政治学 莫里斯 包和蒂 齐建华 世界粮食安全与地缘政治 郭彩云 陈占锋 气候变化视角下我国粮食安全问题分析 李平 居占杰 基于气候变化视角的粮食安全问题分析 钱冲 刘和俊 吕凯 孙金犬 全球气候变暖对我国粮食作物生产的影响 揭毅 全球气候变暖对我国气象灾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