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传统丧葬中吊唁的礼俗.doc_第1页
10 传统丧葬中吊唁的礼俗.doc_第2页
10 传统丧葬中吊唁的礼俗.doc_第3页
10 传统丧葬中吊唁的礼俗.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传统丧葬中吊唁的礼俗吊唁吊唁。吊唁是丧葬礼俗中较重要的内容。吊唁的方式因各地风俗不同而有区别。吊唁时,与死者关系的远近不同,吊唁的礼数,方式也不同。死者子女在接到噩耗以后,首先要哭悼,然后问明死因,尽一切努力尽快上路奔丧。临到家时,要“望乡而哭”,出嫁的女儿,有的甚至一路哭来。到家后,先要在灵前跪叩,哭悼, 直到有人安慰才停止。亲朋友邻,虽不致于和孝子一样悲痛,但也要尽量表现得比较哀痛一些。 亲友前来吊唁的时候,孝子要迎接,陪同。比较亲近的亲友,一般要在灵前正式举哀哭悼,直至有人劝慰。如果不是较亲近的亲友,则可以在灵前烧化几张纸钱表示悼念。 亲友在吊唁时,一般要携带礼品或礼金。礼金用黄纸包叠、蓝色签封好。在正中的蓝签上写上“折祭元”或“奠敬元”的字样。礼品有匾额、挽联、挽幛、香烛、纸钱等。吊丧应酬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交际应酬。因为人人都知道,“雪中送炭”比“锦上添花”更珍贵。所以,亲友中有丧事的,我们都应该主动关心。我国的古礼,对丧事比喜事还要郑重。因此,关心亲友间的丧事,这是很重的一份人情,也是一种崇高的精神活动。一、吊丧的礼仪 人生中最难受的事情莫过于生离死别。生离虽难,但总还有他日重聚之望,而一旦死别则成永诀。特别旧社会所谓的人生三大不幸:幼年丧父(或母)、中年丧妻(或夫)、老年丧子(或女、或婿),更加让当事者痛断肝肠。因而,对死者家属的慰问是十分必要的。安慰死者家属不仅仅是表示同情,或者相伴流泪。一般来说,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了解死者亲属健康状况因为过度的悲伤和因对死者临终前连日侍俸的劳累(特别是久病不愈),会使死者亲属的体力下降,甚至因哀伤过度而致病。如果死者本来就患有慢性重症的,则更应劝其节哀止悲。除此之外,还可以找几个平日知心的朋友一起相劝,尽量转移话题,分散其注意力。对于特别会引起亲人悲伤的送葬或火化场面,如死者亲属身体多病或年迈,则应劝其不要去现场。以免因悲恸过分而发生意外。其次,了解其亲属的思想顾虑了解死者亲属在死者去世后的主要思想顾虑,或是家庭困难,或是子女教育,或者有未竟之遗业。对此,要有的放矢地做好劝慰。如果需要通过组织、亲友、师长或子弟解决的,则应积极协助解决。以使亲属打消顾虑,减轻忧虑和悲痛。第三,展望未来,多讲高兴事针对亲属的喜好,拣他(或她)高兴的事多讲,例如亲人虽已亡故,但子女们已经成才,且学有长进,工作有成绩的,则应多多提及子女情况,使家属看到希望。如果能让子女同时进行劝慰,效果当然更好。第四,充分理解招待中的疏漏如果死者亲属由于悲痛而对丧事的料理或招待工作有所疏忽或不周到的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