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单元检测卷 北师大版必修3.doc_第1页
新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单元检测卷 北师大版必修3.doc_第2页
新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单元检测卷 北师大版必修3.doc_第3页
新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单元检测卷 北师大版必修3.doc_第4页
新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单元检测卷 北师大版必修3.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单元检测卷 北师大版必修3(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1张艺谋和他的团队,选择了一张巨大的“纸”,向世界呈现一幅中国的长卷、历史的长卷、文明的长卷。以下有关造纸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目前世界上已知最早的纸是在甘肃天水汉墓出土的绘有地图的纸b西汉时期的“蔡侯纸”,造价低廉,质地细腻,便于书写c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是书写材料的一次革命d造纸术的对外传播,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答案b解析蔡侯纸发明于东汉,故b项错误。2某学习小组以“中国印刷术的发展历程”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收集到了历史资料唐代金刚经卷,该资料卷末有“咸通(唐懿宗年号)九年四月十五日王玠敬造”的字样。四位同学各抒己见,你认为其中最恰当的说法是()a资料卷末的纪年说明唐朝就已有了活字印刷术b印刷术是宋代毕升发明的,此件可能是伪造的c这一资料证明唐代已开始印刷术的发明与研究d佛教的传入是印刷术产生的根本原因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古代印刷技术的有关知识。隋唐时期,已有雕版印刷,并无活字印刷,故排除a项;b、d两项不符合史实。从材料看,印刷术在唐代已经出现,故只有c项符合题意。3金史记载:“声如雷震,热力达半亩之上,人与牛皮皆碎迸无迹,甲铁皆透。”这段材料描述的科技成就是()a火药 b指南针c印刷术 d造纸术答案a解析从题干可看出此项成就有着很强的杀伤力。依据对四大发明的分析,可知这项成就是火药。 4宋代朱彧在萍洲可谈中记载:“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该记载表明,指南针在宋代已经用于()a地理研究 b天文观测c迷信活动 d航海答案d解析从材料信息“舟师识地理”、“阴晦则观指南针”可知这一时期指南针已经用于航海。 5汉代有人指出:“月光生于日之所照,魄生于日之所蔽,当日则光盈,就日则光尽。”这是()a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b太平经以阴阳五行解释治国之道c张衡对月食做出的科学解释d史记对天文现象的记载答案c解析根据题目中材料内容可以判断为天文观测的客观记录。a、b、d三项均与题干内容不符,故选c项。 61976年11月12日,在美国科学院大厅里,为款待中国天文学代表团,美国科学家弗里德曼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欢迎词。他说:“中国古代科学的伟大成就,我们美国人很难想象,拿天文学来说吧,中国有全世界最古老、最丰富、最完整的日月食、彗星、太阳黑子、新星的记录,三四千年前,我们这里还是没有开化的原始森林,中国大地上已经出现精美的天文仪器和完善的历法”由此可见中国古代科技成就辉煌的根本保障是()a农耕经济的高度繁荣b封建制度在当时的优越性c中外文化的交流碰撞 d儒家思想的深刻影响答案a解析一定的文化是一定时期社会政治和经济在人的观念形态中的反映。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取得的根本保障只能是农耕经济的高度繁荣。 7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一书中提出农业生产要“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他的这一观点主要强调了()a听天由命,逆天无功b不误农时,因地种植c人定胜天,天顺人愿d勤劳致富答案b解析注意题中引文,贾思勰认为从事农业要讲究方法,顺应天时,利用地利。8“为什么现代科学只在欧洲而没有在中国文明(或印度文明)中发展起来?为什么在公元前1世纪至公元15世纪之间,中国文明在应用人类关于自然的知识与人类的实际需求方面比西方文明要有效得多?”据此分析古代中国科学技术的主要特点是()a政府是科研的主要组织者b实用技术发达c普遍重视科学实验d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答案b解析解题的突破口是理解材料,材料一方面指出现代科学是在欧洲发展起来的,另一方面指出古代中国应用科技比西方发达。材料不能体现a、c、d,此三项不符合史实。