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9初中/科学/化学/精练专项分类科学探究和实验操作 初三科学组 编辑班级: 学号: 姓名: 2008年中考试题分类汇编科学探究和实验操作A.选择题1要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将10g氯化钠固体直接放在天平的托盘上称量B量取90mL水时,俯视读数C为加快固体溶解,用温度计搅拌溶液D将配好的溶液倒入细口瓶中,盖紧瓶塞,并贴上标签2郝颖同学在化学课上提出,可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人的气体是否是二氧化碳气体,就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 A建立假设 B收集证据 C设计实验 D做出结论3下列关于化学实验操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直接将试纸浸入溶液中,测定溶液的B在未说明用量时,一般液体取5毫升左右,固体盖满试管底部C稀释浓硫酸时,应把浓硫酸慢慢注入盛有水的量筒内D给试管中的个体加热,试管口应稍稍向下倾斜4何洁同学为确定实验室某一失去标签的液体物质,设计如下探究实验方案,其中你认为错误的是( ) A将液体倒入试管中观察其颜色 B测量液体的密度C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检测液体的酸碱性 D用嘴尝尝液体是甜味还是酸味5某课外活动小组为探究实验室制取氢气的方案,分别用金属A、B跟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经实验发现:生成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有下图所示关系。分析图像得到的以下结论中,不合理的是 ( )A.反应得到氢气的质量相等B.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A B C.两种金属的活动顺序A B D.稀硫酸已完全反应,两种金属可能有剩余6为验证物质间化学反应的规律,小红同学用甲、乙、丙三种溶液分别进行了下面的实验:甲 K2SO4溶液 乙 KCl溶液 丙 KOH溶液经分析发现:三个反应中都有KNO3生成。由此推断:甲、乙、丙三种溶液所对应的物质是 ( )A.HNO3 AgNO3 NaNO3 B.Ba(OH)2 NaNO3 HNO3C.Ba(NO3)2 HNO3 AgNO3 D.Ba(NO3)2 AgNO3 HNO37下列操作中,错误的是( )A、用量筒取一定体积的溶液时,仰视读数或俯视读数B、在实验室里制取O2、CO2气体时,应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再装药品C、氢氧化钠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D、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试管口不能对着自己或他人8下列对一些事实的解释中,不合理的是( )事实解释A盛夏,大明湖畔,荷香四溢分子在不停运动B加压条件下,石油气液化后体积变小加压条件下,分子的体积都变小C水在通电条件下,可分解为氧气和氢气化学反应中分子是可分的D盐酸、稀硫酸都能使紫色石蕊变红盐酸、稀硫酸中都含有大量的H+9某同学想用实验证明CuSO4溶液显蓝色不是由SO42-离子造成的,下列实验操作中,无意义的是( )A.观察Na2SO4溶液,溶液没有颜色B.对比不同浓度的CuSO4溶液的颜色差异,浓度小的溶液颜色较浅C.向CuSO4溶液中滴加足量氯化钡溶液,充分反应后,溶液颜色未消失D. 向CuSO4溶液中滴加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反应后,溶液颜色消失10下列各图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几个实验操作,其中错误的是( )11下列实验操作规范的是( )12某同学的实验记录有如下数据。其中不合理的是 ( )A、用pH试纸测得某溶液的pH是8.1 B、用托盘天平称得5.4g的NaClC、用量筒量取7.4ml的盐酸 D、测得某生理食盐水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0.9%13下列事实及对这些事实的解释,二者不相符合的是( )A.金属导电原子是运动的B.夏天钢轨之间的缝隙变小原子之间有间隔C.糖是甜的,醋是酸的不同分子性质不同D.电解水制取氢气和氧气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以再分14在托盘天平的两盘上各放一只质量相同的烧杯,分别注入100g7.3%的稀盐酸,天平平衡,向左盘烧杯中投入一定质量的碳酸钙粉末,向右盘烧杯中投入一定量的镁粉,均恰好完全反应,天平指针发生偏转。