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闭容器内作业指导书-提交 3.doc_第1页
密闭容器内作业指导书-提交 3.doc_第2页
密闭容器内作业指导书-提交 3.doc_第3页
密闭容器内作业指导书-提交 3.doc_第4页
密闭容器内作业指导书-提交 3.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件编号:SFJ-CT-130525赛得利福建)纤维有限公司原液车间MEI安装工程密闭容器内作业指导书编制 审核 审批 2013年05月25日1密闭空间施工概述32密闭空间作业的主要危害因素33密闭空间作业危害因素的防范措施34密闭空间作业相关人员的安全卫生防护培训45呼吸器具的使用46吊救系统应符合以下条件47职责58安装操作步骤6密闭容器施工作业指导书1 密闭空间施工概述1.1 密闭、不良通气空间(下称密闭空间)是指经常被封堵、只有一个出入 口、 并缺乏足够对流空气的环境,本工程密闭空间施工部位主要为容器储罐。2 密闭空间作业的主要危害因素2.1 有毒气体危害。聚积于密闭空间的常见有害气体有硫化氢、一氧化碳等,当人体吸入后,易导致中毒。2.2 缺氧危害。空气不流通的密闭空间,被比重大的气体(如二氧化碳)挤占,氧气含量低,施工人员进入后,可由于缺氧而窒息。2.3 火灾危害。木质支架,如遇焊接、切割等作业产生的火花时,可能导致火灾。3 密闭空间作业危害因素的防范措施3.1 建立安全评估制度。建立健全“密闭空间作业危害因素风险评估制度”。应当严格规定,在进入密闭空间作业之前,必须由企业具有资格的安全员进行危害因素的辨识和风险评估。评估的内容包括:气体测试、安全措施、进入密闭空间作业人员的安全知识和身体状况检核等,并在评估结论中提出安全建议。3.2 建立安全许可制度。进入密闭空间作业是一项安全风险较大的作业,因此,应当像动火作业一样,建立“密闭空间作业安全许可制度”。安全许可的前提必须是在风险评估报告的基础上,确认安全建议措施(如空气测试、通风措施、应急救援、人工挖孔桩作业的安全施工方案是否审定等)已经落实;安全许可应由项目部、工程队负责安全生产的领导签发;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进入密闭空间实施作业。3.3 规范作业的安全要求。必须针对前述主要危险危害因素,制定必要的安全作业规范。在建筑施工、物业管理等作业中,常见的密闭空间作业的安全措施应包括: 核准作业人员已经过专项安全知识培训,身体状况良好; 进行空气状况测试和作业现场的检查; 存在有害气体、氧气不足或温度过高的空间,必须安装有效的通风设备,强制通风; 隔离变压器。照明必须使用安全电压(36伏或12伏)。3.4 存在火灾爆炸危险的作业空间,应清除一切火源(必须动火的应按规定办理动火许可手续),所有电器设备必须符合防爆要求,易燃易爆气体禁止带入。3.5 使用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罐作业前,应配戴必要的安全鞋、工作服、手套,以保护作业人员的躯体、手、足部的安全;应配戴安全带、安全绳。进入情况较为复杂的密闭空间作业,必要时应配戴供气式呼吸器;3.6 在批准进入前,应对密闭空间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进行检测、评价,以判定是否具备容许进入的条件。3.7 按照测氧、测爆、测毒的顺序测定密闭空间的危害因素。3.8 持续或定时监测密闭空间环境,确保容许作业的安全卫生条件。