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之梦想看罗盘指向中国.doc_第1页
龙之梦想看罗盘指向中国.doc_第2页
龙之梦想看罗盘指向中国.doc_第3页
龙之梦想看罗盘指向中国.doc_第4页
龙之梦想看罗盘指向中国.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物流的移动性和财富的移运性是浑然一体的,因此,人类的航运中心必然是世界性的。贸易和航运专家认为,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对外贸易的迅速增长以及“世界工厂”地位的不断巩固,多个世界级港口正在中国沿海崛起,推动中国向新的世界航运中心迈进。 龙之梦想:世界的罗盘指向中国 中国是一个具有漫长海岸线和辽阔海洋的国家,从新石器时代起,就有人开始乘舟弄潮;公元2世纪,中国发明和使用了船尾舵,比欧洲早近一千年;到了12世纪,世界上最早的指南针在中国问世,这一技术让宋元时代的中国造船技术举世称雄;到六百年前的大明王朝,由郑和率领的中国皇家远征军船队,从太仓起锚,以无可匹敌的阵容,浩浩荡荡七下西洋,更是让中国成为当时名副其实的世界航运中心,郑和也因此被认为是开辟了贯通太平洋西部与印度洋的直达航线的先行者。据史料记载,15世纪早期以前,中国的航海技术遥遥领先于欧洲,上海、南京等地的经济90%与造船和航海有关。然而郑和之后,中国人的身影就在海洋上消失了。1497年,欧洲航海家伽玛绕过好望角;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1519年后,麦哲伦从西班牙出发,绕过南美洲,发现麦哲伦海峡,然后横渡太平洋,完成了第一次环球航行;1769年,库克船长到达了澳大利亚。到16世纪,欧洲的海运业有了飞速的发展。先是有了欧洲航海中心的摇篮威尼斯和热那亚。之后,安特卫普和阿姆斯特丹迅速崛起,造船和航海迅速发展,促进了生产和贸易的发展。18世纪的伦敦不甘落后,航海热潮引发了工业革命,工业革命又加速了航运中心的建成。在工业革命中诞生的蒸汽机船跨越太平洋,将航运中心的种子播撒在北美大陆肥沃的土地上。进入到20世纪中叶,随着东亚经济的崛起,航运中心又跨越大西洋,落户到了日本、新加坡和南韩。罗盘何时指向中国?如何重振海洋经济,复兴国际航运中心?中国人从未放弃过努力。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的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进入了一个开创性发展阶段。1995年,国家提出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1997年,随着香港回归,香港国际航运中心回到祖国怀抱;2003年,国家在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把大连建设成为东北亚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至此,在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等我国沿海重要经济区,肩负引领沿海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牵动腹地经济腾飞使命的南、中、北三大国际航运中心格局基本形成。中国的罗盘指向洋浦2008年4月,胡锦涛总书记视察洋浦时再一次明确指示,将洋浦打造成为面向东南亚的航运枢纽、物流中心和出口加工基地。开发洋浦,这是从邓小平开始,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洋浦始终如一的期望和重托。如何开发?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指示的那样建设面向东南亚的航运杻约、物流中心是破题的关键。“毫无疑问,作为世界经济发展新引擎的中国,正在逐渐成为新的国际航运中心。”对此,专家们的观点是一致的:随着中国制造业水平的提高,全球制造业重心开始向中国转移。正在成为“世界工厂”的中国,使原材料的进入和成品的出口变得频繁,这为集装箱运输提供了大量的货源。而随着世界经济增长重心从欧洲、美洲向东亚转移,世界航运的重心也正从西欧到北美,再到东亚转移。因此,东亚的中国,在港口及相关领域的发展正面临着历史性的发展机遇。一系列数据支持着专家们的这一观点:在邓小平提出开放政策后,中国对外贸易有了爆炸性的增长。从1978年开始,对外出口额的年增长率是17%!差不多是年GDP增长率的两倍。从2003年开始,中国已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吸收外国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任何一家西方大公司,只要没有在中国投资,就不能算是世界级的大公司。在过去20年中,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总投资达到了5500亿美元,中国已然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新兴市场,是世界各国商品需求和跨国公司的投资地。在当前的国际贸易中,有80%的货运量由海运完成。而中国目前已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海运大国之一,全球有19%的大宗货物运往中国,20%的集装箱运输来自中国。据统计,目前,中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已占全球集装箱吞吐量的40%。继2003年后中国已连续5年保持世界集装箱吞吐量第一大国的位置。