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忻州市第一中学高三生物第二轮复习 专题四 遗传专题训练10.doc_第1页
山西省忻州市第一中学高三生物第二轮复习 专题四 遗传专题训练10.doc_第2页
山西省忻州市第一中学高三生物第二轮复习 专题四 遗传专题训练10.doc_第3页
山西省忻州市第一中学高三生物第二轮复习 专题四 遗传专题训练10.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0 遗传专题训练一、选择题1用豌豆进行遗传试验时,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a杂交时,须在花蕾期人工去雄b自交时,雌蕊和雄蕊都无需除去c杂交时,须在开花前除去母本的雌蕊d人工授粉后,应套袋2在探索遗传本质的过程中,科学发现与使用的研究方法配对正确的是( )1866年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提出遗传定律 1903年萨顿研究蝗虫的减数分裂,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1910年摩尔根进行果蝇杂交实验,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a假说演绎法 假说演绎法 类比推理b假说演绎法 类比推理 类比推理c假说演绎法 类比推理 假说演绎法d类比推理 假说演绎法 类比推理3. 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下列属于孟德尔在发现基因分离定律时的“演绎”过程的是( )a若遗传因子位于染色体上,则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b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性状比接近1:1c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f2中三种基因型个体比接近1:2:1d由f2出现了“3:1”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4已知a与a、b与b、c与c 3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基因型分别为aabbcc、aabbcc的两个体进行杂交。下列关于杂交后代的推测,正确的是( )a表现型有8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16b表现型有4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16c表现型有8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8d表现型有8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165在香豌豆中,只有c、r两个显性基因同时存在时,花色才为红色。一株红花植株与基因型为ccrr的植株杂交,子代有38开红花。则原红花植株自交,子代中杂合体红花植株占 ( )a58 b12 c14 d186豌豆的高茎对矮茎显性。现有一袋豌豆种子,是纯合的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杂交产生的f2,从袋中随机抓到两粒种子,其胚(受精卵发育而来)都是纯合体的比率是( )a1/2 b1/4 c1/8 d1/167控制植物果实重量的三对等位基因a/a、b/b和c/c,对果实重量的作用相等,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已知基因型为aabbcc的果实重120克,aabbcc的果实重210克。现有果树甲和乙杂交,甲的基因型为aabbcc,f1的果实重135-165克。则乙的基因型是( ) aaabbcc baabbcccaabbcc daabbcc8下列关于遗传实验和遗传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a非等位基因之间自由组合,不存在相互作用b杂合子与纯合子基因组成不同,性状表现也不同c孟德尔巧妙设计的测交方法只能用于检测f1的基因型df2的31性状分离比一定依赖于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9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 )a子二代出现性状分离 b子二代性状的分离比为3:1c测交后代性状的分离比为3:1 d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10小麦麦穗基部离地的高度受四对基因控制,这四对基因分别位于四对同源染色体上。每个基因对高度的增加效应相同且具叠加性。将麦穗离地27 cm的mmnnuuvv和离地99 cm的mmnnuuvv杂交得到f1,再用f1与甲植株杂交,产生f2的麦穗离地高度范围是36-90 cm,则甲植株可能的基因型为( )ammnnuuvv bmmnnuuvv cmmnnuuvv dmmnnuuvv11假设某植物种群非常大,可以随机交配,没有迁入和迁出,基因不产生突变,抗病基因r对感病基因r为完全显性。现种群中感病植株rr占,抗病植株rr和rr各占,抗病植株可以正常开花和结实,而感病植株在开花前全部死亡。则子一代中感病植株占()a b c d12麦的粒色受不连锁的两对基因r1和r1、和r2和r2控制。r1和r2决定红色,r1和r2决定白色,r对r不完全显性,并有累加效应,所以麦粒的颜色随r的增加而逐渐加深。将红粒(r1r2r3r4)与白粒(r1r2r3r4)杂交得f1,f1自交得f2,则f2的表现型有( )a4种 b5种 c9种 d10种13下列关于细胞分裂与生物遗传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a进行减数分裂的动物细胞,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初级卵(精)母细胞中b基因的分离定律、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可以在配子形成过程中同时起作用c原核细胞不进行减数分裂,它的遗传不遵循孟德尔的遗传定律d用秋水仙素处理发菜,可使其染色体数目加倍14纯种的黑色长毛狗与白色短毛狗杂交,f1全是黑色短毛。f1代的雌雄个体相互交配,f2的表现型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黑色短毛黑色长毛白色短毛白色长毛雌(f2)5219166雄(f2)4914155a控制这两对性状的基因位于同一对常染色体上bf1中雌配子与雄配子数目之比为1:1cf2中与亲本表现型不相同的个体接近5/8d四种表现型的个体中都有杂合体15某人发现了一种新的高等植物,对其10对相对性状如株高、种子形状等的遗传规律很感兴趣,通过大量杂交实验发现,这些性状都是独立遗传的。下列解释或结论不合理的是( )a该种植物的细胞中至少含有10条非同源染色体b没有两个感兴趣的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c在某一染色体上含有两个以上控制这些性状的非等位基因d用这种植物的花粉培养获得的单倍体植株可以显示所有感兴趣的性状16.已知绵羊角的表现型与基因型的关系如下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基因型hhhhhh公羊的表现型有角有角无角母羊的表现型有角无角无角a.若双亲无角,则子代全部无角b若双亲有角,则子代全部有角c若双亲基因型为hh,则子代有角与无角的数量比为11d绵羊角的性状遗传不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二、非选择题17. 在家蚕遗传中,黑色(b)与淡赤色(b)是有关蚁蚕(刚孵化的蚕)体色的相对性状,黄茧(d)与白茧(d)是有关茧色的相对性状,假设这两对性状自由组合,杂交后得到的数量比如下表:黑蚁黄茧黑蚁白茧淡赤蚁黄茧淡赤蚁白茧组合一9331组合二0101组合三3010写出各组合中亲本可能的基因型:组合一 组合二 组合三18. 研究表明,人的abo血型不仅由位于第9号染色体上的ia、ib、i基因决定,还与位于第19号染色体上的h、h基因有关。在人体内,前体物质在h基因的作用下形成h物质,而hh的人不能把前体物质转变成h物质。h物质在ia基因的作用下,形成凝集原a;h物质在ib基因的作用下形成凝集原b;而ii的人不能转变h物质。其原理如图3所示。图3 图4(1)根据上述原理,具有凝集原b的人应该具有_基因和_基因。(2)某家系的系谱图如图4所示。-2的基因型为hhibi,那么-2的基因型是_。(3)一对基因型为hhiai和hhibi的夫妇,生血型表现为o型血孩子的几率是_。19遗传工作者在进行遗传病调查时发现了一个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家系,系谱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回答(所有概率用分数表示)(1)甲病的遗传方式是 。(2)乙病的遗传方式不可能是 。(3)如果ii-4、ii-6不携带致病基因按照甲、乙两种遗传病最可能的遗传方式。请计算: 双胞胎(iv-1与iv-2)同时患有甲种遗传病的概率是 。 双胞胎中男孩(iv-i)同时患有甲、乙两种遗传病的概率是 女孩(iv-2)同时患有甲、乙两种遗传病的慨率是 。10 遗传专题训练1-5. ccbdb 6-1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