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9讲 古代商业的发展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全国通用)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9讲 古代商业的发展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全国通用)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9讲 古代商业的发展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全国通用)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9讲 古代商业的发展 新人教版.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创新设计】(全国通用)2017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9讲 古代商业的发展 新人教版1.(2015福建福州二模)汉代长安东西两市规模比后世更大,商贾多居住于市内;唐朝的市逐步变成单纯的营业区,商贾日常生活散落到各居民坊区了。这主要说明了()a.汉唐实行严格的坊市分离制度b.坊市制度的内涵具有时代特色c.从汉到唐的抑商政策有所松动d.商业活动开始突破时空的限制解析“商贾多居住于市内”,不是严格的坊市分离,故a项错误;汉代“商贾多居住于市内”,唐朝“商贾日常生活散落到各居民坊区”,但都是坊市制度,故b项正确;仍是“坊市制度”,材料不能说明抑商政策有所松动,故c项错误;仍是“坊市制度”,没有“突破时空的限制”,故d项错误。答案b2.(2015陕西五校联考)唐六典记载:“凡市,以日中击鼓三百下,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下,而众以散。”晚唐诗人王建的诗:“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对这些记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唐六典中已有关于夜市的记载b.文学作品对夜市的描写都不可靠c.记载失实,夜市在唐代不可能出现d.可能说明唐代的市有突破性发展解析唐六典记载中“日入前七刻”已经闭市,还未出现夜市,故a项错误;文学作品是当时社会现实的反映,可以作为研究夜市的史料,其可靠性不能完全否定,故b项错误;因此其记载不一定失实,故c项错误;王建的诗中有夜市的记载,可能说明唐代的市突破经营时间的限制,有突破性发展,故d项正确。答案d3.(2015河南商丘二模)北宋时期,四川出现世界最早的纸币交子后,南宋、元朝、明朝政府都曾大力推行纸币,可是都迅速贬值。明中期基本放弃纸币,取而代之的则是从民间贸易发展起来的、最终获得政府认可的白银作为主要支付手段。这一时期纸币的兴衰表明()a.政府对市场的控制遇挫b.明朝中期商品经济停滞c.民间贸易突破官府限制d.重农抑商政策遭到削弱解析注意关键信息“南宋、元朝、明朝政府都曾大力推行纸币,可是都迅速贬值”,说明政府调控市场失败,故a项正确;明中叶商品经济迅速发展,江南地区还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故b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官府限制民间贸易,故c项错误;明清时期,重农抑商未遭到削弱,故d项错误。答案a4.(2015湖北部分重点中学联考)明清时期,北京出现了大量的地域性会馆,集客馆、试馆与商馆于一身。其中广东会馆的数量约有45所,绝大部分是由广州府和潮州府等沿海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县所建立。明清时期推动会馆文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北京是商业中心 b.繁忙的海外商运c.交通运输的便捷 d.区域商帮的出现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会馆是同一地域的商人停宿、储运、交际的重要场所,会馆的出现,与按地域结成的商帮有关,因此明清时期推动会馆文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商品经济的发展,区域商帮的出现,故a、b、c三项错误,d项正确。答案d5.(2016浙江杭州质检)明朝初年,政府为解决边疆驻军的粮食供应问题,规定盐商若赴边塞纳粮,可由官府酬给盐引(取盐的凭证),商人持盐引到官府控制的盐场支盐,然后贩卖取利。晋商抓住这一机会,获得了一次大发展。这一事例()a.揭示了官商结合是晋商获利的主要途径b.开创了封建国家官营商业发展新路径c.说明商帮兴起与国家政策密切相关d.表明明朝初年不再推行重农抑商政策解析据材料“规定盐商若赴边塞纳粮,可由官府酬给盐引(取盐的凭证)”和“商人持盐引到官府控制的盐场支盐,然后贩卖取利”可知说明商帮兴起与国家政策密切相关,故c项正确。