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崇德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段考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崇德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段考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崇德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段考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崇德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段考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_第4页
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崇德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段考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5-2016学年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崇德中学九年级(上)段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1在元旦联欢晚会上小明表演了个魔术:他拿出一把装满“水”的“宝壶”,分别向编号为abcdef六只烧杯(装有少量不同试剂)中倒“水”,结果a杯无色透明,b杯看似红墨水,c杯看似蓝墨水,d杯看似牛奶,e杯看似红褐色涂料,f杯看似蓝色果冻则宝壶中的“水”可能是( )ah2o2bnaoh溶液chcl溶液dagno3溶液2据报道,科学家已经研制出世界上最薄的材料碳膜片,其厚度只有一根头发的二十万分之一如图所示,这种碳膜片形状如蜂巢,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六边形单元向外延展而成,下列有关碳膜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碳膜片属于单质b碳膜片石墨是同一种物质c碳膜片属于人工合成的有机高分子材料d碳膜片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和碳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不同3在学习过程中,总结规律要严谨、全面、科学下列总结出的规律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a酸溶液一定显酸性b某物质一定温度时的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c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d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4舞台上经常用喷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的方法制造白雾渲染气氛,对“白雾”的形成小星的解释是:(1)干冰升华吸热使周围环境温度降低,(2)气态二氧化碳液化形成白雾以上解释中( )a第一句话存在科学性错误b第二句话存在科学性错误c两句话都存在科学性错误d两句话都没有科学性错误5如图所示的装置有洗涤、收集和储存气体等多种用途(视实验需要,瓶中可装入不同物质)下列四个实验中均要使用上述装置,则气体或水入口为y的是( )a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b瓶中装有适量的naoh溶液,除去氢气中少量的二氧化碳气体c瓶中装有氧气,将水从导气管通入以取用瓶内储存的气体d瓶中装满水,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氧气62004年国际粮农组织将中国独有的山茶油列为重点推广的健康型食用油山茶油的主要成分是柠檬醛,现从山茶油中提取15.2克柠檬醛,使其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4克二氧化碳和14.4克水,则柠檬醛中( )a只含碳、氢元素b一定含碳、氧元素,可能含氢元素c一定含碳、氢、氧元素d一定含碳、氢元素,可能含氧元素二、简答题7小明同学绘制了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曲线a和c的交点表示的含义是_(2)t1时将35gb物质加入100g水中,经充分溶解所形成的溶液是_(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8阅读资料:火星大气中二氧化碳约占95.32%、氧气约占0.13%岩层中含有较多的镁资源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下列设想:(1)检验取回的火星大气中含有二氧化碳:_(2)利用镁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和碳,来解决人类在火星上生存的燃料问题:_三、实验探究题9一次性塑料包装袋造成的环境污染已经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许多城市已经开始使用纸制的食品袋同学们经过调查和查阅材料,得知纸质食品袋的组成成分中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请选择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验证:(1)你所选择的实验装置的连接顺序是:_(用a、b等符号表示)(2)请简要叙述实验现象及结论_;(3)实验中选择纯氧而不用空气的原因是_;(4)你认为上述实验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是_四、分析计算题10甲、乙、丙三位同学用下列试剂分别进行实验,均恰好反应完全所用试剂及质量如表:试剂及质量/g反应后所得溶液质量/g甲cao(固态)a110%盐酸b1c1乙ca(oh)2 (固态)a210%盐酸b2c2丙caco3(固态)a310%盐酸b3c3已知a1+a2+a3=23.04g,b1+b2+b3=189.8g,现将甲、乙丙三位同学所得溶液全部倒入一个容器内,称得此溶液为206.16g,试计算:(1)189.8克盐酸中,所含溶质是多少克?(2)丙同学实验中,共产生二氧化碳多少克?(3)试求此混合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2015-2016学年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崇德中学九年级(上)段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1在元旦联欢晚会上小明表演了个魔术:他拿出一把装满“水”的“宝壶”,分别向编号为abcdef六只烧杯(装有少量不同试剂)中倒“水”,结果a杯无色透明,b杯看似红墨水,c杯看似蓝墨水,d杯看似牛奶,e杯看似红褐色涂料,f杯看似蓝色果冻则宝壶中的“水”可能是( )ah2o2bnaoh溶液chcl溶液dagno3溶液【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反应现象和本质的联系 