3.9 确保作业者或监护者能及时获得检测结果。3.10 如果许可作业者或监护者对评估结果提出质疑,可要求重新评估;用人单位应当接受质疑,并按要求重新评估。4 密闭空间作业相关人员的安全卫生防护培训4.1 应当培训作业者、监护者和作业负责人,使其掌握在密闭空间作业所需要的安全卫生知识和技能。4.2 出现下列情况时应对作业者进行培训:4.2.1 上岗前。4.2.2 换岗前。4.2.3 当密闭空间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发生变化时。4.2.4 如果认为密闭空间作业程序出现问题,或劳动者未完全掌握操作程序时。5 呼吸器具的使用5.1 用人单位应当只允许健康状况适宜佩戴呼吸器具者使用呼吸器具进入密闭空间及进行有关的工作。5.2 根据进入密闭空间作业时间的长短、消耗、最长工作周期、估计逃生所须的时间及其它因素,选择适合的呼吸器具和相应的报警器具。5.3 呼吸器具所供应的空气质量应符合最新国家标准5.4 供气式呼吸器的供气流量应保证面罩内保持正气压。5.5 采取预防措施防止空气在输送过程中受到污染:5.6 空气呼吸器具应依照制造商的指示,进行保养。5.7 空气气源应避免导入已受污染的空气。供气质量应适合呼吸,不容许直接使用工业用途的气源。5.8 所有在密闭空间使用的呼吸器具,应当保持良好状态。6 吊救系统应符合以下条件6.1 每个作业者均应使用胸部或全身套具,绳索应从头部往下系在后背中部靠近肩部水平的位置,或能有效证明从身体侧面也能将工作人员移出密闭空间的其它部位。在不能使用胸部或全身套具,或使用胸部或全身套可能造成更大危害的情况下,可使用腕套,但须确认腕套是最安全和最有效的选择。6.2 在密闭空间外使用吊救系统救援时,应将吊救系统的另一端系在机械设施或固定点上,保证救援者能及时进行救援。6.3 机械设施至少可将人从1.5米的密闭空间中救出。7 职责7.1 项目部职责:7.1.1 按照本作业指导书组织、实施密闭空间作业。制定密闭空间作业职业病危害防护控制计划、密闭空间作业进入许可程序和安全作业规程,并保证相关人员能随时得到计划、程序和规程。7.1.2 确定并明确密闭空间作业负责人、进入作业劳动者(以下简称作业者) 和外部监护或监督人员(以下简称监护者)及其职责。7.1.3 在密闭空间外设置警示标识,告知密闭空间的位置和所存在的危害。7.1.4 由HSE部门提供有关的职业安全卫生培训。7.1.5 当实施密闭空间作业前,须评估密闭空间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以确定该密闭空间是否许可作业。7.1.6 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未经允许的劳动者进入密闭空间。7.1.7 提供密闭空间作业的合格的安全防护设施与个体防护用品及报警仪器。7.1.8 提供应急救援保障。7.2 作业负责人(密闭空间作业的直接负责人)的职责:7.2.1 确认作业者、监护者的职业卫生培训及上岗资格;7.2.2 在密闭空间作业环境、作业程序和防护设施及用品达到允许条件后,允许进入密闭空间。7.2.3 在密闭空间及其附近发生安全作业许可所不允许的情况时,终止进入。7.2.4 在密闭空间作业完成后,在确定作业者及所携带的设备和物品均已撤离后终止许可。7.2.5 检查、验证应急救援服务、呼叫方法的效果。7.2.6 对未经许可试图进入或已进入密闭空间者进行劝阻或责令退出。