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例儿童漂浮肘的护理体会.doc_第1页
7例儿童漂浮肘的护理体会.doc_第2页
7例儿童漂浮肘的护理体会.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7例儿童漂浮肘的护理体会摘要: 目的:探讨儿童漂浮肘的护理要点。方法:对7例患儿加强尺骨鹰嘴牵引护理,骨折内固定手术的护理及石膏护理,功能康复的护理。结果:7例患儿在拆除石膏2个月后恢复完全运动,肘关节屈伸范围和前臂旋转与对侧相等,功能评定优良。结论:加强对漂浮肘患儿的护理,重视功能锻炼,可以促进患儿早日康复,避免关节僵硬及肘内翻等并发症发生。关键词 儿童 漂浮肘 护理前臂骨折或肱骨髁上骨折是儿童最常见的骨折,而同时发生同侧肱骨髁上骨折和前臂骨折,即漂浮肘较为罕见。这种联合损伤需要较大的能量,多见于坠落伤,骨折移位较大。我院2003年至2007年共收治203例肱骨髁上骨折,其中同时发生的同侧前臂骨折7例,现将我们对7例漂浮肘患儿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患儿7例,男6例,女1例;平均年龄8岁4个月。右侧3例,左侧4例。高处坠落5例,滑板运动损伤1例,车祸伤1例。患儿在跌落过程中手臂伸直手掌着地,骨折均为闭合型,其中1例伴桡神经血管损伤。1.2 放射学检查:所有肱骨髁上骨折均为伸直型,有明显移位。按照Gartland骨折分型:型2例;型5例,其中3例型骨折向后侧移位。尺桡骨骨折3例位于中1/3;1例位于近端1/3;3例位于远端1/3。7例尺桡骨骨折均向掌侧成角。1.3 治疗:3例患儿先行尺桡骨闭合复位石膏固定,尺骨鹰嘴牵引治疗肱骨髁上骨折,1例牵引过程中骨折再移位,改行切开复位骨折,1.6mm克氏针固定;3例直接切开复位肱骨髁上和尺桡骨骨折,1.6mm克氏针固定;1例尺桡骨骨折复位后2.0mm弹性髓内钉固定,闭合复位肱骨髁上骨折,经皮1.6mm克氏针交叉固定。患肢石膏固定5周,拆除内固定及石膏后,开始主动功能锻炼。2护理2.1 尺骨鹰嘴牵引护理3例患儿先行尺桡骨闭合复位石膏固定,尺骨鹰嘴牵引治疗肱骨髁上骨折。患儿在全麻下行尺骨鹰嘴牵引,术后取平卧位,外展7080,屈肘90,前臂中立位牵引。在持续牵引状态下,肌肉韧带松弛,有利于骨折复位。由于钢针和针眼长期暴露于体外,极易发生感染。首先要消除导致针眼感染的各种人为因素,保证针眼清洁干燥1,每日更换骨牵引两侧针眼处的纱布,每日两次用75酒精滴针眼并滴湿纱布,保持局部的消毒环境。是预防感染的重要因素。每日检查牵引装置效能,注意调整方向,始终保持牵引力在外翻轴线上,防止肘内翻畸形的发生。每周拍摄X线片,观察骨折愈合情况。维持牵引23周后,去除牵引继续石膏托外固定。本组1例患儿第2周牵引过程中骨折再移位,改用手术复位骨折内固定。1例患儿伤后即出现患肢皮肤感觉迟钝、麻木,痛觉减退,拇指不能背伸,其它手指关节伸直受限,提示有神经压迫或损伤的可能2 。给予口服甲钴胺等神经营养药物治疗,随诊6个月后恢复。2.2 术后护理本组5例患儿全麻手术内固定,确认复位满意,固定可靠后,将肘关节屈曲90长臂石膏固定。术后患儿回病房,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麻醉清醒6小时后,鼓励患儿进水,进食。同时抬高患肢减轻水肿。保持切口敷料清洁干燥,常规给予抗炎,止血,消肿治疗。2.3石膏护理本组7例患儿均石膏固定患肢。石膏固定后,每日观察患儿“5P”征,即疼痛程度、桡动脉搏动情况、手指末梢血循环、皮肤感觉、手指指甲颜色和温度,如苍白发凉,或淤紫肿胀,则石膏过紧,及时汇报医生适当松解。