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届高三语文二轮专题强化练习: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720题(1719每小题3分,20题6分,共15分)。尚志斋说(宋)虞集亦尝观于射乎?正鹄者,射者之所志也。于是良尔弓,直尔矢,养尔气,蓄尔力,正尔身,守尔法,而临之。挽必圆,视必审,发必决,求中乎正鹄而已矣。正鹄之不立,则无专一之趣向,则虽有善器、强力,茫茫然将安所施哉?况乎弛焉以嬉,嫚焉以发,初无定的,亦不期于必中者,其君子绝之,不与为偶,以其无志也。善为学者,苟知此说,其亦可以少警矣乎?夫学者之欲至于圣贤,犹射者之求中夫正鹄也。不以圣贤为准的而学者,是不立正鹄而射者也。志无定向,则泛滥茫洋无所底止。其不为妄人者几希!此立志之最先者也。既有定向,则求所以至之之道焉,尤非有志者不能也。是故从师、取友,读书、穷理,皆求至之事也。于是平居无事之时,此志未尝慢也;应事接物之际,此志未尝乱也;安逸顺适,志不为丧;患难忧戚,志不为慑;必求达吾之欲至而后已。此立志始终不可谕者也。是故志苟立矣,虽至于圣人可也。昔人有言曰:“有志者,事竟成。”又曰:“用志不分,乃凝于神。”此之谓也。志苟不立,虽细微之事,犹无可成之理,况为学之大乎!昔者夫子以生知天纵之资,其始学也,犹必曰志,况吾党小子之至愚极困者乎?其不可不以尚志为至要至急也,审矣。今大司寇之上士浚仪黄君之善教子也,和而有制,严而不离。尝遣济也受业于予,济也请题其斋居以自励,因为书“尚志”二字以赠之。他日暂还其乡,又来求说。援笔书所欲言,不觉其烦也。济也,尚思立志乎哉!【注释】正鹄:靶心。准的:标准。1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挽必圆,视必审清楚 b此立志始终不可谕者也 超过c患难忧戚,志不为慑 屈服,改变 d.况吾党小子之至愚极困者乎 同类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因为书“尚志”二字以赠之 则修文德以来之b则求所以至之之道焉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c此立志之最先者也 公子畏死邪?何泣也?d援笔书所欲言 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19下列各句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首先阐述了射箭过程中“正鹄”的必要性,用来比喻做学问时目标与条件的关系问题,是再恰当、直截、鲜明不过的了。b第四段说到圣贤是天纵之才,他们或者初始涉猎一下学问就可以了,至于像黄君之子黄济一类的后学则当立志求学。c一个人如果志向明确并持之以恒的话,就能够达到圣贤们的境界;如果不确立志向,将难成大事。d文章写得精简有力,引譬喻类,节奏层次分明,文笔也很有韵律,且遒劲畅达。20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初无定的,亦不期于必中者,其君子绝之,不与为偶,以其无志也。(4分) (2)“用志不分,乃凝于神。”此之谓也。(2分)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孔觊,字思远,会稽山阴人。觊少骨鲠有风力,以是非为己任。为人使酒仗气,每醉辄弥日不醒,僚类之间,多所凌忽,尤不能曲意权幸,莫不畏而疾之。不治产业,居常贫罄,有无丰约,未尝关怀。为二府长史,典签谘事,不呼不敢前,不令去不敢去。虽醉日居多,而明晓政事,醒时判决,未尝有壅。众咸云:“孔公一月二十九日醉,胜他人二十九日醒也。”世祖每欲引见,先遣人觇其醉醒。性真素,不尚矫饰,遇得宝玩,服用不疑,而他物粗败,终不改易。觊弟道存,从弟徽,颇营产业。二弟请假东还,觊出渚迎之,辎重十余船,皆是绵绢纸席之属。觊见之,伪喜,谓曰:“我比困乏,得此甚要。”因命上置岸侧,既而正色谓道存等曰:“汝辈忝预士流,何至还东作贾客邪!”命左右取火烧之,烧尽乃去。徙司徒左长史,道存代觊为后军长史、江夏内史。时东土大旱,都邑米贵,一斗将百钱。道存虑觊甚乏,遣吏载五百斛米饷之。觊呼吏谓之曰:“我在彼三载,去官之日,不办有路粮。二郎至彼未几,那能便得此米邪?可载米还彼。”吏曰:“自古以来,无有载米上水者,都下米贵,乞于此货之。”不听,吏乃载米而去。 太宗即位,时上流反叛,上遣都水使者孔璪入东慰劳。璪至,说觊曰:“废帝侈费,仓储耗尽,都下罄匮,资用已竭。今南北并起,远近离叛,若拥五郡之锐,招动三吴,事无不克。”觊然其言,遂发兵驰檄。太宗遣建威将军沈怀明东讨。 会稽闻西军稍近,将士多奔亡,觊不能复制。