7.3 作业者(经用人单位审核、批准进入密闭空间作业的劳动者,)的职责:7.3.1 接受职业卫生培训,持证上岗;7.3.2 遵守密闭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正确使用密闭空间作业安全设施与个体防护用品;7.3.3 应与监护者进行必要的、有效的安全、报警、撤离等双向信息交流;7.3.4 发生下列事项时作业者应及时向监护者报警或撤离密闭空间: 已经意识到身体出现危险症状和体征; 监护者和作业负责人下达了撤离命令; 探测到必须撤离的情况或报警器发出撤离警报。7.4 监护者(当作业者进入密闭空间作业时,在密闭空间外负责安全监护的人员,)的职责:7.4.1 具有能警觉并判断作业者异常行为的能力,接受职业卫生培训,持证上岗;7.4.2 准确掌握作业者的数量和身份;7.4.3 在作业者作业期间保证在密闭空间外持续监护;适时与作业者进行必要的、有效的安全、报警、撤离等信息交流;在紧急情况时向作业者发出撤离警报。监护者在履行监测和保护职责时,不能受到其他职责的干扰。7.4.4 发生以下情况时,应命令作业者立即撤离密闭空间,必要时,立即呼叫应急救援服务,并在密闭空间外实施应急救援工作。 发现禁止作业的条件; 发现作业者出现异常行为; 密闭空间外出现威胁作业者安全和健康的险情; 监护者不能安全有效地履行职责时,也应通知作业者撤离。7.5 对未经许可靠近或者试图进入密闭空间者予以警告并劝离,如果未经许可者进入密闭空间,应及时通知作业者和作业负责任人。 8 安装操作步骤 8.1 搅拌器供货范围一般包括(见图1): 搅拌叶轮、搅拌轴、密封、联轴器、防护罩; 冷却水系统、润滑油系统及其在底座范围内的支撑(如果需要); 密封系统及其在底座范围内的支撑; 减速器; 机架; 安装法兰; 安装螺栓、螺母、垫片等; 安装和开车备件; 8.2 安装 8.2.1 检查所配电源及线路安全性。 8.2.2 搅拌轴放入搅拌釜中,轴头露出釜口法兰(见图2)。 搅拌轴及其安装方式有多种,图2所示为带隔圈上装式、配JQ型夹壳联轴器的搅拌轴,一般联轴器要在槽罐内安装和紧固。 立式搅拌器的安装在槽罐内固定好后进行。 凸缘法兰与机架及轴封结合面应与容器轴线垂直,其垂直度公差不大于凸缘法兰外径的2。此步骤在槽罐口配焊凸缘法兰时实现,一般由槽罐制造企业保证。 大型槽罐现场安装配焊凸缘底盖时,由现场安装人员负责精度。第一步用铅垂线(图2中A所示)观察测量将容器直立固定;第二步焊接凸缘底盖于釜口,用水平仪测量釜口法兰面水平度(图2中B所示),必须保证不大于0.15mm,满足要求时先点焊固定好凸缘底盖,再进一步封焊,以保证搅拌器轴心处于垂直位置工作增加系统平衡稳定性。8.3 套装轴封如果密封装置为机械密封,套装时,必须注意在有O形圈的部位抹上清洁的油膜。轴封的安装后续工作要在搅拌轴和动力轴用联轴器连接安装定位好后进行。8.4 安装机架机架安装位置参见图1。8.5 定位搅拌轴搅拌轴一般由机架上的支点轴承定位。搅拌轴的径向跳动和轴向窜动在搅拌设备组装完成后的盘车中测量,用千分表在轴封上部、中间滑动轴承位置(图3中B)以及底滑动轴承位置(图3中C)测定径向跳动,轴向窜动可以在盘车时观察测量轴上刻线位移。加工轴的直线度允许按表1选取。在搅拌设备组装完成后的盘车中用千分表在轴上选点测量。 转速 /(r/min) 每米长直线度允差 /(mm/m) 转速 /(r/min) 每米长直线度允差 /(mm/m) 100 0.15 10001500 0.08 1001000 l 0.10 15003000 0.06 表1 加工轴的直线度允差对一般要求的搅拌设备,搅拌轴在填料密封处的径向摆动量0.3mm。搅拌轴在机械密封处的径向摆动量0.5mm。轴向窜动量0.5mm。若要求严格,填料密封顶部处轴的径向跳动公差应符合表2规定。