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达标测试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1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达标测试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2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达标测试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3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达标测试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4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达标测试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 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25小题 每小题3分 共75分 1 秦皇汉武 唐宗宋祖 都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皇帝 其中建立北宋 杯酒释兵权 的 宋祖 是 a 刘备b 元昊c 忽必烈d 赵匡胤 单项选择题 d 首页 末页 2 宋朝有谚语曰 做人莫做军 做铁莫做针 当时人们为什么不以从军为荣 a 宋朝重武轻文b 宋朝重文轻武c 从军死伤概率大d 从军收入低3 宋真宗时期 辽军大举进攻宋 宋在澶州击退辽军 辽宋议和 史称 a 靖康之变b 郾城大战c 澶渊之盟d 陈桥兵变 单项选择题 b c 4 当代史学家翦伯赞在 中国通史参考资料 中提到 真宗景德二年 令雄 霸州置榷场 以通其贸易 自此 沿边州军 各守疆界 两地人户 互不交侵 材料主要反映了 a 议和增加了北宋人民的负担b 宋辽之间仍处于战争状态c 宋辽之间开展了经济文化交流d 加剧了北宋政府的财政危机 单项选择题 c 5 下列不属于宋夏和议相关的史实是 a 元昊向宋称臣b 宋给西夏岁币c 议和后宋夏边界贸易兴旺d 北宋派兵镇压西夏起义 单项选择题 d 6 宋辽和议与宋夏和议的共同点是 都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 都加重了少数民族人民的负担 都有利于北宋边贸的发展 都是在北宋军队取得重大胜利的前提下订立的a b c d 单项选择题 a 7 12世纪前期 我国北方的游牧民族女真族迅速强大起来 先后灭掉 a 辽 西夏b 辽 北宋c 金 南宋d 北宋 西夏 单项选择题 b 8 靖康耻 犹未雪 臣子恨 何时灭 驾长车 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 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 收拾旧山河 朝天阙 这是岳飞 满江红 的下半阕 词中的 靖康耻 指的是 a 辽灭北宋b 金灭北宋c 金灭南宋d 金灭辽 单项选择题 b 9 在美丽的西子湖畔 曾有一位姓秦的读书人来到一座英雄墓前 看到两尊铸铁跪像 写下了 自从贼后不名桧 我到坟前愧姓秦 的诗句 这座墓纪念的是 a 文天祥b 赵构c 岳飞d 秦桧 单项选择题 c 10 历史学习要善于抓住特征和主题 如果你要完成一篇关于 辽 宋 西夏 金时期 的历史小论文 你可以确定的最合适的论文主题是 a 地方军阀割据的时代b 诸侯交替掌握政权的时代c 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d 封建国家统一的时代 单项选择题 c 11 苏湖熟 天下足 的谚语说明南宋时 a 北方战乱不息 南方相对安定b 封建政府对农民的剥削十分沉重c 江南地区已经成为全国经济重心d 江南的自然条件优越于北方 单项选择题 c 12 下表为西汉到北宋时期南北方人口比例数据 从材料可知 单项选择题 a 北宋时期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南方人口多于北方b 北宋时期南方经济超过北方 经济重心南移完成c 西汉时期北方人口开始南迁 人口比例差距不大d 汉唐时期南方人口增幅比唐宋时期增幅要大 单项选择题 a 13 下图为1974年在泉州挖掘出的宋代海船 反映了宋代商业贸易的繁荣 当时的泉州 被称为瓷都 造船业发达 是世界著名的大商港 是国内最大的商业城市a b c d 单项选择题 c 14 有位诗人曾写道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请根据诗歌的内容判断该诗歌的作者生活的历史时期最有可能的是 a 南北朝时期b 汉朝时期c 唐朝时期d 南宋时期 单项选择题 d 15 南宋临安大街小巷店铺林立 早市 夜市 买卖昼夜不绝 这反映了 a 农业发达b 手工业发达c 商业发达d 对外贸易繁荣 单项选择题 c 16 穿越时光隧道 你回到了南宋都城临安 在下列各项中 可以看到的有 城里有精美的瓷器出售 在 瓦子 里有人在说书 有人在使用纸币购物 市民争相传阅 红楼梦 a b c d 单项选择题 d 17 某校举办宋代历史专题手抄报比赛 一位同学搜集了下图中的三幅图片 它们共同反映的主题是 a 南宋经济重心的南移b 宋朝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c 南宋经济的快速发展d 宋朝商业和海外贸易繁荣 单项选择题 b 18 