上虞令王晏起兵攻郡,觊以东西交逼,忧遽不知所为。门生载以小船,窜于嵴山村。嵴山民缚觊送诣晏,晏谓之曰:“此事孔璪所为,无豫卿事。可作首辞,当相为申上。”觊曰:“江东处分,莫不由身,委罪求活,便是君辈行意耳!”晏乃斩之东阁外。临死求酒,曰:“此是平生所好。”时年五十一。4. 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每醉辄弥日不醒 辄:总是b遇得宝玩,服用不疑 疑:怀疑c乞于此货之 货 :卖出d嵴山民缚觊送诣晏 诣:到5. 下列各组句子中,都属于直接表现孔觊“不嗜财物,能明辨是非”的一组是(3分)( )觊少骨鲠有风力,以是非为己任。世祖每欲引见,先遣人觇其醉醒。觊呼吏谓之曰:“我在彼三载,去官之日,不办有路粮。二郎至彼未几,那能便得此米邪?可载米还彼。”虽醉日居多,而明晓政事,醒时判决,未尝有壅。不治产业,居常贫罄,有无丰约,未尝关怀。临死求酒,曰:“此是平生所好。”a b. c d. 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孔觊曾先后担任过司徒左长史、后军长史、江夏内史等职,后因反叛而被处死。b. 孔觊平生不好宝玩只好酒,常常一个月要醉上二十九天,甚至要求皇帝等他酒醒才可召见。c. 孔觊从不置办产业,生活常常贫困不堪,却不愿接受别人的帮助,甚至把弟弟道存的接济也一把火烧尽。d. 孔觊为人正派,不阿权贵,却听信都水使者孔璪的蛊惑而谋反,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7.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每醉辄弥日不醒,僚类之间,多所凌忽,尤不能曲意权幸,莫不畏而疾之。(5分)译文:_ _(2)我在彼三载,去官之日,不办有路粮。二郎至彼未几,那能便得此米邪?可载米还彼。(5分)译文:_ _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李大亮,雍州泾阳人,少有文武才干。隋末,在东都与李密战,败,同辈百余人皆就死,贼帅张弼见而异之,独释与语,遂定交于幕下。义兵入关,大亮自东都归国,授土门令。属百姓饥荒,盗贼侵寇,大亮卖所乘马分给贫弱,劝以垦田,岁因大稔。躬捕寇盗,所击辄平。时太宗在藩,巡抚北境,闻而嗟叹。其后,胡贼寇境,大亮众少不敌,遂单马诣贼营,召其豪帅,谕以祸福,群胡感悟,相率前后降者千余人,县境以清。高祖大悦,以功赐奴婢百人。大亮谓曰:“汝辈多衣冠子女,破亡至此,吾亦何忍以汝为贱隶乎!”一皆放遣。 贞观元年,出为凉州都督,以惠政闻。尝有台使到州,见有名鹰,讽大亮献之。大亮密表曰:“陛下久绝畋猎,而使者求鹰。若是陛下之意,深乖昔旨;如其自擅,便是使非其人。” 八年,为剑南道巡省大使。十七年,晋王为皇太子,东宫僚属,皆盛选重臣。以大亮兼领太子右卫率,俄兼工部尚书,身居三职,宿卫两宫,甚为亲信。大亮每当宿直,必通宵假寐。太宗尝劳之曰:“至公宿直,我便通夜安卧。”其见任如此。大亮虽位望通显,而居处卑陋,衣服俭率。至性忠谨,虽妻子不见其惰容。每怀张弼之恩,而久不能得。弼时为将作丞,自匿不言。大亮尝遇诸途而识之,持弼而泣,多推家产以遗弼,弼拒而不受。大亮言于太宗曰:“臣有今日之荣,张弼力也。”太宗遂迁弼为中郎将,俄代州都督。时人皆贤大亮不背恩,而多弼不自伐也。寻遇疾,太宗亲为调药,驰驿赐之。卒,时五十九。 亲戚孤遗为大亮所鞠养,服之如父者十五人。太宗为举哀于别次,哭之甚恸,废朝三日。赠兵部尚书、秦州都督,谥曰懿,陪葬昭陵。(删节自旧唐书列传第十二)4.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岁因大稔。 稔:庄稼成熟。 b. 讽大亮献之。 讽:嘲讽。c. 深乖昔旨。 乖:违背。 d. 而多弼不自伐也。 伐:夸耀。5. 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李大亮“忠谨”的一组是(3分) 以惠政闻 大亮密表曰 必通宵假 我便通夜安卧 而居处卑陋 哭之甚恸a. b. c. d. 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张弼对李大亮有不杀和赏识之恩。隋末时李大亮战败,与他一起的一百多人都被处死了,只有他被张弼释放并成了张弼的朋友。b. 李大亮曾凭借冷静和勇敢建功。胡人进犯他所辖县境时,面对敌众我寡难以取胜的情况,他独闯敌营,最终使辖区恢复了太平。c. 晋王成为皇太子后十分器重李大亮。大规模选拔皇太子臣属的时候,李大亮作为朝廷重臣,被皇太子同时委任了三个重要职务。d. 李大亮死后仍获得荣耀。他抚养的孤儿像对待父亲一样为他服丧的有十五人;太宗追封他爵位,赐予他美谥,允许他陪葬昭陵。