表 2 填料密封处轴径向跳动公差 容器设计压力 /MPa 径向跳动公差 /mm 容器设计压力 /MPa径向跳动公差 /mm 0.6 1. 0.12 1.66.4 0.06 0.61.6 2. 0.08 6.412 0.05 机械密封顶部处轴径向跳动公差错误!未找到引用源。mm,轴向窜动量应小于0.2mm。波纹管型机械密封要求轴的轴向窜动量应小于0.3mm。无底轴承时,搅拌轴静态测量轴端部摆动量应不大于轴长的1/2000或5mm之小者。搅拌轴悬臂自由端部的径向摆动量不得大于按公式()、(2)计算所得的数值,且不大于5mm。 =0.0025错误!未找到引用源。(1) =0.0005L (2) 式中:径向摆动量,单位为毫米(mm);L轴悬臂长度,单位为毫米(mm);n搅拌轴转速,单位为转每分钟(r/min)。8.6 安装减速机及电机减速机和电机安装时涉及搅拌轴与动力输出轴的联轴器连接。搅拌轴与动力输出轴采用刚性联接时,待联轴器正确安装后再紧固减速机电机在机架上。8.7 安装中间轴承和底轴承于槽罐内安装中间轴承时,根据设计高度先在槽罐内焊接壁上支点(图3中D),然后预装中间轴承结构于搅拌轴上(图3中E),最后固定拉杆于壁上支点。安装底轴承时,先预装好轴承结构于搅拌轴上(图3中F),再将其焊接固定在槽罐底对应位置(图3中G)。8.8 安装搅拌叶轮(参见图1)8.9 定位、调整和紧固好轴封以及各安装螺栓,并配接管路和辅助系统(参见图1)单端面机械密封按其说明提示的刻度通过调整接触弹簧座上的调节螺钉来调节单端面机械密封弹簧比压。用肉眼仔细观察,通过调整静环压盖上的螺栓松紧度来调整单端面机械密封静环密封面和轴的垂直度(图4中a)。集装式机械密封在安装结束后解除其位于端部定位板的限位功能(图4中b)。填料密封通过调整压盖压紧力和注入密封润滑油脂来达到密封效果(图4中c)。当动力轴与搅拌轴为刚性连接时,此步骤在完成减速机和电机与搅拌轴的连接后方可进行。在动力轴与搅拌轴为柔性连接时,此步骤在机架安装好后便可进行。配接管路和辅助系统,紧固好安装螺栓。8.10 调试 8.10.1 电机应妥善接地,搅拌器在防爆场合下使用的油泵电机必须单独接线。 8.10.2 搅拌器安装后运转前,应确保减速机按产品要求加注允许牌号的润滑油(通常轴承处润滑脂在出厂时已注好,某些减速机上的轴承借助减速机润滑油润滑)。8.10.3 搅拌器安装后运转前,应按标明的搅拌轴转动方向进行盘车,应能顺利完成一周以上旋转,不得出现卡阻、噪声等异常现象。8.10.4 搅拌器各出轴油封及其他密封面不得有渗漏油。主要观察减速机以及机械密封轴头及密封结合面。8.10.5 注意联轴器保护罩已安装。8.10.6 柔性轴禁止空载点动确定方向。8.10.7 搅拌器出厂前已按下列程序进行了机械运转试验,可供现场调试时参照执行:8.10.7.1 对于刚性轴的搅拌器,先进行不少于30min的空运转试验(含需润滑液润滑的底部及中间轴承除外)。然后以水代料进行负荷运转试验,水代料的填充高度为总容积的80%90%,时间不少于30min。然后设备内充水至工作液位高度、并缓慢升压至设计压力(每分钟不大于0.2MPa)进行机械运转试验,时间不少于4h。8.10.7.2 对于柔性轴设计以及含有需润滑液润滑的底部及中间轴承的搅拌器,严禁在正常工作的最低液 位以下和空载试验。正常工作的最低液位为高于搅拌叶轮或需要润滑液润滑的底部及中间轴承位置。先充水至正常工作的最低液位进行试运转试验,时间不小于2h,无异常现象,然后设备内充水至工作液位高度,并缓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