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地表形态的塑照 第一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和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doc_第1页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地表形态的塑照 第一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和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doc_第2页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地表形态的塑照 第一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和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doc_第3页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地表形态的塑照 第一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和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doc_第4页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地表形态的塑照 第一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和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和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读地球各圈层划分示意图,回答13题。1下列关于地球圈层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a地球具有明显的圈层结构的特征b地球可分为内部和外部两大圈层结构c地幔属于地球内部圈层中中间的一层d地壳既属于地球外部圈层又属于地球内部圈层2下列关于图中地球各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ac圈层是由岩石构成的,故称为岩石圈bb所在的圈层使地球表面形成了不同的自然带和自然景观类型ca圈层是外部圈层中厚度最大的de圈层是岩浆的发源地3结合右图(图中a表示横波、b表示纵波)判断,下列关于上图中信息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震波通过界面时,波速都有明显的变化b在d、e两圈层,既能检测到横波、又能检测到纵波c地震波通过界面时,纵波速度增加、横波速度降低d地球的内部、外部圈层之间没有物质和能量的交换解析第1题,地壳属于地球内部圈层中最外侧的一层,不属于地球外部圈层。第2题,图中的a圈层是大气圈,它是地球外部圈层中厚度最大的;c圈层是地壳,它只是岩石圈的一部分;e圈层是地核,而岩浆来源于上地幔。第3题,图中分别表示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不管是横波还是纵波,经过这两个界面时波速都会有明显的变化。答案1.d2.c3.a(2012湘潭质检)右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读图回答46题。4下列有关地球各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整个大气圈的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递减b圈层即岩石圈c圈层由塑性物质组成,为岩浆的发源地d圈层的物质状态为固体5下列有关图中信息的叙述,正确的是 ()a纵波、横波通过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时,波速都增加b圈层虽由固态物质组成,但在该圈层无法观测到横波c和之间的圈层即水圈d地球各内部、外部圈层都是连续且规则的6下列有关地球几个圈层的说法,正确的是()a地球各圈层都有生物的存在b地球的许多圈层之间都存在着物质迁移和能量转化c地球的各圈层都呈同心圆状分布d地球各圈层内物质运动的能量都来自太阳辐射解析第4题,整个大气圈的温度并非是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的;圈层为地壳,它是岩石圈的一部分;圈层为软流层,由塑性物质组成,为岩浆的发源地;圈层为外核,为液态物质。第5题,圈层是内核,受为液态物质的外核影响,横波无法到达圈层。第6题,生物存在于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等圈层,生物圈是跨圈层的,因此地球的各圈层并非呈同心圆状分布;地球外部圈层中物质运动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辐射,但内部圈层物质运动的能量则来自地球内部;地球的许多圈层之间都存在着物质迁移和能量转化,如海水蒸发不仅将水这种物质带到了大气圈,也将蕴藏在其中的太阳辐射能带入了大气圈。