7.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汝辈多衣冠子女,破亡至此,吾亦何忍以汝为贱隶乎!(2)大亮尝遇诸途而识之,持弼而泣,多推家产以遗弼,弼拒而不受。4.文言文阅读羊祜,字叔子,泰山南城人也。世吏二千石,至祜九世,并以清德闻。郡将夏侯威异之,以兄霸之子妻之。武帝受禅,以佐命之勋,进号中军将军。帝将有灭吴之志,以祜为都督荆州诸军事、假节。祜率营兵出镇南夏,开设庠序,绥怀远近,甚得江汉之心。与吴人开布大信,降者欲去皆听之。时长吏丧官,后人恶之,多毁坏旧府,祜以死生有命,非由居室,书下征镇,普加禁断。吴石城守去襄阳七百余里,每为边害,祜患之,竟以诡计令吴罢守。于是戍逻减半,分以垦田八百余顷,大获其利。祜之始至也,军无百日之粮,及至季年,有十年之积。诏罢江北都督,置南中郎将,以所统诸军在汉东江夏者皆以益祜。吴将邓香掠夏口,祜募生缚香,既至,宥之。香感其恩甚,率部曲而降。祜出军行吴境,刈谷为粮,皆计所侵,送绢偿之。祜与陆抗相对,使命交通,抗称祜之德量,虽乐毅、诸葛孔明不能过也。抗尝病,祜馈之药,抗服之无疑心。人多谏抗,抗曰:“羊祜岂鸩人者!”抗每告其戍曰:“彼专为德,我专为暴,是不战而自服也。各保分界而已,无求细利。”孙皓闻二境交和,以诘抗。抗曰:“一邑一乡,不可以无信义,况大国乎!臣不如此,正是彰其德,于祜无伤也。”祜女夫尝劝祜:“有所营置,令有归戴者,可不美乎?”祜默然不应,退告诸子曰:“此可谓知其一不知其二。人臣树私则背公,是大惑也。汝宜识吾此意。”祜寝疾,求入朝。命乘辇入殿,无下拜,甚见优礼。寻卒,时年五十八。帝素服哭之,甚哀。是日大寒,帝涕泪沾须鬓,皆为冰焉。南州人征市日闻祜丧,莫不号恸,罢市。吴守边将士亦为之泣。其仁德所感如此。 (选自晋书羊祜传,有删节。)12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设庠序,绥怀远近 怀:安抚。b以所统诸军在汉东江夏者皆以益祜 益:好处。c既至,宥之 宥:宽恕。d皆计所侵,送绢偿之 偿:补偿。1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以佐命之勋 焉用亡郑以陪邻b祜之始至也 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c率部曲而降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d皆计所侵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14下面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其中全都能表现羊祜“有德量”的一组是( )开设庠序,绥怀远近,甚得江汉之心 与吴人开布大信,降者欲去皆听之 祜以死生有命,非由居室,书下征镇,普加禁断 祜患之,竟以诡计令吴罢守 抗尝病,祜馈之药,抗服之无疑心 人臣树私则背公,是大惑也a b c d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羊祜在荆州任职期间,针对当时前任官吏死于任上而继任者因忌讳而毁坏旧府的迷信陋习,下令禁止。b羊祜设计令吴罢石城守,这不仅使边境得以安宁,而且让军队有精力进行农业生产,使军队有了充足的粮食储备。c陆抗与羊祜是战场上的对手,但在生病时,不顾众人劝说,服用羊祜送给他的药,后来因真心佩服羊祜而与他和解,结成朋友。d羊祜颇有仁德,深受皇帝看重和百姓爱戴。因此,他去世时,皇帝不顾寒冷,素服痛哭,普通百姓和戍边将士也都十分悲伤。1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郡将夏侯威异之,以兄霸之子妻之。(2分)(2)抗称祜之德量,虽乐毅、诸葛孔明不能过也。(3分)(3)人臣树私则背公,是大惑也。汝宜识吾此意。(3分)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19分)杨业,并州太原人。父信,为汉麟州刺史。业幼倜傥任侠,善骑射,好畋猎,所获倍于人。尝谓其徒曰:“我他日为将用兵,犹用鹰犬逐雉兔尔。”弱冠事刘崇,为保卫指挥使,以骁勇闻。累迁至建雄军节度使,屡立战功,所向克捷,国人号为“无敌”。太宗征太原,素闻其名,尝购求之。既而孤垒甚危,业劝其主继元降,以保生聚。继元既降,帝遣中使召见业,大喜,以为右领军卫大将军。师还,授郑州刺史。帝以业老于边事,复迁代州兼三交驻泊兵马都部署。会契丹入雁门,业领麾下数千骑自西陉而出,由小径至雁门北口,南向背击之,契丹大败。以功迁云州观察使,仍判郑州、代州。自是,契丹望见业旌旗即引去。雍熙三年,大兵北征,以忠武军节度使潘美为云、应路行营都部署,命业副之。