将下列事件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 正确的是 忽必烈继承汗位 蒙古灭金 南宋灭亡 元朝建立 西夏灭亡a b c d 单项选择题 a 19 我国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是 a 辽b 西夏c 金d 元20 都省握天下之机 十省分天下之治 这反映出元朝在行政区划方面的重大创新是 a 实行分封制b 实行郡县制c 创立科举制d 推行行省制度 单项选择题 d d 21 如下图所示 忽必烈创设的宣政院除了负责管理全国的宗教事务外 还直接统辖 a 西域b 西藏c 台湾d 蒙古 单项选择题 b 22 关于娱乐场所 瓦子 的说法 不正确的是 a 给城市生活增添了生机b 出现在宋朝时期c 是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d 分布于广大农村 单项选择题 d 23 元朝戏曲空前繁荣 下列对元曲表述错误的是 a 熔音乐 歌舞 动作 念白于一炉b 关汉卿是著名剧作家c 是一种新体诗歌d 是比较成熟的戏剧形式 单项选择题 c 24 元史 中记载 元有天下 薄海内外 人迹所及 皆置驿传 使驿往来 如行国中 从材料中我们可以知道元朝 a 中西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和驿路畅通b 行省制度创立 建立了中央集权制c 设置澎湖巡检司和宣政院 加强了对边疆管辖d 元朝城市繁荣 热闹非凡 单项选择题 a 25 经典诵读可以帮助我们提取丰富的历史信息 三字经 嬴秦氏 始兼并 迨至隋 一土宇 元灭金 绝宋世 中所反映的从长期分裂走向统一的朝代有 a 秦 隋 宋b 秦 隋 元c 秦 元 明d 隋 元 明 单项选择题 b 二 综合题 本大题共2小题 26小题13分 27小题12分 共25分 26 宋元时期 我国多民族国家继续发展 经济繁荣 文化灿烂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历史纪年表 部分 综合题 首页 末页 材料二宋元时期 是我国古代发展的高峰时期 这一时期的科技 是在隋唐经济高度繁荣基础上的延续 宋朝结束了五代十国以来长期分裂割据和混战的局面 那时经济发展 城市繁荣 航海和对外贸易空前活跃 元朝实现了全国性的统一 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两大因素的结合 使宋元文化突飞猛进 涌现出一批著名的科学家和文学家 艺术家 反映了那个时期我国科学技术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 宋元时期的科技成就 综合题 材料三马克思说 指南针 火药和印刷术是预告资产阶级到来的三大发明 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 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 而印刷术却变成了新教的工具 总的来说变成了科学复兴的手段 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综合题 1 材料一中 分别是哪一政权 2分 时期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有哪些 3分 综合题 北宋 金 2分 北宋时期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有 在军事上解除禁军兵权 经常调动军队将领 在政治上分割相权 派文官担任地方知州 设立通判 在经济上取消节度使收税权力 设立转运使 收地方财赋归中央 3分 2 根据材料二概括宋元时期科技发展的原因 2分 列举这一时期涌现出的文学家 至少2个 2分 综合题 原因 国家走向统一 经济繁荣 中外交流频繁 2分 文学家 苏轼 辛弃疾 李清照 2分 3 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三大发明对世界发展作出了哪些贡献 不得照抄材料 3分 综合题 印刷术的出现 加快了文化的传播 改变了欧洲只有上等人才能读书的状况 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为欧洲航海家进行环球航行和发现美洲提供了重要条件 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 火药和火器的使用 改变了作战方式 帮助欧洲资产阶级摧毁了封建堡垒 加速了欧洲的历史进程 三大发明对人类的文明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 3分 4 综上所述 宋元时期的时代特征是什么 1分 综合题 特征 政治上从多民族政权并立到完成统一 在经济上商业贸易兴盛 科技文化发达 1分 27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盛哉 其除隋之乱 比迹汤武 致治之美 庶几成康 自古功德兼隆 由汉以来未之有也 新唐书 太宗本纪 材料二两宋时期 国家的财政收入约80 来自淮河以南地区 丝 棉纺织业 造纸业中心及对外贸易港口多集中在南方 综合题 材料三忽必烈即位后 以农桑为急务 使百姓 安业为农 为此 他多次下令蒙古军 不得以农田为牧地 综合题 1 材料一中 用 盛哉 评价唐太宗 盛哉 对应的历史史实是什么 2分 具体措施有哪些 3分 综合题 唐太宗开创 贞观之治 局面 2分 具体措施 虚心纳谏 知人善用 完善三省六部制 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