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结果预期与评价的ERP 研究.pdf_第1页
青少年结果预期与评价的ERP 研究.pdf_第2页
青少年结果预期与评价的ERP 研究.pdf_第3页
青少年结果预期与评价的ERP 研究.pdf_第4页
青少年结果预期与评价的ERP 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心理学报 2011 Vol 43 No 2 152 163 Acta Psychologica Sinica DOI 10 3724 SP J 1041 2011 00152 收稿日期 2010 06 2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30800292 211三期工程国家重点学科建设项目 NSKD08007 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 07JAXLX009 和西南大学研究生科技创新基金优博项目 KY2009013 资助资助 通讯作者 冯廷勇 E mail fengty0 152 青少年结果预期与评价的ERP研究 陈 晶 1 索 涛 1 袁文萍 1 冯廷勇 1 2 1西南大学心理学院 重庆 400715 2认知与人格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重庆 400715 摘 要 大脑不断地对环境事件产生预期并将这些预期与实际结果进行比较 通过对反馈刺激的结果评价 以优化后续行为 采用抽奖式赌博任务范式 操纵得奖的确定性程度 利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 ERP 研究 青少年结果预期与评价的认知和神经电生理过程 以成人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 1 在 反映自动 快速结果评价的FRN上 无论在高确定性还是在低确定性条件下 青少年与成人均未表现出显 著性差异 2 组别与确定性程度在P300波幅上表现交互作用显著 简单效应分析表明 在高确定性条件下 青少年组输 赢的P300波幅表现出差异 而成人组输 赢的P300波幅无显著性差异 青少年对反馈刺激 自动的快速结果评价能力已接近成人水平 而对反馈刺激功能意义评价的控制加工能力还未发展成熟 关键词 青少年 结果预期 结果评价 FRN P300 分类号 B844 B845 1 前言 在日常行为中 人们会不断地对环境事件产生 预期并将这些预期与实际结果进行比较 通过对反 馈刺激的结果评价以优化后续行为 预期的强度与 特定时间内事件是否发生的确定性程度有关 Berns McClure Pagnoni Birgit Henrik Susanne Hannes 相反 损失 或 负性 的反 馈刺激则会诱发个体消极的情绪体验 情绪活动存 在很大的个体差异 对于同一情绪诱发性事件 不 同个体所产生的情绪体验强度往往不同 情绪研究 表明 人们通过情绪调控系统对情绪产生原因及可 能后果的分析评价 能够有效地调控个体的情绪体 验 Beauregard Levesque Eippert et al 2007 例如抽奖时 如果中奖率为 80 人们就会认为自己中奖的机率很大 进而会 产生很强的中奖预期 没有中奖的 负性 反馈则会 诱发个体消极的情绪体验 但是 不同的个体产生 消极情绪的强度可能不同 有些个体能够做出较为 理性的评价 抽奖本身是一个概率事件 中或 不中都是很正常的 故而其消极情绪体验较弱 有 些个体则会做出一些非理性的评价或结论 高 概率的事件都应该发生 从而具有较强的消极情绪 体验 大量有关结果评价的ERP研究表明 反馈相 关负波FRN feedback related negativity 是人类对 行为结果进行评价时诱发的一个重要的ERP成分 FRN是指与代表 获益 或 正性 的反馈信息所诱 发的ERP相比 损失 或 负性 的反馈刺激所诱发 的脑电在250 300ms时间之内产生的一个负向偏 转 它分布于前额中央皮层 源定位和fMRI研究 表明 FRN很可能位于额叶内侧的扣带前回 anterior cingulated cortex ACC 所以也有研究称 之为额叶内侧负波 medial frontal negativity MFN Holroyd Hajcak Heldmann 2期 陈 晶 等 青少年结果预期与评价的ERP研究 153 Russeler Li Yuan Jia Cohen Elger Hajcak Moser Holroyd Pakzad Vaezi Hansenne 2000 P300表征事 物分类过程中的注意力和工作记忆等成分 而事物 分类是判断外来刺激是否匹配内部刺激表征所必 需的过程 Albert 2001 在情绪研究领域 P300被 认为是一个与情绪加工相关的重要成分 