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MRI临床应用PPT课件.ppt_第1页
宫颈癌MRI临床应用PPT课件.ppt_第2页
宫颈癌MRI临床应用PPT课件.ppt_第3页
宫颈癌MRI临床应用PPT课件.ppt_第4页
宫颈癌MRI临床应用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宫颈癌MRI临床应用 1 子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 它是全球妇女中仅次于乳腺癌的第二个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据统计我国每年新病例为13 15万 其中子宫颈癌死亡人数为5 3万 原位癌高发年龄30 35岁 浸润癌高发年龄50 55岁 2 子宫 卵巢解剖 3 4 5 6 相关解剖基础 绝大部分病变发生于鳞状柱状上皮结合区 squamocolumnarjunction SCJ 子宫主韧带扇形连于子宫颈与盆腔侧壁骶骨子宫韧带宫颈后缘至骶骨前面耻骨子宫韧带宫颈前缘至耻骨盆面静脉汇入子宫静脉入髂内静脉 与直肠静脉丛有吻合淋巴管沿子宫血管注入髂内或髂外淋巴结 与盆腔脏器淋巴结广泛吻合 7 病理 鳞状细胞癌 约占90 外生型 内生型 溃疡型 颈管型腺癌 约占5 10 腺鳞癌 极少部分为此类型 8 9 宫颈癌临床 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发病率居第三好发生于鳞状 柱状上皮结合区 squamocolumnarjunction SCJ CIN 宫颈上皮内瘤变 原位癌浸润癌的演变过程国际通用FIGO分期方法 A期以下手术治疗 B期以上采用放化疗病灶大小 侵犯深度 宫旁侵犯 淋巴结转移均为影响预后因素 10 11 12 MRI检查意义 发现病灶 局部分期 决定治疗方案显示各预后因素 评价预后术后及治疗后评价疗效了解治疗后复发及转移情况 13 MRI检查方法 扫描前准备减少小肠蠕动伪影 适当充盈膀胱 不用阴道栓扫描范围左肾下极水平至会阴平面平扫矢状位T2WI 横断位T1WI T2WI增强LAVA3D技术 横断位 矢状位 冠状位 14 正常宫颈MRI表现 T1WI呈均匀低信号 周围为高信号的脂肪组织T2WI自内向外有四层信号 高信号的宫颈管内粘液 中等信号的宫颈粘膜皱襞 低信号的宫颈纤维基质 与宫体结合带连续 和中等信号的宫颈肌层 与宫体子宫肌外层相续 15 16 17 宫颈癌MRI表现 宫颈管扩大 外缘不规则或不对称 低信号纤维性宫颈基质中断异常信号肿块 浸润阴道 宫旁或盆壁 宫旁出现肿块或宫旁 膀胱 直肠周围脂肪界面模糊或消失 正常膀胱壁或直肠壁的低信号中断 壁增厚或腔内肿块 肾积水宫颈癌放疗后复发 表现为阴道上端T2WI显著高信号 放疗后纤维化呈低信号 18 7024 外生型 ExophyticCCa 19 7869 浸润型 InfiltratingCCa 高分化粘液腺癌 20 浸润型 InfiltratingCCa 21 外生 浸润型 22 外生 浸润型 23 颈管内型 EndocervicalCa 24 0期原位癌 浸润前癌 MRI分期 25 癌灶局限在子宫颈 扩展至宫体将被忽略 A镜下浸润癌 肉眼未见癌灶 A1间质浸润深度 3mm 宽度 7mm A2间质浸润深度3mm 5mm 宽度 7mm B肉眼可见癌灶局限宫颈 或镜下病灶 IA2 B1肉眼可见癌灶最大径线 4cm B2肉眼可见癌灶最大径线 4cm 期 26 肿瘤超越子宫颈 但未达骨盆壁或未达阴道下1 3 A无宫旁浸润 B有宫旁浸润 期 27 肿瘤扩展至骨盆壁和 或 累及阴道下1 3和 或 引起肾盂积水或肾无功能 A肿瘤累及阴道下1 3 但未达骨盆壁 B癌已达盆壁和 或 引起肾盂积水或肾无功能 期 28 期 A肿瘤侵犯膀胱或直肠和 或 超出真骨盆 B远处转移 29 6993 F 55瘤体未显示手术病理 原位癌 30 7478 F 38宫颈外缘基质环完整 B 31 F 50病变局限于宫颈管 宫颈癌 IB期 32 6901 侵犯前后穹隆 A 宫旁未见侵犯 33 侵犯后穹隆 A 宫旁边界光滑 7404 34 7247 F 32侵犯前穹隆 A 宫旁未见侵犯 手术病理 3点侵犯全层 B 35 7702 F 30侵犯前穹隆及宫旁 B 右侧闭孔淋巴结转移 36 宫旁结节样突出 B 37 7461 宫旁团片样浸润 B 38 7236 阴道下端受侵 A 39 7869 左侧盆壁受侵 B 40 8152 宫旁侵犯 直肠无侵犯 B 41 左侧输尿管下端受侵 左侧肾积水 B 42 8830 腹膜后淋巴结转移导致肾积水 43 膀胱及直肠壁受侵 A 44 肿瘤侵犯尿道 A 45 F 57宫颈肿块广泛侵犯宫体 宫旁 阴道上2 3及膀胱后壁 A期 46 同上病例 增强扫描病变明显不均匀强化 47 膀胱壁泡状水肿 Bullousedemasign 不能判为 A 48 淋巴结表现 65 80 1cm标准 多位于髂内和髂外 可以盆腔内及腹膜后广泛转移与肿瘤的大小密切相关肿瘤4cm 淋巴结转移发生率为59 49 F 48 宫颈癌并双侧髂内动脉旁多发淋巴结转移 50 盆腔淋巴结转移 51 腹膜后淋巴结转移 52 阴道残端形态及信号盆腔及腹膜后淋巴结术后淋巴管囊肿 术后评价 53 放化疗后分级 1级为肿瘤组织仍然存在 只有少部分细胞有退化变性 少许慢性炎细胞浸润2级为肿瘤细胞大部分消失 残留肿瘤组织明显退变 间质毛细血管增生 大量慢性炎细胞浸润及异物巨细胞反应3级为肿瘤细胞消失 成纤维细胞增生或瘢痕形成 54 左侧髂血管旁淋巴管囊肿 7025 55 术后阴道残端肿瘤复发 7280 56 术后阴道残端肿瘤复发侵犯盆壁及髂骨 左侧输尿管扩张左侧髂血管淋巴结转移 8127 57 7404 盆壁肿瘤复发侵犯骶骨 髂骨 58 长T2信号伴有占位效应提示残留肿瘤 治疗后评价 59 60 放疗后肿瘤复发 8284 长T2信号伴有占位效应提示残留肿瘤 61 小结 不能分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