中国古代科技重视实用技术,轻视科学理论的研究,故答案为b。9北魏孝文帝从小就接受汉族文化的教育,不仅“五经之义”能拿过来就讲,史书传记、诸子百家涉猎颇多;对汉族的诗文也很有研究,他最不可能研究过的诗句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a bc d答案b解析出自春秋时期的诗经,出自战国时期的离骚,出自唐朝李白的静夜思,出自宋朝柳永的雨霖铃。唐宋在北魏之后,故他不可能研究过。10李白和杜甫是盛唐诗坛上最具光彩的双子星座,但他们的诗歌风格却是迥然不同。对这种区别的形成原因,具有决定性作用的是()a两人的文化修养和品味不同所致b两人不同的生活经历所致c两人不同的人生观所致d两人的性格不同所致答案b解析诗歌是现实的反映。李白诗风狂放炽烈,以激情和浪漫著称,是盛唐气象在文学上的体现。杜甫是一位“苦难诗人”,他处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代,由于经历了太多的离乱与漂泊,其诗风表现出凝重与沉郁,杜诗被后人称做“诗史”,这是由于两人生活时代、经历所致。11下图是第十一届全运会开幕式漱玉古韵节目中,济南女词人李清照经典词作如梦令被重新编曲演绎的情景:夜色中,绚丽的灯光特效把奥体中心场地变成一池湖水,水波旖旎,鲤鱼穿行其间。荷花灯亮起,九曲桥相连,白鸟飞过,舞者衣袂飘飘。这充分体现了李清照经典词作如梦令的特点是()a通俗 b豪放c婉约 d怀古答案c解析通过图片直观的显示以及材料中“一池湖水”“九曲桥”“白鸟”等描述,充分显示出如梦令婉约柔美的特点。 12下列宋朝著名词人中属于婉约派的是()a bc d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基础知识,以上四人属于婉约派的是李清照和柳永,苏轼和辛弃疾属于豪放派,故选择d。 13唐诗、宋词、元曲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词是一种新的诗歌体裁,句子有长有短,可以配曲歌唱。元曲是在宋词、金元俚曲俗谣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是与音乐、戏曲结合比较紧密的诗歌形式。推动唐诗到宋词再到元曲发展的主要因素是()a城市经济的发展 b社会环境的变化c统治政策的调整 d主流思想的演变答案a解析经济的发展是文化繁荣的根源。14中国古代文学主流表达形式经历了赋诗词曲小说的变化趋势。这种变化趋势反映了()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科举考试内容的变化城市经济的繁荣通俗文学的蓬勃发展a bc d答案d解析“赋诗词曲小说”的演变体现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经济的繁荣、通俗文学的蓬勃发展,但不能反映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科举考试内容的变化,故错误,正确,选d项。15观察下图,其中所反映出来的历史信息()a适应了政治统一的需要b用隶书取代其他文字c导致秦朝实行文化专制d成为后人批判秦始皇的把柄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对秦始皇推行的“书同文”的理解。秦统一后,用统一的小篆代替六国纷繁复杂的文字,起到了巩固政治上的统一的作用,对后世影响深远,促进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16人类上天揽月的梦想自古就有,我国月球探测工程标志以中国书法的笔触,抽象地勾勒出一轮圆月,一双脚印踏在其上,象征着月球探索工程的终极梦想。根据上述意境判断,该标志是()答案b解析在准确把握题意的基础上,通过对备选项的分析对比,做出正确判断,正确答案应选b。17清明上河图是我国古代书画艺术上的巅峰之作,千百年来一直是帝王将相、王公贵族竞相争夺的至宝,普通百姓根本就无缘一睹真容,现藏于故宫。该画()a吸收印度、波斯等外来美术风格b以人文画为特色,讲究借物抒情,追求意趣c以风俗画为亮点,描绘北宋京城的繁华d题材广泛,场面宏大反映了唐朝时的盛景答案c 解析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是北宋都城东京的繁华景象,反映了商品经济的繁荣发展,属于反映市民生活的作品。18黄慎是清代著名画家,是著名的“扬州八怪”之一,下图为其作品清波钓徙图。郑板桥赞美黄慎的绘画说“爱看古庙破苔痕,惯写荒崖乱树根。画到精神漂没处,更无真相有真魂。”从这一评价来看,黄慎的绘画属于()a山水画 b风俗画c宗教画 d写意画答案d解析仔细理解郑板桥的诗,黄慎的画体现了文人画的特点,属于写意画。19某人生活在明清之际,下列有关他的说法有可能发生的是()喜欢画年画读了许多带插图的小说在科举考试中用颜体书法写了一篇八股文,高中榜首喜欢听京剧a bc d答案b解析京剧形成是在清朝的道光年间即19世纪中期,题目要求是:“生活在明清之际”即17世纪,时间相差太远,不可能发生。 20唐朝以来,商业日益发展,城市走向繁荣,市民阶层壮大,与这些经济现象相适应,文化领域出现了哪些相应的成就()小说的出现和繁荣黄宗羲等人提出“工商皆民生之本”词成为宋代文学的主流形式风俗画迅速发展a bc d答案a解析都是适合市民阶层需要的文学形式,反映了工商业者利益要求的思想主张。二、非选择题(第21题22分,第22题16分,第23题12分,共50分)21四大发明是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里程碑。