情绪效价 不同的正 负情绪图片都能诱发P300成分 而负 性情绪图片会诱发强度更大的P300波幅 Huang Hajcak Moser Holroyd Yu Luo Ye Luu Shane Pratt Holroyd et al 2006 Wu 然后紧接着进入需 要注意资源投入的 对反馈刺激功能意义评价的控 制加工阶段 在这一阶段 意向 预期等影响注意 资源分配的因素与更加联合的神经活动将以受控 的方式影响自上而下 更加精细的功能意义评价加 工 Goyer Woldorff Wu et al 2009 Leng Laurence 2005 受奖赏驱 力 感觉寻求 情绪唤醒高涨的影响 Steinberg 2004 2007 与成人相比 可能获奖的线索信息会激发 青 少 年 更 强 的 动 机 水 平 Chambers Taylor Schlottmann 2001 Crone等人 2003 对反馈引起心率变化的生理研究发现 8 10 岁的儿童已经能够分析反馈信息而优化行为 同时 随着年龄的增长 个体利用反馈信息进行行为监控 的能力逐渐增强 当前 发展认知神经科学对青少 年奖赏预期与结果评价的神经机制也进行了一些 研究 Bjork et al 2004 May et al 2004 Ernst et al 2005 Galvan Galvan Hare Parra Leijenhorst Crone Eshel Nelson Blair 而面对消极的 反馈刺激 青少年腹侧前额叶 bilateral VLPFC 脑 区的激活强度则较弱 Millstein Ernst et al 2005 Leijenhorst et al 2006 研 究者认为 眶额叶皮质与不同反馈刺激功能意义 的加工有关 Breiter Aharon Kahneman Dale Kringelbach 50 低确定性条件 来给被 试不同的奖惩概率线索提示 进而操纵被试的主观 预期 被试的任务是快速按键使红球停在绿色方块 而赢钱 基于青少年脑区结构与功能发展上不成熟 的特点以及已有对青少年奖赏结果评价神经机制 的研究 我们推测 1 随着快速评价相关脑区的成 熟以及概率认知能力的发展 青少年在对反馈信息 进行自动 快速的功能意义评价过程上 与成人相 比 不会在FRN成分上表现出差异 2 由于青少 年对反馈信息进行控制 精细的功能意义评价能力 及情绪调控能力发展的还不够成熟 相比于成人 在反映认知资源消耗的P300成分上会表现出差异 性 并且与成人相比 输 赢反馈刺激会诱发差异 更大的P300波幅 2 方法 2 1 被试 16名来自某中学一年级的学生 8名男生 8名 女生 年龄介于12 14岁之间 平均年龄为12 9 岁 15名某高校本科生 硕士研究生 8名男生 7 名女生 年龄介于20 27岁 平均22岁 所有被试 身心健康 右利手 视力正常或矫正视力正常 成 人组被试均签署了实验知情同意书 青少年组被试 在父母知情的情况下 也都签署了实验知情同意 书 实验结束后 给予被试报酬50元 由于有1 名青少年被试未完成实验 最终青少年组有15名 被试的数据纳入了统计分析 2 2 实验过程和任务 被试戴好电极帽后舒适地坐在一间光线柔和 的隔音室里 双眼距电脑屏幕1m左右 水平和垂 直视角均在5 以内 如图1 图2所示 在每一次 trial开始时 在电脑屏幕上会出现一个持续500ms 的 提示实验马上开始 随后电脑屏幕中央会出 现10个大小一样左右紧密并排的小方块 并且有 一个红色小球在这些方块上自左向右快速不停地 循环运动 20ms 个 这些方块的相连区域以不同的 比例涂成灰色或绿色两部分 被试被告知 当按空 格键时小红球会立即停留在正经过的方块上 停在 绿色的方块上表示赢钱 而停在灰色的方块上表示 输钱 经过一个间隔600 800ms的随机空屏后 呈 现一个持续1200ms反馈刺激 然后进入下一个 trial 整个实验由两个blocks组成 一个block为 高确定性条件 右侧8个被涂成绿色 左侧2个被 涂成灰色 此block让被试认为赢钱的概率有80 一个block为低确定性条件 右侧5个被涂成绿色 左侧5个被涂成灰色 此block让被试认为赢钱的概 率有50 这样操纵使被试在不同的block中产生不 同的结果预期强度 block顺序在被试间进行平衡 图1 高确定性条件实验流程图 2期 陈 晶 等 青少年结果预期与评价的ERP研究 155 图2 低确定性条件实验流程图 实验开始前 被试被告知将参与一个抽奖赌博 的小游戏 由于他们的参与首先会得到50元作为 游戏的基本费用 游戏中每一次赢 电脑自动会在 总分上加上此次赢得的金额 反之 每一次输电脑 则会扣除相应金额 每次赢和输的金额都是0 5元 实验结束后 被试赢得的奖赏累计数额会呈现给被 试 他们应尽可能采用一切方法和策略去赢更多的 钱 通过实验操控 反馈结果是伪随机呈现的 即 我们控制小球落在表示输的区域 灰色方块 和赢的 区域 绿色方块 上的次数都是40次 整个实验程序用E prime软件实施控制 