【专题】物质的鉴定题【分析】利用六只烧杯中出现的不同现象可以得出小明用的“水”,有可能是一种碱,因为我们在初中阶段所学过的红褐色的沉淀只有氢氧化铁【解答】解:由e杯看似红褐色涂料,f杯看似蓝色果冻,我们可以猜测,在e中加入“水”之后,出现了红褐色沉淀氢氧化铁,加入f后出现了蓝色沉淀氢氧化铜,从而我们可确定加入的“水”中有氢氧根所以根据答案我们认为加入的是氢氧化钠,氢氧化钠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故选b【点评】氢氧化铁是一种不溶于水的红褐色沉淀,氢氧化铜是一种不溶于水的蓝色沉淀根据这一现象,我们可以确定加入的物质是一种碱2据报道,科学家已经研制出世界上最薄的材料碳膜片,其厚度只有一根头发的二十万分之一如图所示,这种碳膜片形状如蜂巢,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六边形单元向外延展而成,下列有关碳膜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碳膜片属于单质b碳膜片石墨是同一种物质c碳膜片属于人工合成的有机高分子材料d碳膜片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和碳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不同【考点】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有机物的特征、分类及聚合物的特性;碳的化学性质 【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本题是给予一定信息的新型题目,要仔细审题,抓住题干信息进行分析,其中碳膜片属于单质,不属于人工合成的有机高分子材料它完全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同碳完全燃烧的产物一样【解答】解:a、碳膜片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属于单质,故a正确;b、碳膜片和石墨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单质,但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属于不同的物质,故b错误;c、碳膜片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属于单质,不是有机高分子材料,故c错误;d、碳膜片在氧气中能完全燃烧产物和碳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相同,完全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碳,故d错误故选:a【点评】该题是科学前沿的发展为出发点,提供材料碳膜片信息为基点,设置不同的选项进行对所学知识的应用情况;让学生感受到化学无处不在,它与科学发展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科学理念在解答此类型题,应抓住信息为切合点3在学习过程中,总结规律要严谨、全面、科学下列总结出的规律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a酸溶液一定显酸性b某物质一定温度时的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c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d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考点】酸的化学性质;浓溶液、稀溶液跟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关系;氧化物、酸、碱和盐的概念;置换反应及其应用 【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分析】a、根据酸类物质溶解时电离出的共同离子及酸性溶液的特点,进行分析;b、根据浓溶液与饱和溶液的概念,分析两概念间的可能性关系,做出判断;c、通过对概念或判断依据的分析,指出总结中的错误;d、对比置换反应的概念,发现总结中的问题,进行判断【解答】解:a、酸溶于水时会电离出h+,含h+的溶液显酸性;故a符合要求;b、浓溶液是指溶质含量较多的溶液,饱和溶液是指该温度下不能再溶液该溶质的溶液,溶质含量较多的溶液不一定就是不能继续溶解该溶质;故b不符合要求;c、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多于两种元素的化合物即使含氧元素也不属于氧化物;故c不符合要求;d、一种化合物与一种单质反应生成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的反应是置换反应,并不是生成单质的反应都属于置换反应;故d不符合要求;故选a【点评】正确地理解概念、准确把握概念间的关系,是解答好此类问题的关键4舞台上经常用喷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的方法制造白雾渲染气氛,对“白雾”的形成小星的解释是:(1)干冰升华吸热使周围环境温度降低,(2)气态二氧化碳液化形成白雾以上解释中( )a第一句话存在科学性错误b第二句话存在科学性错误c两句话都存在科学性错误d两句话都没有科学性错误【考点】二氧化碳的用途 【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舞台上的效果是通过喷撒干冰来完成的【解答】解:舞台上的效果是通过喷撒干冰来完成的,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干冰升华会吸热,使周围空气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滴,形成白雾,故解释(1)正确,(2)错误故选b【点评】明确舞台白雾的原理是正确解题的关键5如图所示的装置有洗涤、收集和储存气体等多种用途(视实验需要,瓶中可装入不同物质)下列四个实验中均要使用上述装置,则气体或水入口为y的是( )a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b瓶中装有适量的naoh溶液,除去氢气中少量的二氧化碳气体c瓶中装有氧气,将水从导气管通入以取用瓶内储存的气体d瓶中装满水,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氧气【考点】分离物质的仪器;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 【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进行解答;b根据气体除杂的方法来分析;c根据水的密度比氧气大来分析;d根据氧气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进行解答【解答】解:a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所以当瓶中装满空气时,收集二氧化碳应该从x端进;b气体除杂需要从长导气管进短导气管出,瓶中装有适量的naoh溶液,除去氢气中少量的二氧化碳应该从x端进;c水的密度比氧气大,用水进入排出氧气,应从x进入水;d氧气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所以当瓶中装满水时,收集氧气应该从y端进;故选d【点评】本题中此装置的用途比较多,可用来洗气、贮气、给病人输氧时用来观察氧气的输出速度等等,每种用途的进气口都不一样,要区分清楚62004年国际粮农组织将中国独有的山茶油列为重点推广的健康型食用油山茶油的主要成分是柠檬醛,现从山茶油中提取15.2克柠檬醛,使其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4克二氧化碳和14.4克水,则柠檬醛中( )a只含碳、氢元素b一定含碳、氧元素,可能含氢元素c一定含碳、氢、氧元素d一定含碳、氢元素,可能含氧元素【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知道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变,所以可以根据题给的信息:从山茶油中提取15.2g柠檬醛,使其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4g二氧化碳和14.4g水,则可求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的质量、水中氢元素的质量,则可判断柠檬醛的元素组成【解答】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知道柠檬醛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而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可以知道在柠檬醛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