未几,诏迁四州之民于内地,令美等以所部之兵护之。时契丹国母萧氏与其大臣耶律汉字、南北皮室及五押惕隐领众十余万,复陷寰州。业谓美等曰:“今辽兵益盛,不可与战。”监军王侁曰:“君侯素号无敌,今见敌逗挠不战,得非有他志乎?”业曰:“业非避死,盖时有未利,徒令杀伤士卒而功不立。今君责业以不死,当为诸公先。”将行,泣谓美曰:“此行必不利。”因指陈家谷口曰:“诸君于此张步兵强弩,为左右翼以援,俟业转战至此,即以步兵夹击救之,不然,无遗类矣。”美即与侁领麾下兵阵于谷口。自寅至已,侁使人登托逻台望之,以为契丹败走,欲争其功,即领兵离谷口。美不能制,乃缘交河西南行二十里。俄闻业败,即麾兵却走。业力战,自午至暮,果至谷口。望见无人,即拊膺大恸,再率帐下士力战,身被数十创,士卒殆尽,业犹手刃数十百人。马重伤不能进,遂为契丹所擒,其子延玉亦没焉。业因太息曰:“上遇我厚,期讨贼捍边以报,而反为奸臣所迫,致王师败绩,何面目求活耶!”乃不食,三日死。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3分)a诸君于此张步兵强弩 张:埋伏b弱冠事刘崇,为保卫指挥使 事:拜见c业幼倜傥任侠,善骑射,好畋猎 任侠:以侠义自任d望见无人,即拊膺大恸 大恸:极度悲伤5下列能表明杨业骁勇善战或老于边事、善用兵法的一项是( )(3分)既而孤垒甚危,业劝其主继元降。 南向背击之,契丹大败。 今辽兵益盛,不可与战。 欲争其功,即领兵离谷口。 诸君于此张步兵强弩,为左右翼以援。乃不食,三日死。 a bc d6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杨业担心自己和太原城中的百姓的生命的安危,所以劝汉主刘继元投降北宋。b杨业年轻的时候就喜欢骑马射箭,谙用兵法,用鹰犬逐雉兔,所以每次畋猎所获得的猎物总要比同伴多一倍。c杨业败至谷口却不见埋伏的援军,自知必死无疑,却仍不投降;力战至被俘,绝食而死。 d杨业不主张正面与辽军作战,但是王侁怀疑他另有图谋,杨业为了表明自己的清白和勇敢,决定首先出战。 7翻译下面的句子(10分)(1)累迁至建雄军节度使,屡立战功,所向克捷,国人号为“无敌”。(5分)_(2)上遇我厚,期讨贼捍边以报,而反为奸臣所迫。(5分)_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 题。 裴炎,字子隆,绛州闻喜人。宽厚,寡言笑,有奇节。高宗幸东都,留皇太子京师,以炎调护。帝不豫,太子监国,诏炎与刘齐贤、郭正一于东宫平章政事,及大渐,受遗辅太子,是为中宗。 中宗欲以后父韦玄贞为侍中及授乳媪子五品官,炎固执不从,帝怒曰:“我意让国与玄贞,岂不可?何惜侍中邪?”炎惧,因与武后谋废帝,后命炎、刘祎之勒兵入宫,宣太后令,扶帝下殿,帝曰:“我何罪?”后曰:“以天下与玄贞,安得无罪?”乃废帝为卢陵王,更立豫王为皇帝。以定策功,封永清县男。 后已持政,稍自肆,于是武承嗣请立七庙,追王其先,炎谏曰:“太后天下母,以盛德临朝,不宜追王祖考,示自私,且独不见吕氏事乎!”后曰:“吕氏之王,权属生人,今追崇先世,存亡迹异,安得同哉!”炎曰:“蔓草难图,渐不可长。”后不悦而罢。承嗣又讽太后诛韩王元嘉、鲁王灵夔,以绝宗室望,刘祎之、韦仁约畏默不敢言,炎独固争,后愈衔怒。未几,赐爵河东县侯。 豫王虽为帝,未尝省天下事。炎谋乘太后出游龙门,以兵执之,还政天子。会久雨,太后不出而止。徐敬业兵兴,后议讨之,炎曰:“天子年长矣,不豫政,故竖子有辞。今若复子明辟,贼不讨而解。”御史崔詧曰:“炎受顾托,身总大权,闻乱不讨,乃请太后归政,此必有异图。”后乃捕炎送诏狱,遣御史大夫骞味道、御史鱼承晔参鞫之。凤阁侍郎胡元范曰:“炎社稷臣,有功于国,悉心事上,天下所知,臣明其不反。”纳言刘齐贤、左卫率蒋俨继辩之,后曰:“炎反有端,顾卿未知耳。”元范、齐贤曰:“若炎反,臣辈亦反矣。”后曰:“朕知炎反,卿辈不反。”遂斩于都亭驿。 炎被劾,或勉其逊辞,炎曰:“宰相下狱,理不可全。”卒不折节。籍其家,无儋石之赢。 (选自新唐书裴炎传,有删节)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后已持政,稍自肆 肆:放纵 b承嗣又讽太后诛韩王元嘉、鲁王灵夔 讽:劝谏 c天子年长矣,不豫政,故竖子有辞 辞:借口 d炎反有端,顾卿未知耳 顾:考虑9下列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裴炎刚直不屈的一组是( )宽厚,寡言笑,有奇节刘祎之、韦仁约畏默不敢言,炎独固争 若炎反,臣辈亦反矣 蔓草难图,渐不可长 炎谋乘太后出游龙门,以兵执之,还政天子 宰相下狱,理不可全 a b c d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唐高宗晚年,裴炎特别受到信任和倚重。