共2 个block 每个包含80个trials 总共160个trials 每个block结束后被试自控休息3 5分钟 正式记 录时间大约30分钟 在正式开始实验前 要求被试 先做20次练习实验 并给予详细的指导 使其能够 理解和熟悉实验任务 练习实验结束后询问被试能 否控制红色小球的运动 筛选认为对小球运动能够 控制的被试进入正式实验 正式实验结束后 再次 询问被试能否控制小球的运动 回答能够控制的被 试数据进入统计分析 以此保证不同确定性条件下 结果预期操纵的有效性 2 3 ERP的记录和分析 实验仪器为Brain Products公司的脑电记录和 分析系统 脑电记录时左 右侧乳突分别安放电极 点M1和M2 离线分析时 通过取左右两侧乳突 M1和M2的加和平均值作为参考 接地点在前额 FPz和Fz中点 采用64导电极帽记录脑电 同时 记录水平眼 HEOG 和垂直眼电 VEOG 每个电极 处的头皮电阻保持在5k 以下 滤波带通为 0 05 80Hz 采 样 频 率 为500Hz 导 离 线 分 析 off line analysis 时 分析时程 epoch 为反馈出现 前200ms 作为基线 和反馈出现后800ms 这里所 说的反馈 是指红色小球停在某个方块上作为反馈 的开始 onset 自动校正眼电并排除其他等伪迹 波幅大于 80 V在叠加时被自动剔除 对输 赢结 果两种条件 高确定性和低确定性 诱发的脑电分别 进行叠加和平均 每种条件叠加次数均为40次 所 得ERPs经0 1 24Hz的无相数字滤波 以反馈前的 均值校正基线 根据ERP原始波的总平均图 见图3a 图3b 可以看出高确定性条件和低确定性条件ERP波形 的时程分布特点 青少年与成人两组被试在不同确 定性条件下均诱发出N1 FRN P300 等成分 因 此 首先对N1 50 150ms 做基线到峰值的统计分 析 分析因素为 2 组别 青少年 成人 2 确定 性程度 高确定性 低确定性 2 反馈效价 输 赢 1 电极电位置 Pz 其次 参照所有被试多次叠加后原始波的波形 图 见图3a 图3b 发现 FRN主要出现在200ms至 250ms之间 波幅最大处位于中线的中前部电极 处 Luck 2005 指出 考察ERP成分的绝对波幅本 身是完全没有意义的 一个波幅成分的减小可能是 由于一个相反极性的成分叠加造成的 为了分离 ERP的效价变异源 排除FRN波幅受P300的影响 以及青少年与成人自身脑电活性强度的差异 根据 已有文献 Yu Eppinger Kray Mock Cohen et al 2007 运用 SPSS15 0统计软件包分别对FRN的差异波进行 2 2 3被试间重复测量方差分析 Repeated Measure 156 心 理 学 报 43卷 ANOVA 分析因素为 组别 青少年与成人 确定 性程度 高确定性和低确定性 与电极点位置 Fz FCz Cz 最后 参照原始波的波形图 见图3a 图3b P300主要出现在220ms至420ms之间 波幅最大 处位于中线的中后部电极处 考虑到P300成分会 受到FRN波幅的影响 采用峰值 峰值的算法计 算P300波幅 Holroyd et al 2006 Wang et al 2010 在反馈出现后200 360ms时间窗口内找到 最负峰值作为FRN的峰值 在200 500ms内找到 最正峰值作为P300的峰值 P300的波幅则是P300 峰值与FRN峰值之间的差值 因此 根据已有文献 Cohen et al 2007 Yu 组别与电极点位 置交互作用不显著 F 1 28 0 36 p 0 64 确定性 程度与电极点位置交互作用不显著 F 1 28 2 06 p 0 15 三者之间交互作用也不显著 F 2 56 0 43 p 0 61 这一结果表明 青少年与成人在两种条件 下 高确定性和低确定性 对反馈刺激进行自动 快 速结果评价的认知过程是相似的 另外 组别主效 应不显著 F 1 28 0 15 p 0 70 确定性程度主效 应不显著 F 1 28 1 70 p 0 20 电极点位置主效 应边缘显著 F 2 56 3 23 p 0 06 多重配对比较 表 明 FCz电 极 点 4 34 0 96 V 显 著 大 于 Fz 3 65 0 90 V 和Cz点 3 29 0 80 V 差异极 其显著 P 0 05 在低确定性条件下 无论 是青少年组还是成人组 输 赢的P300波幅均有 显著性差异 F 1 14 3 62 p 0 08 F 1 14 6 60 p 0 02 都表现为赢条件诱发的P300波幅显著大 于 输 条 件 诱 发 的P300波 幅 青 少 年 组 赢 15 45 2 52 V 输 11 96 1 88 V 成人组 赢 25 69 2 52 V 输 21 14 1 88 V 这一结果表 明 只有在高确定性条件下 青少年与成人对反馈 刺激功能意义控制加工的精细评价过程存在差异 性 而组别 确定性程度 反馈效价三者之间以及 2期 陈 晶 等 青少年结果预期与评价的ERP研究 157 组别 