至于是不是含有氧元素则需经过计算,其计算过程如下:4.4g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为:4.4g(100%)=1.2g,14.4g水中氢元素的质量为:14.4g(100%)=1.6g则1.2g+1.6g=2.8克,根据计算可以知道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之和小于15.2g,所以可以判断在柠檬醛中还含有氧元素,则柠檬醛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质量守恒定律对所学化学知识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增加了学生分析问题的思维跨度,强调了学生整合知识的能力二、简答题7小明同学绘制了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曲线a和c的交点表示的含义是t1时a、c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2)t1时将35gb物质加入100g水中,经充分溶解所形成的溶液是不饱和(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 【专题】实验方法和过程的探究;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物质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该温度下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溶质质量、溶剂质量可以判断配制的溶液是否饱和【解答】解:(1)曲线a和c的交点表示的含义是t1时a、c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故填:t1时a、c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2)t1时b的溶解度是40g,将35gb物质加入100g水中时能够完全溶解,经充分溶解所形成的溶液是不饱和溶液故填:不饱和【点评】溶解度曲线能定量地表示出溶解度变化的规律,从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同一溶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不同;同一温度下,不同溶质的溶解度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温度对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影响不同8阅读资料:火星大气中二氧化碳约占95.32%、氧气约占0.13%岩层中含有较多的镁资源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下列设想:(1)检验取回的火星大气中含有二氧化碳:ca(oh)2+co2=caco3+h2o(2)利用镁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和碳,来解决人类在火星上生存的燃料问题:2mg+co22mgo+c【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解答:检验二氧化碳用澄清石灰水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正确写出化学方程式【解答】解:(1)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检验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ca(oh)2+co2=caco3+h2o(2)根据信息点燃的镁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和碳,故化学方程式为2mg+co22mgo+c故答案为:(1)ca(oh)2+co2=caco3+h2o(2)2mg+co22mgo+c【点评】明确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是用澄清石灰水,能根据反应物、生成物正确写出化学方程式是解答本题关健三、实验探究题9一次性塑料包装袋造成的环境污染已经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许多城市已经开始使用纸制的食品袋同学们经过调查和查阅材料,得知纸质食品袋的组成成分中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请选择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验证:(1)你所选择的实验装置的连接顺序是:abcih(用a、b等符号表示)(2)请简要叙述实验现象及结论实验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实验结论:纸袋中含有碳元素;(3)实验中选择纯氧而不用空气的原因是防止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干扰实验;(4)你认为上述实验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是实验前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或实验前必须先通一会儿氧气,排出装置里的空气后再加热【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 【专题】综合实验题【分析】白色的无水硫酸铜能和水反应生成蓝色的五水硫酸铜;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空气中含有水蒸气和二氧化碳【解答】解:(1)纸袋燃烧后生成的气体通过a、b进入无水硫酸铜中,如果五水硫酸铜变蓝色,则说明生成了水,进一步说明纸袋中含有氢元素;通过c导出的气体再进入澄清石灰水中,如果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生成了二氧化碳,进一步说明纸袋中含有碳元素,因此实验装置的连接顺序是abcih故填:abcih(2)实验现象及结论为:实验现象:无水硫酸铜由白色变成蓝色;实验结论:纸袋中含有氢元素实验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实验结论:纸袋中含有碳元素故填:实验现象:无水硫酸铜由白色变成蓝色;实验结论:纸袋中含有氢元素实验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实验结论:纸袋中含有碳元素(3)为了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对实验产生干扰,应该用纯氧而不选用空气故填:防止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干扰实验(4)实验前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或实验前必须先通一会儿氧气,排出装置里的空气后再加热【点评】实验现象是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外在表现,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观察实验、分析实验,为揭示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实质奠定基础四、分析计算题10甲、乙、丙三位同学用下列试剂分别进行实验,均恰好反应完全所用试剂及质量如表:试剂及质量/g反应后所得溶液质量/g甲cao(固态)a110%盐酸b1c1乙ca(oh)2 (固态)a210%盐酸b2c2丙caco3(固态)a310%盐酸b3c3已知a1+a2+a3=23.04g,b1+b2+b3=189.8g,现将甲、乙丙三位同学所得溶液全部倒入一个容器内,称得此溶液为206.16g,试计算:(1)189.8克盐酸中,所含溶质是多少克?(2)丙同学实验中,共产生二氧化碳多少克?(3)试求此混合溶液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