则下列各项操作中,能使天平重新达到平衡的是( )A.在左盘上放4g砝码 B. 在左盘上放6g砝码C移动游码至3.4g刻度 D. 移动游码至7.6g刻度B.填空、实验题15某地曾发生了一起亚硝酸钠中毒事件。亚硝酸钠外观酷似食盐且有咸味,亚硝酸钠和食盐的有关资料如下:项 目亚硝酸钠(NaNO2)氯化钠(NaCl)水溶性易溶,在15时溶解度为81.5g易溶,在15时溶解度为35.8g熔 点271801沸 点320会分解,放出有臭味的气体1413跟稀盐酸作用放出红棕色的气体NO2无反应(1)根据上表,请你写出亚硝酸钠的两个物理性质: , ;(2)检验亚硝酸钠的方法可以是:方法一: 。或方法二: 。16实验室中用氯酸钾受热分解制取氧气。(1)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_。(2)为组装制氧发生装置,请你从上图中选择所需的仪器(填序号并且注明仪器名称)_ 17用来测定空气成分的方法很多,图1所示的是小明用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测定方法。实验过程是:图1第一步:将集气瓶容积划分为五等份,并做好标记。第二步: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伸入集气瓶中并把塞子塞紧。第三步: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发现水被吸入集气瓶中,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集气瓶总容积的1/5。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面的实验同时证明了氮气有 。水太阳光图2(2)实验完毕,若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不到总容积的1/5,你认为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 (3)某同学对实验进行反思后,提出了改进红磷方法(如图2所示 ),你认为改进后的优点是: 18用于夹持试管的仪器是 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应先进行 ,试管中液体的体积最好不要试管容积的 。量取10毫升某液体时,如果俯视量筒的刻度,则所量取液体的体积_(填“”、“”、“”)10毫升。在粗盐提纯的各部操作中都要用到的仪器是_19(1)某化学活动小组对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进行探究。下图是改进后的实验装置图:()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小松同学选用装置()来制取CO2,现有Na2CO3固体、块状大理石、稀盐酸、稀硫酸,他应选用的试剂是 。(填编号)20归纳总结对比分析是学习化学常用的科学方法,如图所示:两圆重叠的区域表示它们的共同特征(相似点),重叠区域以外的部分表示它们的独有特征(不同点),请你在图下空格内填写与图A、图B(1)(2)(3)区域相对应的适当内容(每处只填写一点即可)。(1) ;(2) ;(3) 。21思奇同学在妈妈买回的某食品包装内发现有一包白色颗粒状固体A的小纸袋,上面写着“生石灰干燥剂,请勿食用”。思奇同学随手将小纸袋放在窗台上,过一段时间后发现纸袋内的白色颗粒粘在一起成为块状固体B。思奇同学请你和同学们一起对块状固体B进行探究。(1)猜想一:块状固体B中除氧化钙外,还可能有 ;(2)猜想二:块状固体B溶于水可能有 现象,(填“放热”或“吸热”)。请你设计实验验证这一猜想 ;(3)取块状固体B加入盛有一定量水的试管内,振荡、静置、过滤,得到少量白色固体C。就白色固体C同学们展开了热烈讨价,一起猜想。思奇同学认为白色固体C可能是氢氧化钙,小聪同学认为白色固体C可能是碳酸钙;你认为白色固体C还可能是 ;(4)请你设计实验证明你的猜想(填下表)实验方案(或操作过程)实验现象和结论22人体的汗液有咸味。某同学猜测汗液中可能含有氯化钠,为此她准备做探究实验。她想到两种提取汗液的方法,方法一:用胶头滴管直接吸取足量汗液转移到烧杯中,再加入适量蒸馏水稀释;方法二:用出汗的手在盛有自来水的容器中清洗,再将清洗后的自来水部分转移到烧杯中。其中方法 是正确的。在老师指导下,她用正确的方法提取汗液,进行以下实验: (1)用试管取适量提取液,滴入硝酸钡溶液,没有出现白色沉淀,说明汗液中 硫酸和硫酸盐。(2)用试管取适量提取液,滴入硝酸银溶液,发现有白色沉淀出现,加入稀硝酸后沉淀不溶解。由此可推测该白色沉淀物的化学式是 。(3)将适量提取液倒入蒸发皿中加热蒸发,出现类似食盐的小颗粒。你认为她能否仅凭上述三步实验得出“这些小颗粒就是氯化钠”? 。23下图是初中化学学习中的常见装置,请按要求回答下面问题:利用上述装置的组合可以制取的气体有 ,写出其中一种气体制备的化学反应原理 有的同学认为装置E可以代替装置B、C、D收集气体,欲收集具备下面性质的气体,应如何使用装置E? 