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朔州市平鲁区高三历史周考试题二新人教版.doc_第1页
山西省朔州市平鲁区高三历史周考试题二新人教版.doc_第2页
山西省朔州市平鲁区高三历史周考试题二新人教版.doc_第3页
山西省朔州市平鲁区高三历史周考试题二新人教版.doc_第4页
山西省朔州市平鲁区高三历史周考试题二新人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李林中学高三历史周考试题(二)命题人 (时间5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0分)1、“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这说明周朝政治的本质特点之一是 ( ) a神权政治 b分权政治 c族权政治 d官僚政治2、诗小雅北山:“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左传昭公七年:“封略之内,何非君土?食土之毛,谁非君臣?”这表明 ( )a通过分封制,周天子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b周天子是全国土地和人民的最高主宰,而诸侯国君在自己的封地内又拥 有最高权力c受封的诸侯国君和周天子是并列的政权d周天子和诸侯国君共同率民众开垦荒地3、史记记载,刘邦称帝之后以旧礼尊其父,有人劝说刘父:“今高祖虽子,人主也,太公虽父,人臣也。奈何令人主拜人臣! 如此则威重不行”。此后其父以尊礼待刘邦。从文中可以看出( )a刘邦违背了纲常伦理 b宗法关系要服从于君权c汉初宗法制趋于崩溃 d君臣关系等级森严4、宋史包拯传记载:“(包拯)迁谏议大夫、权御史中丞。张方平为三司使,坐买豪民产,拯劾奏罢之后拯以枢密直学士权三司使。后拜枢密副使。”包拯在御史中丞、三司使、枢密副使时分别职掌 a监督百官、管理财政、管理军政 b管理财政、监督百官、管理军政c管理财政、管理军政、监督百官 d监督百官、管理军政、管理财政 5、明朝内阁对皇帝“不合理”的诏旨,可以拒绝草拟,封还执奏。皇帝不满内阁票拟发回重拟时,如内阁认为自己的意见正确,可以拒绝重拟,以原票封进。以上材料主要表明 ( )a明朝内阁的权力高于皇权 b内阁事实上成为决策机构c明朝皇权较前代有所弱化 d内阁对皇权存在一定制约 6当代史学家对封建国家权力运行的规律作出如下总结:皇帝从资历较浅、地位不高的心腹近侍或仆从中选拔一些人来承担政务,逐渐演变成正式的辅助机构,当这些辅助机构和官员的权力较重时,皇帝又从更为亲宠的近侍或仆从中另选一些人来承担政务,有意架空原有的辅助机构和官员,剥夺其实权这种权力的不断转移与分散,是封建国家权力运行的基本规律。能够印证上述观点的史实有()西周分封制汉武帝重用身边的侍从明朝的内阁制清初设立军机处a bc d7(2010年江苏模拟)右图是唐太宗时大臣长孙无忌等撰写的唐律疏议,这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一部较为完整的法典。唐律疏议颁布时,审批需要通过() 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皇帝a bc d8姓氏起源一书对“宋”姓的解释:周武王克商灭纣,建立周朝,封微子(商王后裔)于商丘,建立宋国,共传36代,亡于齐国;宋亡国后,原王公之族散居各地,以原国“宋”为姓,乃成宋姓。从宋姓起源中不能得出的历史信息是()a周礼维护中央集权统治 b诸侯争霸导致宋亡国c周朝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 d反映早期政治制度特点9、从汉代开始,皇帝都有特殊的庙号、谥号和年号,如汉武帝、唐太宗,这实质上反映了: a 人们对皇帝功绩的赞誉 b 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c 皇帝地位的独尊 d 皇帝对自己执政成效的美化10、下面是某电视专题片中出现的三组镜头,分别反映了不同朝代为解决洪水灾害,中央政府的运作情况蜀郡洪水为患,丞相与诸卿拿出治理方案,交给皇帝裁决 渝州发生洪灾,中书省按皇帝旨意起草文件,交门下省审核后,再交尚书省,尚书省交工部、户部办理 徐州府爆发洪灾,阁臣据皇帝旨意写成诏书,直送工部、户部执行赈灾。据所学知识判断,上述历史场景最早出现的朝代分别是: a. 秦、唐、元 b. 汉、宋、明 c. 秦、元、清 d. 秦、唐、明11、对比秦与隋唐时期的中央官制示意图,最能反映两者本质区别的是 a唐代中央官吏日渐增多 b唐代以分权得以集权 c唐代尚书省权力最大 d太尉与御史大夫权力下放12、王安石于公元1042年中进士,先后做过苏州通判,常州知州等地方官,公元1069年被提拔为参知政事。以下对王安石仕途中职位的描述,错误的是 a通判负责监督知州 b知州管理地方行政 c通判的设置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d参知政事行使地方监察权13、秦汉的三公九卿、隋唐的三省六部、明朝的内阁和清朝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我国古代中央机构的官制改革中存在着一个一以贯之的理念,那就是a制度的良善在于不断的改革 b强化君主集权是政治变革的主要内容c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是改革的根本 d弥合君权与相权的矛盾是国家稳定的基础14、明初中央“设五府、六部、都察院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相上下),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这一做法的实质是:a罢设丞相,缓和君臣矛盾 b各机构平等,避免权力集中c各机构相互制约,强化君主专制 d各部权力分明,提高效率15、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与欧洲启蒙运动时期的三权分立原则的相似之处是a 具有分权与制衡的特点 b强化君主的统治权力c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d形成严密的官僚机构体系16、自秦朝历汉唐至明清(公元前221年至公元1840年)的两千年间,中国古代国家的主要特征是:皇帝“家天下”制度 中央集权制度 官僚制度 “多民族”与“大一统” a b c d17、君主专制的加强的重要表现一般体现在相权相对的分割以及君主建立有效的权力转移和分散机制上。