唐高宗病重,裴炎奉诏协助太子处理日常政务;唐高宗临死,裴炎受遗诏辅政。 b唐中宗登基后,想要提拔自己的岳父韦玄贞为侍中及授给自己乳母儿子五品官,裴炎坚决不肯从命。 c徐敬业起兵造反,裴炎曾企图发动兵变推翻武则天为内应;后因下了很多天的雨,武则天没出皇宫而作罢。 d裴炎被弹劾逮捕下狱后,刘齐贤、蒋俨为他辩解,但武后坚持认为裴炎谋反,最终在都亭驿杀了裴炎。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炎惧,因与武后谋废帝,后命炎、刘祎之勒兵入宫。(5分) 译文: (2)不宜追王祖考,示自私,且独不见吕氏事乎!(5分) 译文: 7.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许将,字冲元,福州闽人。举进士第一。欧阳修读其赋,谓曰:“君辞气似沂公,未可量也。”签书昭庆军判官,秩满,当试馆职,辞曰:“起家为官,本代耕尔,愿以守选余日,读所未见书。”宰相善其志,以通判明州。神宗召对,除集贤校理、编修中书条例。自太常丞当转博士,超改右正言;明日,直舍人院;又明日,判流内铨:皆神宗特命,举朝荣之。契丹以兵二十万压代州境,遣使请代地,岁聘之使不敢行,以命将。将入对曰:“臣备位侍从,朝廷大议不容不知。万一北人言及代州事,不有以折之,则伤国体。”遂命将诣枢密院阅文书。及至北境,居人跨屋栋聚观,曰:“看南朝状元。”及肄射,将先破的。契丹使萧禧馆客,禧果以代州为问,将随问随答。归报,神宗善之,以将知审官西院,判尚书兵部。进翰林学士、权知开封府,为同进所忌。会治大学虞蕃讼,释诸生无罪者,蔡确、舒亶因陷之,逮其父子入御史府,逾月得解,黜知蕲州。明年,以龙图阁待制起知郓州。上元张灯,吏籍为盗者系狱,将曰:“是绝其自新之路也。”悉纵遣之,自是民无一人犯法,三圄皆空。父老叹曰:“自王沂公后五十六年,始再见狱空耳。”郓俗士子喜聚肆以谤官政,将虽弗禁,其俗自息。召为兵部侍郎。绍圣初,章惇为相,与蔡卞同肆罗织,贬谪元祐诸臣,奏发司马光墓。哲宗以问将,对曰:“发人之墓,非盛德事。”哲宗纳之。崇宁元年,抚定鄯、廓州。边臣欲举师渡河,朝议难之。将独谓:“兵机不可失,愿从之。”未几,捷书至。将以复河、湟,功转特进。御史中丞朱谔取将旧谢章表,析文句以为谤,遂以资政殿大学士知河南府。言者不已,降资政殿学士,知颍昌府。政和初,卒,年七十五。谥曰文定。(选自宋史许将列传)注 沂公:王曾,仁宗景祐间右相。秩满:官吏任期届满。试馆:古代科举考试时应试人居住的场所。流内铨:官职。专管考试选人、判决案例等事。上元:即元宵节。元祐:宋哲宗元祐元年,司马光为相,废王安石新法。后章惇、蔡京为宰相,称司马光等人为“元祐奸党”。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a皆神宗特命,举朝荣之 荣:荣耀 b及肄射,将先破的 的:箭靶中心c吏籍为盗者系狱 籍:逮捕 d边臣欲举师渡河,朝议难之 举:全5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许将为官才能的一组是(3分)君辞气似沂公,未可量也 悉纵遣之 自王沂公后五十六年,始再见狱空耳 将虽弗禁,其俗自息 发人之墓,非盛德事 遂以资政殿大学士知河南府a b c d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许将是北宋的状元,他写的赋深得欧阳修的赏识,认为许将赋的辞气可以和王曾相媲美 。b许将在郓州任职时反对让为盗者皆尽入狱,并将他们全部释放。此后百姓无人犯法,就连那些喜欢聚众谤言朝政的士人,也不再非议朝政。c契丹大举进犯代州,并派遣使者要求宋朝割让代州。而当年应该出使辽国的官员由于惧怕不敢前往,于是许将主动请缨,毅然出使辽国并圆满完成任务。d御史中丞朱谔用许将过去章表中一些语句据此诬陷许将诽谤朝政。徽宗将许将贬为河南知府,朱谔又进谗言,许将又被免除资政殿大学士,任颖昌知府。7把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 万一北人言及代州事,不有以折之,则伤国体。(5分)(2) 哲宗以问将,对曰:“发人之墓,非盛德事。”(5分)8.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8题。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使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4下列各项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举臣秀才:举,举荐。