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材料二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的发明这些都是资产阶级发展的必要前提。马克思1863年1月28日致恩格斯的信材料三历史新知识创新能力培养一书中说:“与中国科学技术停滞落后于世界的同时,明清时期在其他文化方面却有了许多新的发展。”请回答:(1)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一些杰出人物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仔细观察材料一中的图片,试以造纸术、印刷术说明。(6分)(2)中国古代科技领先于世界,并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试以四大发明对欧洲向近代社会转型的作用为例说明。(6分)(3)材料三中提及“中国科学技术停滞落后于世界”,试以明清(1840年以前)时期西方的主要科技成就为例简要说明之。(6分)(4)材料三中提到的“新发展”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结合时代特征,分析“新发展”的原因。(4分)答案(1)西汉时已发明植物纤维纸,但纸质粗糙;东汉时,蔡伦改进造纸术,制成便于书写的纸,人称“蔡侯纸”。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明确时间记载的印刷品是在唐朝,使用的是雕版印刷;北宋毕升发明的是活字印刷术,节省印刷费用,提高了印刷效率。(2)四大发明问世后,逐渐走向世界,并传入欧洲。造纸术促进欧洲文化的发展;火药的传入,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对资产阶级战胜封建贵族起了重大作用;指南针在地理大发现中起了重要作用;印刷术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了人类思想的解放。这一切都为欧洲由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创造了条件。(3)中国主要有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徐光启的农政全书;西方主要有哥白尼的日心说,伽利略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依据的近代科学,牛顿建立经典力学体系和创立微积分。中国依旧处于传统科技时期,而西方则进入近代科学时代。(4)新发展:批判思想产生;市民文学小说繁荣;出现新的剧种京剧形成并发展。原因:君主专制统治日益腐朽;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市民阶层的扩大。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以及知识迁移运用能力。结合所学知识组织答案。22观察下列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完成问题。图一(明)文征明书后赤壁赋 图二(明)杨柳青 年画连年有余图三(清)曹雪芹红楼梦插图(1)图一中的书法属于什么书体?当时,我国书法发展的主流趋势是什么?(4分)(2)图二中的绘画属于什么画种?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画种的主要特点有哪些?(4分)(3)结合图三和所学知识,指出红楼梦属于哪一文学体裁?这一作品问世的社会背景有哪些?(4分)(4)某一研究小组围绕上述图片和问题进行研究性学习,请你为其设计一个最为恰当的题目。(4分)答案(1)书体:楷书。主流趋势:更加强调个性化的创造。(2)画种:年画。特点:内容喜闻乐见;以民间风情为主;具有生活上的实用性。(3)体裁:(长篇章回体裁)小说。主要背景: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壮大;通俗文学蓬勃发展;君主专制空前加强;社会矛盾逐渐加深。(4)题目:明清时期中国古代文艺长廊的发展状况及其原因;浓缩人生精华的明清文艺等。(言之有理即可)2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为了适应戏曲剧情和表演的需要,京剧吸收中国戏曲的传统角色划分,依照不同类型人物的年龄、性别、身份与性格特征,从脸谱、服装、唱腔等方面将演员分为生、旦、净、丑四类,称为四大行当。材料二京剧是我国的国粹之一。同治、光绪年间,京剧走向成熟,涌现出程长庚、谭鑫培等号称“同光十三绝”的著名艺人。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刘长瑜老师曾经说过:“京剧艺术是我们自己的国粹,我们应加以保护和弘扬。如果有一天京剧在中国的土地上灭绝了,那就意味着在整个地球上消失了。”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京剧的特点有哪些?(4分)(2)现在有一种观点认为,京剧发展到今天,已难以反映当前的现实生活,也不适应现代人的欣赏品味,所以观众越来越少,只能日渐衰亡。结合材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