确定性程度 反馈效价 电极点位置四者之 间的交互作用均不显著 p 0 05 另外 组别主效 应显著 F 1 28 7 47 p 0 01 成人的P300波幅 22 56 2 14 V 显 著 大 于 青 少 年 的P300波 幅 14 27 2 14 V 确定性程度主效应不显著 F 1 28 0 13 p 0 72 反馈效价 输 赢 主效应显著 F 1 28 8 80 p 0 01 赢的P300波幅 19 81 1 71 V 显著大于输的P300波幅 17 03 1 45 V 电极点位置主效应显著 F 2 56 3 88 p 0 04 配 对 比 较 显 示 Cz 18 77 1 60 V Pz电 极 点 18 84 1 55 V 显著大于CPz 17 64 1 46 V 点 差 异极其显著 p0 05 P300最大波幅出现在Pz点 最后 对200 500ms的P300潜伏期同样 进行四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 统计结果表明 各条件之间均无交互作用 组别 确定性程度 反 馈效价 电极点位置各主效应也都不显著 p 0 05 图3a 高确定性条件下原始波的总平均波形图 图3b 低确定性条件下原始波的总平均波形图 158 心 理 学 报 43卷 图4a 高确定性条件下FRN差异波总平均波形图及电压地形图 图4b 低确定性条件下FRN差异波总平均波形图及电压地形图 表1 FRN在不同确定性条件下差异波的平均值和标准差 高确定性条件 低确定性条件 M SD M SD V 青少年 Fz 2 18 4 04 4 48 8 35 FCz 2 85 4 96 5 52 8 03 Cz 2 28 5 70 2 72 4 86 成人 Fz 3 16 6 14 4 75 3 96 FCz 4 06 6 61 3 86 4 45 Cz 3 76 5 78 2 95 5 58 4 讨论 已有研究指出 被试执行任务时卷入实验的动 机越强 诱发的相关脑电成分波幅越大 Yeung et al 2005 已往结果预期与评价的研究大都采用强 化学习任务 不可避免地导致被试在刚开始的部分 甚至全部trials中胡乱猜测 使被试的主动性和卷 入程度都会受到限制 被试对结果的预期程度也会 随之减弱 本研究新的抽奖式赌博任务范式通过将 被试置于更加真实的决策情境以及向其提供不同 奖惩概率的线索提示 进而操纵被试的主观预期 本研究范式增强了被试的主动性和对结果的预期 强度 这也是本实验范式的创新之处 4 1 FRN 正如前言所说 大量研究已经表明反馈相关负 波 FRN 是衡量大脑如何快速评价决策结果的重要 电生理指标之一 关于结果反馈的研究表明 FRN 反映了神经系统对结果好坏的早期评估 即对错误 反应进行监测 帮助个体对其后的行为进行调节 Hajcak et al 2005 Holroyd et al 2006 有研究者 2期 陈 晶 等 青少年结果预期与评价的ERP研究 159 认为 符合预期的结果即 好 不符合预期的结果 即 坏 Krizan Holroyd et al 2008 但也有研究认为 无论输赢 符合被试的利 益或希望的就是 好 反之则为 坏 Itagaki Wu et al 2009 Leng et al 2010 最初自动 快速结果 评价加工阶段将在FRN差异波波幅上得到反映 本实验结果预期与评价过程诱发的FRN波幅负向 偏转 差异波峰值在200 300ms 并且其差异波的 地形图分布位于额 前中部大脑皮层 因此本研究 诱发的ERP成分与前人研究的FRN成分相同 Hajcak et al 2006 Holroyd et al 2008 Itagaki et al 2008 对概率的认知是个体对反馈刺激进行结果评 价的前提 对 正性 负性 反馈结果快速地分析 评价 有利于人们即时发现错误或行为偏差 这是 个体在不确定环境中获得生存发展的一个基本的 适应性行为工具 研究显示8 10岁的儿童就可以 应用乘法规则判断期望值 并能够根据反馈信息优 化行为方式 Schlottmann et al 1994 2001 Crone et al 2003 Segalowitz和Davies 2004 的研究表明 扣带前回和腹侧前额叶皮层这些与错误监控相关 的脑区在人生的第二个十年里持续地发展 因此 青少年能够很好地理解输赢与确定性程度 概率 之 间的关系 并可以对结果进行相应的预期 本研究 结果显示 青少年与成人在对结果预期与评价的认 知过程中 无论在高确定性还是在低确定性条件下 均未表现出FRN差异波波幅上的显著差异 见差异 波及地形图4a 图4b 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明 青少年对反馈刺激进行结果评价的初级加工与成 人表现一致 对反馈结果进行自动 快速评价的认 知能力已达成人水平 4 2 P300 正如前文所说 P300是与高级认知活动密切相 关的ERP成分 P300的波幅表征大脑加工信息时 注意资源的分配 