秀才,科举院试考中后称秀才。b.供养无主:供养祖母的事无人操持。c.拜:授官或封爵。d.除:授予官职。5下列加点词古今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至于成立b九岁不行c实为狼狈d臣之辛苦6下列对课文的理解和鉴赏有误的一项是a这篇表文写得十分得体。李密作为一个“亡国贱俘”,向新朝皇帝坚辞官位,如果措辞不当,很可能招祸。有鉴于此,李密反复申说祖母的养育之恩和本人终养祖母的愿望,同时还摆出了“圣朝以孝治天下”的道理,使人感到他的陈情无懈可击。b李密辞不赴命的理由在曲折推进中得到清楚的表达,陈述委婉,衷曲令人同情。c汉魏时期,散文出现了向骈体文过渡的趋势。本文有许多整齐的句式,中间又用一些散文奇句,形成骈散结合,和谐而又错综,流畅而又婉转,正是介于散文与骈文之间的过渡文体。d晋武帝征召李密为太子洗马,催逼甚紧,于是李密写下了陈情表这篇表文,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为理由婉言辞谢。如此反复强调孝亲,其实是为自己不奉诏仕晋而故意寻找借口。7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8分)(1)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译文: (2)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译文: 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张禹字伯达,赵国襄人也。禹性笃厚节俭。父卒,汲吏人赙送前后数百万,悉无所受。又以田宅推与伯父,身自寄止。永平八年,举孝廉,稍迁;建初中,拜扬州刺史。当过江行部,中土人皆以江有子胥之神,难于济步。禹将度,吏固请不听。禹厉言曰:“子胥如有灵,知吾志在理察枉讼,岂危我哉?”遂鼓楫而过。历行郡邑,深幽之处莫不毕到,亲录囚徒,多所明举。吏民希见使者,人怀喜悦,美德怨恶,莫不自归焉。 元和二年,转兖州剌史,亦有清平称。三年,迁下邳相。徐县北界有蒲阳坡,傍多良田,而堙废莫修。禹为开水门,通引灌溉,遂成孰田数百顷。劝率吏民,假与种粮,亲自勉劳,遂大收谷实。邻郡贫者归之千余户,室庐相属,其下成市。后岁至垦千余顷,民用温给。功曹史戴闰,故太尉掾也,权动郡内。有小谴,禹令自致徐狱,然后正其法。自长史以下,莫不震肃。 永元十五年,南巡祠园庙,禹以太尉兼卫尉留守。闻车驾当进幸江陵,以为不宜冒险远,驿马上谏。诏报曰:“祠谒既讫,当南礼大江,会得君奏,临汉回舆而旋。”及行还,禹特蒙赏赐。 延平元年,迁为太傅,录尚书事。邓太后以殇帝初育,欲令重臣居禁内,乃诏禹舍宫中。给帷帐床褥,太官朝夕进食,五日一归府。每朝见,特赞,与三公绝席。及安帝即位,数上疾乞身。 永初元年,以定策功封安乡侯,食邑千二百户。五年,以阴阳不和策免。七年,卒于家。 后汉书张禹传 10对下列句子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 )a遂鼓楫而过鼓楫,挥动船桨。b室庐相属,其下成市,属:属于,归属。c闻国驾当进幸江陵幸:皇帝到某地。1,3,5d及安帝即位,数上疾乞身乞身:告老还乡。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傍多良田,而堙废莫修 / 吾所以为此者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b邻郡贫者归之千余户 / 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 c禹以太尉兼卫尉留守 / 欲以棺椁之大夫礼葬之 d乃诏禹舍宫中 / 乃三顾亮于草庐之中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张禹为人忠厚,别人送来的为他父亲办丧事的财物,他一概不收;为了节约,他把田地房屋都给了他的伯父,自己寄居在伯父家里。 b张禹当官为民,任扬州刺史时,亲自察验,纠正了许多冤案;担任下邳相时,兴修水利,开垦农田,老百姓能温饱自给。c永元十五年,皇上要南巡祭祀江陵的园庙,张禹认为皇上不应该冒险到太远的地方去,于是派驿使送去劝谏的奏章,皇上走到半路就回来了。d张禹深受邓太后器重,在朝中的地位超过了三公,因制定政策有功,被封为安乡侯,后又因身体不适,被免去了这一爵位。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子胥如有灵,知吾志在理察枉讼,岂危我哉?(4分) 译文: 历行郡邑,深幽之处莫不毕到,亲录囚徒,多所明举。