答案4.c5.b6.b 龙里猴子沟风景区内部资源是一个有机组合整体,主要景观有大面积的草原与草原中的峡谷、沟谷、峰林、峰丛、竖井、天坑、洼地等。读图回答78题。龙里高山草原地貌特征示意图7图示地区属于我国的()a青藏高原 b内蒙古高原c黄土高原 d云贵高原8图示地区主要的岩石类型和该处地貌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a岩浆岩、风力侵蚀 b岩浆岩、流水堆积c沉积岩、冰川侵蚀 d沉积岩、流水侵蚀解析第7题,图中广泛分布着溶洞、孤峰、残丘等喀斯特地貌,符合云贵高原的特征。第8题,喀斯特地貌是石灰岩(沉积岩)在含有二氧化碳的水的作用下经化学溶蚀(流水侵蚀的一种类型)形成。答案7.d8.d 读下面的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910题。9下列有关图示四处物质的判断,正确的是()沉积岩侵入岩变质岩岩浆a b c d10下列各种岩石和岩浆之间的转换过程中,正确反映地壳物质循环的是()a bc d解析第9题,据图可知,有层理,为沉积岩;为侵入岩;为岩浆;为变质岩;为喷出岩。第10题,地壳的物质循环为由岩浆到岩浆岩,再到沉积岩、变质岩,最后再生成新的岩浆的过程。答案9.a10.b(2012北京朝阳区质检)地质勘探甲图b处有一大煤层。读下列甲、乙两图,完成1112题。11甲图中与所示的地质作用相同的箭头是 ()a b c d12乙图中若沿处向下钻探100米,发现地层由黏土、淤泥、岩石等物质组成,岩石中含芦苇化石。该岩石属于甲图所示的 ()aa类岩石 bb类岩石cc类岩石 d难以判别解析分析甲图,由三大类岩石的相互转化关系可推断出图中a代表岩浆岩,b、c分别代表沉积岩或变质岩,所以和所表示的内容都指向c,作用相同。分析乙图,处主要发生的是沉积作用,而且含有化石,应属于沉积岩,故对应甲图中的b类岩石。答案11.d12.b(2010北京文综)下图是八达岭长城照片,该段长城主要坐落在花岗岩侵入体上。读图,回答1314题。13图中指示山脊和山谷的分别是()a和 b和 c和 d和14八达岭地区花岗岩从形成到出露所经历的地质过程依次是()a固结成岩风化剥蚀侵蚀搬运地壳抬升b地壳抬升侵蚀搬运岩浆侵入风化剥蚀c岩浆侵入地壳抬升风化剥蚀侵蚀搬运d侵蚀搬运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固结成岩解析第13题,山脊是由两个坡向相反坡度不一的斜坡组合而成的凸形地貌,山脊高于两侧;山谷是山脊之间的低洼部分,山谷低于两侧。第14题,花岗岩属于岩浆岩,是岩浆侵入岩石圈上部形成的,后来地壳抬升,经风化、侵蚀、搬运等外力作用将其上部岩层除去才出露。答案13.d14.c15(2011北京文综,1)下图是海南省著名的旅游景观“南天一柱”照片。该景观 ()a形成受海水侵蚀的影响b表现出石灰岩沉积特点c反映热带自然景观特征d在冬季观赏的效果最佳解析从位置角度分析,南天一柱位于沙滩上,底部被浅浅的海水淹没,受海水长期侵蚀表面显得比较光滑。答案a二、综合题(共40分)16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分)材料一2010年玉树地震相关资料。材料二我国大陆部分地壳等厚度线图。(1)为探测莫霍界面的情况,在下列四地同时进行了地震波的测定,最迟从莫霍界面传来地震波的是()a玉树 b成都 c上海 d北京(2)掌握地震发生规律可有效减少危害,我们要了解青海省地球各圈层组成物质和结构特征,目前主要的研究依据是_,试简述其研究原理。(3)在地壳等厚度线图中,0千米表示_(面),根据我国大陆部分地壳等厚度线图可以推断出,玉树地震的震源位于_。解析第(1)题,地壳厚度不均,高山、高原较厚,平原、盆地较薄,四地中玉树地处青藏高原,地壳最厚。第(2)题,利用地震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可以了解地球内部各圈层的特征。第(3)题,由地球内部圈层知识可知,莫霍界面是地壳和地幔的分界线;从我国大陆部分地壳等厚度线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地壳厚度总体由东向西增大,由此可推断出玉树的地壳厚度要大于33千米,所以说玉树地震的震源位于地壳。答案(1)a(2)地震波地震波的传播速度随所通过的介质不同而变化;纵波能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传播,横波只能通过固体传播。(3)莫霍界面地壳17读云南省区域图及对应地区地貌景观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1)云南省南北相差仅8个纬度,却具有寒、温、热三带的气候特点,其最主要影响因素是什么?(2)甲景观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什么?(3)简述乙地形区地貌形成的原因。解析第(1)题,云南省纬度相差不大,但受地形因素的影响,具有寒、温、热三带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