反映大脑信息加工时有效资源的 使用程度 Barry et al 1997 Hansenne 2000 在决 策研究领域 研究者指出P300的波幅可能与个体 在结果评价过程中的注意及情绪体验有关 Yeung et al 2004 Nieuwenhuis Aston Jones Wu et al 2009 Leng et al 2010 与注意资源分配相关密切的P300波幅 将在对反馈刺激功能意义评价的控制加工阶段得 到反映 而反应自动 快速结果评价的FRN波幅则 不会有相应反映 这可能是因为 FRN波幅与最初 简单的功能意义评价阶段有关 这种不需意识努力 的结果评价只能对反馈信息的 输 赢 或者 好 坏 进行初级 快速的自动加工 正如青少年与成 人未表现出FRN差异波波幅上的差异 而在更加 复杂精细的 对反馈刺激功能意义评价的控制加工 阶段 个体能否对反馈信息的功能意义进行理性地 分析评价 是否会过分关注不具功能意义的反馈信 息而投入过多的注意资源 将受到这种自上而下加 工方式的影响 这将在与注意资源分配有关的 P300成分上得到反映 因此 本研究以P300波幅 作为反映大脑对反馈刺激功能意义控制加工的神 经电生理指标 在个体对反馈刺激功能意义评价的 控制加工阶段 确定性程度越高 个体的结果预期 强度越大 不符合预期所引起的P300波幅就越大 Hajcak et al 2005 2007 本研究结果显示 在高确定性条件下 只有青 少年组输 赢的P300波幅表现出差异 而成人组 输 赢的P300波幅无显著性差异 在低确定性条 件下 无论是青少年组还是成人组 输 赢的P300 波幅均有显著性差异 见原始波3a b Proverbio 等人 2010 的赌博任务发现 当输 赢概率均为 50 时 即低确定性条件 被试不能利用先前的知 识经验来预测或整合即将到来的反馈信息 几乎不 能对结果进行预期 在本研究范式的低确定性条件 下 获奖 概率为50 青少年与成人一样 对即 将到来的反馈信息 能否中奖 确定程度低 相应的 个体对结果的预期强度也较弱 在对反馈信息功能 意义评价的控制加工阶段 青少年与成人便都不会 投入过多的注意资源 当个体面临较小数量的金钱 时会倾向于选择风险选项 面临较大数量的金钱时 则表现出风险规避趋势 而个体对风险选项下相对 预 期 强 度 较 弱 的 输 赢 反 馈 结 果 更 加 敏 感 Bosch Dom enech Antoni 并且赢的反馈刺激诱发了更大的 P300波幅 Hajcak et al 2005 2007 Holroyd et al 2006 Wu et al 2009 另外 组别主效应表现出显 著性差异 表现为成人的P300波幅显著大于青少 年的P300波幅 大量研究表明 由于大脑兴奋 抑制程度的不同 儿童 青少年 成人在ERP波幅 本身就会表现出差异性 Mathewson Dywan Nieuwenhuis et al 2002 Falkenstein Hoormann 在本 实验条件下 也可能是由于在对反馈信息功能意义 评价的控制加工阶段 成人无论在高确定性还是低 确定性条件下 均比青少年投入了更多的注意 资源 与成人相比 青少年更倾向于冒险和做出风险 决策 Steinberg 2004 2007 当面临既有潜在获得 又有潜在损失的风险情境时 潜在奖赏线索刺激使 青少年有更高的唤醒度和动机水平 Dahl 2004 Steinberg 2004 2007 导致青少年对奖赏变化的 反应比成人更加敏感 而对损失的变化相对不敏感 Millstein et al 2002 Ernst et al 2005 基于 负 性 反馈而优化自身行为的能力还未发展成熟 Kirkham et al 2003 这可能与青少年还未发展成 熟的 反应个体自我调节能力的认知控制系统有关 Steinberg 2007 因此 在高确定性条件下面临符 合预期的结果 获奖 概率80 而赢了 青少年发 展不成熟的认知控制机制 在控制加工阶段则不能 对反馈刺激的功能意义进行理性地分析评价 相比 于成人 青少年更加的关注奖赏 赢 变化 进而投 入过多的注意资源 而对损失的变化 输 则相对不 敏感 而成人成熟的认知控制机制则会通过强化学 习 不断地基于 负性 反馈优化自身行为 在反映 反馈信息功能意义评价控制加工阶段的P300波幅 上 与成人相比 青少年输 赢的P300波幅表现出 差异性 另外 情绪研究认为 在P300成分上 个体已 充分识别反馈刺激诱发的情绪体验的意义 Huang et al 2006 Yuan Zhang Chen Yeung et al 2004 Nieuwenhuis et al 2005 因此 正性 负性 的反馈刺激可能 诱发了青少年更强的情绪体验 说明青少年个体内 部对反馈刺激引起情绪体验的调控能力可能还未 发展成熟 5 结论 本研究考察了青少年结果预期与评价的认知 和神经电生理过程 青少年对反馈刺激结果评价及 功能意义评价的能力表现出不同的发展趋势 青少 年对反馈刺激的自动 快速结果评价能力已达成人 水平 