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 第一章内环境稳态2测试题.doc_第1页
高三生物 第一章内环境稳态2测试题.doc_第2页
高三生物 第一章内环境稳态2测试题.doc_第3页
高三生物 第一章内环境稳态2测试题.doc_第4页
高三生物 第一章内环境稳态2测试题.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环境稳态测试题2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内环境和稳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血浆中蛋白质含量明显高于淋巴和组织液b人体内环境ph、渗透压等保持相对稳定是细胞正常代谢所必需的c个体稳态的实现是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等共同调节的结果d葡萄糖、胰岛素、淋巴因子和胰蛋白酶都属于人体内环境的成分2如图为正常人体内肝细胞局部结构示意图,其中分别表示体液的成分,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图中共同组成了细胞外液b体液中含有胰岛素和血浆蛋白c图中构成了肝细胞生存的内环境d图中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 3如图是一生物概念填图,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aa、b是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c、d可以是温度和渗透压b内环境的稳态只要有三种调节方式即可,不需要其他器官或系统参与c酸碱度的相对稳定主要依靠血液中的缓冲物质,与其他器官或系统也有关d内环境的稳态和生态系统的平衡一样,其维持自身稳定的能力是有限的4人体内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称为内环境,内环境的稳态是细胞生活所必需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渗透压的稳定遭到破坏,必然会引起代谢紊乱bph和温度的稳定给酶正常发挥催化作用创造了条件c免疫系统识别并清除异物、外来病原微生物也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机制d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下维持的,体液调节占主导地位5抗体是由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以后分化成的浆细胞产生的,下列关于浆细胞生活环境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红骨髓b胸腺c细胞内液d血浆等细胞外液6下图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表示能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4种器官或系统,是有关的生理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内环境与交换气体必须通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b内的葡萄糖通过进入血浆需穿过4层磷脂分子层c表示重吸收作用d表示的器官是皮肤7下列有关人体稳态与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维持稳态依赖于机体的神经体液调节网络b内环境渗透压大小主要取决于水和无机盐c下丘脑不仅能分泌激素还能产生冷觉d由内环境的成分可推知某种疾病的发病风险8如图为“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图解,其中为细胞外液。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若某人患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则形态发生变化的是图中的b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中蛋白质含量降低,会使图中液体增加,引起组织水肿c图中和细胞具体的内环境分别是血浆、组织液d某人皮肤烫伤后,出现了水泡,该水泡内的液体主要是指图中的标号9下列现象不属于内环境稳态调节范畴的是()a通过肝脏可增加或减少血糖含量b通过肺可按一定速率呼出co2和吸入o2c肾把代谢终产物不断排出体外d红骨髓源源不断地造出新的血细胞10下表为人体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成分(mmol/l)nakca2mg2cl有机酸蛋白质1425.02.51.5103.36.016.01474.01.251.0114.07.51.0101402.510.352547a.属于细胞内液,因为含有较多的蛋白质、k等b属于血浆,属于组织液,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导致增多c肝细胞中的co2从产生场所扩散到至少需穿过6层磷脂分子层d与的成分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11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人血液的ph通常在7.357.45之间,变化不大的原因是 ()h2co3/nahco3、nah2po4/na2hpo4等多对缓冲物质对血液酸碱度起缓冲作用通过呼吸系统可不断排出co2血浆中过多的碳酸氢盐可以由肾脏随尿排出体外神经系统对呼吸运动强度的调节有利于维持血液ph的相对稳定食物中的碱性物质与新陈代谢产生的酸性物质所构成的缓冲对调节了血液的phabcd12.