(4分) 译文: 每朝见,特赞,与三公绝席。(4分) 译文: 试卷答案1.17b(谕:通“渝”,改变)18a(a均是表目的的连词“来”;b表语气兼词; c表判断疑问语气; d 所字结构表被动)19b(原文“夫予以生知天纵之资,其始学也,犹必曰志”,强调圣人为学亦须立志。)20(1)起初没有固定目标,也不要求一定能射中的人,那些君子与他断绝往来,不和他结为朋友,因为他们没有志向。(4分,句子大意正确1分,另“定的”指固定的目标,“期”期望,“其”那些,“绝”断绝,“为偶”交朋友,“以”因为。)(2)“立志不分心,是全神贯注。”就是这个意思。(宾语前置句式要注意;“乃”:是。)2.4b.“疑”为迟疑、犹豫之意。5a都不是直接表现孔觊“不嗜财物,能明辨是非”。6d(a项,司徒左长史一职应在另外两官职之后。b项,“要求皇帝等他酒醒才可召见”错,而是皇帝先派人看他酒醒了才召见。c项,一把火烧尽的不是资助他的财物。)7(1)孔觊每次喝醉总是整天不醒,对待身边的同事,常有些欺凌轻慢,尤其不愿违背自己的意愿去曲从侍奉那些权要得宠的人物,那些人无不对他又怕又恨。(翻译出“弥日”、“凌忽”、“疾”各1分,文通字顺2分。弥日:整天。凌忽:侵犯、欺侮。疾:怨恨。)(2)我在那里三年,离职的时候,连路上的口粮也没有备好。我二弟到那里不久,怎么就能得到这么多的米呢?你还是把这些米装上返回我二弟那里去吧。(翻译出“去”、“未及”、“便”各得1分,文通字顺2分。去:离开。未几:不久,没多久。便:就。)3.文言文参考译文:李大亮,是雍州泾阳人,年少时就有文武才干。隋朝末年,在东都洛阳与李密交战,战败,跟他一起的一百多人都被处死,敌人的统帅张弼见到他而认为他与众不同,就单独释放了他跟他谈话,于是两人在帐篷里结为朋友。正义之师入关后,李大亮从东都洛阳归附国朝,担4.12b(益:增长,加多,补助。)13b(都是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a项介词,因、凭;目的连词,来。c项连词,表承接;连词,表转折。d项代词,放在动词前面,组成名词性短语;“所”与“为”组成固定结构,表被动。)14a(属于破除陋习;属于有计谋。)15c(“后来因真心佩服羊祜而与他和解,结成朋友”错。)16 (1)(2分)郡将夏侯威认为他不同寻常,把哥哥夏侯霸的女儿嫁给羊祜做妻子。(“异”“以”“妻”) (2)(3分)陆抗称赞羊祜的品行气量,即使乐毅、诸葛孔明也不能超过他。(“德量”“虽”“过”)5.4.b “事”为“侍奉”之意5.a(说明杨业爱护百姓。说王侁贪功。说杨业有节操。)6.c (a项杨业并没有担心自己的安危 ;b项 “用鹰犬逐雉兔”只是杨业比喻;d项杨业出战并不是为了表明自己的勇敢。)7. (1)经过多次提升以后,出任北汉建雄军节度使。在战争中多次立功,所到的地方每战必胜,北汉人都称他为“杨无敌”。(“累迁、屡、所向、捷、号”各1分)(2)太宗皇帝待我恩重,(我本来)指望可以讨伐敌人、保卫边疆来报答皇恩,却被奸臣逼迫出兵。(“厚、期、以、而、为所、”各1分) 译文 杨业是并州太原人。父亲杨信,担任后汉麟州刺史。杨业少年时性格豪爽,不拘小节,喜欢仗义行侠,善于骑马射箭,喜爱打猎。每次打猎,所得猎物总要比同伴多一倍。杨业曾对他的同伴说:“我以后当将军领兵打仗,也会像(打猎时)用鹰犬去追逐野鸡和兔子一样。”他青年时代奉事北汉皇帝刘崇,但任保卫指挥使,并凭勇猛矫健而闻名。经过多次提升以后,出任北汉建雄军节度使。在战争中多次立功,所到的地方每战必胜,北汉人都称他为“杨无敌”。宋太宗亲征太原,平日早就听说杨业的名声,曾经出重金想购求他。不久,太原城在宋军的包围下已成了一座孤城,形势危在旦夕,杨业劝北汉主刘继元主动投隆,以保全太原城中百姓的生命。刘继元投降后,宋太宗派遣宫中的使者召见杨业,十分高兴,让杨业担任右领军卫大将军。(出征北汉的)大军凯旋回朝后,又加授杨业郑州刺史之职。宋太宗认为杨业在边防事务方面富有经验,又升任他为代州兼三交驻泊兵马都部署。正当契丹军队侵入雁门关,杨业率领部下数千骑兵从代州北面的西陉寨出发,从小路迁到雁门关的北口,由北向南从契丹军队的背后发动攻击契丹,将契丹军队打得一败涂地。因立有战功,杨业被升为云州观察使,仍兼管郑州、代州之事。从此,契丹军队一看见杨业的军旗,就立即退兵逃走。雍熙三年(986),宋朝军队开始了对契丹的大举征伐,任用忠武军节度使潘美担任云、应路行营都部署,命令杨业为潘美的副手。不久,宋太宗下诏书,要将云、应、寰、朔四州的居民迁往内地,命令潘美等人率领部下的军队护送这些居民。这时,契丹皇太后萧氏与她的大臣耶律汉宁、南北皮室及五押惕隐一起率领十几万军队重新攻陷寰州。杨业对潘美等人说:“现在辽国军队正处在士气最旺盛的时候,不能同他们交战。”监军王侁说:“您一向被人称为杨无敌,怎么现在遇到敌人却逗留徘徊不与交战呢?莫非您还有其他的意图吗?”