未表现出FRN差异波波幅的显著性差异 而 对反馈刺激功能意义的控制加工评价能力还未发 展成熟 在高确定性条件下 只有青少年组输 赢 的P300波幅表现出差异 而成人组输 赢的P300 波幅无显著性差异 本研究结果对于解释青少年比 成人在复杂决策任务中的较差表现 Crone et al 2003 Kerr Overman 2004 以及了 解青少年情绪 动机失调的发展过程 Ernst et al 2005 都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但是 青少年 利用反馈信息优化自身行为的有效程度如何 以及 个体差异又是如何影响ERP成分的 这都将是后 续研究所关注的问题 参 考 文 献 Albert K 2001 On the utility of P3 amplitude as a measure of processing capacity Psychophysiology 38 557 577 Aron A R Shohamy D Clark J Myers C Gluck M A SUO Tao1 YUAN Wen Ping1 FENG Ting Yong1 2 1 School of Psychology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5 China 2 Key Laboratory of Cognition and Personality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 Chongqing 400715 China Abstract People can generate anticipations from the environmental events and comparing them with the actual results constantly by evaluating outcomes of feedback information to facilitat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behavior Outcome evaluation the process of evaluation that people act on their own or through external feedback results is an important cognitive function of human In event related potential ERP research on the outcome evaluation or feedback processing feedback related negativity FRN and P300 were important components particularly induced by evaluating performance outcomes in adult subjects Adopting a paradigm of lottery gambling task and manipulating the reward related certainty the present study investigated the cognitive and neural electrophysiological processes of outcome anticipation and evaluation in young adolescents and compared the results with adults which as the control group 2期 陈 晶 等 青少年结果预期与评价的ERP研究 163 Event related brain potentials ERPs were measured when 15 healthy right handed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did a lottery gambling task The participants were told that the red ball would immediately stop on the box it was passing by once they press the button The red ball stopping on the green part indicates their gain whereas the gray part indicates their loss in the trail We main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