每日嘱患儿作握拳、拇指背伸活动,以判断神经血管损伤情况,检查患儿被动屈伸手指是否引起剧痛,以预防骨筋膜间室综合症的发生。叮嘱患儿及家长配合,保持石膏清洁干燥,避免弄湿弄脏。3功能锻炼要获得良好的肘关节和前臂功能,重建骨折的解剖关系,坚强牢靠的内固定至关重要,漂浮肘治疗后往往存在肘关节屈伸功能影响,前臂旋转功能受限,这与创伤及手术后疼痛,石膏或夹板超关节固定,牵引固定时间长,以及患者错误的康复理念,而错过最佳锻炼时期有关,影响了手术治疗效果及患者的生活质量3。因此,正确的早期康复锻炼不容忽视。功能锻炼具体方法如下:3.1 住院期间患儿伤后12天,可耐受疼痛情况下即开始进行。做患肢肌肉等长收缩和手指的屈伸、握拳活动。每天45次,每次5组,每组1015个。肌肉收缩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减轻水肿和粘连,防止失用性肌萎缩。等长收缩训练能使骨折端产生纵向的挤压力,使骨折两端接触,保持骨折愈合需要的生理应力,刺激骨痂生长。伤后12周可适当活动腕关节和肩关节。每天23次,每次10个。每次手腕向四个方向活动,逐步加强腕关节屈伸、侧偏旋转活动。3.2 出院指导伤后45周患儿X线检查骨折对位正确,稳定,骨折线模糊,有少量骨痂形成,取出内固定去除石膏固定,可进行肘关节主动屈伸活动。骨折一期愈合后,可开始前臂旋转活动练习,锻炼时将肘关节置于90屈曲位。为提高患儿兴趣,可做拍球和拍手游戏及骑自行车等。当X线片上出现骨痂连接成桥的迹象后,开始阻抗锻炼,采用夹指抗阻、握拳抗阻等方法,每天56次,每次20个。主动功能锻炼对肌力的提高有明显作用,适当阻抗作用更明显4。良好的肌力能防止患肢软组织再粘连,肌力锻炼见效较慢,应坚持贯穿全过程。出院前告知家长,关节僵硬是漂浮肘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关节僵硬重在预防,患儿必须坚持锻炼,自觉遵照执行。功能锻炼时嘱患儿行自主功能锻炼,严禁被动牵拉和热敷,避免碰撞。4. 随访结果本组7例患儿随访48个月,平均6个月。前3个月,每月随访一次,以后每3个月一次。在随访时,以健侧为标准,测量患肢旋转及长度的变化,根据患肢正侧位X线片、前臂旋转角度、肘关节屈伸活动范围及功能评分等进行判断。本组患儿在拆除石膏2个月后恢复完全运动,肘关节屈伸范围和前臂旋转与对侧相等,功能评定优良。2例提携角较健侧平均减小3度,5例提携角与健侧相等,没有出现关节僵硬和明显肘内翻畸形。1例伴桡神经血管损伤患儿于6个月后恢复。体会漂浮肘不常见,对于这种联合骨折的治疗,稳定肘关节,消除浮动肘是其原则5。建议首先对前臂骨折复位和内固定,然后接着复位和固定肱骨髁上骨折。通过对漂浮肘患儿的护理,我们认识到,即使是闭合性骨折,由于软组织深部挫伤往往很严重,就诊时就已经局部明显肿胀,软组织并发症很高,重视皮肤软组织护理是预防感染的重要因素。加强骨牵引的护理,避免骨折移位,对避免手术非常重要;加强不同阶段的功能锻炼,对减轻患儿痛苦,促进功能恢复,避免并发症的发生,使其生活能力提高同样重要。参考文献1. 陈一平. 外科换药法在骨牵引针眼护理中的运用. 护士进修杂志. 2008. 23(4).365367.2. 杨秀玲.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尺骨鹰嘴牵引治疗的护理. 社区医学杂志 2008.090065023. 张风清,方军. 漂浮肘患者合并伤及并发症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中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