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 名校试题汇编 (第5期) 专题12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学生版).doc_第1页
高三地理 名校试题汇编 (第5期) 专题12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学生版).doc_第2页
高三地理 名校试题汇编 (第5期) 专题12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学生版).doc_第3页
高三地理 名校试题汇编 (第5期) 专题12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学生版).doc_第4页
高三地理 名校试题汇编 (第5期) 专题12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学生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届高三地理 名校试题汇编 (第5期) 专题12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学生版)(广东省惠州市2013届高三4月二模试题)5.广西地处珠江中上游,当地通过退耕还林草、坡地改梯田等措施加快水土流失治理,这可能会导致珠江广东段a.含沙量激增 b.径流季节变化减小c.三角洲增长加快 d.入海口咸潮危害增大(全国新课标2013年高考模拟题)读中国局部地区图,回答小题。(1)下列关于该地区自然、人文地理环境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a丙山脉是温带草原和温带荒漠的大致分界线,相当于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b甲所在的河段,解放以后曾经出现过断流现象c乙地农业生产的优势有: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高山冰雪融水和地下水较丰富d丁地铁路线是兰新线上的一段(2)丁地沙漠化问题严重,铁路有容易受风沙覆盖的危险。丁地采取的措施可信的是()种植温带落叶阔叶林,防风固沙用芦苇、稻草扎成方格状挡风墙,增加地表粗糙度,削减风力用芦苇、稻草扎成方格状沙障,截留水分,有利于固沙植物存活,进行固沙 a b c d(辽宁省沈阳二中年2013届高三第四次阶段测试)黄山市某地因菊花经济效益高,农民开垦坡地种菊花,因而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生态问题。如下图所示,据此回答18-19题。18.这里植被破坏,致使水土流失严重,这体现了()a环境要素的相互制约b不同区域之间相互制约c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d一个区域的变化影响到另一个区域19.若此种活动不加以限制,任由其发展则最可能直接导致该地区() a蒸发量增加b降水量增多c地表径流变化增大d地下径流增多(山东省滨州市2013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pqmn为四个不同的区域,读右图回答下面7-8题。7. 按表中信息,m最适合发展的农业地域类型是a.季风水田农业 b.大牧场放牧业 c.种植园农业 d.乳畜业8. 下列描述符合pqmn四地当地实际的是a. p地区土地荒漠化严重,退耕还林b. q地区土壤盐碱化严重,大水漫灌压碱c. m地区洪涝灾害严重,加强水利工作程建设d. n地植被类型以温带针阔叶混交林为主(2013年山东省济宁市高三3月第一次模拟考试)2012年11月7日,国际竹藤组织通过的北京宣言强调“竹和藤作为两种极为重要的可再生非木质林产品,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下图为我国主要竹林分布区示意图,读图完成78题。7关于我国各大竹林分布区的说法,正确的是a主要呈现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主要呈现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c江淮散生竹区地形平坦,竹林生长速度快 d琼滇攀竹区土壤贫瘠,竹林生长速度慢8大力发展竹藤和竹藤产业,可产生的主要有利影响是保护生物多样性 保持水土 减少环境污染减轻温室效应 减轻土壤盐碱化 减轻贫困 a b c d(山东省临沂市2013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3月)下图为“我国50n附近某牧区的土地利用图”。该区域最高海拔l480米,区内最大高差小于300米。回答l314题。13近年来,该区域过度的农业生产活动,引发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其主要表现是土地沙漠化扩大 水环境恶化 洪涝灾害频发水土流失增加 地面大幅沉陷a b c d14该区域的干流河谷地带没有形成林区的主要自然原因可能是a河道弯曲,冻土广布 b地势较低,降水量多 c山地背风坡,气流下沉 d山地阳坡,水分蒸发(山东省临沂市2013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3月)(10分)联合国确定2012年“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是“水与粮食安全”。阅读下面“世界某区域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对比a、b两地降水的异同点。(3分)(2)图中甲河流域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指出该流域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提出解决该问题的主要措施。(4分)(3)概述过度灌溉对甲河流域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3分)(2013年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三第四次诊断考试)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1)概述图中所示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形成的根本原因。(4分)(2)图中的农牧业区和城区所处地区的地貌类型是 。(2分)a.河流阶地 b河谷滩地 c山麓冲积扇 d河流冲积平原(3)该地中学地理兴趣小组为探究提高西瓜产量的途径,分两组进行实验种植,a组直接在田里种植,b组在田里覆盖一层砾石后种植。实验结果发现b组种植的西瓜单产高于a组。请帮助他们解释其原因。(6分)(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13届高三模拟考试)(16分)读我国某河流(河段)流域示意图及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该河段流域面积约13万平方千米,流域内年平均降水量为3753毫米/年。历史上这里曾经水草丰美、牲畜兴旺,现在该地不仅为重要的农业区,同时矿产也得到进一步开发。近20年来,该河流多次出现断流现象。材料二: a城市水文站的径流统计表(1)图示河段流域的地势特征是_,影响该河段流域范围的主要因素是_。(2分)(2)该河段流域的自然地理环境自东向西具有过渡性特征:其气候方面主要表现为从_向_过渡,地形方面主要表现为从_向_过渡。(4分)(3)根据材料二,20世纪90年代以来该河上游来水量的变化趋势以及该趋势形成的主要人为原因是_。(4分)(4)该河段断流现象的延续将会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是_,请针对该流域在农业生产方面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6分) (江苏省无锡一中2013届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8分)材料一:20世纪50年代,艾丁湖东西长约40公里,南北宽约8公里,总面积达到100多平方公里。但20世纪80年代后,湖面面积逐年在减小。近年来,当地政府采取多项措施,艾丁湖得到了“复活”,湖面面积逐年增大。材料二:洞庭湖面积变化表(1)艾丁湖湖泊萎缩的主要人为原因是。(1分)(2)洞庭湖水面变化的主要原因是、。(2分)(3)下列湖泊因水体富营养化,从而大大缩短了湖泊生命周期的是。(1分) a青海湖 b罗布泊 c白头山天池 d滇池(4)大量围垦对湖泊环境造成的巨大负面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4分) (山东省青岛二中2013届高三月考试题)2009年6月17日是第15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今年“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主题是“保护土地和水就是保障我们共同的未来”。(11分)材料一:晋陕内蒙古区面积150多万平方千米,人口8310多万。本区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和畜牧业基地,也是中国自然环境脆弱、农牧业交错和土地退化最为严重的地区。(1)比较图中类侵蚀区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