答案c6.(2016山东济南质检)中国经济史纲要认为:“中国在宋代至清代的历史进程中有过三次商业革命:第一次是宋代商业革命,第二次是明清商业革命,第三次是近代商业革命,出现以通商口岸为核心的近代化商业群落。”下列属于“第二次商业革命”的是()白银成为普遍的流通货币出现了市镇经济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出现资本主义萌芽a. b.c. d.解析“第二次商业革命”是指“明清商业革命”。明清时期,货币经济占据主要地位,白银在流通中广泛使用,故正确;明清时期,在工商业发达地区和交通要冲,兴起了一大批工商业市镇,故正确;鸦片战争后,中国才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与“第二次商业革命”的时间不符合,故错误;明中后期,随着社会经济繁荣,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故正确,选择b项符合题意。答案b7.(2016广东惠州二模)明清时期我国城市化出现“离心现象”在其它国家,城市人口比重愈来愈高,也愈来愈集中,小城市变大,大城市变得更大;但在中国,明清两代的几个大都市,从人口到城区规模都比两宋和元代时缩小许多。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最有可能的是()a.小农经济的发展 b.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c.工商业市镇大量兴起 d.新航路开辟解析明清时期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受到手工业、商业的冲击,对于人口特别是城市的发展影响较小,故a项错误;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只是出现在江南纺织业部门中,对于人口和城区规模的发展影响较小,故b项错误;明清时期工商业繁荣发展,市镇大量产生,从而影响到人口和城区的规模发展,故c项正确;新航路开辟是西方国家的历史,对明清之际的中国影响不大,故d项错误。答案c8.(2016安徽合肥质检)在士与中国文化一书中记载:“15世纪以来,弃儒就贾是中国社会的普遍的新现象。不但贾人多从士人中来,而且士人也往往出身于商贾家庭。”由此可知()a.重商已成为明清时期社会共识b.经济发展推动社会结构发生变化c.儒家思想在当时失去正统地位d.明清时期商人地位远远高于儒生解析明清时期虽然商业有所发展,但农业仍是社会主导产业,故a项错误;材料中“弃儒就贾”“士人也往往出身于商贾家庭”说明商业发展对社会结构变化有一定影响,故b项正确;儒家思想一直是封建社会主流思想,故c项错误;儒生在封建社会地位一直高于商人,故d项错误。答案b9.(2015江苏南通、扬州二模)徽商是明清时期出现的地域性商人群体,反映出传统中国商人的历史命运。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明朝成化、弘治年间,歙(徽州)人江才3岁丧父,家道中落,无以为生,13岁时不得不与其兄“屠酤里中”。后来兄弟二人终因本小利薄,所获不足以奉亲。江才遂发愤远游,决心在商业上闯开一条致富之路。他奔走于青齐梁宋之间,贩运商品,牟取厚利,果然使资本越积越多。当他40岁时,居然成了腰缠万贯的大贾了。江才发迹后,荣归故里,广置田园,大兴宅第;其季子江珍还考中了进士,跻身于官僚之林。张海鹏、王廷元主编徽商研究材料二以徽商为代表的富商大贾贿赂官府关卡,广结政界要人,宴请送礼,也包括主动被动地“捐帑”“报效”。其费占其利润比例,有人估计约不低于40%。他们或以捐纳的方式,谋一“功名”虚衔以求保护,更将希望寄托于子孙后裔“光宗耀祖”,投资科举,以摆脱“贱籍”。徽商除了在其家乡广建县学私塾、宗庙祠堂、助学恤贫外,经商之地也“乐助公益”,尤以救灾恤贫、修桥铺路、助建书院寺庙等最为突出。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1)材料一是明清徽商生活缩影的真实写照。据材料一,概括徽州商人江才发迹前后的经历。(2)据材料二,归纳徽商的利润消费去向,并分析其消费心理。(3)有学者认为,传统中国富商大贾不是促进社会变革的新的社会力量。请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学者的观点。解析第(1)问,根据“屠酤里中,终因本小利薄,所获不足以奉亲”“发愤远游,奔走于青齐梁宋之间,贩运商品,牟取厚利”“发迹后,荣归故里,广置田园,大兴宅第”“其季子江珍还考中了进士,跻身于官僚之林”分别概括。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贿赂官府关卡,广结政界要人”“投资科举”“乐助公益”总结;第二小问,由三个去向分析三种不同的心理。第(3)问,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答案(1)经历:小本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