下列有关古代中国政治制度沿革的史实不符合这一特点的是 a、汉武帝组建中外朝 b、隋唐三省的形成 c、元朝行省制度的实行 d、明清分别设置内阁和军机处18、明史纪事本末记载:“自秦始皇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材料中有关明朝废除丞相的观点 a正确,因为可以防止丞相专权 b错误,因为明朝没有真正废除宰相 c正确,因为废除丞相可以维护稳定 d错误,因为这样使君主专制达到极端19、网上书店介绍易中天帝国的终结: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批判一书的内容时说:“这是一个帝国制度不断成熟、完善的过程,它表现为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秦创郡县制,汉因之;隋创科举制,唐因之;宋创文官制(文臣将兵制),明因之;明创阁臣制,清因之。”就此,同学们展开了讨论甲同学: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基本模式乙同学:秦朝开创的郡县制奠定了中国古代管理地方的基础丙同学:隋朝开始形成的科举制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丁同学: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标志着内阁的出现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a乙丙对,甲丁错 b甲丙对,乙丁错 c 甲乙错,丙丁对 d甲乙对,丙丁错 20、王安石于公元1042年中进士,先后做过苏州通判,常州知州等地方官,公元1069年被提拔为参知政事。以下对王安石仕途中职位的描述,错误的是 a通判负责监督知州 b知州管理地方行政 c通判的设置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d参知政事行使地方监察权21(11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二 (明朝)大学士叶向高言: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原非宰相。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之威灵,下侵六曹之职掌,终以取祸。臣备员六年,百凡皆奉圣断,分毫不敢欺负。部务尽听主者,分毫不敢与闻。 明神宗实录材料三 “光荣革命”后的一段时间里,国王仍能独立行使行政权。此时的君主立宪政体仍显粗糙。(汉诺威王朝的)乔治一世和乔治二世来自德意志,不谙英国事务,很少出席内阁会议。时间一长,国王不出席内阁会议便也成了惯例。而且,从1714年之后,乔治一世再也没有否决过内阁会议的决定,事实上放弃了对行政权的控制。这祥,内阁会议先就莱事作出决定,然后提交国王认可。如此,一个对议会负责的内阁政府形成了。 历史教学研究与资源请回答:(1)据材料一、三,分析中英两国内阁制形成的原因。(6分)(2)据材料二、三,比较明朝内阁与英国内阁的不同之处。(8分)(3)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中、英两国内阁制度对本国历史发展产生的主要影响。(8分)22、(12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赏不能劝其努力,罚亦不能戒其怠惰。 礼记材料二 汉代察举制“四科取士”为:“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四曰刚毅多略皆有孝悌廉公之行”。 后汉书百官志注材料三 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二者苟然,则荜门蓬户之俊,安得不有陆沈者哉! 晋书段灼传材料四 唐人沈既济说:“故太平君子,唯门调户选,征文射策,以取禄位,此行己立身之美者也。父教其子,兄教其弟,无所易业,大者登台阁,小者任郡县,资身奉家,各得其足。是以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焉。是以进士为士林华选,四方观听,希其风采。每岁得第之人,不浃旬而周闻天下,故忠贤隽彦韫才毓行者,咸出于是。” 转引自韩国磐隋唐五代史论集 请回答:(1)材料一表明先秦时期人才选拔的标准是什么?(2分)(2)材料二与材料一的选官制度相比,有何进步性?(4分)(3)材料三中说的是哪一种选官制度?其主要弊端是什么?(4分)(4)据材料四,概括说明科举制的影响。(8分)21(22分)(1)原因:明朝:废丞相后,皇帝无法处理所有的政务。(2分)英国:资产阶级不满国王把持行政权;汉诺威王朝国王不愔英国事务,为内阁摆脱国王的控制提供了有利时机。(4分)(2)不同:明朝:不是法定的一级中央行政机构(或皇帝的顾问机构);对皇帝负责。(4分) 英国:是最高行政机构;对议会负责。(4分)(3)影响:明朝:进一步强化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使中国落后于西方。(4分)英国:使君主立宪制更加完善;为资本主义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