比空气重的气体 , 收集难溶性气体 。24 下面是学习了化学第二单元课题3后,进行“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和氧气性质”的探究,请你回忆并回答下列探究内容:(1)制取并收集两瓶氧气时,我用了 等仪器和药品。(2)制取操作过程中,氧气收集完成后,停止加热时,我是先 ;然后再 。(3)做氧气的性质探究时,我用了如下图所示的操作流程。本流程我探究的内容是: ?C操作,为了使 与氧气完全反应,我的操作方法是 。D操作用烧杯倾倒的液体是 ,得出的探究结论是 25甲酸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有较强的腐蚀性。小明想知道甲酸是否具有酸性,做了如下探究: (1)他作出的猜想是“甲酸具有酸性”。你认为下列哪一项实验设计能够检验这一猜想?请用图中字母表示 ;(2)若小明的猜想是正确的,则甲酸就会像盐酸那样,能与碳酸钠反应,产生 气体;(3)甲酸(HCOOH)是有机物,浓硫酸能将有机物中的氢元素和氧元素“脱出”结合成水。 利用浓硫酸的脱水性,实验室里将甲酸和浓硫酸混合加热进行反应,该反应中甲酸脱水 后会转变成 。图13浓硫酸 水26图13所示的是常用的实验装置。(1)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制取氧气,反应中二氧化锰起 作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为了制取和收集干燥的氧气应该选择的装置有(填序号) 。(2)装置可以进行多个化学实验,请写出一个用该装置进行实验的名称: 。27“春泛盐,秋泛硝。”有些地区的盐碱地里春天会析出食盐,到了秋天,又会析出芒硝(主要成分是Na2SO410H2O)。该地区某中学的同学们对“硝”的成分产生了争议,甲小组同学认为“硝”中只含有硫酸钠,乙小组同学认为“硝”中既含有硫酸钠,又含有氯化钠。为了验证猜想,他们采集了样品,加适量水完全溶解后,过滤,滤液备用。请你和他们一起完成探究。(1)甲小组同学的实验如下:取少量滤液放入试管中,滴加过量的氯化钡溶液,再滴加稀硝酸,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有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乙小组同学的实验如下:取少量滤液放入试管中,滴加过量的硝酸钡溶液和稀硝酸,过滤,再向滤液中滴加 。如果乙小组的观点正确,现象应该是有 ;(3)你认为甲、乙两小组的实验设计哪个合理,理由是 。C.计算题28锌是人体生长发育、维持器官正常功能的微量元素,人体缺锌会引起多种疾病,因此缺锌者可通过服用葡萄糖酸锌等保健品来补锌。已知葡萄糖锌的化学式为C12H22O14Zn(相对分子质量为455)。请回答:(1)葡萄糖酸锌是由_种元素组成的。(2)葡萄糖酸锌中所含锌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结果保留至0.1%)。(3)现有一支20mL的葡萄糖酸锌口服液,其中含锌6.5mg,那么该口服液中葡萄糖酸锌的质量是_ mg。29味精的主要成分为谷氨酸钠(化学式为C5H8NO4Na),因能增加食品的鲜味、促进食欲而成为家庭常用的调味品。济宁市味精厂生产的“菱花”牌味精,其谷氨酸钠的含量可达85以上。请回答: 谷氨酸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一袋包装为50g的“菱花”牌味精中,含谷氨酸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浙江省台州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1月月考试卷(含答案)
- 垃圾填埋场气体收集利用方案
- 钢结构屋面防水施工方案
- 冷链生鲜产品预冷处理技术方案
- 免烧砖生产工艺流程图方案
- 农产供应链优化实施方案
- 石英岩矿尾矿处理技术方案
- 理发护理考试题及答案
- picc维护理论试题及答案
- 猜正确答案的题目及答案
- 治安防范培训课件
- 寿司下周活动方案
- 带状疱疹护理业务查房
- 地面维修液压支架故障排除技术措施
- 呼吸专科护士培训课件
- 2025年(数学学科)中考模拟测试卷(三模)附参考答案
- 2025年人教PEP版(2024)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附目录)
- 转租养殖场地合同范本
- 传感器应用技术 课件全套 梁长垠 项目1-8 传感器认知与测量系统搭建- 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电路设计与调试
- 《烟花爆竹生产经营单位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试行)》解读与培训
- 施工工艺标准化做法实施图集汇编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