杨业说:“我并非贪生怕死,只因为现在时机对我方不利,白白牺牲士兵而不能立功。(既然)现在您拿不愿牺牲来责备我,那我就当在你们之前先出战。”临出兵前,杨业流着眼泪对潘美说:“这次出兵必定失败。”于是,杨业指着(代州西北的)陈家谷口说:“请各位将军在这里埋伏下步兵和弓箭手,分成左右两翼准备支援。等我战败退到这里时,你们就用伏兵从左右两边夹击敌军救援我。不然的话,只怕我会全军覆灭,不剩一人了!”潘美就与王侁带领部下士兵在陈家谷口排好阵式。从寅时一直守到巳时,王侁派人登上托逻台了望前面战场,以为契丹军队被杨业打败逃走,就想与杨业争功,马上带领军队离开陈家谷口。潘美不能阻挡,于是他(带领军队)沿着交河向西南前进了二十里。不久,听到了杨业兵败的消息,潘美立即指挥军队退却。杨业奋力战斗,从中午一直打到傍晚,果然他到达了谷口。望见谷口无救兵,就捶胸悲恸。只能接着率部下兵士奋力作战,受伤达几十处,士兵们也几乎全部战死,杨业还亲手斩杀了百十来个敌人。后来因为战马受了重伤,无法前进,于是被契丹军队俘虏。他的儿子杨延玉也在这次战斗中牺牲。杨业于是仰天长叹道:“太宗皇帝待我恩重,我本来指望可以讨伐敌人、保卫边疆来报答皇恩,谁知却被奸臣逼迫出兵,致使军队遭惨败,我还有什么脸面活下来呢!”于是绝食三天而死。6.8d(顾:只是) /9b(错)10c(“徐敬业起兵造反”在后,并非“为内应”)11(1)裴炎感到担忧,便与武后谋划废掉皇帝,武后命令裴炎、刘祎之带兵入宫。(“因”“勒”各1分,句意3分) (2)不应当追封祖父、父亲为王,显示自私,况且难道没看到吕氏失败的事吗!(“王”,“祖考”,“独”各1分,句意2分)(译文)裴炎,字子隆,是绛州闻喜县人。性情宽厚,很少谈笑,有奇特的节操。高宗前往东都,留皇太子在京师,让裴炎辅佐。皇帝有病,太子监国,下诏裴炎和刘齐贤、郭正一在东宫商量处理政事,等到皇帝病;危,接受遗命辅佐太子,就是唐中宗。中宗想要任命皇后的父亲韦玄贞为侍中,并授予乳母的儿子五品,自,裴炎坚持不;同意,皇帝发怒说:“我即使有意把国家让给韦玄贞,难道又有什么不可以?为什么要吝啬侍中这一职位呢?”裴炎感到担忧,便与武后谋划废掉皇帝,武后命令裴炎、刘祎之带兵入宫,宣布武后命令,扶皇帝下殿,皇帝说:“我有什么罪?”武后说:“将天下交给韦玄贞,难道没有罪吗?”便废皇帝为庐陵王,改立豫王为皇帝。裴炎因为制定谋策的功劳,封永清县男。武后执政后,逐渐放纵,于是武承嗣请求建立七庙,追封自己的父祖为王,裴炎上谏说:“太后是天下的母亲,以盛德临朝听政,不应当追封祖父、父亲为王,显示自私,况且难道没看到吕氏失败的事吗!”武后说:“吕氏的封王,是将权力交给活人,如今我追封的是祖先,存亡互异,怎能相提并论呢!”裴炎说:“蔓草难以对付,不可任它萌芽生长。”武后不高兴而作罢。武承嗣又劝说太后诛杀汉王李元嘉、鲁王李灵夔,以断绝李唐宗族的希望,刘祎之、韦仁约畏惧沉默不敢说话,唯独裴炎坚持争执,武后愈加愤恨。不久,赐爵河东县侯。豫王虽然是皇帝,不曾处理天下事务。裴炎谋划趁太后出游龙门时,派兵拘捕她,将国政归还天子,正值久雨,太后不出游而停止此事。徐敬业起兵,太后提议讨伐他,裴炎说:“天子长大了,不参与国政,因此小人有借口。如今假如还给儿子明君之政,逆贼不用征讨就会自行瓦解。”御史崔詧曰:“裴炎受先帝顾命之托,大权在手,听说叛乱不去征讨,却请求太后归还国政,此中必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栾城初一下数学试卷
- 2025年耐辐照电绝缘玻璃纤维项目建议书
- 曲江镇五年级数学试卷
- 梦见没有交数学试卷
- 编织机械智能化升级策略评估分析报告
- 岭南学校小升初数学试卷
- 2025年乐器、乐器辅助用品及零件合作协议书
- 园艺机械市场潜力深度分析报告
- 人因工程在LED照明中的应用效果评估报告
- 龙岗五年级数学试卷
- GB/T 41605-2022滚动轴承球用氮化硅材料室温压痕断裂阻力试验方法压痕法
- 新航标职业英语语音技能教程unit
- 天津高考语文卷各题型思路要点提示
- ktv转让标准合同范本(3篇)
- 普外科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
-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测试题及答案
- 正确认识胰岛素
- 吞咽障碍患者的营养支持课件
- DL∕T 617-2019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技术条件
- 诺如病毒感染暴发调查和预防控制技术指南(2023版)
- 班级管理(第3版)教学课件汇总全套电子教案(完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