下图是人体某组织内各种结构示意图,a、b、c、d表示的是结构,表示的是液体,有关此图叙述不正确的是()a可以直接进入a、cbo2、葡萄糖、血浆蛋白和生长激素都是的成分c构成了内环境d当d结构堵塞时液体会增加13下列物质中,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载体呼吸氧化酶神经递质激素胰蛋白酶纤维蛋白原抗体葡萄糖、氨基酸、o2、co2原尿纤维素abcd14下图为高等动物的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内环境从外界得到营养物质要通过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结构b代谢废物完全由过程排出co2从红细胞进入组织细胞中发挥作用的部位要经过4层生物膜d所有生物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都是通过内环境来实现的15(2011南通模拟)内环境必须保持稳定,细胞才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下面有关论述不正确的是()a由于血浆中含有h2co3/nahco3、nah2po4/na2hpo4等,它的ph才能正常b内环境温度调节受到下丘脑控制c剧烈运动积累了乳酸、碳酸,肌肉感到酸胀,随排尿使这些物质排出而症状消失d血浆中缺少蛋白质会引起组织水肿16(2010江苏生物,9)人体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下列现象属于内环境稳态失调的是()a寒冷时出现寒颤b从平原到高原,有的人出现肺水肿症状c接受抗原刺激后,b细胞增殖和分化d饮水不足时,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加17(2011温州八校联考)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因素会引起内环境发生变化,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剧烈运动中,内环境的ph有下降趋势b食物中长期缺少蛋白质会导致血浆蛋白下降进而引起组织水肿c中暑是神经调节紊乱造成的,与体液调节无关d佝偻病与内环境的稳态失衡有一定的关系18下列关于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激素、氨基酸、蔗糖等有机物是内环境的成分b人体代谢中的生物化学反应主要发生在细胞内c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生活的内环境为组织液和消化液d内环境稳态就是内环境的渗透压、温度和ph等保持不变19(2011江苏卷,9)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a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发生在内环境中b内环境成分中含有co2、尿素、神经递质等c组织液渗回血浆和渗入淋巴的量相差较大d血浆的成分稳定时,机体达到稳态二、非选择题1如图表示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可以代表的物质依次是_(用字母表示)a神经递质b载体蛋白c性激素d血红蛋白e呼吸酶f抗体(2)若表示促甲状腺激素,对的分泌具有调节作用的激素是_、_(至少写出两种)。(3)外界环境温度下降刺激皮肤感受器,感受器产生兴奋时,此过程中神经纤维膜内的电位变化是_。神经冲动传导到位于_的体温调节中枢,通过调节作用维持体温的恒定。(4)若表示侵入内环境的某种病毒,则机体将通过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清除该病毒。其中,产生抗体的是_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使其裂解死亡的是_细胞。(5)图示表明内环境稳态的维持是_共同调节的结果。2如图所示为人体的组织细胞和内环境的关系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是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内有多对缓冲物质使其ph保持在7.357.45之间,对溶液酸碱度起调节作用的缓冲物质有_、_等。(2)下表为图中组织细胞和内环境不同部位主要电解质的含量:(单位:mmol/l)离子阳离子na12142145k1394.34.4ca20.001(游离的)2.52.4mg21.6(游离的)1.11.1总计152.6149.9152.9阴离子cl4104117hco122427hpo、h2po2922.3蛋白质54140.4其他53.65.96.2总计152.6149.9152.9从表中数据分析可知,血浆中阴离子浓度和阳离子浓度的关系是_。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的电解质含量的关系是_(填“大于”或“小于”或“相等”或“相近”)。细胞需要生活在渗透压稳定的溶液中,表中数据能否说明这一点,为什么?_。(3)夏天气温高,人体大量出汗,如不及时补充水分,会使细胞外液的渗透压_,水将从细胞_向细胞_转移(填“内”或“外”)。在身体缺水时体内的抗利尿激素分泌量会_。(4)人体内环境的稳定是在_等系统的调节下实现的。 3下图是内环境稳态与各系统的功能联系示意图,请回答相关问题。(1)a表示_系统,b表示_系统,c表示_系统,参与内环境维持的还有图中的_系统。(2)co2不从组织液进入组织细胞的原因是_。(3)病人因呼吸受阻,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乳酸进入血液后,会使血液ph_,但乳酸可以与血液中_发生反应,使血液的ph维持相对稳定。(4)内环境相对稳定,除了图中所示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外,还必须在_的调节下进行。(5)外界的o2进入红细胞内共穿过_层生物膜。(6)尝试构建人体肝脏内血浆、组织液、成熟红细胞内液间o2、co2扩散的模型(在图形框间用实线箭头表示o2,用虚线箭头表示co2,不考虑co2进入成熟红细胞内液)。4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新陈代谢等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稳态的维持需要调节。请利用活鸡血完成下列与稳态调节有关的问题。(1)为了验证血浆中的无机盐含量对红细胞形态的影响,现提供加入柠檬酸钠溶液的活鸡血,生理盐水,10%nacl溶液,蒸馏水,试管,滴管,显微操作器材等,请设计实验,并预期结果。方法步骤:_;_;_;_。预期结果:_。(2)为了研究血浆能否维持ph稳定,某同学将血浆等量分装到2支洁净的试管甲、乙中,分别测定ph并记录,再向甲试管中滴1滴5%的盐酸溶液,乙试管中滴1滴1%的氢氧化钠溶液,振荡1 min,再分别测定ph并记录,观察各管颜色变化。试评价并完善此方案:_。有同学猜想血浆通过缓冲作用来维持ph的相对稳定,他需要的实验证据是:_。答案dcbdd bdcdc cadac bcbd1(1)a、f(2)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甲状腺激素(3)由负变正下丘脑(4)浆效应t(5)神经体液免疫系统2(1)h2co3和nahco3nah2po4和na2hpo4(2)相等相近能,溶液渗透压的大小与溶质颗粒的多少有关。表中数据表明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的溶质颗粒大致相等(3)升高内外增加(4)神经、内分泌和免疫3(1)呼吸消化排泄循环(2)组织细胞内的co2浓度高于组织液(3)降低nahco3(4)神经体液免疫(5)5(6)如图4(1)取3支试管,编号甲、乙、丙,分别加入生理盐水、10%nacl溶液、蒸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