在吞吐量方面,中国更是有5个港口迈入世界十大港口之列。2007年港口货物吞吐量达64.1亿吨,比1978年的2.8亿吨增长了近23倍,有14个港口货物吞吐量超过1亿吨。中国交通运输协会会长钱永昌预测,到2010年中国港口吞吐量将达到80亿吨,集装箱吞吐量1.7亿标准箱。钱永昌的这一预测,根据的是近几年中国沿海港口迅猛发展的现状。2005年12月洋山深水港区一期码头的投产,结束了上海没有深水海港的历史。随着第五代、第六代集装箱船全天候的进出,上海港远洋航线数量增长迅猛,通达世界12大航区,与近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多家港口建立业务往来,全球最大的20家船公司已全部在上海港挂靠,航运要素集聚的规模效应已初步凸显。2007年上海港完成货物吞吐5.61亿吨,连续三年保持全球第一;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600万TEU(标准箱),首次超过香港跃居全球第二。 与之同时,作为两翼的江浙港口也得到了快速发展。2007年,北翼的苏州港货物吞吐量再创新高,达到1.84亿吨。南翼的宁波港集装箱吞吐量增幅连续6年位居沿海港口之首,2007年货物吞吐量3.44亿吨,集装箱吞吐量934.97万TEU,创造了令国内外航运界惊叹的“宁波港速度”。 早就是举世闻名的香港国际航运中心,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先进的自由港政策和强大的经济实力,自1994年以来曾11年荣膺世界第一大集装箱港的宝座。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后,在“一国两制”的政策下,香港国际航运中心地位在维护和稳定的基础上继续向前发展。2007年,香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388万TEU,在新加坡和上海港之后,居全球第三位。 与之同时,依托香港国际航运中心,珠江三角洲地区大力推进港口建设,提出“粤港携手打造世界物流中心”的战略构想。深圳港自1995年起保持国内第二大集装箱港口的地位,2007年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109.91万TEU,稳居世界集装箱大港前五名。广州港也是发展迅猛,2007年货物吞吐量超过3.43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到1000万TEU。 而在中国的东北,随着打造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战略的确立,大连港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不仅新的大型集装箱码头相继问世,而且建成了国内最大的30万吨级矿石码头和原油码头,2007年完成货物吞吐量1.65亿吨,集装箱吞吐量380万TEU,增幅居全国前列。青岛港作为山东省建设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的核心港,拥有中国大陆港口规模最大的集装箱EDI系统、最大的集装箱专用泊位以及20万吨级的原油码头和矿石码头。2007年青岛港吞吐量2.65亿吨,集装箱吞吐量完成940.2万TEU,位居中国大陆港口第三位。 与之同时,天津港作为建设中国北方国际航运中心的核心港,近年来港口专业化运输水平迅速提高,2007年货物吞吐量在中国北方沿海港口中率先突破3亿吨,居世界十大港口之列。 海南洋浦经济开发区在历经风波之后,面对新的历史机遇,也信心满怀地提出:到2010年,初步建成以内贸为主的北部湾区域枢纽港;到2015年,初步建成北部湾区域国际枢纽港。洋浦人的信心是有依据的:洋浦经济开发区拥有海南岛最好的建设深水良港的自然条件。150公里的海岸线中,深水岸线达70多公里,可建万吨到30万吨级码头80多个,3万吨级船舶可不受潮水影响自由进出。截至目前,洋浦港已建成华南地区惟一的30万吨原油码头、1个10万吨级的成品油专用码头、2个两万吨和3个3.5万吨的通用码头,全部泊位年综合通过能力可达5000万吨;今年8月,国投交通公司与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化学品港口码头仓储设施公司荷兰皇家孚宝集团,签订了协议,双方将投资20亿元在洋浦建设2个30万吨级原油码头泊位,洋浦将成为全国拥有30万吨级原油码头最多的临港工业基地;据海南省政府制订的“十一五发展规划”,洋浦将以800万吨炼油项目为龙头,建设聚丙烯、苯乙烯、乙烯、PX、PTA等化工材料生产项目,延伸石油化工下游产业。洋浦经济开发区管理局工委书记丁尚清告诉记者:“乙烯是石油化工产业集群体系上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节点。项目一旦建成,洋浦800万吨炼油厂就不再是一个厂的概念,它将作为一个母体,通过乙烯衍生出一条长长的产业链,包括塑料制品、高级纺织原料、橡胶等产品,其衍生的产业链将带来至少2000多亿元的投资,整个产业链形成后,年产值可高达3000多亿元,是目前海南省年工业产值的3倍。这个项目的启动,意味着洋浦作为我国南部重要能源化工基地的战略地位得到确立。”来自海南省招商办的资料显示,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三大石油巨头,都已在洋浦建有大型油气化工产业项目,总投资超过300亿元。德国赢创集团、法国液化空气公司、荷兰DSM公司、挪威奥得费尔公司等著名跨国公司,也都已登陆洋浦,开发建设油气化工项目,以优化在中国的生产布局;洋浦地处东南亚至东北亚国际海运主航线的中心位置,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